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106章:進入大氣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6章:進入大氣層

1億架無人機叢集。浩大的架勢。鋪天蓋地。從大氣層外,直接彈射進入了大氣層內。之間採取了“空氣分子分解”技術。避免了與889大氣層的空氣分子產生摩擦。

迎接這些無人機叢集的則是上來的共計200萬架有人戰鬥機。其中,5000架空天飛機。已經在大氣層外接觸戰中。全部陣亡。抵抗軍接下來就是面對數以億計的無人機叢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無人機叢集。瞬間就在889星球的北部上空。片面展開。大片大片的無人機開始分組不斷地包夾戰鬥機就叢集。戰鬥機都是有人操控。所以,形成了很多的中隊。

每個中隊大約20架戰鬥機。面對大約50-500架無人機。無人機則是按照固定化的定位巡檢方式。掃描對手的危害性。實施攻擊。但是,它們雖然數量龐大。可是都是幾乎單兵對戰。

在配合效果上很可能是好幾架無人機同時鎖定了一架戰鬥機。一直到這架戰鬥機被摧毀或者是第二架戰鬥機朝著某架無人機開火或者靠近他最危險距離之內。他才會轉向攻擊。

所以,一旦打起來無人機是沒有戰術可言的。就是帶著自殺性攻擊模式。直接殺入戰鬥機叢集。所以越是戰鬥機叢集密集。越是很容易被無人機殺入進行混戰。而且它還可以自爆。

引發近距離連鎖反應。所以。一開始,大批戰鬥機以200-500架為大隊編隊模式。迎戰無人機。瞬間發現。無人機在天空中大片分散開來。很快的插入了戰鬥機機群內部。

進去了以後。他們可以四面開火。這是戰鬥機無法達到的。無人機在設計之時就考慮到了它編組作戰戰役技巧比較差。所以,基本都是單兵對戰。所以,處於這個考慮。新一代無人機。

採取了四面開火的打擊模式。它們的武器不再是僅限於機頭搭在火炮,光子炮。而是在機翼兩側對外直線。飛機尾部對後直線。加上機頭一共形成了4個防衛的火力圈。

另外,無人機的掛在導彈。都是可以拉伸下部旋轉發射。形成幾乎是360度的發射機離開角度。因此,只要是無人機進入了戰鬥機群密集區。就可以一架攻擊你幾十架。

用這樣的多角度攻擊手法。來有效彌補無人機的編組能力不強的弱點。也算是一種設計與應用彌補的結合。所以,面對無人機這種全方位作戰模式下。

戰鬥機在受到了一定損失後。立刻轉變打法。

他們轉變為20架為一個中隊。分開拉開距離。與無人機對抗。但是即便是這樣。因為無人機沒有人員載入。所以他們的機動過載能力。遠遠超過戰鬥機最大的9G過載。他們可以達到12-18G。

超強的符合載入。因此上,單機機動戰鬥機在如何先進。也不是這些智慧生化無人機的對手。不過,利用小組編組作戰。戰鬥機還是取得了一定效果。把無人機的四面殺傷特點。進行了壓制。

但是,還是因為數量問題。無人機此次來的實在是太多了。抵抗軍已經幾乎是傾其所有的調集了自己大批戰鬥機。前來應敵。再加上已經是完全喪失了外圍太空監控,衛星監測系統的抵抗軍。只能是依靠大氣層內雷達。來掃描。

而在南部地區空域。一直到戰鬥開始了20分鐘。仍然是一片寧靜安靜的天空。簡直就是萬里無雲。但是,為了避免意外。抵抗軍還是留下少數為數不多的戰鬥機編隊,在這裡巡航。

總計約為2000多架。這可能是戰鬥機的最後一批巡邏機了。而地面上僅有20萬架戰鬥機,作為應付可能出現的任何變動。因為北部天空上面。激烈廝殺。根據雷達掃描。

抵抗軍已經大致瞭解了北部天空的敵機數量。大約1億架無人機。也許這還是最開始的第一次波動打擊。而可能的地球艦隊第二次的波動打擊。也許還要數量更多。

而備用的僅存的20萬架戰鬥機。各個都是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但是,一直到北部天空開戰後25分鐘。南部天空還是萬里無雲。但是,北部已經開始多次告急。要求派遣戰鬥機馳援北部。

於是,被迫,南部調集了10萬架戰鬥機。再次升空飛速像北部空域馳援。而這邊只有10萬架戰鬥機作為全部空域的預備空軍。而且這10萬架最大問題就是都整齊的停放在機場跑道四周。

做好了時刻準備攻擊的姿態。

28分鐘一到。頓時從南部天空大氣層外。開始飛來了一大片光亮閃爍的目標。這群目標飛行速度超級之快。很快的洞穿了大氣層的平流層,同溫層進入了大氣層內。這時候高空雷達開始響起了刺耳的警報。

這一群半光速攻擊導彈。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了這群導彈時候影子時候它們距離你的距離,就是近在眼前了。戰鬥

機立刻開始點火起飛。開始進入滑跑階段。

但是,最開始的200萬架戰鬥機起飛時候。是首先在全球各地基地全面起飛。而且對方來的只是高超速的無人機。也就是10-20音速。而這一次來的則是半光速導彈。也就是大約每秒15-20萬公裡的時速的導彈。

而這時候起飛戰鬥機。就算是抵抗軍全球聯動機制在靈活。那麼,戰鬥機的2-3倍音速,起飛滑跑速度都在大約200公里。這樣的“慢鏡頭如何”面對瞬間而至的導彈群?

雖然,地面的激光炮,光子炮。立刻在10公里高空形成了密集的攔截層。但是,這些是導彈。而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導彈。這些導彈很多都是搭載有一種叫NM的輻射超級微粒子炸彈。

這些微粒子炸彈。主要是要在中低空。也就是在1萬米以下低空開始作用。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這裡1萬米以下中低空。實施密集型垃圾雲層覆蓋。這就會導致戰鬥機無法達到1萬米以上高空。

這就給下一步的無人機叢集。實施二次分佈集結做出了最好的時間空餘。因為有人戰鬥機與那些無人自主生化無人機。不同。他們需要與地面,衛星或者是天空站以及預警機等聯絡。

接受資料,以便變更自己的打擊編組戰術。但是,這需要通訊與數據傳輸保障。人類即便是抵抗軍也是使用最常見的波段和頻率通道傳輸技術。所以,包括各類傳輸協議。都是一樣。

而地球艦隊使用的最新的,外星科技手段。這是一種叫做分子攜帶傳輸模式。他不會受到任何干擾影響。而且可以穿越時空。他把空間距離轉化為分子量子形式。分在傳輸。所以,這些製造的垃圾浮雲。根本不會對於無人機傳輸起到干擾。

但是,戰鬥機的雷達系統,電子道行系統。完全處於盲目之中。瞬間。大批的戰鬥機在全球各大機場,航空站都處於迷茫階段。他們無法掃描超過1萬米資料掃描來源。

可是還是要繼續起飛。於是,最後10萬架戰鬥機接敵起飛。但是剛剛飛行到了大約3000米高空。突然很多的戰鬥機開始四面冒出來火光。大批的戰鬥機開始急速墜落。飛行員彈射都早到了不知名的打擊。

這些都是逐漸散落下來的垃圾雲內部的微粒子製造的空間慣性微粒子攻擊。這麼一來等於天空已經被微粒子子彈佈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