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神機道士在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神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 神蹟

劉元靖道:“這必是王居方做了手腳,明府久在官場,可知道是怎麼回事?”

“依下官想來,他必然是將王大郎的名字跟去年審決的犯人做了對調!可惜時間不等人,我前日已經寫信去長安請刑部的好友查明此事,但即使他們發現錯誤,公文發到衡山也需要一個月,那就到十月底了,王監軍殺意堅決,恐怕不容拖延啊……”

劉元靖點頭說道:“也就是說拖到十一月份,事情就有轉機?

“確實如此。”

“周明府不必過慮,若有機會山人定當盡力,成事在人,謀事在天,非你我所能預知。”

周袞無奈,又說了幾句就告辭離去。

郭弘見周袞走了,就問道:“師父,這位周縣令倒是能夠為民請命的好官,王大郎的案子可還有翻案的機會?”

劉元靖笑著摸了摸他的頭髮說:“為師還以為你什麼都明白呢,原來也有不懂的事。周縣令的為人且不說,這次為王家大郎來回奔走,主因卻不是清明剛正,其中恰恰有很重的私心!

“要知道冤假錯案對一方主官的仕途十分致命,將來被政敵翻出來就能讓他丟官罷職。

“這件事若是他得了好處也就罷了,偏偏都是王監軍所為,卻要這位周縣令擔上干係,你讓他如何願意?

“此案既然被王居方盯著,想必長安那邊已經打通關節,翻案是不可能了,只能想辦法往後拖。只要過了今年秋決,明年皇帝改元就有大赦,能夠讓王大郎免於一死。這也是王居方一定要今年殺人的原因。”

郭弘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讓官府延遲秋決的日期,當他向劉元靖問起,師父只是微笑不語,似乎胸有成竹。

當天下午,湖南觀察使裴休、監軍王居方又來到降真宮,這次依然是路過,朝中似乎發生了大事,裴休要去衡州與牛僧孺商議。

“裴某已經上奏,由先生在衡嶽遙授三洞法籙,想來聖人自無不允,不過公文往返恐怕要等到十一月中了。”

劉元靖坐在主位上,微微一笑說道:“裴公,今年十月甲申日乃是黃道吉日,宜入道,受籙者有望仙闕,若是錯過這個日子,就要等到來年五月了。”

裴休一愣,他雖然信佛,但對道人也有種本能的敬畏,對方言之鑿鑿,說的又如此神乎其神,讓他不敢不信,於是問道:“裴某半個月前潭州上表用得是加急快驛,日行一百八十裡,算下來此刻表章已經到了長安,聖旨按說要十月底才能到達,這恐怕趕不及了!”

唐代官方規定,快馬要日行一百八十裡,再快些要日行三百裡,最快的是用來傳遞軍情,日馳五百裡,一般很少用在平常公文往來上。

當然,如果皇帝向全國宣旨,偏遠地區要用到加急快馬才能夠按時送達。

劉元靖擺了擺手說道:“裴公不必擔心,山人寫一道奏本,今日正好作法,明日就能傳入宮中,聖人見了想必會用快馬飛遞頒下旨意。”

裴休有些不敢相信,遲疑了一下說道:“如此便依先生。”

“裴公可先去衡州公幹,最多再過半個多月就有結果,現下還請代寫題目。”

裴休於是走到書案前,提筆在信封上寫道:“衡嶽劉元靖請授三洞法籙表”落款是“湖南觀察使裴某書”,這就是對皇帝說明,這表章是當著裴休的面寫的,也算有個見證。

劉元靖在一旁看了,忍不住讚道:“裴公真是一手好字!”

他見裴休將信封上的墨跡吹乾放到一旁,又把筆遞過來,就接過來笑著說道:“如此獻醜了。”

裴休在一旁觀看,只見劉元靖寫道:

“臣某言:臣在衡嶽,當焚香沐浴,誠心祝禱,絕粒七日以敬神明……皇帝十月十五日授三洞法籙,請禁斷屠釣,百司不決死刑,伏請宣下。”

劉元靖寫完等墨跡幹了,摺好後放入信封,當著眾人的面用印封了,然後拿在手中來到祭壇前。

郭弘為了避開王居方,躲在後面沒有出來,在師父身旁伺候的是陸朝陽和曹守真。

他遠遠躲在樹後偷看,只見師父穿戴正式的禮服,手執木劍登壇做法,口中唸唸有詞,距離太遠聽不清說什麼。

那封信由曹守真捧著,沒有離開過眾人的視線。

大約過了一刻鍾,陸朝陽往祭壇上的四方鼎爐中放入炭火,點燃後頓時煙霧繚繞。

師父舉著木劍在祭壇上圍繞鼎爐轉了一圈,從曹守真手中取過那封信,在眾人一片驚咦聲中投入了火中,很快燒得一乾二淨。

王居方還上前檢視了一番,又和裴休與師父說了一會兒話,才一起下了祭壇。

降真宮中擺設了宴席,他們吃過飯後才會動身去衡州。

郭弘悄悄跟著,只見曹守真跑到僻靜處在向自己招手,急忙跑過去。

曹師兄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郭弘一看,正是劉元靖那封表章,就開口問道:“師兄什麼時候掉的包?”

曹守真小聲笑著說:“這還不容易,你當我五行拳是白練的?糊弄幾名文官還不容易,只是那個武將石載順有點麻煩,為避開他著實費了一番功夫。”

“這封信怎麼送走?”

曹守真道:“你帶著去找泰叔,他知道怎麼辦。”

郭弘收了信轉身就走,很快找到劉泰,他很好奇,老僕人就領著他去後山。

二人來到一個山坳裡,郭弘見到眼前的情景,不禁失笑,問道:“泰叔,這鴿子能和長安通訊?”

劉泰答道:“不錯,主人去長安的時候就跟人約好,用信鴿互通訊息,這些鴿子從長安帶回來,是前朝滅佛時從大食景教寺院裡得來之物。”

景教是東正教的分支,在中亞地區廣為流傳,武宗滅佛,順手把景教和西域襖教、拜火教一起滅了。

隋唐時用鴿子傳信是從中東傳入中國,嶺南早已開始用鴿子通訊,海客就是用這種方法向家人報平安。

中國本土養鴿起源於春秋,但只是作為玩物。

唐宋時期,養鴿之風極為盛行,特別是杭州一帶以此為樂,在鴿腿上系上風鈴,數百只群起群飛,望之若錦、風力振鈴,鏗鏗如雲間之佩。

當時不但民間好鴿,皇室勳貴也不例外,玄宗朝宰相張九齡在嶺南家鄉曾養群鴿,也用鴿子與家人傳遞書信。

但在時人心中,還沒有把鴿子作為正式的通訊工具,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到。

“想不到吧,其實道門這些法術都是障眼法,聽說過乘蹻嗎?”劉泰一邊弄著信鴿,一邊說起閒話。

郭弘搖搖頭。

劉泰笑著說:“乘蹻之術就是道門飛行法術,也是現如今最難的障眼法之一,想不想學?”

蹻是戰國時方士穿的鞋。三國曹植《昇天行》有云:“乘蹻追術士,遠之蓬萊山。”

郭弘連連點頭,少年對飛行沒有任何抵抗力。

“就知道你會這樣?你師父就以乘蹻術聞名,不過學了之後可別失望!”

“怎麼會?”

“學這門法術需要兩個身材相似的人,其中一人作法,然後放出雲霧,立即躲入事先準備好的暗格中,另一人是替身,在空中用吊索滑行,不時要露出身影,最後在雲霧另一端出現!因為是在高處作法,所以下面圍觀的人看不真切,相貌上只要差不太多,稍加易容就能矇混過去。吊索不能離作法者太近,否則會被下面看的人察覺。”

郭弘聽了果然有些失望,說道:“原來也是假的,那有什麼意思!”

“道門法術哪個是真的?這乘蹻之術難在如何放出雲霧,遮掩行跡。古時候據說用的是木柴燃燒的煙霧,既嗆人又很容易被看穿,直到後來煉丹士偶有所得,才作出如同水汽一樣的雲霧。”

漢朝劉歆的《西京雜記》中提到這種噴霧術:“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術見。遂有畫地成江河,撮土為山岩,噓吸為寒暑,噴嗽為雨霧。”

“是不是如同百戲一般?”郭弘問道,百戲就是後世魔術雜技的鼻祖。

“那怎麼能同日而語,百戲不過是戲法,而道門法術是遁術,雖然同是障眼法,但比百戲難得多,要求也高。我就是主人的替身,若不是有一身武功,也不可能入他老人家的法眼。”

說遁術郭弘就明白了,這個火影忍者很擅長的。

他也知道劉泰是洞庭湖有名的截江龍,曾經稱霸一時,想不到是因為變魔術的原因進入衡山派。

劉泰說著低頭戴上了一個面具,抬起頭來,容貌竟然跟劉元靖一模一樣!

他開口說話,聲音也變了:“徒兒,你看我是誰?”

郭弘連忙施禮,猛然想起這是劉泰,才問道:“怎麼會這麼相像?簡直以假亂真!”

“這是易容術,我當年便是靠此術混跡洞庭,官府也奈何不得,若不是碰到主人,如今還在江湖中以打家劫舍為生。”

郭弘猛然想起剛到降真宮時看見劉元靖,當時心中疑惑:師父怎麼能那麼快就來到這裡坐鎮,而且似乎沒有受傷。

“那當日在南嶽書院運功救我的是泰叔嗎?不然泰叔身上怎麼也有舊傷,師父又恢復得那麼快!”

劉泰點點頭,說道:“我們到南嶽鎮的時候,你師父就回降真宮了,讓我易容去見李晏道,後來也是我帶你回的祝融峰息庵,當時為了掩蓋真相,就宣佈閉關養傷。”

這麼說來,劉泰的內功竟然比呂志真還要高很多,與劉元靖相差不大!

“怪不得師父一到息庵收了徒就一直閉關,只有你才能去見他,原來他根本沒在那裡。這麼說,我當時拜的師父是你?”

劉泰笑道:“你不要在意這些末節,別人也不會知道。我給你起了上灶的名字,你師父也是認可的。”上灶是劉元靖死去兒子的小名。

他說的話終於解開了郭弘心中一直存在的謎團。

想不到師父和泰叔都這麼會騙人!心裡有些憤憤然。

劉泰說罷把手中的信鴿放飛。

郭弘目送那只鴿子帶著劉元靖的表章飛入雲霄,思緒紛亂,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後世信鴿的飛行速度每小時大約是一百二十公里,但唐代的速度明顯要慢一些,只有一百公裡,十二小時後這只信鴿落在了長安南方終南山的一座女真觀外。

很快那封信落入一雙素手,又幾經轉折,傳給這座道觀的觀主手中。

觀主是位中年道姑,鬢髮如雲,風韻猶存,看相貌就知道年輕時是一等一的美人。

她把信封上的印章小心除去,然後拆開來讀了一遍,思考了片刻,又把信紙放回信封,從懷中取出一個印章,重新按照剛才的樣子恢復原狀。

這印章是劉元靖臨走時留給她的。

“備車,我要去宮中。”

周圍的侍女俯身應諾:“是,公主。”

這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潯陽公主李飛真很快見到了皇帝,她是皇帝的小姑姑,往日關係還算不錯。

不久宮中傳出旨意,用三百裡快遞通知潭州,八日後就會到達。

“敕:……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禁斷。”

當裴休得知訊息時已經是十日之後,一旁的王居方直呼神蹟,二人心中從此對劉元靖深懷敬畏。

十月初,在裴休等人離開之後,降真宮和九真觀又忙碌起來,因為他們要準備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祭祀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也就是俗稱的水官解厄。

郭弘一直躲在自己房中修煉。

他這些日子頗有所得,《黃庭經》到了緊要關口。

在煉成第八重胃宮之後,如今開始修煉第九重,每日觀想黃庭之宮,這裡是下元黃老君的宮室。

上中下三黃庭又稱為三元,由三位老君執掌,下元之主被稱為黃老君。

郭弘誦唸的神名是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

正是十月十五日祭祀的水官大帝!

離下元節還有兩日,郭弘每日練功。

據說這幾天是一年中水氣最旺的時候,水官對應的是水星。

水星有兩個名字,清晨看到的叫辰星,黃昏看到的叫昏星,古人認為辰星有殺伐之氣,主戰鬥之象。

所以他早晚練功。

下元節很快到了,法會形式跟中元節類似,只是儀軌略有不同。

這次九真觀的觀主毛太玄、主祭李衝昭都來相助,兩觀合辦,規模自然更大。

劉元靖也偷個懶,只當了半日高功,下午就讓給毛太玄。

另外兩位主祭分別由張守靜擔任表白,李衝昭為提科,何登還是都講(主持人)。

齊元乙最近一直說身體不好,一天只來半日。

郭弘跟著師父在祭臺忙上半日,下午也沒事了,毛太玄當然是用自己的侍童,所以他和曹守真都放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人跑到房頂上看熱鬧,郭弘想起中元節跟何瓊一起時的情景,一時入了神。

他的身體雖然只有十二歲的,卻懂得不少人情世故,與同齡人一起玩耍,心無掛慮,又漸漸忘卻,恢復少年的本真。

他決定忘卻過往,活在當下,好好做個十二歲的唐朝少年。

“師弟,這個毛太玄就會拍馬屁,要不我們捉弄他一番?”曹守真有些無聊,打著哈欠說道。

“好啊!”

如果是個大人,一定會說現在要顧全大局,毛太玄在主持法會,弄糟了降真宮這邊也不好看,畢竟是兩觀合辦的。

但郭弘也許是曾經被管得太嚴,上衡山後卻會時不時地非常淘氣。

他此刻童心忽起,才不管什麼大局不大局,先鬧一場再說。

和中元節不同,法會是在降真宮第二進的主殿前舉行,這裡四面環水,大殿就建在湖上。

兩個孩子跑到後面,弄了半根毛竹做成水槍,從湖中往祭臺射水,把毛太玄射得滿頭滿臉……

法會提前結束,玄靜閣一層供奉神龕之處,郭弘和曹守真跪在劉元靖面前。

毛太玄在旁邊的椅子上用手巾不停擦頭髮,樣子十分狼狽。

劉元靖面沉如水,說道:“說吧,為何如此行事?”

“不幹小師弟的事,是弟子不曉事,願意領罰。”曹守真垂著頭說道。

郭弘搖頭道:“水槍是我做的,從湖裡射水的也是我,請師父明鑑。”

劉元靖喝道:“大膽!竟敢如此敗壞觀中清規!曹守真,你已經十五歲,還這般胡鬧,上灶年幼,你也不教他學好,來人,給我拖下去打二十脊杖!”

毛太玄急忙攔住,說道:“先生息怒,這曹師侄雖然破壞了儀軌,卻躲在水裡沒有被人發現,那些信眾無知,以為是水官大帝降臨,都紛紛稱讚降真宮靈驗呢。”

劉元靖面色一緩,問道:“果真如此?”

毛太玄連連點頭:“正是!正是!千真萬確,這也算錯有錯招歪打正著,反倒做了好事。”

“只是毛觀主面子上……”

“我毛太玄不過是先生座下一走卒,有什麼面子不面子的,這次都傳說水官顯靈,兩觀的香火更盛了。”

劉元靖點頭說道:“如此便饒了這個孽徒,過幾日就讓他回息庵去,免得惹是生非。”

他又對郭弘說道:“上灶,你歲數還小,不要受師兄蠱惑,多跟觀中的長輩學學。”

郭弘只得點頭稱是。

這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就此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