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吞明最新章節列表 > 1088 大明倒黴的一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88 大明倒黴的一年

只不過出人意料的是,當地的官員剛一開口,樊化龍就只說士兵們沒出營,然後就領著士兵們逍遙離去了。還丟下一句話,想要剿匪拿文書來。然後就將官府拒之門外。

而這時潛入到城裡的血手幫也開始發動了。他們將糧食連續被劫的訊息傳了出去不說,半夜裡他們還在徐州城內的幾家糧店縱火,將徐州城內的糧食燒了個一乾二淨!導致徐州城內糧價飛漲!

當地官府也拿樊化龍無可奈何。就是明知道糧食是他搶的,也沒有具體辦法處理。雙方僵持不下,最後知府大人不得不下了行文,要求樊化龍剿匪。

當地官府和士紳們正準備看笑話的時候,樊化龍就帶著人消失了。等第二天他們出現在徐州城外的時候,他們拉著幾十輛大車。車裡裝著糧食,其中一輛車裡裝滿了人頭。還有一輛車裝滿了兵器。

結果官府檢點人頭的時候才發現,這些人頭的主人他們都認識,就是李姓士紳的家人和販賣私鹽的人手!

訊息傳出去,那個李姓士紳才知道自己的家人被殺的精光!而樊化龍口口聲聲說剿滅的那個莊子裡的人都是劫匪,因為搜出了糧食不說,還有兵器和私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訊息傳開,整個徐州城內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夥山東兵心狠手辣!而且整個案子做的天衣無縫,按照程式來講根本挑不出錯。若是想打官司可有的打了。

誰知事情還沒完,當晚那個李姓士紳全家十餘口人人盡數被燒死在家中!這時候徐州的士紳們才徹底明白過來,這幫山東人不好惹!於是也只能是捏著鼻子安靜下來,日後打算從官面上再想辦法。

他們安靜下來了,可是血手幫的人卻行動起來,開始驅逐黑道勢力,收取商稅。當地士紳們反擊的時候,人少了打不過,人多了,這些血手幫的人就逃到兵營裡面尋求庇護。

這時他們才明白過來,原來這

些黑幫分子和山東兵馬居然是相互勾連的!可是此時他們也從上一級官府或者是親戚那裡得到反饋,這夥山東兵馬背後的老大剛剛立下大功,朝廷正在進行分化的策略。巴不得他們鬧的兇一點兒,日後還有把柄拿捏這些人!

這下子徐州的士紳們才傻了眼,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收斂起來,試圖和這些山東人搞好關系。可是既然一開始已經撕破了臉,樊化龍也懶得理睬他們,依舊是我行我素的樣子。不過倒是再沒有出現過其他駭人聽聞的事件。就這樣,腐壞飛了一番手腳才在徐州站穩腳!

劉佩此時坐鎮濟南差不多小半年的時間了。看著招兵的事情和徐州、歸德兩地都落了地才輕鬆了一下。但是他在這段時間裡面也沒有光忙著自己的事情,反而撒出細作去關注著大明的整體情況。

從劉佩收集到的情況上來看,整個大明朝亂得一團糟!

清軍撤離後,朝廷開始算賬。首輔劉宇亮因為戰事不利被崇禎皇帝斥責,下部議落職閒住。後被重新彈劾,被削籍罷免。

崇禎十二年(1639)三月,清軍回師。此役明軍失陷城鎮五十餘處。由於劉佩的出現,比歷史上少損失十餘個城鎮。崇禎皇帝命楊嗣昌議文武諸臣失事罪。

四月間,川、陝農民軍相繼為明軍剿平後,崇禎皇帝詔左良玉赴河南。左良玉率領剛被授為副總兵的農民軍降將闖塌天劉國能,在鎮平關大敗馬進忠部。

馬進忠崇禎不得不投降大明。活動在河南的另一支農民軍射塌天李萬慶,也連被左良玉敗於唐縣、內鄉。李萬慶在明的誘招下,也於四月投降朝廷,也被授職副總兵。這是本年度朝廷唯一的勝利!

五月初一日,楊嗣昌上奏結果五件事:“曰守邊失機;曰殘破城邑;早失陷藩封;曰失亡主帥;曰擁兵觀望。”

於是薊鎮總監中官鄭希詔,分監中官孫茂霖,順天巡撫陳

祖苞,保定巡撫張其平,薊鎮總兵吳國俊、陳國威,山東巡撫倪寵,援剿總兵祖寬、李重鎮,及他副將以下至州縣有司,凡三十餘人被處死。被貶削者為數更多!

但是本該一併被處死的山東巡撫顏繼祖不僅沒死,反而受到嘉獎!這讓顏繼祖在兔死狐悲之餘還分外感激劉佩!於是同劉佩走的益發親近起來!

還有就是在去年受撫於谷城的張獻忠再次造反!張獻忠在谷城表面上“跪拜有禮節”,實際上卻暗中訓練士卒,整治甲杖,不放兵、不應調、不入見制府,“驕不奉法”。

而且張獻忠在谷城徵糧、徵稅、擴兵,向文燦“要挾無厭”。谷城知縣阮之鈿猜測張獻忠必反,秘密告知熊文燦。結果熊文燦不聽。

結果五月初九日,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農民軍殺谷城知縣阮之鈿,火焚官署,揮軍攻房縣。

五月初九日,張獻忠復起自谷城,羅汝才也率四營兵馬起於房縣。張獻忠、羅汝才合兵攻克房縣,殺縣郝景春,又連下鄖西、保康等地。惠登相、王國寧、常德安、楊友賢、王光恩五營於均州響應,農民軍聲勢重新大振!

同年六月二十三日,拆聽因遼東事務沉重,決丁抽練各鎮精兵,復加徵“練餉”。

楊嗣昌上奏: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臨洮、遼東、薊鎮,及保定、畿輔、山東、河北各鎮兵由各總鎮、巡撫、總兵分練,東西策應,聞警即至。於是有練餉之徵。

最初增加剿餉時,指望以一年而止。結果餉盡而亂未平!於是剿餉之後復增練餉七百三十萬。合遼餉、剿餉、練餉共增賦一千六百七十萬兩!

藉著增收練餉的機會,各級官吏上下其手!上面加一分,到了下面七八分都不止!再加上官府和水手們合謀,將田賦全部轉嫁到自耕農身上,導致自耕農紛紛破產,使起義軍隊伍更加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