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培訓班那些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七章 效果超出詹總預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七章 效果超出詹總預期

俗話說:“事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經過了省城晚報連續十幾天的澄清宣告,家長們對省城的培訓學校有了更多的關注,同時對省城的培訓態勢也認得更加清楚。

雖然那些澄清宣告在教育部門的干預下終於消失了,但家長們對省城這些培訓學校的情況的討論卻並沒有隨之消失,同時對家長們如何選擇培訓學校也起了越來越明確的引導作用。家長們心裡都有了杆稱,什麼學校屬於哪個層次在家長們心裡已經很清楚了。

“現在好了,省城的培訓市場是一個什麼情況家長們都清楚了,接下來就會讓我們省不少事了。”詹總跟鄧總說道。

“現在看來,效果還是挺不錯的。”鄧總笑了笑,說道。

這次登報澄清,家長們手裡拿著了報紙,知道怎樣去找真正的唯學的合作校,自然避免了被再次冒充的學校所騙了。但鄧總卻又從詹總的話裡聽得出來,詹總對省城裡這些家長們之中流傳的各種說法,以及目前對唯學口碑感到很滿意。

應該說,這效果比當初預想的還要好不少。

想到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策劃出來的,竟然達到了意想不好的好效果,詹總更是得意起來。雖然前兩天快下班的時候廖科長專程過來提醒了他,說什麼他們受到了侵權可以找主管部門,但那都已經是馬後炮。

整個戲劇性的過程,讓詹總興奮了好幾天,興奮得有些睡不著了。

這天大清早,睡不著的詹總早早地便來到了辦公室,他想好好地跟鄧總分享一下這幾天的心得。他喝著茶,靜靜地等著鄧總拿鑰匙開門的聲音。鄧總有個習慣,他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開啟自己辦公室的門,雖然他們倆的辦公室是相通的,但他從不會從詹總這邊路過再去開自己那邊的門。

敲門聲響起來了,是他這邊的門在響。他敢肯定這個時候敲他的門不是鄧總。他極不情願地叫了聲“進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進來的是小艾,下學期的報名已經結束了,她是來送報名情況匯總表的。看著那報名表的厚度,詹總知道報名情況肯定不錯。小艾簡單地跟他彙報了一下報名的情況,然後把匯總表交到了他的手上。

詹總接過了小艾遞過來的情況表,看了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這段時間我們做的澄清還是很有效果的嘛,想來我們唯學的家長終於都回來了,現在所有的分校學位都報滿了。”

這時鄧總進來了,他跟鄧總說:“你過來看看這報名的情況!”

這個報名的資料鄧總每天都在看,他笑了笑,並沒有什麼驚訝,說:“還行吧,跟以前持平。”持平對唯學來說就意味著滿額,達到招生的最大極限,但今年有一個變化就是全部都是普通班以上的招生,收入高不了不少。

學校裡收入高了還能榮辱不驚,看了鄧總今天想的並不是這件事。詹總猜他還在想被冒名而導致招生變化的事,便說道:“這可是一個教訓? 幸好我們採取的措施得當? 不然接下來這個學期的麻煩就會有些大了。”

鄧總對這個道理還是懂的,現在分校多了,各種成本都高? 如果招生缺口大了? 整個集團就會入不敷出。他心裡對這次招生的化險為夷還心有餘悸? 在他的多年主持招生中從沒有這樣的經歷。

不過現在好了。本來看著招生面臨了尷尬? 鄧總還曾經著急過? 但現在被詹總這麼一折騰? 最後兩三天情勢竟然出現了反轉? 兩天時間就把招生給招滿了? 這次招生由衰弱轉興盛的經歷可說是神來之筆。

人就是這樣? 經過了大悲大喜之後? 總會回想一下事情的經歷。

現在招生的問題是解決了,但鄧總卻又開始擔心的是主管部門找上門來調查情況,以他的經驗? 他覺得主管部門不可能只讓廖科長來調查一次就算完。他知道只要家長們的意見還在? 那調查就不會完。

“這件事我們還是欠考慮的? 現在多了那些各種真真假假的合作學校? 讓家長們產生了迷惑? 不然也不會搞得如此尷尬。主管部門肯定少不了來找我們的麻煩。”鄧總說道。

鄧總說的找麻煩? 其實說的就是教育部門時不時地過來瞭解情況,時不時地會要他們向主管部門彙報整改情況。

小艾聽到這話,覺得自己不適合再聽下去,她問了問詹總沒什麼事了,便回去繼續自己的工作。

看到小艾出去了,詹總隨意了起來,說道:“這件事我們沒必要去想太多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雖然折騰了一番,但讓家長們對我們唯學有了更深的瞭解,倒讓我們有了新的收穫,現在想來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更象是因禍得福!”

鄧總覺得詹總是在安慰自己。如果硬要說有什麼收穫,那充其量是讓家長們分清楚了我們跟別的培訓機構的不一樣,便說道:“收穫倒也談不上,那些生源本來就應該屬於我們的,算是補回了損失吧,不過我們現在可得多注意一下主管部門的態度。”

詹總一聽笑了起來,說道:“現在主管部門能有什麼態度,如果他們有本事就自己去解決啊,既然他們解決不了,他們找了又能怎麼樣?”

按照上面的要求,培訓學校是不能在報紙這類媒體上去做招生廣告的,這次雖然做的是澄清宣告,但確實起到了宣傳的效果,廖科長找過詹總,但也只是要他適可而止,並不好過多地指責,因為冒名的事情發生在前,主管部門沒有覺察本來就是失職,說起來話就遠了。

詹總似乎是算準了教育部門的做法一樣。他知道如果讓廖科長一家一家地去核查那些冒名的,倒是難度會更大。

想起廖科長束手無策的樣子,詹總笑了起來,不禁跟鄧總把這檔事重新說了一遍,說道:“你看你呀,只盯著那些招生的情況,我們現在要做的更多的是借這次影響,好好地考慮一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說到這次對唯學的影響,鄧總倒是無話可說。他現在已經明白詹總說得收穫是指藉此機會做了一次廣告。

“怪不得尚才與金元也跟著一起來湊熱鬧了,我就想他們怎麼會有這樣的好心,原來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鄧總說道。

“在這培訓市場裡混了這麼久,你又不是不知道,那餘校長可不是省油的燈,這種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的。”

鄧總終於想明白了那些合作學校為什麼也在報紙上登廣告對唯學進行聲援了,一切都是為了藉此機會露個臉而已。他感嘆道:“看來都不是好對付的角色,一下子全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