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430章:背後一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30章:背後一刀

林東的中央叢集艦隊第一艦隊。已經秘密地從其他空域傳輸到了對方星系的背後。

按照林東的指令要求,只要前方開始作戰交戰,一打起來自己在背後這支第一分艦隊馬上開始發射。大批的發射節點單位在對方星系的背後拉開防線。

然後立刻向對手的母艦艦隊發動攻擊。

因為外星族群的品字型陣線是一個正三角形的品質。三角形的正弦尖端正好對著銀河系的邊緣。

也就是說外星族群把自己的防禦重點完全放置在正面對抗銀河系內部。所以他們早就估算銀河系裡面會出來,可能強大的族群對自己的星球發動攻擊。

但是在整個星球的背後,卻沒有形成強大的防線。三角形的底部是平行的,兩個外點的小行星空港陣地。

中間距離就是星球,整體的距離加上兩側外圍軌道大約有四萬公裡的間距。所以在這樣的體系之下,林東的第一分艦隊從底部星空秘密傳輸到了對手星系的背後。

在這裡本身就是秘密的偽裝部署。採用隱身佈局的方式,避免被對手提早發現。

對方的艦隊早就對自己的背後在進行了掃描監控,並沒有發現可疑跡象,所以他們一直認為自己的背後一方比較安全,因此上所有艦隊的防禦體系完全對準正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加上林東在正面的突擊打擊手段,閃電般的消滅了對方,第一輪50個一無人機中的至少25個億。

等於是殲滅了對手,第一輪攻擊波次無人機艦隊的50%的兵力。這就更加集中了對手的注意力,將對手所有注意力吸引在前方正面陣線上。

於是對方馬上積極從兩側的空港向中間地帶運輸傳輸自己的無人機艦隊。

這樣看來,這只外星族群,他們的母艦作戰只適用於平臺發射,而最多的使用方式還是採用大規模無人機艦隊叢集作戰。

不過對手恰恰也是因為正面作戰的首次不利因素,導致他們忽視了,從背後而來的林東的第一分艦隊。

所以當第一分艦隊在他們的身背後,突然展開了大約也是同樣2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之後。

這裡已經距離對方的三角形底部邊線防線只有大約800萬公裡。雖然對方如果在光波作戰時代是可以達到這個射程距離的。

不過那也得需要這只外星族群擁有頂一級以上的光波作戰水平,其射程才能超過1000萬公裡,也就是達到上一次東部那只外星族群的超三級的水平才能擁有1000萬射程以上的距離。

顯然,眼前這只外星族群仍然處於光子作戰時代,其最大的光子炮射程距離也不過就是50萬公裡上下。

所以面對遠方800萬公裡以外的林東部署的第一分艦隊。那肯定是遙遙而不可及的。

林東背後的這道發射節點,單位就是在800萬公裡上面建立起來的,然後就馬上開始對敵軍兩側星球小行星基地上面的外星母艦艦隊背後發動攻擊。

由於兩側基地中間間隔著星球本部的橫截面。所以2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只是採取兩端,各自由50個億的發射節點進行對兩側外部小

行星基地發動攻擊。

而中間整整100個億的發射節點,基本上沒有任何動作,只是監控對手星球表面可能出現的任何反擊手段。

這一次林東不會使用更多的紅外光波來消滅對手的母艦艦隊,而是採用了。加速射頻式冷凍光波。

各種高超速加速射頻冷凍光波,雖然光波的頻率寬頻要比冷凍光波窄了一半。但覆蓋整個小行星基地還是綽綽有餘的,另外它的速度超過了十倍光速。

在800萬公裡的距離上,可以說瞬間到達。根本就不給對手任何的反手機會,特別是對方的母艦的踐行,為長條橢圓形作戰母艦。

和林東的母艦艦隊有很相似的地方,所以林東對這樣形態的作戰母艦十分瞭解,這種母艦最大的防禦空缺,就在它的尾部動力系統的正向橫截面。

因為那裡是母艦推動系統的噴口地區,不可能有武器裝備部署在動力推進系統的噴口地區。

而這個噴口地區直接連通的就是對方母艦的動力系統,只要光線一旦照射進去,直接就將母艦的動力系統徹底的冰凍,隨後整個母艦冰凍的時間要比常規照射母艦外殼,冰凍時間縮短至少一半。

這是打擊這種橢圓形母艦最佳的一種方式,也是地球上最原始的一種空中作戰的手段,叫做追尾打擊。

這是早就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一種空戰對戰的導彈模式攻擊。一直沿用到現在,遠征軍的光波作戰時代。

因此上這樣一來。愛心軸承在兩側空港基地上面的大約各自三萬艘作戰母艦的編隊立刻遭到了。從背後發射而來的藍色光波的掃蕩,這就是冷凍光波。

對方的母艦艦隊採用正方形編隊整齊的排列,在空港的上空嚴嚴陣以待。不過他們都是嚴陣以待的,對面銀河系可能攻擊過來的,對方的艦隊。

與此同時,他們還在向中央星球的小行星基地上面派遣自己的無人機去增援前線作戰。

萬沒有想到從自己的背後發射來的這一大片湛藍色的光芒,將自己的母艦最後三排全部冰凍。

第四排的母艦現在能做的動作,只能是向前和左右兩側進行規避。不過雖然射頻加速冷凍光波不如普通的冷凍光波的寬度更寬,但是他們的射速快,寬度足以覆蓋整個的小行星表面。

而且對方的攻擊母艦機動能力也比林東的母艦機動能力高不了多少,所以無法快速逃脫,超速飛行而來的藍色光波就被冰凍在整個的兩側基地上面。

兩側基地上面一共被冰凍了,外星族群的母艦超過了60000艘。於是林中又命令自己發射節點,單位向對手這些被冰凍的母艦馬上發射引力光線,將它們傳輸到自己的小行星基地周邊,等待進行改造。

對手和自己的技術等級相差了,幾乎6到7級的水平,沒有必要再對對手的母艦進行技術分析。而現在所需要的是將對手的母艦進行改造,改造所花費的能源費用很低,比建造一艘光波戰艦要便宜至少2/3以上。

而且這些外星族群的母艦都是長條橢圓形戰艦和自己的攻擊母艦,尺寸上也是大致相同,只要對其內部框架進行非金屬結構加固

以及載入上各種光波作戰系統。

再去掉對方已經安裝的那些老舊裝置,重新在對方的空間進行三倍以上空間壓縮。這樣就基本上將這六萬艘外星族群的母艦改造成為新型的光波作戰母艦。

同時,為了增強母艦的動力,輸出系統還要對母艦的動力系統進行改造,將遠征軍使用的暗物質電磁推進系統。替換掉對方目前使用的光子推進系統。

暗物質磁引力推進系統首先要比光子推進系統消耗能源上減少了一半,而且動力效率要提高了,大約至少150%。

這樣才能為光波作戰提供更多的輸出輔助能源,而光波作戰動力系統也是採用了暗物質電池引力系統。只有這樣的系統才能支援林東龐大的光波作戰體系,維持他腳長的作戰能力和水平。

這樣一來,對方星球本部左右兩側的外軌道上的小行星空港基地,六萬艘外星作戰母艦就被完全冰凍和轉移走了。

很快,星球本部立刻向兩側基地開始派遣新型的母艦增援部隊。但很明顯,增援部隊的數量遠遠少於當初部署在空港基地上的外星族群,母艦艦隊數量。

增員上來的各自只有大約一萬艘作戰母艦。而從星球正面背後截面陰影裡面飛出來一隻艦隊,總計約有三萬艘作戰母艦。

林東從大屏幕裡看到這支艦隊,可以想象這是外星人從星球本部派出來對抗尾部包圍的自己的艦隊的。

這支新派出來的外星艦隊馬上向前方發射了,大約有50個億的無人機叢集,這群無人機立刻兵分兩路,從左右一開始,包抄林中的第一分艦隊。

不過外星族群還是沒有辦法。且不說林東使用的是光波作戰武器,僅僅雙方對戰的距離,對手外星族群就顯然是吃了很大的虧,自己的艦隊剛剛進入到攻擊形態,對方的冷凍光線直接照射過來。

所以他前言大約兩萬艘作戰母艦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冰凍在空間發射出來的無人機艦隊,也不到30個億的作戰單位。

這樣一來,剛剛出爐的這只外星人的新艦隊就已經傷亡過半,損失慘重,而且自己的無人機連一槍都沒開,就已經被冰凍。

讓外星人更加困惑的是林東的發射節點,單位又向前推進了大約200萬公裡光線,直接覆蓋到星球本部的空中。

極低溫度的冷凍光線,從星球本部的大氣層外面照射進入了星球裡面,使得星球裡面的溫度急速在下滑,整個星球背面開始快速的在地面截出來,大量的冰川。

星球背面表面上的河流山川大地全部都被凍結,凝結起來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光景。

林東此舉就是叫星球本部背後的系統,無法增援兩側的外星族群的小行星空港,但林東不想消滅所有的這只外星族群,他認為這只外星族群是一隻最好的奴隸族群。

恰好遠征軍現在正是奴隸需求的高峰,自己缺乏更多的勞動奴隸,所以林東對現在爭取外星族群已經早就改變了方式方法。

即便是這只外星族群,對自己的艦隊進行頑強抵抗,只要將它們俘獲之後,還是會放過他們大批族群。因為他需要勞動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