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桑鏡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狼行千里吃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狼行千里吃肉

原老中首座久世廣周,在阿部正弘隱居之後,被視為中樞調和派的首領,但說是調和派,那也不是沒有立場的,只不過手段溫和些罷了。

如果真是一點立場都沒有,那他也會在安政大獄和大老井伊衝突並離職。

說到底,幕府中樞這些人,那都是吃肉的,只不過是,有的斯文、有的兇猛罷了。

就連久世、安藤一系執政的時候,老中安藤信正也是猛人一個,只不過在大方向還是以久世的調和為主而已。

不過扶桑如今這個鳥樣,咋調和啊,肉變少了爭鬥更激烈了:

久世一系,自身的本錢不夠雄厚,而且既拿不出可交換的利益,又解決不了洋貨大量湧入後物價飛漲、民生艱難的困境,所以倒臺一點都不奇怪。

原本,久世、安藤一系倒臺是相當徹底的,兩人都被“永蟄居”,後來也再沒能翻身。

但如今直秀亂入,因此這結局大有不同,安藤是被罷免了,但久世居然安然脫身——老中首座是丟了,但被降為勝手方老中的他,不但逃脫了被清算,還留下了參預幕政的本錢。

可作為脫身的代價,他不但把阿部正弘拖下了水——石川文兵衛出面奔走,那是代表前老中首座阿部出面,不然各家也不買帳啊,而且呢,他也不得不在關鍵時刻給某些人當槍,畢竟,這已經不是自己當老大的時候了嘛。

在月初江戶大評定會的前一天,當時久世也召集了老中評定會,會上,他除了提出自己要辭任外,還提議殖產興業、革新經綸,之後他卸任了老中首座,但革新經綸這件事可沒完,因此久世今天舊事重提。

一聽久世提這個,參會的眾人都精神了。

為啥呢?

當然是利益相關了。

原來,久世當初的提議,除了推廣農學、鼓勵民間發展蘭學產業外,還提出了兩條重要建議,一個是開設西洋銀行,另一個則是開放蝦夷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扶桑也有錢莊,這就是“兩替商”,不但負責金銀銅等貨幣兌換,也兼營存錢和放貸——其實除了兩替商,還有“藏屋敷”、“掛屋”及“札差”,甚至普通商人的店鋪,這些也經營放貸,但其中兩替商規模最大。

有了兩替商,為啥還要設立西洋銀行呢?

久世當時是這麼解釋的:

“如今朝野用度日窘,入不敷出,此大害也。”

什麼意思呢?

久世是說,幕府和民間都有經濟困難,這支出大於收入,誰受的了啊,因此他建議設立西洋銀行。

至於為啥要設立西洋銀行,則是由於兩個緣故;

首先,兩替商他不給力了啊。

世道不好,這原本的兩替商,如最著名的“十人組兩替商”,這經營也不好,以前幕府存錢在這些家,可如今取錢的時候,往往也推三阻四,倒不是說沒有,但常常延期。

於是久世建議,這錢嘛,還是自己保管放心一些。

二一個,以前幕府不懂啥叫金融,雖然有金座、銀座、銅座這樣的鑄幣機構,可也是委託給世襲的商人,但如今久世在有心人的提點下,發現其弊病很多,因此也動了革新的心思。

至於不建立兩替商而設立銀行,則是因為“武士不得經商“,這換成銀行嘛,一般人搞不懂內情,這不就規避物議了麼——掩耳盜鈴只所以有名,不就是因為這種事被幹的太多了。

而且呢,這銀行乃新事物,也好規避各家胡亂插手——“十人組兩替商”這樣的豪商,往往與幕臣牽扯不清,這設立了新名目,商人想插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於建立銀行後做什麼,久世也安排得挺好:

第一嘛,就是放貸給生絲商人等。

原來,洋人收購扶桑物產,這小額還好,大額則往往有三個月的賬期,扶桑商人無不為之苦惱。

說起來,這是兩邊商人勾心鬥角的結果。

扶桑商人往往抱團抬價,而洋商也不肯吃虧,這三個月的賬期一出,為了儘早拿到款項,這扶桑商人的聯盟就維繫不住了——價低者自然能早拿到錢,而且,三個月的錢息積少成多,也算洋商的一筆進項。

所以呢,久世建議銀行放貸給生絲商人等,這實在是個好主意,既安全這週轉也快——其實,維新之後扶桑官府就是這樣幹的,既穩定了出口價格,又掙到了錢息。

二一個,如果確實有好生意,這銀行也可以放貸。

至於啥是好生意,這幕府執掌大政,如果連哪裡有油水都不知道,這不是扯嗎。

久世提的建立銀行這個主意,說實話,頗和諸位老中的心思:

於公,按久世說的,對幕府對商人都是好事;

於私嘛,這建了銀行,說不得要刮一層油給他們——至於怎麼刮,那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但相比銀行這種洋玩意,久世的另一條建議則更合眾人心意,太粗暴了,我喜歡!

久世又提議了啥呢?

那就是“鹹與墾殖蝦夷地”。

其實在久世說這個之前,蝦夷地的這個大根(蘿蔔)就已經晃悠一陣子了——今年二月,大御所家定臨退隱前幹了一件大事,白主松平家立國。

這北地一立國,別的不好說,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蝦夷地墾殖初見成效——要是沒點根基,立國?立個鬼啊。

說實話,扶桑惦記開發蝦夷地,那是屢戰屢勝、賊心不死啊。

以前的大奸賊,前老中田沼意次就曾說過,“蝦夷地至少有六百萬石!”

但幕府前前後後折騰了幾次,都沒把這事幹成。

可嘉永三年(1850年)崛直秀建白主奉行所、嘉永七年(1853年)幕府重開箱館奉行,這事看起來終於有了轉機。

在座的老中、大目付們,有白主松平家立國這件事的刺激,都偷偷調閱過這北地的文件。

啥事都怕認真,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北地如今頗為繁華,而且更要命的是,居然有幾家先佔到了便宜,只不過人家悶聲發財,一直不說而已:

安政二年(1855年)夏四月,江戶令松前崇廣、伊達慶邦、佐竹義睦、津輕順承,發兵戍蝦夷及箱館。

到了安政六年(1859年)九月,幕府又令伊達慶邦、保科容保、南部利剛、佐竹義就、津輕承烈、酒井忠發六家助墾蝦夷地。

本來嘛,這助軍役、手伝普請都不是啥好事來的,常常是出力不討好,至於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得靠良心說話,可良心這玩意,在執政大佬看來它靠不住啊。

可幕府勘定所的賬目顯示,不但原本的箱館奉行所早就扭虧為盈了,這助墾蝦夷地的六家也沒吃虧——北地每年都得報賬啊,這六家原本從箱館奉行所借了不少錢糧,如今不但沒增加,反而開始還賬了。

按理說,既然是助墾蝦夷地,管幕府的箱館奉行所借貸,這不應該,但如今這個形勢,自家領地都顧不過來,這借貸嘛,只要箱館願意,江戶也不好多說。

可借的錢糧都開始還了,這是什麼鬼?

用膝蓋想都知道,這就是盈利了啊。

其實,如果沒有直秀的亂入,這六家諸侯墾殖

的效果都不好,後來在1866年前後,陸續退出了蝦夷地。但如今嘛,有直秀一系統籌安排和不遺餘力的扶持,儘管墾殖只有兩年,但基本各家都開始回本了。

這人情在處,既然有利可圖了,各家也不好拖欠一直幫忙的箱館,只能開始還賬——另外不還也不行,箱館盯得緊,各家在蝦夷地的底細人家都清楚得很,庫裡有錢還不還,那人家也不能幹啊。

查完帳後,這些老中、大目付令人找助墾的六家詳細逼問,結果確認這蝦夷地確實有利可圖。

這一下可就糟心了!

撿不著錢就算丟,這不算我一份怎麼行。

因此,六月初的時候,久世提議“鹹與墾殖蝦夷地”,這些人是那個開心,你久世早點這麼識趣,大家也不是非要把你弄下去不可。

其實呢,久世也冤,他也早就盯上了蝦夷地,但問題是各方不配合啊:

大御所家定在位的時候,滴水不進;好不容易家茂成了公方樣,可人家親政以後,處處找他的麻煩,提啥阻止啥,說起來都是眼淚;

而且最重要的是,箱館奉行上下極其不配合,問起來就說時機不到,江戶還有一批人替其叫苦告冤——以留守居堀利堅、大目付伊澤政義為首,這些人表示蝦夷地是幕府復興之根基,六家諸侯助墾就已經過份了,再分給外人的話,人答應了,可太刀它也不能答應啊。

這久世一直拿不出可交換的利益,因此這事就這麼卡住了。

直到阿部正弘派石川文兵衛出面斡旋,各方對此事才鬆口,但時機已經晚了——其實也不算晚,安藤沒保住,可最起碼久世不是從眾人喊打中脫身了嘛。

如今久世舊事重提,在座的都很是開心,你看看人家,說話算數啊,如今就看大老慶永的態度了。

可久世如今投靠了慶永,敢提就是打過招呼了,這慶永當然不會阻擋,於是一大老、六老中、三位大目付都同意:

“如今扶桑物用不足,墾殖蝦夷地刻不容緩,這事不能再耽誤了,趕緊上呈公方樣,等將軍同意後,大家再一起制訂助墾的各家名單。”

至於名單裡有誰,這墾殖蝦夷地好辛苦的,在座的譜代大名、大身旗本自然要勇於任事了。

就這樣,這次幕府執政評定會算是太太平平結束了,慶永以新設銀行和開墾蝦夷地的機會,換取了眾人對其的支援。

這算是給大老慶永執掌幕政大權開了一個好頭。

而應對敕旨的建議報給將軍家茂後,第二天就獲得了允許——不快不行啊,六月七日當天,敕使大原重德就在島津齊彬的陪伴下到了江戶,所以其它可以緩緩,這如何應對得先批准。

於是,六月八日這天,大原重德還坐在薩摩藩邸裡裡運氣,可幕府的兩位老中,脅坂安宅、板倉勝靜就找上門來:

對島津家主齊彬表示,”恭喜恭喜,幕府要大用您啊,日後可別忘了我們哥倆”;

而面對大原的詢問,這兩位表示,“您遠道而來,這跋山涉水的,先歇幾天,不急不急。”

這大原還能不明白麼,幕府先把島津家安撫住,自己在江戶可不就勢單力孤了麼,看來這趟出使要出問題啊。

但他想破頭也想不明白,如今攘夷勢大,齊昭一系也做好了準備,這事情怎麼就突然起了變化呢。

可他也不怕,別說公武合體其中的利益誘人,就憑身上左衛門督這個朝廷官職,齊昭一系也得出死力。

果然,聽說敕使到了,陸陸續續,不斷有人跑到島津家上屋敷打探訊息,而其中最為熱心的,就是齊昭的兒子一橋家主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