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531章:對抗打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31章:對抗打擊

外星族群艦隊所發射的攻擊節點單位。很快就將遠征軍所發射的紅外光波系統,徹底的全部分解。

他們的白色光線立刻朝著遠征軍發射節點單位防線開始快速飛行,而就在這個時候,遠征軍的發射節點也改換了自己的發射光波的選擇。

因為林東已經意識到對方使用這種反光播手段直接作為攻擊手段。只有兩種選擇因素,首先,這次攻擊是遠征軍首先開始挑動的。

林東命令自己的兩隻聯合艦隊兵分兩路,準備從側面包抄這個星球,也就是347星系裡面的第十星球。

在這種作戰的情況下,林東又首先命令自己兩側發射節點單位向中間發射自己的紅外光波。

雖然探測器對對手的艦隊所在位置進行了測量,因此上得到了對手和自己最佳射程間距。

林東一般都是按照經驗來判斷外星族群,大約他的光波發射射程都在500萬公裡。

而遠征軍的發射射程可高達1000萬公裡,基本上是對手的兩倍,對手這一次採用的是一種分離式作戰手段。

所謂分離式作戰手段,不再像以前的那種外星族群作戰。也就是說,這只外星族群艦隊應該已經知道遠征軍作戰的各項手段,所以他們在距離遠征軍大約1000萬公裡這個位置上,首先向中間的位置拋射自己的發射節點,單位。

在距離遠征軍防線大約500萬公裡的位置上,建立自己的突擊陣線,這就完全縮短了遠征軍和外星族群在光波射程上的巨大差距。

因為剛剛艦隊到達的位置以後還上沒有開始進攻之前,外星族群是屬於禮儀待勞,就在自己的航線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遠征軍的突擊艦隊就顯得有些略微被動。

他們首先選擇大約1500萬公裡的位置,在這個位置向前進行拋射。500萬架無人機編隊讓他們佔領1000萬公裡左右的防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從這道防線背後發射節點,單位在自己的前方形成一道防線,開始準備作戰。

而這個時候,遠征軍的發射節點,單位一般距離對手都在900萬到1000萬公裡的空間距離。

這個距離也是遠征軍光波作戰武器的最大射程,而且沒有削減的問題。一般來說,林東前面所遭遇的外星族群,通常都是因為自己的射程比較近。

遠低於遠征軍的光波射程至少一倍左右,這就導致遠征軍的光線攻擊手段可直接在陣線上開始攻擊。

往往其他的外星族群不會採用剛才眼前這支族群的做法,他們不會採用拋射式作戰,而是將自己的無人機或者發射節點的邊緣陣線。

僅依靠在母艦艦隊的周邊進行第一道防禦,然後準備對抗從遠方攻擊而來的遠征軍的光波武器。

這就很容易讓遠征軍的艦隊從不利的被動局面立刻脫離出來,改為自己的主動攻擊局面。在這種作戰的情況下,林東的艦隊幾乎是屢屢得手,百戰不殆。

但眼前這只外星族群的艦隊,他們採用的是一種拋射式作戰方式,是先讓母艦艦隊直接向500萬公裡以外拋射自己的發射單位。

或者是無人機編隊,再或者就是發射節點單

位,然後在500萬公裡的距離上,立刻拉開防線。

馬上開始還擊對手發射過來的各種光波武器。另外一個林東認為,他們上來就使用白色分解光線,直接對抗自己的紅外光波。

這個原因,林東首先認為對方已經知道遠征艦隊要到達這裡,因為上一個星球的太空橋已經被遠征軍攻佔。

而對方的艦隊正在周邊部署,他們已經知道遠征軍攻佔了五號星球上的外星族群專用的星空通道也就是太空橋。

那樣的話,他們也就應該知道,上一次作戰當中,林東這支遠征軍所採用的光波手段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們無需判斷就明白應該採取哪種對抗手段最為有效。

對方這樣的作戰分析,讓林東感覺到耳目一新,這是一隻少有的外星族群,從他們的艦隊配置上來看,如果蝶形戰艦就是他們的作戰戰艦。

也就是說,這只外星族群的中央艦隊大約只有兩萬艘作戰母艦。不過從他們第一首的對抗能力來看,對方至少會擁有一種以上的各種攻擊光線。

如果是這個樣子,對方至少達到了遠征軍處於的超二級的水平。因此,上林東將這種分析立刻通知給兩次的艦隊,提醒自己的艦隊不要輕敵慢待對手。

對方發射的白色光線立刻和林東這邊發射節點所重新發射的白色光波對撞上。

兩道光波都是在距離大約幾百萬公里的範圍。在這之間開始對撞,由於對手先發制人,首先搶奪了500萬公裡的射程差距。

使得對方在500萬公裡位置上所建立的自己的防禦陣線。它的發射距離能力和遠征軍的不相上下。

但對方這種白色光線的寬度只有大約一公里左右,而林東的白色光線的寬度要超過十公里。

首先,林東是在銀河系內的裂縫空間裡面和外星族群進行交戰,而自己所獲得的白色光線,是來自於遙遠的銀河系外部,西南部的空域。

這兩者之間除了一個空間上的差別,還有要相距,至少擁有1800到2200光年的距離。

如此遙遠的距離之上,遠征軍的艦隊,就算是現在的閃電傳輸水平,也至少要有十次以上。而採用太空橋傳輸,才能滿足這樣的超距離範圍。

因此,上在這遙遠的距離空間上,兩支不同種族的外星族群很可能擁有同一種不同分類的反光波作戰手段,這也並不太稀奇。

遠征軍的強大的白色光波直接撲向了對手的白色光線上面。由於遠征軍的白色光波,上下沿的寬度達到了十公里的高度,這就比對手至少擴充套件了十倍以上。

對方的分解,光線打到林東的白色光波的正面,上面沒有將正面上的白色光波進行分解,而是形成了一倒對峙起來的攻擊防線。

只不過因為林東所擁有的白色光波的後超過十公里是對手的10倍,所以林東可以讓自己的發射節點單位在加大發射節點的發射功率的同時,使用曲線發射。

讓自己的白色光波開始向內內卷。這樣就可以將對手的白色光波徹底的湮滅在自己的白色光線裡面,這麼一來,對方的白色光波就會背一段一段的分割切掉。

被切掉以後的白

色光波,由於後方的動力能源突然喪失,白色光波的分解能力也瞬間開始大幅度的銳減。

現在兩者雙方的白色光波的能力基本上是一樣的,也就形成了眼前的對峙,一旦對手的白色光波被分段的切斷,喪屍的後部能源的推進補給,這就導致它的分解能力也隨之快速下降,喪失了對等的分解能力之後。

這一段被吞入到白色光波裡面的外星族群的白色光線,就會被瓦解掉。而遠征軍採用這種滾雪球的辦法,一口一口向前推進,每一次都可以快速地吞沒對方100萬公裡左右的白色光線。

現在兩者的發射節點單位,不過距離才只有500萬公裡,只需要吞併五次的時間就可以叫對手的發射節點,單位所發射出來的白色光線,徹底的淹沒在林東的分解光波裡面。

眼看著林東的白色光線,一段一段的進行切割分解,已經到達距離對方防線只有100萬公裡的位置。

到達這個位置,要想進一步進行向前推進,也只要按照前面的手段進行推進即可。

不過林東現在眼前這只外星族群艦隊,其攻擊水平應該不亞於遠征軍的水平。因此,上林東也認為,這只外星族群手裡面應該具有遠征軍所需要的某些科技升級手段。

這些科技升級手段都是外星族群科技當中的一個小的分支結構,就是這種小的分支結構,可以幫遠征軍在今後作戰當中提高自己某項專利系統的能力。

就比如林東在東部戰線上作戰的時候,曾經有外星族群擁有寬厚的光波作戰系統。這種可以使自己的光波武器增大寬度和厚度的發射系統,最終被林東繳獲,獲得了。

所以他利用這支被繳獲的外星族群的科技,立刻讓自己的科學院改進了自己幾道光束的發射厚度。

這就使得自己的這些光波作戰武器所發射出來的各種光線厚度都超過了外星族群普通的發射光線的厚度。

除了向內內卷切斷以外,林東在接近對手只有100萬公裡的這個位置上,立刻又在中間的位置,節點,方向。

從發射出來的白色光波的中間部位,開啟一條內部通道,將自己的冷凍光波瞬間從這個通道裡面向外發射。

冷凍光線和其他的紅外光波這類光面型攻擊光線不同,它可以採用單點速射射頻方式。

也就是頻率非常的高,速度非常的快,只不過面積比較狹窄。但是遠征軍發射節點的數量非常龐大,擁有1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林東從中間各自調集了20個億。

利用這2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在白色光波所開闢的中間通道裡面,像對手的這一個億左右的發射無人單位進行反擊,使用自己的冷凍光波,瞬間透過通道。

直接從白色光波的內打向對手的正面。由於對方正在發射自己的分解光線,而且分解光線厚度比較薄,只有100米。

林東的冷凍光線,他的單點厚度也不過只有大約500米。完全可以插著對方的白色分解,光線的上下部進行飛行,直接撞擊到對手的一個一的中間部位的發射無人單位上面。

瞬間中間,這大約有1000萬個發射無人單位就被冰凍在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