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桃源兵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採購分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採購分工

‘魚頭村’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從原來的五百萬,變成了五十萬。

除此之外,法人代表張繡娥不變。

蔣雪和她同學,答應幫魚頭村聯絡學校同學做遊客,時間定在這個月中旬,週六日。

到時候,週五中午從市區出發,透過高速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車程,可以抵達桃源縣。

要不要在桃源縣住一宿,蔣雪他們還沒想好,說回去跟同學們商量商量再做決定。

如果不選擇在桃源縣居住,那週五下午就能到東河鎮上。

東河鎮沒什麼好玩的,破破爛爛,甚至連個像樣的賓館都沒有。

“這次,對我們來說,是考驗,也是機遇!”唐龍看著張繡娥,正色說道。

“沒錯!”

張繡娥點頭,首先蔣雪帶同學來魚頭村玩,這趟魚頭村肯定是不賺錢的。

一個人八十八塊錢,三天兩夜,吃住玩魚頭村這邊全包。人家蔣雪有‘女俠’風範,仁義講究,唐龍和張繡娥就不能太小氣不是。

本來從市區到桃源縣,東河鎮包大巴車的錢,唐龍和張繡娥都說要他們來出,蔣雪和她的同學們沒答應,她們本是好意,也沒想著佔便宜,所以不想讓魚頭村虧太多錢。

一輛大巴車,週五把她們送過來,週日下午再把他們接走,一來一往,價格至少要兩千起步。

這趟旅行,總共才多少錢呀!

事先蔣雪也說好了,如果在桃源縣城住宿,那住宿費用她們也會自己承擔,不計算在這趟旅行範疇之內。

“咱們倆分工合作,我去搞定‘旅遊路線’,你帶人去採購,如何?”唐龍朝張繡娥問。

魚頭村這邊整體改造,工程量太大,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完工。

蔣雪說的是,最少組織五十名同學過魚頭村這邊玩,就算在桃源縣城住一宿,那在魚頭村這邊,最少要住上一晚上。

按五十個人計算,住宿到時候,就是個問題。雖然現在天氣暖和,但總不能讓蔣雪那些同學睡露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算是‘湊合’,那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就算住的不舒服,但是不能缺少了趣味性!

出來玩,圖的是啥,還不就是個樂子嗎!

唐龍腦子裡第一個想到了野營帳篷!

按兩個人住一間帳篷計算,五十個人最少需要二十五頂帳篷。

具體來多少人,蔣雪那邊還沒有給詳細資料,唐龍和張繡娥只能靠猜。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帳篷儘可能要多採購些,也不能出現數量不足的情況。

縣城裡想要找到質量好,價格又便宜的‘野營帳篷’,比較困難,所以需要去外面進行採購。

張繡娥和唐龍商量後,覺得這次,光是野營帳篷採購數量,不能低於一百頂。

野營帳篷這種東西,等將來魚頭村發展起來,也可以出租給遊客們,多採購一些回來,到沒什麼。數量大的話,可以直接找廠家採購,價格或許還能便宜不少。

除了帳篷,餐具,桌椅板凳等等也都需要準備,總不能人家來了,讓人家用魚頭村的破碗吧。就算人家不嫌棄,也破壞魚頭村形象,與未來發展戰略不相符。

光是這麼粗略一算,需要準備的東西,就不在少數。這還是沒算,人來了以後,吃的,喝的東西。

“沒問題,我帶人去!”張繡娥一口答應下來。

當天晚上,唐龍和張繡娥召集魚頭村村民,開了全體村民動員大會,把接下來,魚頭村要成立公司,發展旅遊事業的情況,講述一遍。

“從現在開始,村裡人都給我行動起來!”

唐龍點名道:“連勝,以後‘鬼王洞’那邊,就由你負責,一定給我看好了。順便帶著人進去,摸摸裡面的情況,修整修整裡面路況!”

猶豫了下道:“打村裡選三十個人,往後就由你帶,賣票,守洞,也都由你們負責,到時候賺了錢,給你們提成。賺不到錢,也給你們記‘功勞分’。”

“行!”連勝痛快答應。

唐龍朝張繡娥看過去,輕聲問:“連溝窪子現在也需要人,等蔣雪她們過來,更不能缺了人守著,你覺得村裡誰過去負責合適?”

魚頭村開公司要發展旅遊事業,但是修房子的速度也不能落下,村民主力還要放在修房子這邊,保證過完這個夏天,魚頭村的房子能修好,要不到了冬天,村民們住哪兒去。

修房子的事情,不能馬虎,也是重中之重。在魚頭村村民眼中,這事情怕是比村裡搞旅遊更重要。

錢什麼時候都能賺,村裡的旅遊,也什麼時候都能搞,但是村民不能沒有自己的房子,不能沒有家。

“讓柺子叔,帶著村裡不能參與工作的老人和孩子們守著,行不?”張繡娥想了想說。

劉柺子出了名的水性好,雖然年紀大了,但到了水裡,照樣是條‘龍’。村裡的小崽子們,幾乎沒有不識水的,半大的娃子,更是天天往水裡蹦。

村裡集體修房子,他們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在連溝窪子那邊,能用的上。

“成!”唐龍笑起來。物盡其用,現在正是魚頭村壯大發展的時候,老人孩子也都不能閒著。

“柺子叔,您水性好,回頭你帶著村裡上歲數的,和半大娃子,去連溝窪子那邊,咱們在岸邊弄點東西。”唐龍朝劉柺子看過去,笑著說。

等有了旅客,鬼王洞和連溝窪子,都離不開人,這點毋庸置疑。

連溝窪子還需要弄點急救措施,千萬不能讓過來玩的人,在窪子裡出現任何意外。

“到時候飯菜,二嬸你帶著村裡的姨嬸們,多辛苦辛苦!”唐龍朝楊二嬸說道。

村裡做飯手藝最好的,叫‘劉一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在外面打工因為人老實,挨人欺負沒混起來,回來老家,附近十里八村誰家有紅白喜事,就請他去幫忙,一年到頭也不愁吃穿。

聽村裡老輩人說,劉一手的爹,當年是逃荒到的魚頭村,再京城給皇帝老兒當過御廚,真假就沒人知道,反正是都這麼說。

唐龍小時候吃過劉一手做的大鍋飯,味道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弄出來的。

尤其是幾個拿手的硬菜!

“老劉哥,往後公司這邊,你就是主廚大師傅,村裡給你開工資,你就別出去忙活了。”唐龍準備花錢把劉一手留下來。

劉一手咧嘴憨厚笑著說:“什麼錢不錢的,村長看的起俺老劉,那俺就把這塊攬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