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吞明最新章節列表 > 0457 童謠讖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457 童謠讖語

聽到這話,牛滿村臉上笑容立刻消失了,反而顯出了一絲狠戾的神色!他說的:“局長的說的沒錯,我一直在等著機會返回山西!那該死的主簿害得我全家家破人亡,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劉江緩緩地站起身來,在地上踱著步子說道:“仇可以報,但是有一件事情你要記清楚!那就是絕對不允許影響到你的任務!如果因為報仇的事情影響到了任務,後果你是知道的!”

一心都是仇恨的牛滿村被劉江這番話打回了原形,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是絕對不敢違背劉江意志的!而此次劉江給出了他明確的警告!這意味著自己剛才絕對是失態了!

他失態的樣子肯定落到劉江的眼中。這就意味著劉江對他信任的降低。信任降低了,他手中的許可權就會縮水,就不可能藉助情報局的力量來尋找自己的父親和兄弟!

所以牛滿村立刻躬身說道:“局長放心,小的心裡有數!”

劉江又盯著牛滿村片刻才說道:“你最好心裡有數!坐下吧。”

說完劉江轉身回到自己座位。牛滿村則忍不住擦了一下額頭的冷汗。兩人坐下後,劉江詳細的向牛滿村講述了劉佩的要求,然後說道:“說說吧,有什麼想法沒有?”

牛滿村為了彌補剛才自己的過失,所以在聽劉江敘述的時候一直拼命的絞盡腦汁的在思考。現在劉江發問了,牛滿村躊躇了一下,組織語言慢慢的說道:“其實家主要打通西北商路的事情並不難。我們只要派人過去打通幾個關鍵的官員就可以了。這可以藉助當地商人的路子。難的是如何將馬匹運送回來!不過這一路上問題雖然很多,但是也不是不能解決。總歸還是錢的問題。”

說到這裡,牛滿村抬頭看看劉江的神色。可是他看到劉江神色不動就繼續說道:“最難的其實是第二件事。實際上,家主交代的第二件事情是分成兩個部分的。其一就是讓老百姓相信來將來遭災了到山東有活路。其二就是在路上建設補給點。相比來說,建設補給點更為簡單一些。因為大部分的補給點肯定和我們的商路重合。我們只需要在商路上設定若干的點,儲備一些物資就可以了。難的是讓如何讓老百姓相信我們並前往山東。說道這裡小的插句話,家主就篤定陝西和山西會出現連年的旱災嗎?”

劉江眯著眼睛說道:“記住,以後類似的話不要再說第二次!家主

交待下來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另外我告訴你一件事情,至今為止,家主交代我提前安排的事情,從來沒錯過!”

牛滿村聽了心裡一驚!就將劉佩在他心裡的高度又加高了一層!於是他思索了片刻說道:“不知道局長有沒有想過利用童謠之類的東西?”

劉江皺眉思索著的說道:“利用童謠?你想說的是童言讖語吧?”

童謠在現代社會就是兒歌,它是以低幼兒童為主要接受物件,而在古代,童謠卻有兩種。一是兒歌,二是政治預測歌謠。

我們在讀古籍,如《二十四史》、《三國》、《水滸》時不難發現,有一種童謠反映的卻是政治預言,規範的說法就是讖語。

什麼是讖語呢?就是迷信的人指事後應驗的話。通俗地說就是指提前說出、事後應驗的話。

在原始社會,很多複雜的自然、社會現象都令人無從捉摸,尤其很多偶然性、巧合性而又頻發性的事件往往令人無從解釋,“鬼神”思想便乘虛而入,因此人們總以為每個人都被一個神秘的力量控制著,這種力量就是“鬼神”。

所以從原始社會起,人們就開始信奉、敬畏“鬼神”。到了漢武帝時代,這種習俗更加合法化。由於漢武帝重用儒家董仲舒,“罷黝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學說,形成了一個封建神學體系,體系的中心就是所謂的“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說。

而政客們為了某種政治目的,他們就利用了鬼神的名號。一方面自己出面或授意部下丟擲自己是某某名人的後代(如劉備號稱皇叔,“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但只有這點還不夠,他們還迫切尋求天命鬼神的幫助,都想利用童謠讖語來證明自己是受命於天,以此來欺騙人民,並妄圖藉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歷史上,政治童謠的種類可分為四類,分別是預示型童謠、政治態度型童謠、軍事謀略型童謠和起義輿論型童謠。如陳勝起義前,一方面冒充自己是秦始皇的公子扶蘇(“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另一方面製造合乎天意的政治輿論(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

再如黃巾軍起義前的詩歌也是製造製造合乎天意的政治輿論---“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就是:漢王朝理當滅亡,黃巾起義應該取代它,就在中平六年,起義軍起義的那一年,天下就會太平了。

方臘起義時,一方面藉助宗教(明教)來煽動造反,一方面丟擲《推背TU》詩歌,表明自己稱帝也合乎天意----“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意思是“十千(等於一萬)加一點”乃方字也;“冬盡始稱尊”,冬月盡,乃臘(月)也;稱尊者,乃南面為君也。正應方臘二字。後兩句意思是我佔據江南八郡,隔著長江天塹,又比淮西差多少來去。黃巢、李自成和洪秀全造反也使用了類似手法。

童謠讖語除了用於起義的政治宣傳外,也可被政客們用於推翻朝中人物或迫害某人作理論鋪墊。例如東漢末年董卓作亂,人們苦不堪言,政客們就編造童謠---“千里草(董),何青青!十日卜(卓),不得生!”。大概意思就是董卓必死!

還有《水滸》中的黃文炳為了殺死宋江,就編造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大概意思是就是宋江糾結三十六個匪徒在山東造反,禍亂朝廷。然後藉助童謠讖語合乎天意的說法逮捕法辦宋江。

想到這裡,劉江不禁使勁揉了揉發疼的腦袋。歷朝歷代對讖語這種事情都是十分忌諱的!一旦出現讖語,官府就會不擇手段的追查到底,絕對不會客氣!如果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對家主的大業帶來麻煩?

劉江也把這個擔心告訴了牛滿村。牛滿村猶豫了片刻說道:“局長,你說的那些歷史上的讖語基本上都跟造反和殺人有關。可是咱們這個讖語可是為了救人的!況且咱們行事隱秘一點,官府也未必查得到咱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江仔細思考了得失之後說道:“不光是要利用讖語,還要派人假扮一些和尚、道士去散佈一下類似的訊息。讓人記得出現大災,活不下去的時候還記得向東走的訊息!你就按這個思路制定一份計劃我看。”

牛滿村聽了心中大喜!努力地抑制住臉上狂喜的神色,起身對劉江施禮之後退了出去。就在他走到門口的時候,劉江的聲音從他背後傳來,說道:“記住,任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