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620章 :深入潛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0章 :深入潛伏

林東連續兩次穿越式偷襲。拿掉了對手總數加起來至少6萬艘作戰母艦。對方的中央艦隊叢集跟隨母艦連續追趕,進行營救。但是他到達哪裡,哪裡的遠征軍偷襲艦隊就瞬間離開這裡,打擊他後部的位置。

當外星族群,中央艦隊趕到了星球本部,他在這裡部署的。四隻艦隊和8萬艘作戰母艦。又損失了其中一隻母艦艦隊。這樣一來,林東一共打掉了她至少6萬艘作戰母艦。外星族群的艦隊,這一次的作戰損失巨大。

6萬艘經過技術升級的艦隊。被人家偷襲成功,全部收入囊中。僅坐在人員外星族群,就傷亡超過60萬人。而他對於遠征軍來說,只消滅了3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外星族群,這種作戰理念在林東看來。還是有些瞻前不顧後。他採用零星偷襲的戰法,讓對手顧此失彼。前後。自顧不暇。

當然,外星艦隊肯定是十分惱火。第二道突擊陣線也被遠征軍特地攻破,他現在手裡。剩餘的艦隊。雖然總數量仍然保持巨大優勢。至少還擁有14萬艘作戰母艦。可是這場偷襲作戰,讓林東採用了蛙跳式。穿越偷襲,連續打掉他三支艦隊,總兵力6萬,母艦。

外星族群,當然是在重新進行調整陣型。而且剩餘的14萬艘母艦又回到星球本部周邊。進行不同階段的綠色光線傳輸。探測器將這些畫面傳輸到林東的大屏幕上,對於林東來說,他知道外星族群又在從星球本部吸收自己的科技營養。

但到底對手的星球上還有什麼樣的科技水平?林東現在肯定也是一無所知,被拿到小行星基地周邊足有6萬艘大型戰艦。三院馬上開始對這些外星戰艦進行技術分析。首先將青藍色光線從外星戰艦的裝置當中清理出來。

同樣作為光波作戰艦隊的遠征軍艦隊,想從外星科技裡面提取光波武器,科技這並不是很艱難。光波武器科技和普通的原始火藥科技有很大區別。他們就好像是化學因子進行配平方式一樣。都是採用光波分子原理的結構,只不過分子方程式有些區別而已,調整方程式之後,就會形成跟對手一樣的光波武器。

所以光波武器時代技術壁壘遮蔽牆很薄,很容易就會被穿透。在擁有像藍卡這樣的超級中央計算機系統。利用粒子青藍色光波的各種特性進行光譜分析。然後再將光分子結構,工程方程式列舉出來。就可以破解這種青藍色的光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根據破解後的青藍色光線,結合自身的發射系統進行技術改造。不用多少時間遠征軍自己的粒子線光線就發明出來。這種粒子光線的顏色和對手稍稍有些差異。對手像是一種反光,青藍色,光線光亮度比較強,反光率也比較高。在眼前會形成一道道的光波閃動。

遠征軍仿製出來的這種青藍色粒子光線,其亮度比較弱,像亞光一樣不反光。所以當他從人眼前飛過的時候,就像是一條鐵棍,直接飛躍過去。不過顏色方面也比對方的要淺了一些,這只是方程式當中的一些誤差。

其能力上和

遠征軍所見到的對方青藍色粒子,光線幾乎相差不大。速度上可達到光速的8~9倍,比對手略少一些。但作為這種光線,如果能夠和對方進行對撞,還是有一定優勢。遠征軍的粒子光線大約寬度約有2-3m。

沒有辦法達到對方0.5~0.3m這種水平。這可能是遠征軍發射系統的一些限制。發射口徑不能縮減到1m以下的尺寸。遠征軍從來沒有應用過超過1m以下的光波發射口徑。在原來光子時代作戰的時候,遠征軍的光子槍口徑最小可達12.7mm。

但那個時候是光子槍用光子動能推動。光波的或者是子彈前進,替代火藥發射。這是原原火藥系統升級的一種武器。也可以不用彈頭,直接用光波彈進行衝擊動能作戰。而現在遠征軍想要更一步進行升級。當然要口徑更加的細小,才能達到速度更快的要求。

於是林東讓自己的三院陳雅的部門試驗,使用光子槍進行發射。但光磁槍這種武器所製造體系採用普通的金屬結構。由於光波速度超快,產生的摩擦熱能是普通金屬結構無法實現的。他們很快就會融化在光波軌道裡面,根本形不成發射體系。

這個難題真的讓陳雅感覺到非常難辦棘手。但手下有個科學家提出來。這位科學家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年輕人。他有超人的智商和動手能力。名字叫做埃斯特。埃斯特自己試驗了一種。20mm口徑的發射裝置。它採用k13金屬合金加上液態金屬塗層。

液態金屬塗層本身就是軟化金屬。就算是極高溫度的動能。也不會再把它化成任何的。液體只能是蒸發展發射系統之內。所以又在發射系統上增加了補充。速裝填機制。這就使得粒子光線穿透。發射裝置之後蒸發掉所有的液態金屬。

隨後又馬上進行了重新整理補充。保持了發射裝置,所有的金屬結構沒有變化。接連多次的實驗,這種20mm口徑的發射裝置,終於實驗成功了。埃斯特馬上將這種成果向陳亞彙報,陳亞看到這樣的結果,感覺到非常驚喜。立刻向林東傳送了彙報訊息。

遠征軍終於有了自己的2釐米口徑的發射裝置。這筆對方的30公分的發射裝置,還要小了至少15倍。其粒子線光波的速度增強到15倍光速。也就是秒450萬km。由於如此高超的溫度,需要大量的液態金屬進行補充。

這讓林東感覺到有些頭疼。液態金屬是太空當中的液態金屬礦石的一種。這是一種稀有礦石。在北方區域擁有大量的產量,在東方,南方,西方三個地區都很少有礦藏,發現這會使得遠征軍重新陷入到能源作戰當中。

所以您中隊這個發射裝置並不很滿意,他要求用k13金屬結構再進行新的合金。一定要抵抗住超過兩千萬度的高溫。這相當於要抗住太陽的外圍光線,太陽的外圍光波就高達2000~5000萬度。核心溫度可超過上億度。

而k13金屬最高的抗高溫能力只在1000萬~2000萬度。所以陳雅按照林東的指令,

將k13金屬的分子式結構進行重新編排。打造出來一種新型的抗高溫金屬,可高達1億度的耐受溫度。超高速光波粒子穿透的摩擦熱度。那種接近1億度的高溫。

因為k十三金屬在東方和自己的裂縫空間裡擁有大量資源,不屬於能源消耗戰爭。能源消耗,戰爭指的就是消耗那些稀有金屬礦倉。現在林東終於有了這種口徑達到兩釐米左右的發射裝置。完全使用改進後K13金屬結構製造。

在表面上塗有配K13新型金屬的塗層。這種塗層可耐高溫超過15000萬度。可以直接深入到太陽的核心表面,而不會受到任何的燒傷。更加不會被融化。他都可以和紅外光波進行對抗,曼說你是光粒子摩擦熱量。只不過也就在七八千萬度。

這樣一來,遠征軍的新型粒子光線,武器製造完畢,立刻將自己前方的五支艦隊進行升級。遠征軍的升級技術已經不再使用綠色光波進行升級。而是採用光線傳輸引力升級方式。將這種系統完全注入到生產系統裡面再生產出來的發射節點單位,就擁有了粒子光線。

但要改造全部的艦隊,這是需要進行新的升級換代,外星族群使用綠色光波。這種光波只存在於他的地面系統,所以林東又要採取老套的手段。滲透地面。滲透到地面以後,奪取對方的這種綠色光波。遠端照射方式為自己的母艦艦隊升級。

不然母艦艦隊就要一批一批往返小行星進行裝置升級。這個時間少說也要半年左右。這對於正在和外星艦隊交戰的遠征軍來說,是個無法估量的損失。而且外星艦隊現在至少還有14~18萬艘作戰母艦的數量。自己的艦隊本身數量不多。

如果再從前方輪番進行撤換升級就要死守防線,很可能帶給自己非常大的危險。即便是升級發射節點,單位也要將所有的製造系統編制,進行遠端程式升級。這樣才能達到新製造出來的發射節點單位具有粒子光線的發射能力。

想到這裡,林東又想到自己876星球上的太空橋。這個太空橋仍然敞開的。可以連線到遠方外星族群。太空橋。但這支30萬母艦的太空外星族群,876外星族群,是不是有理論上的聯絡,目前還不曾可知。如果現有太空橋可以使用。

可以借用876星球上的。太空橋秘密傳輸到外星族群。星球本部上面。採用和上一次奪取876星系裡面的星球手段,同樣的做法,直接打擊他的星球內部。切斷他和星球本部的所有聯絡。這只30萬艘的外星族群艦隊也就成了無根之水。無緣之地。

再想消滅他們也就不難做到。所以林東下令自己的超級衛士部隊。首先是升級自己的例子,光線作為進攻武器。然後組織大約30萬這樣新型的超級衛士。部隊準備進行太空橋穿越試驗。秘密潛入到對方的星球本部。

這次試驗使用30萬超級衛士集體傳輸。雖然非常冒險。如果傳輸成功的話,對方將會在地面陷入無底深淵。而且對方也是完全沒有預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