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盜陵天師最新章節列表 > 四十六章《墓中古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十六章《墓中古墓》

那麼問題也就來了,這地方以前絕對是一風水寶地。可是被人改掉之後就便不是那麼會事了,第一個受影響的肯定是風水,沒破壞之前這裡是一塊好的風水氣場。這種氣是養人的活人在這裡年年益壽,死人埋在這死者得到安息不說,子孫後代也跟著受影響。雖比不上那種後代,能出將相王侯的寶穴可也極為難遇了。

風水格局被破壞問題出來了,首先原本好的氣場養人的風水,一下子變的混亂不堪。這裡又是塊盆地,代表朱雀位的山體明顯也動過。這穴場以前是能藏風納氣,藏的是對死者好的風水養人的氣場,可這下全都變了氣場混亂不堪。風變成了陰風,氣變成煞氣,這種地方能埋死人嗎?埋死人簡直就是作孽。

現在這地方大活人待久了,就算能活著出去都會大病一場,死人埋這裡用不了多久準出事。整不好就出來個逆天的東西也說不準,而且這地方已經徹頭徹尾改成了個,養屍地養鬼地,極佳的風水惡氣穴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看劉楠就知道了,死了才幾百年而已。埋在這裡就有了千年道行,期間還不停被主墳那位奪取陰氣,若不被奪取的話劉楠待兇成啥樣就可想而知。

收回有些紛亂的思緒我這才又仔細觀察起這裡的氣場走勢來,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儘快找到主墳裡主墓室的位置才是重中之重。這樣便可以把盜洞打到主墓室的墓頂,直接從主墓室進到古墓。這樣做的能省去大量時間,還規避不少風險。畢竟在修建古墓之初工匠都會考慮防盜的問題,當然古墓的防盜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

耳熟能詳的有機關弓弩墓,就是在墓穴中設定一些主動防衛的設施。既做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也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嚇唬住那些有盜墓企圖的人,再有就是火坑墓和鐵索吊石。盜墓賊一旦踩到機關上那等他可就只剩死路一條,不是被坑火燒死就是被巨石給壓死,而且像這種機關還有很多諸如此類。不過好在這些機關多數都是被,安裝在古墓的甬道或是入口處,只要規避開也不用擔心。

正在仔細打量四周的時候,這時在周邊四處探查的邱大軍,突然在離著我們大概二三百米遠的地方,指著地面喊道:“咦……這裡有個洞。”

洞?

我頓時來了興趣,也不再觀察風水地貌,放下手裡的活便朝邱大軍那邊走了過去。等離近了我這才看清,果不其然這的確是個洞,裡面黑黝黝的而且是深不見底,強光手電筒的光打在裡面乾脆見不到底……

“兄弟,這洞是幹啥用的啊!”

邱大軍指著腳下直徑五十多公分左右的圓形洞口,一臉疑惑的問我:“我的個娘,這麼大的洞裡面該不會有……”

“這應該是通向古墓入口的通道。”

我打斷邱大軍說:“看樣子這通道八成是當初,那些士兵留下來的,為的就是進出古墓方便。”

一旁默默無語的劉楠也破天荒的,確定了我的猜測:“沒錯的

確是這樣,那些士兵將村子屠殺以後,便透過這裡回墓裡了,所以……”

說道這劉楠便不再往下說,不過她話裡的意思已經很清楚。如果我們想透過這條通道進古墓的話,那必定會直接面那些守墓的陰兵。這麼一來我們就變得被動,況且這墓裡的甬道比較狹窄,行動不太方便,萬一遇到那些陰兵的話,我們真就危險了。

這麼看想從現成通道進墓的打算基本指不上,不過眼下我們也不能大眼瞪小眼的看著不是。思索良久於我提議道:“行了你們先去休息,我在附近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一塊適合打盜洞的地方。”

說幹就幹當下我也不再理會眾人怪異的目光,拿著裝備直奔北面一塊空地走去。沒錯這塊空地就是我觀察半天以後才選定的地方,原因無他這裡地勢平坦。又剛好處於通道入口往北四五百米,常理推斷這座墓是坐北朝南的,一般來講一座墓的主墓室,和入口修建的距離最多不會超出這個範圍。

除非這是座百年不遇的帝王墓,帝王陵不一樣。修建比較誇張不說,裡面也多數裝飾的富麗堂皇。所以陵寢修建的佔地面積就更無法估量,比如唐宋朝年間的古墓。

那時候咱們國家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達到歷史巔峰,國家富饒以後,就連給死人下葬的方式跟以前也不一樣。到盛唐時期便開始流行起開山為墓的習俗來,把整座山挖空來當做陵寢想想都駭然。最具代表性的李世民的昭陵,和武則天的乾陵。

當然這種墓葬規格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受起的,多數都是些王侯貴胄,或皇親國戚才有這種資格。而我們眼下這座古墓,很明顯就沒那種規格,所以根據我才卸嶺天書尋龍點穴篇裡學到的內容斷定,主墓室十有八九就在這片區域。選好地點我便從揹包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洛陽鏟。對找墓來說這玩意可是必不可少的寶貝,地下到底有沒有古墓,拿這玩意往地下一釘就知道了。

前面我講過洛陽鏟的用法,當然也親眼見過魏熊是怎麼使的。所以照貓畫虎的我也算學了個七七八八,拿出幾根白蠟槓子,每根的長度在麼五十公分,而且都是經過精細加工的。兩頭有活套能對接,這樣做一來是方便攜帶不佔地方,不用的時候拆開放包裡,用的時候再組裝就行。

其實往地底打洛陽鏟也是門手藝活,使用洛陽鏟時身體要直,兩腿叉開雙手握杆置於胸前。鏟頭著地位於二足尖間,用力向下垂直打探,開口到底不斷將鏟頭旋轉,四面交替下打保持孔的圓柱形。

否則探不下去拔不上來,將鏟卡在孔中,對於打的孔要正要直,正是不彎直是不歪,所以想要打出垂一個直孔來並不容易。

當下我照著魏熊在四川大山,打洛陽鏟的步驟開始忙活起來,這還是我第一次打洛陽鏟。最開始到沒覺得什麼,可一連往地底打了四五米以後,掄錘子的胳膊就有些發酸。握白蠟杆子的手也磨出好幾個水泡,不得不說沒點韌性的人還真幹不了這活。

再者我們這一支

小隊,就我會玩鏟子其他人想幫忙也不會,只能乾瞪眼沒辦法,好吧!看來我只能是咬牙硬挺,就這樣我又往下打了三四米。就當洛陽鏟下探到地底七八米的時候,一錘子下去我就感覺手裡的洛陽鏟猛然的一輕,那感覺就像是一鏟子,打到棉花上一樣非常怪異。

我百思不得其解琢磨半天,也沒琢磨出什麼來,索性把錘子扔到一邊,就開始往外拔洛陽鏟。時間不大就拔出來了,順勢扣出鏟頭帶上來的土細細看了起來,這一看不要緊我的心頓時就咯噔一下。

這鏟頭帶出來土倒沒什麼,就是那種普通的夯土,夯土就是經過人為夯實過的土。沒被夯實的叫做生土,一般來說地底下有夯土,那絕逼是有古墓的節奏。可讓我有些吃不準的是,鏟頭上還同時帶出來了一些沙子,沒錯就是沙子!

盯著手上的沙子再結合剛才,打洛陽鏟時候一錘砸空的情景,我腦海裡頓時便想起了一種墓葬結構來。只不過我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罷了,起伏不定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怎麼了小軒?”

鵬輝走到我身旁問:“看你忙活半天,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張倩開口道:“是啊!到底怎麼了?”

我沒急著回話而是思索片刻,等心裡情緒悄悄平復下來,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然後才對大夥沉聲說:“看來咱們這次是遇到麻煩了!”

頓了頓繼續道:“如果我沒看錯的話,咱們眼下這座古墓十有八九是座流沙墓了。”

流沙墓……

流沙墓這種古墓結構是非常少見的,咱們國家到現在目前為止,發現挖掘出來總共不超過十個。其實這種古墓最早是從西漢開始有的,主要是古人為防盜建造的,很少有人能進入,這種墓可是百年難遇啊!

說流沙墓是百年難遇一點都不誇張,主要是這種古墓建造起來工程實在是太過龐大。一般的老百姓是根本建不起,非皇家不可沒錯就是皇家。想到這我不僅對這墓主人的身份好奇起來,能享受起這種規格,這墓主人的身份絕非一般。說不準這墓裡埋著是個皇子也不一定呢!最少也是公爵級別的,當然要想徹底搞明白墓主人是誰,我們還待下墓看一看才知道。

“…流沙墓是個啥玩意,聽你說的好像很牛逼的樣子!”

這時邱大軍很傻逼的問:“很危險嗎?”

“危險倒不至於,可這種墓咱們想從墓頂打洞進入的話,基本不可能。”

我繼續解釋道:“這種墓主要就是用,墓室四周沙子來做防盜的。古墓在建造完成封頂的時候用的都是土然後夯實,而這種墓則用的是沙子,等沙子堆積到一定高度然後再用土。”

這種沙子不是常見的河沙,河沙有凝固性起不到流動的作用。必須用海沙一粒一粒的,且需經高溫炒熟,加工以後的沙子就像水一樣。哪裡出現破洞就會往哪流,所以在這打盜洞的話遇到流沙層基本就挖不動也挖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