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女曉曉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擴充套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擴充套件

蘇曉曉看見這李老板來了,估計也是和自己談這生意上的事情。

“李老板,今天來有什麼指教?”

“你就別對我用指教這個詞了,真是擔當不起啊。”

“這有什麼擔當不起的,你現在可是我的大客戶呢。”

“不過你這生意沒了我也照樣運轉,我現在也只是給你打工的,我今天來就是說這個汽水的事,我打算把我們這個買賣做大,買東西賣到其他的州去。”

“賣到其他地方?”蘇曉曉自己也覺得這個生意做得有些細水長流的感覺,賺錢真的是太慢了,還想著一年能夠回本呢,光靠這養殖場是不夠的,現在汽水生意加上來,這境況才好上那麼一點。

“對啊,因為我算過了,大概在煙花城,一天的銷量也就在一萬瓶這樣,況且你這東西是季節性的東西,過了夏天估計銷量就會下降了。”

蘇曉曉對於手上的生意,自然是比較清楚地,現在已經是八月了,要是賺錢也就還趁著這個月,這個月要過去了,銷量直接變成一半,更不用提到了冬天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在外面勞作的,當然是想喝點熱乎的東西暖暖胃,汽水喝起來透心涼的,誰敢喝啊。

“可是這別的州,我們也不認識人啊,就一個月的時間還是銷量的頂峰,我們到最遠的地方也得一週的時間,這再談一下生意,再路上的運輸,算下來這個月都快結束了,是不是有些折騰了。”

李老板笑了笑,“你是沒有什麼認識的人,但是我有啊,我這做生意都做了二十來年了,別的我不敢說,這人我還是認識點的。”

“對啊,我倒是把這個給忘了,不過你說要是去巴中城,把生意談攏了,到我們的貨可以上架銷售,這流程走下來,要多少的時間啊。”

“也就一週的時間吧。”

“這去巴中城的路程都要一週的時間,現在你這生意可以開始做也就一週,所以開始時候你就可以確保能打通市場嗎?”

“這是自然的。”李老板做生意多年了,從來沒有說沒有把握的話,要不然這口碑早就不行了。他知道,作為一個生意人,最重要的也就是誠信了。

“那你這樣說,我們這趟去的時候,可不就得把貨都運去。”

“是這樣的,這樣可以節省時間,這樣已經是八月初了,怎麼著也不能再耽擱時間了。”

“那我們得帶不少貨呢。”蘇曉曉現在僱的工人,每天生產的數量,也就只夠這煙花城內自己的銷售量,都沒有存貨。

她現在可是記住了上次家具廠的事情,囤那麼多貨在那裡不僅佔地方,還浪費錢。

所以就算這煙花城的汽水買賣好做,生意也不敢囤很多貨在那裡,凡是都要講一個萬一。

“怎麼著也得帶二十萬瓶吧,巴中城裡的人可是我們煙花城的兩倍,而且有錢人還多,這銷量一定是要翻倍的,我估計這二十萬瓶很快都能賣脫銷了,差不多一週的時間吧,所以我們這邊去的時候,從這邊又得有新的貨在路上才行。”

“這事情可就大了。”

“對,你先在心裡好好掂量一下,而且附近的幾個州我們也不能放棄,有錢當然要去賺上一筆了,雖然我這幾個兒子都不成料,但是這幾年我做生意,也都帶著他們,所以他們雖然業務能力不太強,但是這種事情也不太難,他們也可以獨當一面,這種小的州當然是讓他們跑一下,遠距離的,市場又大的,當然是我去跑一下,看看我那些老朋友能不能多給我下些面子。”

之前李老板來過幾次,蘇曉曉都覺得他這人看起來有些老了,沒想到這做起生意來還真是不馬虎,看見哪裡有好處,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這也是做生意人最需要的,要有獨到的眼光,要不然有的老闆,想要投資,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專案,這有錢都花不出去啊。

蘇曉曉現在汽水廠只有七個工人,一天只能產出來這一萬瓶,要是像李老板說的這樣,她要是想擴大業務,把自己的東西都賣出去,怎麼也得一天生產個十萬瓶吧,這就得僱七十個工人了。

這幾天要是想增加產量,庫存是都不會多出來一萬瓶的,要是每個地方都是帶著一週的貨去,那麼這幾天,蘇曉曉的汽水廠就得生產出來五十萬瓶的,然後陸續每條線路有人能夠把東西給送出去。

這樣一想頭都覺得大了在,這得僱多少工人來幹活啊,這還要考慮路上的運輸呢,平時一輛馬車都運不了多少東西啊。

蘇曉曉自己也只有一輛馬車,畢竟一輛馬車都是一百兩銀子上下,真的不便宜,況且她也沒什麼門要出,就是有時候拿著馬車運貨,這兩輛馬車也夠用了。

“李老板,你看,我們這馬車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我家裡倒是有個馬場,有個二十兩馬車,平時都是用來運貨的,這幾年生意沒有原來的好做,差不多有一半的馬匹都是沒有用,每天給他們休息,雖然租出去,一天一輛馬匹能賺個四錢這樣,但是我捨不得,有的人對於不是自己東西,都會特別的浪費,這一匹馬可貴了去了,捨不得讓別人浪費。”

“可我估計這還是不夠啊,加上我的也就只有十二輛馬車,可我們還有好幾條線路要走呢,然後這在途的還得有好多。”

“這城裡有專門租車的馬行,到時候我們去租些,也只有這個辦法了,今年這個時間太窘迫了,到了明年,我們在各地都建上工廠,這樣運東西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是呢,今年這事情是有點麻煩,有單折騰。”

“這錢要是現在不賺,很可能會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所以看見機會我們要把握住呀。”

“那這分成你想怎麼算。”

其實按照原來一瓶十文錢這個價格賣給李老板作為成本價,商鋪的老闆差不多進價都是十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