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蜀山之玄門正宗最新章節列表 > 180未來方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0未來方向

金仙開始就是對自己未來走的道路開始定型,但是也不是不能修改,只是要付出的代價是極為龐大的,等到積攢足夠了代價之後,可能修道者已經成為太乙。

太乙者,太,一也,諸天萬界,由此開始唯一的道路,是收束橫向自己,也就是可能出現在無量世界中自己的投影的開始——以哪個世界裡大那一個投影收束成功,那麼哪一個世界裡的那一個投影就會化作唯一真實。

而大羅金仙號稱一切時空永恆自在,主要是要上溯時間長河,收束現在、過去、未來。雖然大羅金仙開始就號稱一證永證,但是那不是普通的大羅金仙,而是圓滿的大羅金仙,僅僅只差一步,就會邁向混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按照林曉現在的修煉方式來看,未來林曉走的肯定是開闢之道,即使現在其實也是如此,每每多修煉出一個靈神或者星神,都等於是多開闢了一個丹田,所以現在林曉本尊雖然無力將自身所有真元法力一次性發出,但是論渾厚程度,一個林曉就抵上十幾二十多個伽因的真元法力數量!

要是林曉能透過伽因幻波池洞府的修造,勘破了人體肉身修煉的秘密,可以大幅度增加肉身的修煉程度以及強度,以經過強大肉身壓縮之後的法力,從某種的程度上也是可以對抗更高一級的金仙的了,對於林曉這種烏龜流來說,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強橫的肉身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修道人最後一重保護,就如同封神時的多寶道人,被廣成子偷襲一記翻天印,也不過就是打了一個踉蹌,然後渾然無事地跑回了己方大營,就是例項,而換了其他人,在翻天印之下,無不是肉身崩潰,真靈上了封神榜,失去了更進一步的道途。

現在這個時代,蜀山世界的修道者們無一不是以練氣為主,雖然進境快速,對敵當中也是強調遠端攻擊,更多的依靠了法寶的力量,但是在林曉看來這只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正確的道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修煉肉身,《九轉元功》的路子走不成,那麼就要另開蹊徑,以其他方式增強自己的肉身,而不是隨大流的放棄。

再一個林曉修煉的來自《黃庭經》的功法,本身也是以自身神念牽引外界的大宇宙,來加強自身小宇宙,最後做到自身小宇宙等同外界大宇宙,然後重開一界的路子,那麼肉身加強也是必須要做的,林曉可不想如同盤古一樣,開闢了一方大宇宙就身殞其中,化作諸天萬物。

至少從林曉的角度來說,是絕對不希望因此而身殞的。所以那幻波池福地來做一個實驗也就是一個必然——一旦幻波池建設完畢,最後一手工作,就是再佈置一個周天星斗大陣,牽引遠古星空三百六十五個主星,引來前古星光作為修煉、禦敵等等方面的根本。雖然這一步很難,但卻是林曉已經試驗過的部分:在小蓬萊和小南極林曉可是都牽引過遠古諸天主星的星光進行修煉的。

總之,林曉的第二元神在幻波池進行修煉設想方面的大活兒,而本尊這時候已經來到了東海之濱的天姥山。

林曉以前還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時候,雖然沒有去過位於浙江紹興附近的天姥山風景區,但是也知道那裡的山勢變化很大,精巧秀麗,海拔大約都在九百米以下,其實是不能與華夏五嶽名山相比的,但是偏偏李白詩中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描寫,這就給了林曉以及所有喜愛李白詩詞的人們以充足的想象空間,尤其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簡直就是神仙才會遇到的事情,所以那時候林曉就曾經想過,是否是李白也穿越了呢?

到了現在,來到這個仙俠世界裡,林曉終於有了一探蜀山世界天姥山究竟的機會。

不過,蜀山世界裡的天姥山並沒有立刻給林曉帶來驚喜。原因也很簡單,這裡地處紹興,是當年吳越就地,人煙輻輳,遍地是農田,山林也大多有主,而附近還有一個道門大派存在,那就是著名的茅山派,創派祖師乃是大漢帝國國力積累最為雄厚的景帝時人,時三茅真君得傳西王母所授《太極玄真經》,後行至茅山(即句曲山)落腳,並在此處開建道場,而這一道派一直延續到了道法末世,與龍虎山並列。

此是天姥山附近第一大道門勢力。

其次,這紹興附近另有會稽山,乃是昔年禹王治水功成之後,大會諸侯,論功行賞之處,並且在此後不久,就功德圓滿,被迎回了仙界三皇宮,而會稽山也修造了一座禹王墓,是為衣冠冢,供後人祭拜之用。雖如此,但是這裡負責祭拜禹王的廟祝,也是累世傳家,同樣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雖然這些都是林曉從不同世界得來的資訊,但是見過更多相似之處後,林曉對於這個世界也不敢心存僥倖,萬一真的有類似的教門和家傳的大巫祭存在呢?華夏自古以來最講究的兩件軍國大事就是“在祀與戎”,而“祀”說的就是祭祀的祀,因而這昔年禹王墓的祭祀一直有後人在世,就應當是真實了。

正因為如此,有了兩大勢力的存在,林曉才對這裡的地勢感到驚奇,隱隱感覺所看所聽的一切都那麼多虛假,也許真正的天姥山被掩藏到了背後,並未現於人間呢?要不然李白詩中所雲“天台四萬八千丈”還要被天姥山壓住,又是怎麼來的呢?

海外歸來,林曉已經不習慣在凡間城市落腳了,也不是別的,關鍵是嘴巴刁了。在小南極雖然有無數的未成妖靈的仙貝魚蝦,海蟹魷魚,氣血旺盛,Q彈爽口,但也只不過就是一個嚐鮮而已,更多的時候,還是以仙果仙釀來消遣,肚腹腸胃已經不同凡俗,即使要品嚐一二凡間美食,也要提前準備一些化俗丸之類的丹藥,才能免去凡間葷食的影響,所以,林曉雖然所到之處乃是人間繁華之所,卻無意與其和塵同光,而是直接走進了天姥山的山林。

凡俗肉眼可見的天姥山景色秀麗,青山碧水,澗水幽潭,翠竹黃鳥,一派清幽景象,最是適合修身養性的大儒生活。

自大漢帝國南渡以來,天姥山就成了很多名士談玄論道乃至隱居的好地方,使得這裡的山林也大多有主,為南渡的各大世家瓜分。林曉入山之地,正好是天姥山山脈的正中央附近——從東海之上的舟山列島沿著海岸向西南而行,就是象山—橫山島水道,這是天然的路標,有了它,林曉就是想迷路都不會。

如山之後,林曉並沒有立即就對天姥山這個謎團進行勘察,而是隨意的在山間林地裡找到了幾家山民,與其問路聊天之間瞭解天姥山的神奇之處——這裡可是號稱道家十六洞天之一的地方,一定會有大量的仙人傳說流傳。

然而令林曉失望的是,從耄耋山民嘴裡聽到的仙人傳說,卻沒有一個是真的關於天姥山的,只有一個老人說道,在幼年的時候,又一次聽自己的爺爺說過,故老傳說中這裡曾經有一次海市蜃樓般的景象出現:無數白雲清霧掩映之下,霞光萬道,有仙鶴飛舞,車鸞並行,聲勢浩大,隨後就消失不見,恍若一夢。

別看老人語焉不詳,但就憑這一點,林曉就能肯定,這裡就是消失不見的道家第十六洞天所在!而之所以從不現世,就是有無上大能將整座洞天封印了,所以無數年來真正的天姥山盛景才無人得知,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才是一座綿延千里,而高不過千丈的不起眼的山林。

本著一個基本道理,就是洞天福地的存在,是要依靠地脈之力維持的,要找到真正的天姥山,就要先找到維繫洞天的基點所在,也就是眼下這座山脈的地脈節點。令林曉驚訝的是,站在高天之上,放眼整座千里山川,本應十分粗大的自西方而來的地脈到了這裡,卻驟然變得狹小,與猜想不合!

按中土神州的大地龍脈走向,天姥山應當屬於中土神州中部的龍脈延伸,自崑崙祖脈一路東行,過峨眉、走巫山,然後南下沿著三湘雪峰山、南嶽衡山、羅霄山到武夷山,然後從武夷山再度分為南北兩路,向北則是雁蕩山、天台山而後就是天姥山、茅山。總不能天姥山南北的天台山和茅山地脈粗壯、人傑地靈,而到了中間的天姥山卻地脈細小吧?這可是不合規律的事情。

那麼唯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封印天姥山洞天的的確是前所未有的大能,就連連線天台山和茅山之間的地脈都被這位大能一同封印進了洞天,留在外邊的只剩下了掩人耳目的那一部分支流細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