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566章:一萬光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66章:一萬光年

研究暗物質傳輸系統。如果這套系統能夠真的成功,以後才會叫您中的艦隊傳輸能力從現有的。200光年一躍就成為超級的。萬光年傳輸。

按照林東給三院提供的要求建議。按照地球20世紀發明的原子能動力結構系統。進行改進生產。研製出一種能夠先替代現有傳輸動力的新型動力系統。

原子能結構動力系統主要是透過原子的撞擊形成內部的動力,不斷的撞擊不斷的形成。這樣就產生了強大的無限制的動力。

所以原子能動力可以數十年不變的持續的工作。這和普通的能源動力有了本質區別。而現在林東已經抓獲了這些非常微弱渺小的黑暗物質粒子。

透過陳雅方面的實驗表明這些黑暗物質粒子在生產發展中相互之間的運動。特別是他們處於狹窄空間裡面,會導致黑暗粒子。生命體產生波動。

不斷的遊離在狹窄空間內部,雙方之間進行摩擦,會產生比原子能同等結構分子產生的單位動力。超過了100萬倍。

按照這個測試,它們輸出的能源動力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是原子能同等動力系統的100萬倍以上就可以驅動。現有的傳輸。動力系統。

但由於傳輸動力系統的改造,到目前為止遠征軍的科研人員還沒有能夠達到現有系統的完全突破。所以換裝了只是能源系統。其他的並沒有完全的換裝。

這樣一來,雖然是實現了暗物質傳輸系統。但傳出的動力系統還是比較老的,沿用系統。只不過是把功率加強了幾百萬,幾個億倍。

這樣也能使得林東的艦隊提高自己多少倍的傳輸距離能力。這套系統研製完畢,馬上裝載到測試母艦上。於測試的母艦主要是分子分裂母艦。

這種已經被淘汰了,老是三代型戰艦。主要用於各種測試和科學研究,不再作為戰爭手段,所以他們被封存在六芒星總部的倉庫裡面已經很多年了。

在幾十年前,林東就擺脫了能源戰爭,跨到了光波作戰的門檻的邊緣。那個時候自己的艦隊最大的阻礙還是在遠距離閃電傳輸方面。

在最開始的傳輸距離上,遠征軍的艦隊只有100光年。到後來繳獲了其他外形族群的傳輸技術以後,使得遠征軍的閃電傳輸距離從100光年上升到200光年。

這樣的距離雖然在銀河系內部。進行來回穿越已經完全實現了。只不過需要多個節點的方式。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有兩千到4000光年。

使用兩百光年的傳輸。至少也需要十次到20次,但總算是可以在銀河系南北東西進行來回穿越。

這已經實現了遠征軍在銀河系全部內部進行穿越飛行的能力。控制銀河系的全部範圍,已經不是人類的夢想了。

所以到後來林東大量的佔領了銀河系內,可宜居星球至少400個。後來又開始向銀河系的外部擴充套件。但由於這個傳輸距離的限制,到目前為止,遠征軍在銀河系外圍邊緣最大,只擴充套件了兩千光年。

這對於茫茫宇宙來說,簡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距離。現在終於拿到了一種暗物質輸出能力。用它作為動力能源。

裝在相對比較傳統的傳輸動力系統上。自然是會提高傳輸距離。經過測試以後,老式的光子,分裂戰艦。

一次性就可以傳輸2000光年的距離。也就是說一個節點,它可以從銀河系的南邊跑到北邊。就算是東邊和西邊最遠端。也就是兩個傳輸節點。

但這種老式的光分子橡皮泥母艦,它的動力系統採用了光子輸出。所以要比現在的暗物質輸出。消弱了至少幾百萬倍。

這種光子輸出比林東現有的。光波作戰母艦上的光磁動力系統相差也是幾萬倍。它能夠達到兩千光年的傳輸距離。

對於林東來說,認為自己的光波母艦至少也得是幾倍的數字。但當然不可能用現有成員艦隊去進行冒險測試。

所以林東又讓自己的六芒星總部給自己傳輸了三艘。光波級的作戰母艦,其中一艘是工程母艦。

於是將這三艘母艦進行了能源系統的轉換替換。把暗物質能源裝入到它的輸出系統裡面。用這三艘母艦準備進行測試。

讓三艘母艦上各自搭載相映的超級衛士。進行遠端控制,開始向銀河系外直接進行一次傳輸。

第一艘光波母艦瞬間穿越了5000光年。直接就到達了。遙遠的遠方。但現在他們是在整個地裂縫空間裡面試驗。

裂縫空間的邊界也就是在5000光年。到達這裡之後,這艘母艦立刻傳回來5000光年範圍之外的影像。

距離它前方大約有10億km的範圍。那裡邊是一片。把進入的能量揭諦。任何一種物質接觸,這種能量,絕地都會被它強大的壓力扭曲壓縮。

也就可以算作是這個隱秘空間的邊緣了。能量體閃光,放著五彩光芒。也就說明他有十分強大的壓力。可摧毀任何一種的分子和物質結構。

而且他像黑洞一樣,可將所有的訊號和光波吞入到腹中。就算是探測器對它進行光波動能掃描。

也只能發現它具有超長度的寬度至少不下20光年。其實肯定不止這個距離,是因為在這個距離之外。

探測器發射的動能探測光波是無法在協同穿越。那麼可以說明,這就是隱秘空間的終點。

終點的範圍就是一大團的能量。高壓高密度體系。這種高密度體系的密度,壓力超過了。脈衝星的1000萬倍。

脈衝欣賞一個1cm大小的物質,如果放在地球上來說。就可能高達幾百噸。而這個密度層面裡面,一個分子結構的物質。

如果放到了地球上。瞬間就會膨脹為100萬~1億萬噸。是。脈衝星佈置的1000萬倍以上。

如此高大的密度結構和壓力體系。是任何一種物質和生命體無法穿越。這就說明,隱秘空間的範圍的邊緣,就是這種高密度,高壓力的能量結構。

也許宇宙的邊緣也存在這樣一種能量結構,是所有物質無法穿越。不過有朝一日能夠穿越這樣的物質。

也許又進入了一個新的不同現在的宇宙空間。這就是所謂宇宙連環體系的學說。林東想象到這裡倒是可以理解的。

自己作為實驗的那艘光波母艦,已經到達了節地的邊緣。不可能在向前方傳輸,隨後命令某件立刻返回。進行整

體建在溫度的測試。

這一前一後一個來回兒,母艦基本上沒有停歇。而且林東讓第二艘母艦首先開出了裂縫空間。到達銀河系空間。

現在他處於離銀河系的中部,靠近核心位置,銀河系的核心位置也是一個超大的。能量聚集體的光波黑洞。

所謂光波黑洞,並不是一片黑區區的黑洞。在它的周圍旋轉著大量的能量,公佈,十分的耀眼。程度超過了幾百個億的太陽光。

溫度也是幾百億倍的太陽溫度。那裡就是銀河系的核心。理論上那曾經是一個尚未形成的超級大的恆星。

現在自己就處於銀河系的中間位置,基本上在對於每個邊界的尺度。大致上是一樣的,於是林東讓第二艘光波母艦向北方陣線的邊緣傳輸。

一次性就傳出了5000光年的距離。瞬間就到達了北方陣線,也就是現在王宇鎮守的防線。

訊號立刻傳輸回到林東的大屏幕上。王宇對這次測試感覺到十分的驚奇。這也是遠征軍,包括人類第一次賣出5000年級的傳輸距離。

這次從來沒有過的超遠級的傳輸。但林東的因為自己的動力系統相對科技落後。沒有能夠達到配合暗物質的暗物質發動機系統。

只有有了暗物質發動機系統,自己才能真正實現萬光年傳輸。甚至百萬光年傳輸。但現在這只能是個夢想。

測試完畢這些結構以後,林東馬上下令三院為所有中央艦隊叢集的母艦艦隊進行升級。也包括第三聯邦艦隊和小行星基地。

升級完畢的艦隊就可以傳輸5000光年。但眼前的這只中小型黑洞,還有它周邊的暗物質分子。

林東又一次命令工程,母艦發射電子捕捉網。在一次抓捕了大批的暗物質分子。將這些暗物質顆粒分子傳輸給三院進行進一步的培養。

培養的能源就是普通的金屬結構。在三院進行的測試當中,當這些暗物質分子結構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自己裂變分成其他分子。

所以這回越來越多。完全形成了一套生命迴圈消耗體系。這正是林東所想要的,不需要再開採其他礦石。

於是林東開始準備,在裂縫空間周邊進行掃蕩。由於他現在處於的裂縫空間的位置。比較靠前,正前方的距離也超過了4000光年。

也就是說他想傳輸在裂縫空間裡面,是不可能全速傳輸的,不然一頭就會脹到高壓能量。遮蔽上面。

那養自己的艦隊也就有去無回了。所以它採用了半主動傳輸。路程減半。這就使得自己只在2500光年進行傳輸。

一下子林東就到了邊緣的一半。在這裡又發現了大量的未發覺的星系。而且自己回頭向後觀望的時候。這2500光年的過程當中。

也存在著不少的天體星系甚至大型星雲。大型星雲就是恆星帶生的之前的環境。看到這些以後,林東打算從2500光年的位置往回進行搜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他可以幾呼,無拘無束地在既定範圍內穿梭。一次最小也可以穿越200光年到500光年的距離。

不過他的目的是要發現隱藏在隱秘空間裡的可宜居星球。還有那上面可能出現了外星族群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