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209章:遙遠追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9章:遙遠追擊

林東攻佔了這只外星族群的幾座星球。特別是將他的現有所謂的母星攻佔。

在上面又一次俘獲大約有400多萬的外星族群。這樣一來,林東總計俘獲這只外星族群,一共有將近2000萬人。

這些人都交給了他的第六同盟軍。也就是蒙特人。蒙特人將這些被俘獲的外星族群。立刻開始分派到。分攤給他們任務的40座星球上。在那裡這些被俘獲的外星族群,將替換蒙特人的勞動大軍為地球遠征軍開礦。種糧食和做其他的勞動工作。

林東現在想要瞭解的,或者是說他想要再繼續做的。就是順著探測器得到的航道情報。

順著敵軍逃逸的路線,開始進一步向深邃空間內部進行追繳。

雖然這一次他俘獲了敵軍,大約有超過17000艘作戰母艦。這些母艦經過了。三院的全面改進,然後交給了自己的第六同盟軍。

這樣第六同盟軍大約現在擁有兩萬艘作戰母艦。陸軍部隊至少也擴充套件到十萬人。

於是第六同盟軍開始負責鎮守整個深隨空間的通道出口。防止克拉克或者威廉朋克的部隊突然偷襲這種。

這兩萬艘作戰母艦。完全都是按照遠征軍前期的。光分子分裂作戰母艦模式所改造。並且由於被俘獲的敵軍母艦的個頭比較大。再加上新型的壓縮技術。

覺得他可以每艘母艦獲得最終100億架無人機的光分子分裂技術。所以這兩萬艘作戰母艦。如果全部將無人機彈射並且分裂開來。

將會擁有200萬億架作戰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要是再發射第一波次主動攻擊導彈的話。那樣總攻擊部隊加起來就會有600萬億。

擁有這樣龐大的光分子,無人機叢集,加上主動攻擊導彈叢集。林東認為,這支艦隊呃守住整個深邃通道的出口問題一點不大。

就算是突然從西北其他隱藏的星空裡面來一支強大的外星族群艦隊。

自己的第六童盟軍艦隊至少可以抵抗一陣,等到自己的增援部隊迅速到達。

於是,林東率領自己的特混艦隊,繼續沿著探測器傳輸來的對方通道軌跡前往追趕。

再往前進行深入的深邃空間。就在林東行進的過程當中,距離他左側大約有30光年的範圍。

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星系。系統立刻對這個星系編號為139號星系。

139號星系距離林東的艦隊位置,目前有30光年。這顆行星的中間有一顆巨大的恆星。他也是整個星系的母星和環繞中心節點。

這棵超大的黃星比太陽的尺寸和質量至少要大10000倍。因此上在這棵黃心的周圍軌道。

那些圍繞它旋轉的行星,最小的一個外圍軌道。距離它都有大約1億公里。

即便是這麼遙遠的距離,對方的外圍輻射熱浪也可以幾乎快波及到行星的外側軌道。

因此上圍著他最近的三顆星球。幾乎沒有一科是可移居星球。這等於又超過人類定義域可移居星球軌道位置的老的經驗看法。

人類最早定義所謂太空當中的可宜居星球。是按照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地球的位置進行設定。

因為在人類25世紀以前並未走出太陽系。在這個階段當中,人類一直認為太陽應該是在宇宙當中屬於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少算作普通型別的黃興。

當25世紀到達以後,人類終於跨出了太陽系,來到了整個太空。這時候他們才發現自己的太陽,原來在整個的宇宙當中,只算做一棵矮黃星。

所以太陽的軌道最外側。包括金星和水星。都是那種極其乾燥炎熱或者是毒氣漫天的星球。

而當太陽系的光波輻射溫度達到一定合理範圍。正好是他的第三軌道,也就是地球所處的這顆軌道。

再加上地球自身擁有內部迴圈磁場以及環繞周邊100公里左右的大氣層。儘可能最大的削減了太陽風暴以及太陽輻射光源的熱度。

使它到達地球上之後,達到了地球人類合理的溫度需求。

而超過地球之後的大約5700到7000萬公裡。這裡大約就是火星的位置,火星所銷售的太陽輻射實際上要比地球少。

只不過火星是在一顆年輕時代就已經死亡的行星。它的核心失去了完全的動力。所以火星上大氣層非常薄弱,因此無法控制自身引力固化水源和空氣。

而後來人類就一直把地球所存在的軌道叫座可宜居軌道。人類一直認為在宇宙當中,凡是有這樣型別的恆星加行星環繞的星系。

基本上第三軌道就是屬於可移居星球所在的軌道。

不過當25世紀以後,人類到達了太空,這才發現原來要比太陽大幾十倍,甚至幾十萬倍。這樣的超級黃星,或者是大黃星,大有人在。

所以不可能再按照第三軌道就是可移居星球所在軌道。這種太陽系的規則去劃分其他有人居住的可宜居星球位置。

因此上這次發現的139號星系。他的第五軌道才是屬於個宜居星球軌道。

林東在這個軌道上探測器發現了外星人的艦隊。不過這是一隻大約只有5000艘作戰母艦的艦隊。

而且他們的作戰母艦幾乎完全都是碟形母艦。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這些作戰母艦有自身的特色外觀。

特別是在母艦的背部,有很多隱蔽可以開啟的視窗。這些視窗看起來並不是太大。一般的直徑大約只有200毫米左右。

但是透過系統的分析,這些視窗如果一旦開啟,很可能從內部可以向外發射光分子。

而系統進行的演示判斷,這種外星人發射的光分子是一種多元化組合,變形的光分子材料。

他未必就出生變成無人機,很可能會根據艦隊的作戰需求重新規劃自己變形模式。

也許可以變形成為大批的各種光線和光束。

然後重新在空中集結,再對敵方的陣型進行猛烈衝擊。

看到這裡,林東立刻命令自己的艦隊戰停下來,調轉船頭擺成陣型,在距離對方大約70萬公裡的範圍。

將自己的陣線拉開駕駛,準備打擊這只外星人的艦隊。

遠征軍到達任意一個空間,作者每一宇宙位置上。只要發現這個位置上存在有外星人艦隊,不管這只外星人艦隊是什麼樣的族群?

只要他們沒有向遠征軍,立刻繳械投降,同意歸順編組為同盟軍的話。

那就是遠征軍的敵人,無可厚非,所以自己可以不經過任何通告和打招呼的方式,直接向敵軍發起攻擊。

中國陣線第一波次是大概

1000艘作戰母艦,他們馬上向外彈射出來,500萬架。光波無人機。

這些光波無人機首先向前方發射了,約有一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

之所以只發射這麼少數量的節點,單位主要是林東,打算測試一下對方作戰的主要手段。

透過這種測試,林東就可以發現對方現在所處的外星科技級別。

人類的系統已經將整個外星科技級別按照氦星人。剋星人。這兩大強大的外星族群的標準劃分成為ABC 3種。

也就是劃分為三個等級,人類目前處於中間等級,也就是第二等級。而剋星人和氦星人現在都已經處於了第三等級。

想打到第一等級的外星族群,並不是說某一項科技超過了遠征軍,而是他的全面科技技術完全超越遠征軍,並且達到遠征軍暫時無法追上的水平。

例如遠征軍,現在處於光波作戰的門檻,而他們所認為的一等級的外星科技族群。

應該是已經完全進入光波作戰時代,不再依靠那些老式的作戰傳統,包括現在遠征軍所使用的無人機,光波無人機這些技術。

對方的5000艘作戰母艦也開始向前運動。他們在空中使用前方1000艘母艦,擺開了一個陣型。

這個陣型叫你看起來有些怪模怪樣,前方1000艘作戰母艦立刻將自己的巨大盤形身軀豎直起來。

然後頂部朝著外面就像一隻只列隊排好的盾牌一樣。

看到這樣的作戰方式,林東認為對方那些佈滿了背部上面的小視窗。肯定不會是光子炮的發射視窗。

因為光子炮的炮口主要都有一層螺紋護圈。防止光子炮在出宿的時候出現射速散播。

而他的視窗都是幾乎四方形的視窗。方方正正,並且上面還有應該可以自動開啟的蓋子。

林東仔細看了一眼大屏幕上的作戰資料顯示,目前自己的艦隊第一排攻擊母艦,距離對方大約有60萬公裡。

而自己距離對方的第一排母艦艦隊約有75萬到80萬公裡。

按照這個距離測算,林東認為據目前已知的各種星際族群,光子炮的射程。

對手一定不會使用光子炮進行攻擊,因為這已經超過了光子炮的射程距離。

除非對手現在發射無人機衝擊自己的前方陣線。

於是他命令自己那一億個發射節點單位。開始向前平行,進行緩慢推進。

並且準備好發射冷凍光線,因為對方並沒有任何的無人機進行護航編隊。

所以林東的心裡有一種隱約不太對勁的感覺,他覺得對方一定可能接近了。光波作戰的門檻,或者已經在光波作戰的初級階段。

所以對方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無人機艦隊叢集,為自己來護航,他們只要一出手,應該就是不同的光波武器。

爾而林東認為,目前最強大的自己已知的兩種光波武器,其中一種就是紅外光波,另外一種就是冷凍光波。

所以他命令自己的發射節點準備好全部的冷凍光線,準備對抗對手,突然發射的那種紅外光波。

很快,對手橫排的母艦開啟了自己背上的小視窗。

為了防止對方很可能上來就會發射高溫紅外快速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