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375章:拼死逃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75章:拼死逃亡

現在包圍圈裡面僅剩下大約不到500艘的外星人作戰母艦,他們前方這些粘液球行步兵。

使用自己的自身生命,終於為母艦開啟了一條血染的通道。

自己殘存的500艘作戰母艦立刻進行傳輸逃亡到距離這裡大約2000萬公裡的星球周邊軌道。

林東並沒有下定自己的艦隊,立刻進行追趕,因為他覺得現在對這個粘液族群的瞭解,還僅僅停留於表面,因為抓獲的這些發射節點,求行士兵。只不過就是普通的士兵。

他們的作戰都只有單一功能,就是建造螺旋雲團,使用螺旋氣團進行作戰。

但是林東認為,對於這樣一支高精尖的外星科技族群,不可能只有這一種簡單的手段。

雖然他們從外星人被捕獲的母艦身上沒有找到其他的作戰單位手段,但林東仍然對此保持著疑惑。所以沒有下令艦隊追蹤這些逃離的500艘右的外星母艦艦隊。

現在備鋪貨的陣線上被冰凍的那些球形生命體,至少有超過150萬個。

加上林東手裡面已經抓獲的100萬多個湊起來將近超過300萬。

可是能夠適合於這300萬居住的母艦,卻只有1500艘,不過對於300萬的這些外星球形生命體來說。

早就足夠使用了,每艘母艦上可以搭載舞十萬個。球形生命體的話都遠遠超過林都俘獲的數量。

不過林東的小行星基地上面利用細胞分裂原理,正在大批量成批製造這些外星球形生命體,他們不斷地從實驗室的機房裡面出來。

現在小行星上面已經佈滿了,大約有300萬的球形生命體。

按照林東的指令要求,這600萬個球形生命體被分別部署的1500艘被俘獲的外星人戰艦上面。

不過被凍死的大約有三萬多外星星球本部原住民,這一點無法為他們進行補充。

不過剛才前面作戰當中,林東所俘獲的幾百萬的那只外星小族群,從裡面抽調出來,至少100萬的部隊準備隨時進行作戰,單位人員的補充。

這些被抽調回來的100萬個外星,另外的族群被派遣到母艦裡面,每艘十個人作為操縱單位的隊員。

這樣新型的1500艘經過加裝改進後的外星人的母艦艦隊,便建造成功了。

這支艦隊被林東稱作粘液艦隊。後來他覺得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不雅觀,便把它們改成了球形艦隊。

球形艦隊因為族群的特殊性和形態上的迥然不同。所以林東沒有在給他們進行編制上的編號,就統一叫做球形艦隊。

這支球行聯合艦隊編制暫時分為三個作戰大隊。每個作戰大隊擁有500艘作戰母艦。由於現在林東沒有抓捕到對方的指揮艦。

他命令自己的一名司令官,直接乘坐工程母艦作為這支艦隊的指揮中心。

當然,這名司令官也是第12個火種司令官。他負責指揮這支艦隊自己被編號稱為第12司令長官。

簡稱也就是第12司令官。由他全權負責指揮這支球形艦隊。

現在可以伴隨林東的艦隊準備出發攻打粘液族群。第二顆星球,這顆星球距離現在的位置大約有3光年左右。

林東的探測器已經發射到這座星系的周邊,正在窺探星系外圍部署的外星族群,建立的強大的各種雲團的包圍陣線。

外星族群剛剛遭受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自己的一顆大型主力星球被遠征軍攻佔,而且自己派遣的2000艘作戰母艦。

只剩下500艘母艦逃了,回去還帶了少量的殘兵,敗將振線上部署的大批量的這種外星族群。使用渦輪汽船進行作戰的部隊已經全部被遠征軍的艦隊所俘獲。

於是林東的艦隊補充完畢,作戰球形單位以後開始率領這支艦隊向前方進行突擊。

第12司令官率領球形艦隊立刻穿越到這裡的星系外圍。大黃蜂星系就是這個星系的名字,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高大上,但是星系的面積卻很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甚至還不如太陽系的面積廣大,它的內側只有六顆星球。圍繞著一顆比太陽略小一半的恆星旋轉。

而在這個星系的外圍有一個寬度高達兩光年的柯伊伯帶。這個柯伊伯帶的密度遠遠超過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所以要想進入柯伊伯帶內部去攻打星系。

林東顯然不能派遣自己超大的遠征軍作戰母艦前往,就算是派遣小型的發射節點,單位也很難說,能夠列陣穿過這片1光年的柯伊伯帶。

不過比發射節點還要小的隱身型的探測器,倒是可以緩緩的,不斷躲避的穿過這個一光年左右的柯伊伯帶。

這個可以啵,在和地球太陽系的柯伊伯帶,還有一個區別,它具有訊號遮蔽功能,所以在科伊博帶的外面是無法使用傳輸訊號進行對星球內部掃描的。

也就是說這個星系完全被自己強大的柯伊伯帶包裹在整個的空間裡,面對外部完全是資訊阻斷的。

但是林都搞不明白,當初粘液族群是怎麼樣攻打進入這個星球體系當中的?

不過他對於粘液這個名字也是感到十分的奇怪,甚至還有一些噁心,隨後,他命令系統給這個剛剛俘獲的第12個外星同盟軍。重新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球形族群。

因為第12司令官所率領的艦隊也叫做球形艦隊,林東認為,球形艦隊就應該是球形族群所擁有的艦隊。

系統立刻對這個族群進行了更正,雖然族群裡面的個體還認為自己是粘液生命體。

但是對外他們也遵守林東下達的改名指令,變成了球形族群。

鎮守在星系科一博在邊緣的是外星人,大約2000艘作戰母艦編隊。

在第一次接觸掃描當中,林東認為對方大約有5000艘作戰母艦。

剛剛的一仗結束之後,林東消滅了對手,至少1500艘作戰母艦。

這樣逃回到這個星系的這只外星族群,剩餘的艦隊也不過只有500艘作戰母艦,加上這個星球已經被探明的2000艘作戰母艦。

這第二個星系裡面應該還有外星族群,2500艘作戰母艦。

現在眼前發現的只是在柯伊伯帶內側邊緣鎮守的2000艘母艦,這說明他至少留下500艘母艦在自己的行星周邊進行防禦。

雖然探測器無法從內側發出探測訊號,但是自己手裡頭還有那些被抓獲的外星球行族群,所以林東讓他們為自己提供相應的消

息。

透過瞭解發現這一點,讓林東感覺到很遺憾,自己收的,大約七八百萬的球形族群,他們都是來自於剛才拿下的那個星系,而不是像這個星系裡面的球形族群一樣。

現在林東的球形艦隊已經開始發射,大約1000萬個球形作戰單位,將整個星系外層進行包圍。

星系的最外層就是柯伊伯帶無法進行全面滲透,只能將他整個的包圍起來,防止星系裡面的外星艦隊逃離。

不過看起來星系裡面的外星艦隊倒是很坦然,自若仍然堅守著自己的防線。

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林東,現在的探測器雖然已經穿過了這個星系的柯伊伯帶,但無法將相關的訊息訊號傳遞出來。

再加上在他手裡的那些被俘獲的球形族群,又不是這個星系所派來的。透過對他們的記憶體的掃描,只能發現他們對於前面的星球比較瞭解。而對於眼前這個星系幾乎是一無所知。

所以林東現在也沒法再經過他們的口中,得到有關星系裡面的具體情況。

再加上這個柯一博在奇怪的特點,自己的光線系統都無法進行穿透,所以現在林東等於是被卡在這到星系外部的柯伊伯帶外面。

這道柯伊伯帶的寬度足,有一光年的寬度遠比地球的柯伊伯帶要寬更多。

林東打算使用工程母間的引力光線,將柯伊伯帶裡面的小行星碎片,還有冰塊等雜物進行剝離。

但是有一艘工程母艦就是因為使用引力光線去照射,打算剝離這些冰塊兒和小行星碎片,結果大批量的小行星碎片和冰塊直接衝向了這艘工程母艦,最後造成工程母艦集體爆炸。

這一下讓林東感覺到非常的驚訝。他馬上下令自己工程艦隊全部停止對柯伊伯帶發射引力光波。

不過雖然這寬度高達一光年的柯伊伯帶看起來非常雄偉壯觀,小行星在裡面還相互具有引力作用。

但是要想切割,其中的一些個體這道不是難事。

只不過自己剛才透過被撞擊爆炸的工程母艦,這個教訓。林東現在不再使用大型工程母艦來完成這件事,他命令自己的無人機對某一個科依伯帶裡面的小行星說會包括冰塊兒,分別進行單獨的引力傳輸。

其實林東的發射節點。也都有同樣的功能,只不過他擔心發射節點的功率不夠強大,而且不能夠隨便消耗發射節點的功率,一旦消耗過大,下面的作戰發射節點就很難提供武裝保護和攻擊的作用。

現在林東手下的光波無人機基本上處於發射和控制平臺的作用,所以叫他們出來要比使用發射節點單位更加牢靠。

而且林東只派了一個小隊的無人機,大約只有100架,以一架為作戰單位,其他的都作為輔助。

這架無人機向其中一塊小行星天體發射出引力光線。

無人機發射引力光線的能力當然趕不上強大的工程母艦,所以他不會對柯伊伯帶其他的碎片產生擾動。這也就不會再出現像上一次由於引力光線的作用,導致大批碎片撞向了自己的工程母艦。

林東的工程母艦相對於作戰母艦來說,體積更加龐大,想要躲避像暴雨一樣噴來的碎片,小行星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母艦被撞擊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