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625冰封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

尼堪瀚海國的橫空出世讓漠北漠南的歷史大變樣。

在原本的歷史上,由於滿清的崛起以及哈薩克、俄羅斯的壓力,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的喀爾喀蒙古、衛拉特蒙古在十七世紀三十年代終於緩和了,衛拉特蒙古大力向天山以南、青海、西藏發展,不過喀爾喀內部卻還是爭鬥不斷。

尼堪橫空出世後,逃竄到甘肅、青海一帶的林丹汗是不大可能被皇太極追回來了,就算林丹汗死在甘肅,卻圖汗也會推舉林丹汗年幼的長子額哲繼任呼圖克圖汗。

如此一來,有了察哈爾部的加持,衛拉特蒙古人還能否像歷史上那樣以少數兵力就征服青海、西藏兩地就是一個問題了。

而在喀爾喀,也產生了連鎖反應。

唐努烏梁海,克孜爾。

克孜爾就是後世的克孜勒,此處北面是大葉尼塞河,此時叫貝克穆河,東面是小葉尼塞河,此時叫華克穆河,兩河交匯之後統稱伊聶謝河,也就是葉尼塞河,此處為行文方便,還是按照後世的叫法,稱它們為大小葉尼塞河、葉尼塞河。

克孜爾便是大小葉尼塞河的交匯之處,也是和託輝特部琿臺吉長子、尼堪心裡念念不忘的濟農額璘沁的封地,他統管整個唐努烏梁海以及北面的阿巴坎地區。

在和託輝特部的轄地,偌大的喀爾喀右翼五大湖地區、唐努烏梁海、阿巴坎的面積加起來超過五十萬平方公裡,領地大大超過其宗主扎薩克圖汗素巴第。

在原本的歷史上,由於衛拉特、準格爾、俄羅斯三部的壓力,和託輝特部琿臺吉俄木布能守住目前的疆域就不錯了,在他的任內對素巴第一直很恭敬。

尼堪出現後,俄木布依舊像歷史上一樣尊崇說素巴第,不過他的兒子額璘沁就不一樣了。

額璘沁,歷史上和託輝特部便毀在他的手裡,隨著尼堪的出現,更是加劇了他的野心——他與尼堪同歲,擁有阿巴坎、唐努烏梁海兩地,麾下有輝特部騎兵不下三千,唐努烏梁海的圖瓦騎兵也不下此數。

唐努烏梁海與阿巴坎之間剽悍的山地人馬特人(一種乞兒吉斯與蒙古人的混血人種)至少三千戶也臣服於他,加上阿巴坎地區的乞兒吉斯人,他額璘沁麾下的兵力就超過一萬人!

元朝時,此地屬於益蘭州,忽必烈曾徵發大量漢人工匠、農戶來到此地,導致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手工業一直長盛不衰,額璘沁的武器也不缺乏,由於農戶的存在,出戰時還能輕騎疾進。

巴可什,一位年約四十歲的輝特部智者,精通蒙古、藏、突厥三種語言,就是俄木布派到克孜爾輔佐額璘沁的人,被額璘沁尊稱為“車臣臺吉”。

此時,在額璘沁的大帳裡,額璘沁正在聆聽巴可什出使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後的彙報。

“……”

“濟農,就是這些”

按照常理,巴可什應該前往烏布蘇湖畔的烏蘭固木向俄木布彙報才是,不過卻被額璘沁強留下來。

歷史上,巴可什是三名被俄木布派往俄羅斯出使的使者之一。

“哦?其督軍答應我等用毛皮、茶葉交換火槍?”

額璘沁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喜色。

“是的,濟農”,巴可什看著額璘沁,他的內心也在做著鬥爭。

按照俄木布的德性,他這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一個“臺吉”的名號也就到頭了,像濟農、琿臺吉、大汗那是黃金家族才能有的稱號,除非你像衛拉特部的巴圖爾那樣另闢蹊徑。

不過眼下這位年輕氣盛的額璘沁就不一樣了,旗下有超過萬人的兵丁(充分動員的話),已經與扎薩克圖汗差不多了。

若是加上老爹俄木布的人馬,那就是兩萬人,妥妥的喀爾喀右翼第一大部!

“能交換多少?”

“三百杆”

“這麼少?”

“不少了,濟農,以職部的觀察,彼等城池裡也就兩三百兵丁,聽說其大部兵力都放到大湖以西的地方,為的就是防備索倫人”

聽到“索倫人”三個字,額璘沁眼裡閃過一抹異色,接著又是長嘆一聲。

巴可什知道他的意思,“濟農,那阿斯蘭大汗也願意用火槍、橫刀與我等交換番茄、棉花等物,您看……”

“與他換,索倫人的火槍我看還強過羅剎人的,他想要的甚火雞、羅剎豬、土豆等物都可以給他換,他可是答應給我等一千杆火槍”

尼堪確實答應給額璘沁換火槍,不過卻是“外貿版”的火繩槍,隧發槍乃是瀚海國的鎮國利器,豈能輕易交換?若是流傳到老毛子那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不出幾年便能仿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我等……”

“以你來看?”

“濟農,庫蘇古爾湖附近多半是圖瓦人,還有少量布裡亞特蒙古人,按照上次喀爾喀諸諾顏的約定,凡是圖瓦人所在之地都應是和託輝特部管轄,如今卻在扎薩克圖汗手裡,您看……”

“幹!先讓那邊的圖瓦人向我等交稅,若是彼等同意也就罷了,否則便出兵討伐!”

……

土謝圖汗部的西南部,原本有兩大諾顏(蒙古貴族),一是卻圖汗,其二便是後世的三音諾顏部部始祖圖蒙肯,由於該部大力支持黃教,被哲布尊丹巴封為“三音諾顏汗”,三音,好的意思,加起來便是“好汗”。

於是,在土謝圖汗部內部,實際上是二汗並稱,不過場面上圖蒙肯依舊奉土謝圖汗部大汗袞布為宗主,對外自稱琿臺吉。

(蒙古貴族的等級:第一等:汗,第二等:琿臺吉,第三等:濟農,第四等:臺吉)

卻圖汗逃離後,這位一心信奉黃教,似乎是一個虔誠佛教徒的琿臺吉立即出兵佔據了卻圖汗留下來的領地,這下圖蒙肯旗下便有兩個鄂托克了。

當袞布反應過來後也是無可奈何,兩個鄂托克,加起來也超過五千騎,就算袞布有心討伐他也力有未逮。

這還不算。

圖蒙肯年近五十,已是垂垂老矣,他自然不肯幹這種先斬後奏的事情,這件事情又是兒子幹的。

他的長子丹津喇嘛。

丹津喇嘛,你看,多名虔誠的佛教徒!

不過從這件事來看,虔誠的佛教徒多半是一個幌子,利用尊號邀買人心、擴充套件勢力才是真的。

原本的三音諾顏部為何能從喀爾喀三部中獨立出來,除了與滿清的關係好,服服帖帖以外,自身有較大的實力也是原因之一。

丹津喇嘛佔據緊靠車臣汗的領地後,眼睛又盯上了投靠車臣汗的浩齊特部落。

此時,車臣汗與尼堪大戰後內部的虛實已經反饋到丹津喇嘛那裡了。

於是,在大明崇禎六年(1633年)秋冬季節,發生了一件令扎薩克圖汗、車臣汗猝不及防的事情。

額璘沁進攻庫蘇古爾湖區域,丹津喇嘛進攻浩齊特部落!

戰端一開,喀爾喀內部稍有些實力的諾顏紛紛蠢蠢欲動。

這下素巴第、碩壘尷尬了。

兩部都實行常備軍制,日常部落裡只有兩三千常備軍,戰時才從牧民裡抽調騎兵,而此時各大諾顏卻先發制人,往往以全部落的力量攻打另一處部落,你讓素巴第、碩壘如何處之?

若是在以往,以素巴第、袞布、碩壘的威望便能壓服他們,始作俑者卻圖汗便是明證,可如今隨著尼堪的崛起,將喀爾喀蒙古攪得大亂!

作為大汗級別的貴族,素巴第、碩壘自然不能輕易罷手,兩人幾乎不約而同地聯絡了夾在中間尚無戰事的袞布,希望他能出兵協助兩部平叛。

素巴第自然是希望讓額璘沁乖乖退回克孜爾,他沒有能力,也沒有信心能攻下整個和託輝特部。

碩壘也是希望丹津能將浩齊特的牧民交還給他,其它的都好商量——若是讓同時投靠他的蘇尼特部、烏珠穆沁部、阿巴嘎部、阿巴嘎納爾部得知自己無法對丹津做出懲治的話,他們非離心離德不可。

袞布毫不猶豫答應了二汗。

於是,喀爾喀又是一片刀光血影。

求助的快馬也到了呼倫城。

這可是擺在尼堪面前的一個難題。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