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神機道士在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小衝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 小衝突

晚鶯小聲對郭弘說道:“這位大皇子鄆王李溫是晁美人所生。”

郭弘早就知道這個李溫,法海就是代其出家,郭弘還搶了一塊有他名字的玉佩。

他們這邊還有史才人所生的五皇子慶王李沂。

郭弘問道:“那邊幾位都不肯過來,是四皇子一夥?”

另一邊幾個孩子呆在一起,侍候的宮人和宦官正在竊竊私語,還不時偷看李汭,似乎在說他壞話。

“中間那個是四皇子夔王李滋,今年六歲,他旁邊那個八九歲的是三皇子雅王李涇,小一點的是六皇子濮王李澤……”

嗯,一群小屁孩。

其實這些孩子分陣營完全是看其生母的偏好。

這時坐在另一側的皇女們似乎起了爭執,眾人都看向那邊。

一會有侍女過來說是廣德公主與趙妃所生的永福公主起了爭執,永福抓傷了廣德的耳朵,被宮人分開。

趙德妃這時姍姍來遲,她已經年近四旬,身體有些發福,模樣酷似唐代繪畫和唐三彩中那些肥碩的婦人。

唐朝宮廷保持了鮮卑人嗜好羊肉羊奶的習慣,所以女子無論年輕時如何美麗,中年後都會很發胖。

所以唐代以肥為美其實是個誤區,因為壁畫繪畫作品中的貴婦一般都是中年婦女,不代表當時年輕女子也喜歡胖,更不代表男人喜歡胖女人。

趙德妃身邊是南安郡夫人仇氏,她是仇士良的養女,今年二十二歲。

此女膚如凝脂,眉似遠山,身姿窈窕,杏眼含春,一頭黑亮的秀髮如雲,清麗不可方物,不虧是皇帝最寵愛的女人。

雖然已經二十多歲,但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更帶有一絲少婦的風韻,別具誘惑。

趙德妃知道自己年老色衰,特意從仇家將她選入宮中,就是為了擊敗柳婕妤和晁美人,減少二人對自己地位的衝擊。

至於仇氏,只要還沒有生子,就暫時夠不成威脅。

仇氏之前就跟皇帝有情,在他登基後才被選入宮,其間穿針引線都是趙德妃一手所為,她自然心存感激,也願意與趙氏共同進退。

兩人進入殿中,趙德妃是名義上的後宮之主,眾妃嬪和皇子皇女都來參見。

“剛才是怎麼回事?”

德妃聽到侍女耳語,冷冷地對廣德公主道。

這時廣德的親姐姐萬壽公主也來了,上前一步護住妹妹,說道:“永福和廣德有點爭執,廣德被抓破了耳朵。”

“孃親,我想要她的耳墜她不給,還罵我!”永福公主叉著腰叫道。

“我沒罵你,耳墜是我孃親給的,快還我!”廣德從姐姐身後探出頭來,也毫不示弱。

“就不給,就不給,你能把我怎麼樣!”

“快還我!快還我!”

兩個十歲不到的公主互相呼喝,有些宮人在下面掩口偷笑。

趙德妃哼了一聲,對晁美人說道:“你教的好女兒!不知尊卑,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晁美人低頭忍住怒氣說道:“德妃,我兒年幼,還請恕罪。”

李溫看到轟地一聲站起來,就要衝過去,卻被身旁的侍從攔住。

趙德妃面上掛著一絲冷笑,對眾人道:“都聽好了,

永福是我的女兒,誰也不準欺負她!”

她又對永福公主說道:“乖女兒過來,咱們不要別人的蹩腳貨色,母親從御庫裡給你選最好的!”

永福公主一笑,撲到趙氏懷中撒嬌,後來不情不願地將耳墜丟到地上,踩了兩腳才罷休。

廣德公主眼含淚水,撿起地上的耳墜,跑回到母親身旁,忍不住放聲大哭。

李溫在不遠處看著,手按在廊柱上,青筋畢露。

一場風波暫時平息。

鼓樂聲聲,《涼州曲》響起,大中皇帝姍姍來遲,按照規矩,先騎馬進入鞠場,場內眾將分列左右,跪拜迎駕。

球場是個正方形,長寬都是一千步,三面有矮土垣,兩側設球門,有一丈高、一馬寬。

場邊插滿紅旗,迎風獵獵作響,另設十面大鼓,此時擊鼓數通。

鼓聲停,左軍中尉馬元贄和右軍中尉吐突士曄率領手下一起參拜皇帝。

皇帝點點頭,說道:“今日怎麼想到請我過來看球?”

馬元贄道:“神策軍特意舉行這次比賽,經過月餘從兩軍十四萬虎賁(ben)中優選而出,為陛下壽昌節作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帝哈哈大笑,說道:“好,好,今次勝者自當優賞!”

他進入毬場亭子殿內,坐在中間的御座上,接受妃嬪皇子皇女和諸軍參拜。

參加比賽的眾將士在球場之側立馬等待,神策軍吏宣讀賞格。

當下頒下旨意,勝者不光自己能得到豐厚賞賜,所屬一併加賞一等,左軍勝則加賞左軍,右軍勝亦然。

當下左右兩軍到場將士紛紛鼓譟,為己方助威。

兩軍中尉從殿中出來,吐突士曄對馬元贄說道:“大兄,不若你我也賭上一賭如何?”

馬元贄眉頭一抬,問道:“你有把握贏我?”

“哪裡,就是圖個樂子。”

“好,我新得郭家城南別墅,便賭這個。”

吐突士曄吸了口氣,說道:“這個賭注有點大。”

馬元贄睇了他一眼說:“不敢?”

“哪裡,我也得了郭家在城外的莊田獵場,有三坊之地,不知可夠?”

“好,就這麼定了!”

吐突士曄回到自己這邊,開始向要上場比賽的將士許諾:“若是得勝,最優者加官一級!”

他說這話的時候,排在最後的一名軍將眼中閃過精光。

皇帝進入毬場亭子殿內,眾人禮畢,他居中而坐,與身旁的趙德妃、仇夫人說著閒話。

“剛才我聽到這邊似乎有爭執,是怎麼回事?”

不遠處晁美人低眉順眼,柳婕妤欲言又止。

趙德妃笑道:“十三郎真是好耳力,不過是小孩子相互吵鬧,妾身已經處罰過了,不是什麼大事。”

皇帝點頭道:“宮內的管教不可鬆懈。”

馬球比賽每局稱為一都。

此次比賽分為三場,三局兩勝,每局兩隊各出十人,在沙漏落完的時間內,多進球為勝。

這時都教練使把球拋入場中,左右神策選出來的第一隊上場。

雙方都想贏下第一局,鼓舞士氣,於是派出最強陣容。

左神策軍這邊以都虞侯

亓(qi)官元實為首。

亓官元實複姓亓官,這個姓氏來源於春秋時魯國掌管“笄禮”的大夫,孔子的妻子就是亓官氏。

亓官元實善馬術,被稱為禁中第一。

鼓聲再次響起,眾將策馬爭球,比賽很激烈,二十匹馬相互追逐,場面十分壯觀!

觀看的眾軍發出吶喊,場外還有很多給使小兒也來看熱鬧,跟著一起叫。

這種萬眾歡騰的環境很容易感染人,毬場亭子殿裡不少宮人和宦官也揮舞著袖帶,加入助威的聲浪中。

激昂地鼓聲讓人血脈賁張,皇帝看得很興奮,關鍵時刻還站起身來,揮舞著拳頭連聲叫好,頗有些忘形。

郭弘用眼角注意著他,發現那五個侍衛寸步不離,根本不看球,而是環顧四周,戒備森嚴。

李汭和李溫都已經起身,站著欄杆上觀看,這時也沒人管他們。

兩番爭奪後,亓官元實終於找到機會,甩脫對手,將球擊入對方毬門。

沙漏落完,先勝者得第一籌,只聽神策軍吏叫道:“左神策先拔頭籌!”說著在左軍這邊插上一面紅旗。

雙方繼續比賽,進球便插上一面紅旗,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鍾,沙漏落完,計算雙方紅旗數,軍吏宣佈:“第一局左軍勝!”

接著雙方整隊下場,各自換上第二隊,人員不能與之前相同。

這是因為左右神策有十四萬人,選拔出來的高手很多,所以分為三隊比試,也有選拔將才的意思。

騎馬是古代武將的基本技能,馬球又考驗時機掌握,還得學會避免衝撞,裡面的道道很多,一般球場高手戰場上也是一員猛將!

第二局比較膠著,最後是神策右軍險勝。

於是兩邊戰成一比一平,關鍵還看第三局。

這時郭弘感到身邊有人湊過來,回頭一看竟然是郭敬述。

“你怎麼過來的?”

郭敬述向周圍看了一下,見別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場上,就小聲耳語道:“聽說你二姐夫參加這次比賽,我過來瞧瞧。”

他說著努努嘴,郭弘順著看去,只見殿外不遠處有一排白布帷幄,一群女子坐在那裡,其中就有郭弘的三姐,正挺著大肚子向這邊看。

郭弘衝那個方向點點頭,然後問郭敬述道:“是哪位?”

“就是右軍這邊排在最後的那個。”

郭弘定睛一看,那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留著短髯,身材魁偉,相貌堂堂,透出一股彪悍之氣。

這時雙方還沒上場,都騎在馬上等候。

殿內皇帝很開心,摟著仇夫人飲酒,一旁趙德妃臉上的肉抖了一下,堆起笑容說道:“下一場便是勝負局,十三郎不如派個皇子去慰問一下參賽的雙方將士。”

她對仇氏使了個眼色,仇氏會意,便道:“妾身聽說二皇子李汭近日才入宮,是不是也該在眾軍面前露露臉?”

皇帝一聽有理,便傳見這個一直不待見的兒子。

郭弘也隨著李汭一起走上殿來,跪地行禮,然後站在一旁。

皇帝開口說道:“二郎,此次是朕繼位以來神策左右兩軍第一次比賽,下面是勝負之局,你且代為父去勉勵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