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241章:突破防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1章:突破防線

不管現在外星人的防禦攻擊,重點是在它的星球表面防禦系統,還是他的這些攻擊母艦艦隊,反正林東的問題就是要徹底消滅它的這群防禦系統。

因此上林東這只從工程母艦上面發射出來的1000萬沒對地遠端攻擊導彈。

冒著前方外星人從星球本部發射來的粗大的攔截光線,繼續快速向前飛行,直接朝著星球本部撞擊而來。

由於有了這被遠端對地攻擊導彈的打擊,自然對方全部的防空火力系統立刻調到去攔截這些導彈。

很明顯,這些對地導彈如果進入了大氣層,開始攻擊地面防禦系統的話。外星人也很清楚,那很可能就是自己防禦系統的末日。

因此上他們命令前方列隊的小球無人機編隊。

馬上向前推進,快速抵達陣線,前方40萬公裡,在這裡列隊準備攔截這些對地攻擊導彈。

為了規避孫悟空對面的這些無為了規避上空對面的這些無小球,無人機叢集。

林東立刻命令自己的攻擊導彈,調整陣型,向下進行彈道飛行。

又命令自己前方一萬個發射節點,快速向前推進。使用自己強大的紅外光波,直接向對手的無人機艦隊。實時打擊牽制對手,這些小球無人機。

防止他們攔截自己的對地攻擊遠端導彈。

一萬個發射節點開始快速向前推進,頂著頭部那些紅色的光線,形成了大面積的紅外光波。

大面積的紅外光波組合起來,就像潮水一般,快速朝著這群小球無人機艦隊叢集推了上。

小球,無人機和主動對地攻擊導彈,本來是在同一高度之上,由於剛才林東下令系統將主動攻擊導彈。飛行彈道向下調整,避開自己的那些紅外光波。

所以平面空間當中只剩下紅外光波和對方的小球,無人機叢集。

這批小球,無人機叢集,看上去至少也得有一百個億左右的樣子,他們至少錢出來,至少有二十個億。

對於這些小球無人機來說,林東倒沒有什麼太多顧慮和擔心的。

反正前方這一萬個發射節點就是用於測試外星人手裡面到底有什麼樣的攻擊絕招。

與此同時,林東又下令後方的大批量50個億的節點單位向前進行推進。不過還要與朕線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高於100萬公裡。

前方的一萬個發射節點快速向前推進,使用強大的紅外光波,首先將最近幾排的那些小球,無人機徹底的摧毀。

現在小球無人機原本是調過來專門攔截遠端對地導彈的,不過如今的局面是紅外光波已經推進到他們的面前,如果這些小球無人機再不使用,那種遲滯式的光束打擊就無法迎戰紅外光波。

他們就會被這些光波徹底的吞沒。所以這群小球無人機沒有辦法雙向對應,如果不計成本的去對應下方的主動遠端攻擊導彈。

就很可能會遭到平行推進過來的紅外光波的掃蕩。

於是外星人的指揮艦隊將自己前方十個億左右的小型球形無人機立刻向下飛行去追蹤那些發射過來的遠端對地導彈。

試圖拼死也要攔截住這些遠端對地攻擊導彈。

而其他的那些無人機同時進行飛行調整。然後向自己發射過來的紅外光波發射閃亮光線進行遲滯。

攔住自己的紅外光波。雖然外星人也明白自己的攻擊手段是無法攔住這些紅外光波的。

他們的探測器系統也探測到這群紅外光波所涉及的溫度範圍,超過了數十億度。

任何一種有形物體根本就不可能接近這些光波。面對如此的局面,外星人就使用自己的實質光線,使得紅外光波大量的點滴速度,儘可能的減少他們攻擊的速度。

遲滯他們攻擊時間,使得自己的那些發射節點不斷地增加能量消耗,一直到消耗完畢。

看到這裡,林東馬上命令無人機艦隊再發射一萬個發射節點,這一萬個發射節點,林東打算使用無形光波。

去掩護自己遠端對地攻擊導彈。這是一種新型的作戰手法,用自己的發射節點掩護自己的遠端對地導彈。

主要的手法就是使用那種無形的減速定格光波。可以將對方的這些發射上來的攔截光線直接定格在空中。

使他們無法靠近自己的遠端對地攻擊導彈。

於是馬上又發射了一萬架發射節點,單位伴隨自己的遠端對地攻擊導彈,一直朝著星球本部下方前進。

另外,命令自己這一萬個發射節點。繼續加大紅外光波的發射能量,向前快速推進,將敵軍全部的。攔截艦隊堵在上空之中,不讓他們對下面的彈道進行干擾。

這樣兩萬個發射節點分為上下上邊專門堵攔敵軍從上鋪下來的那些小球無人機。

下邊的發射節點,伴隨這些對地攻擊導彈一直向星球本部飛去。

雖然星球本部像導彈發射了密集的攔截光線,口徑都非常的巨大。直接撲向了這些對地攻擊導彈前方的對地攻擊導彈至少有500萬枚遭到了攻擊。

好在馬上這些增補上來的發射節點就開始發射無形的靜止光波。

緊跟著地面在發射上來的那些攔截光線就被禁止光波所照射,立刻停止在半空當中。

好像是一根一根彩色的霓虹燈柱,懸浮在半空上面。

緊跟著這些主動對地攻擊導彈。避開了這些懸浮在空中的大型攔截光柱,繼續向地面飛去。

很快就超過了第八星球的大氣層,開始進入大氣層內部軌道。

第八星球本身就不是一顆具有大氣層的可宜居星球,它的大氣層密度比較薄,也比較鬆散。

因此,上大型遠端對地導彈很容易的,就穿透了它的大氣層,進入了星球本部。

不過能夠進來的這些導彈,只剩下原來發射總數的大約50%。

也就是只剩下大約500萬枚導彈進入了星球本部上空,同時,這些導彈立刻在星球本部上空,開始全部分導。

由於空間進行了大規模的壓縮改造,現在的對地攻擊導彈,它的載荷空間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擴充套件。

從原來每顆導彈只能搭載十枚分彈頭的基礎,現在變成了每顆導彈都可以搭載,至少不少於100枚分彈頭。

而且這些分彈頭並沒有任何消減內部彈藥的可能。

所以雖然只有500萬枚導彈進入了大氣層,隨後又在大氣層的高空部分又被增補上來的對方的攔截光線消滅了至少200萬。

到現在來說也就是只剩下大約300萬枚導彈,可以在空中進行順利的分導指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300萬枚導彈,每枚導彈都分裂出來,是100個彈頭。這就是三個一的彈頭,立刻分別朝著地面快速飛來。

這一下地面上的攔截系統,拼死的開始,四面掃蕩攔截。

我攔截遠端對地攻擊導彈是一回事兒,要想攔截這分佈在整個天空上面三個億的彈頭,那又是一個說法。

這些彈頭按照自我的尋敵能力鎖定方式進行掃蕩攻擊。

不過他們的宗旨就是要攻擊那些從地面發射的團結光線的發射器。

是彈頭到了空中以後立刻散佈在整個天空,因此上就算你有更多的發射器,也要幾臺或者幾十臺發射器去攔截一個彈頭。

因此上這很難再形成高效率的攔截效果,由於彈頭數量的龐大。

這也就確保了它們生存率可以以最高的效果到達地面。

就算是你能夠攔截掉90%的彈頭。

剩下的彈頭至少還有3000萬枚左右,能夠到達地面。一旦到達地面,這些彈頭立刻開始爆炸攻擊。

隨後星球表面到處都騰起了各種的煙霧。爆炸聲不斷,火光衝天,整個第八星球都在不住地顫抖。

與此同時,空中的攔截光線的亮光也越來越少,大面積的黑洞出現在地面上面。

只要出現了防空黑洞,以後下一步的事情就是時間問題。

於是,林東命令工程母艦再一次連續發射兩個波次的對地攻擊導彈。

第二波次對地攻擊導彈飛出來以後,就順著星球表面顯示出來的防空黑洞。沿著這些防空黑洞的上空朝下快速飛行。

第二波導彈不會再有護航的那些發射節點,所以他們順著黑洞往下飛,可以儘可能地減少被攔截的機率。

不過由於星球表面部署了大批量密集的防空武器。因此上被攔截的對地攻擊導彈還是有一定的程度。

至少有30%的最低攻擊導彈遭到了攔截,凌空爆炸,只有70%的導彈進入了大氣層。

隨後他們就在大氣層快速展開這70%的導彈展開之後。

大約有兩三個億的彈頭鋪向了地面。

地面防空系統雖然也是拼死攔截,不過也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只能是藍調這些彈頭的。

大約只有50%。剩餘的一個多億的彈頭落入了地面。這後果不用說,都能想得到立刻,那就是遍地開花。

而且彈頭精準的落入在所有沒有被摧毀的那些防空基地上面。

本身遠端對地攻擊導彈打擊的主要就是對手的防空陣地。

將對手的防空陣地在空中越扯越大,把他的下面防空密集,火力越打越少。

出現的防空黑洞,也就是越來越多。進入了馬太效應。

這一次作戰,整個星球的表面出現了覺大面積的那種黑洞,完全連成了一大片。

使得星球表面正面位置出現了大面積的黑洞。這些大面積黑洞完全沒有了,防禦體系根本無法再攔截任何的攻擊單位。

到了這一步,對於林東的攻擊艦隊來說,事情就好辦多了,第三波次遠端對地攻擊導彈緊隨著前一波的導彈,直接朝著星球本部飛上來。

而上下兩端的小型小球無人機都被攔截在固定位置,無法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