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女曉曉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金桔村的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一章金桔村的發展

“這不也是為了大家考慮,要是一人發五錢,我就能再多僱傭四十個人了。”

大家在那議論紛紛,好像真的就是這道理。

“反正你們又不吃虧,我不是說了你們來幹,給你們發糧食,要是哪天拿不到,你們第二天都不用來了,這樣能放心了吧。”

“行,那我們什麼時候上工?是明天嗎?”遊民領頭的人答應了,下面這些人自然是和他一起的,他的話就代表他們所有人的意見。

“對,明天一大早你們就可以來金桔村半山腰找我蘇曉曉,正好我們的養殖場還得壘磚頭,刷牆什麼的,這幾天我們趕緊蓋好。”

“那我能問句明天吃什麼不?”

“是呀,不是說一天供三餐,這早上能吃上大饅頭嗎?”

“我都好久沒有吃那香噴噴的大饅頭了。”

人群中又議論起來,他們的夢想真是太樸實無華了,就是想吃上飯,“當然可以,你們還有什麼想吃的都和我說。”

“我想吃肉!”

“那行,明早不僅有白面饅頭還有肉餅可以吃。”聽我這樣說,大家對明天的早飯很是嚮往。

回去路上李禾調侃我道,“這樣一算,他們拿的錢雖然比我們少,但是那些東西折成錢,可比我們一個月賺的多啊。”

“那你再看看賣完東西的提成,比你們少多了,只有你們的一半,你放心好了,我做事很公平的,不會虧待任何人。”

看著王大孃家還有顧大壯之前就給蘇曉曉打過工,現在還給她幹,估計這人待人不差。

“反正以後我就跟著你混了,在你手下討點生活。”李禾這樣想著,也這樣說著。

他雖然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知道要跟對人,放眼金桔村,都是農民,就這蘇曉曉前段時間做了生意,發達了,就想著跟著腦子活絡的人混,自己說不準作為開始的追隨者,以後有好處也不能忘記了自己啊。

這人一多,兩天功夫就把我想建的東西都搭建好了,混水泥,蓋簡易的小屋子,大家都充滿了幹勁,尤其是早上看見桌子上堆的一筐筐食物,就堅定了要在這裡幹的決心。

這伙食真的太好了,饅頭、肉餅、蘿蔔乾、豆腐卷,還有一個叫豆漿的喝的,聽說是用黃豆做的,喝起來特別香甜。大家頭一回喝這豆漿,碰到喜歡的,一口氣喝了四五杯,還問著能不能晚上下班了帶點回去給孩子。

浙西小條件當然是答應了,可就是苦了我和王大娘,這些蓋東西的活我們婦道人家力氣也小,摻和不了,只能跟在後面搞好後勤,給他們做一日三餐。

早上王大孃家已經長大的小公雞都開始打鳴了,她在家收拾了下,就來喊我,在我屋裡,看我換好了衣服,我們家院子裡堆的都是各種各樣的食物。

王大娘還以為自己沒睡醒呢,這地上都是吃的,“曉曉,你說我是不是眼花了。”

這都是我從系統裡拿來的東西,堆滿了整個院子,都變成食物山了。原來我也想過要不然我就一直做這倒賣的生意,來錢特別快,可是看到了金桔村這些村民的現狀,他們一直生活在貧窮裡,我都看不下去了。

一件衣服,家裡大孩子穿了兩年小了,又給排行老二的孩子還能再穿上兩年,等老三長的差不多大了,穿這身衣服合身的時候,這件衣服又穿到了老三身上。

金桔村就是這麼窮,把我都看呆了,不懂大家是怎麼過到現在的。不過村子裡的人從來沒過過好日子,習慣了這種生活,深陷其中就像井底之蛙一樣,跳不出起,所以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不知道原來他們只是生活在谷底的沼澤地了。

之前金桔村最富的就屬村長家了,上面雖然並沒有分些什麼東西到村上,但是村長有管理權,村子裡無論大小事宜都要聽他指揮。這就是巴中朝廷的厲害之處了,因為經費有限,所以這撥款只到鎮上就結束了,村長是免費給他當的。

但是甚在還有些隱形福利呢,洛叔之前能當上村長都是因為他爹也是村長,他去競爭這個位置的時候,他爹帶著他到村裡挨家挨戶說了不少好話,遞煙遞酒的。

洛叔財富的積累當然有一部分是靠繼承的,雖然就一百兩銀子,但是在金桔村,大家談到他,這可是他們金桔村首屈一指的人物啊。

要是外村的人來到他們金桔村做客,大家聊天的時候,聊到關於村長的事,外村人要是都沒聽說過這個人名,金桔村的人都會看不起的。因為在他們眼裡,村長就是響噹噹的人物,所以大家都應該知道。

其實村長家這條件拎到煙花城裡,和他們比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雲泥之別啊。可能村長家這水平,也就和蘇曉曉孃家一樣,住在貧民區裡,在城裡做著最差的活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更別提金桔村的教育問題了,能去鎮上讀過兩年書的孩子都是少見的。一般人家,都是讓孩子放羊一樣的自由生長,年齡小的時候你隨便跑著玩,年齡大點了,有點力氣了,就要開始幫著家裡幹活了。

他們絲毫認識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就,覺得去學堂混著,就是浪費家裡的銀子和口糧。這時候學堂都是秀才開辦的,不僅收錢,還會收點食物,想要供一個孩子讀書,負擔還是挺大的。

每家不是好幾個孩子,給誰讀呢?就算家裡兩三個兒子,把讀書機會讓給兒子吧,又讓哪個去呢。

金桔村的村民就陷入了一個困境,一個似乎怎麼做都不對的困境,生活就是一張網,把你網在裡面,動彈不得。

況且,去讀書了有什麼用啊?認識兩個大字,連秀才都考不上,那還不是回家種田,都種地了需要文化幹什麼,只要有力氣,比別人家種的東西長得茂盛就行了。

大家都不覺得讀書有什麼重要的,就像是王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