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蜀山之玄門正宗最新章節列表 > 423大戰之防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23大戰之防禦

周山如太陽教之後的第六十年,與眾超品仙門預料的一般無二,仙魔妖大戰正式爆發了。這一次,首先進攻的,依舊是魔族。

同樣與歷次進攻一樣,魔族從來都不是先說後做,從來都是做了再說,甚至只做不說。

這一次倒黴的還是妖族。與歷次仙魔妖大戰一樣,妖族因為其天性懶散、沒有太強的組織性而吃了虧:屬於妖族控制的防線,被魔族一次性地打穿了七道,妖族平均失土一千四百裡,這還不算,關鍵是妖族丟失的最多的領地,是靠近人族一方的——如果不是人族援軍提前出發,幫助妖族守住了第九道防線,說不定這一回妖族防線就會被打穿!因為妖族只有九道防線!不過,即使妖族在人族援軍的支援下守住了第九道防線,但是這裡距離人族防線的側翼也不過只有三百餘裡,一旦魔族以少部分兵力看守妖族,將大部隊轉向人族方向,很可能就會造成人族防線的側翼被魔族突破,那麼位於前方的人族部隊就有可能被魔族從側後迂迴包抄,前方的八道人族防線就有被合圍的危險!

就在這種危急時刻,人族聯軍的統帥部把挽救人族側翼防線的任務交給了太陽教。

可是關鍵問題是,人族一品仙門一般也就是十個軍團,太陽教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歷次仙魔妖大戰時,人族都是以守待攻,除非耗盡魔族的進攻潛力,否則人族絕對不會選擇出城與魔族野戰——相比於魔族和妖族的體魄和數量,人族是處於下風的!只是人族最善於利用工具和頭腦,才能與妖魔兩族打得有來有往,但是這不代表人族同樣能利用武器在野戰中戰勝魔族或者妖族。

以一個仙門軍團三萬人計算,太陽教除了周山掌管的妖獸軍團之外,一共就是三十萬人的兵力,這點兵力如果負責一道防線,還是沒有問題,但是要負責八道防線的側翼,可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而最麻煩的還是另一件事,就是人族要妖族的防線是連在一起的,而人族和妖族兩道防線之間,並沒有堅固的大城——這也是人妖兩族之間互相表示誠意的一種做法,可是這種做法,卻在今天給太陽教帶來了麻煩!

周山進入太陽教的弟六十二年年中,魔族終於因為在妖族第九道防線方向久攻不下,進而轉向了人族防線的側翼。

本來太陽教是不可能利用一年的時間建立起一座足夠大的城池防線的,不過因為有了周山這麼一個途徑了第四個世界的穿越客的緣故,人族第一次在人妖防線的連接處,修建了現代社會中世紀歐洲最著名的防禦模式:稜堡!

原本人妖兩族建立的防線都是以城市為中心,建立起綿延上千里的城牆防禦體系,為了對抗魔族,所以這些城牆最矮的也要有百丈高,城牆根基至少要超過八十丈,城牆頂部留有二十丈的作戰寬度,上邊遍佈掩體和小型的碉堡,用來佈置大型武器,比如用妖力或者真氣法力作為動力的床弩等。要知道在大型的戰役中,無數人魔妖散發出來的血氣的力量是能夠限制魔力妖力和真元法力輸出的,即使道行修為夠高,也難免會因為消耗過大,動靜太大,然後被敵人集火一波帶走,所以更多的時候,三方戰士都會選擇近戰,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對於三方能夠施展的大型法術,比如地震術等專門破壞防禦工事的法術,大家也都有防禦的辦法,而最終的關鍵還是一點,那就是“破壞比建設容易”,畢竟地震術屬於大型甚至超大型法術,需要的準備時間長,積蓄的力量要足夠,但是這些時間足以令對方發現,並且破壞法術的結構,而就算是沒有來得及破壞地震術的法術結構,也能有別的辦法攔截——只需要在地震術的施法方向上地陷術或者亂七八糟地開上幾道溝就行了。

這也是人族再一次大戰中發現的簡單辦法,因為那一次魔族施展地震術破壞人族的一道城牆的時候,卻並沒有發生原來意料中的作用,使得那一次魔族攻城很很受挫,損失慘重。事後獲勝的人族大軍進行檢討,對魔族地震術的失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還是一位仙門的大人物隱去身份,行走凡間王朝的鄉村時候,看到了幾個頑童玩耍,這才若有所悟地回到宗門進行仿照實驗,這才發現,原來地震術就是依靠不斷對地面發出震動,使得這種震動向著一個方向傳導,造成大地起伏不定,使得構築於地面上的建築地基損毀,最後崩坍。

但是,這種人為的大地脈動能夠深入地面的深度還是比較淺的,要是在傳導的正前方被截斷了去向,或者因為不同方向溝渠的分流,那麼就會使得這種人為的大地脈動失去了連續性,或者改變其方向,或者分流,那麼就會使得地震術失效。那一次魔族地震術的失敗,其實就是因為那段城牆在戰鬥之前,正在訓練新兵,守城的仙門主將為了避免搞亂城內的環境,採取了省事的做法,那就是讓新兵到城外訓練集團作戰使用的法術和戰術,結果無意中大大地破壞了城外的地形。

所以,要是修建一道設施完備的城牆式防禦體系,別說三十萬人全力以赴地幹上一年,就是一百萬人一年的時間能完成城牆就不錯,這還是幹活的都是修煉有所小成就的仙門弟子,何況城牆體系需要的各種重型裝備一年的時間哪裡能配備完全呢,要知道現在可是仙魔妖大戰已經開始了的時間點!別說太陽教要負責的人族側翼,就算是給人族正面防線補充還都有些手忙腳亂呢。

於是,在缺人、缺物資、缺時間的情況下,太陽教領軍的一位太上長老只能死馬當活馬醫的,同意了使用周山的建議——周山自從回到太陽教本宗,地位可是如同做了火箭一樣的提高了,雖然周山只有元嬰的修為(給人看的),但是周山可是帶回了近千頭化神期和渡劫期的妖獸,僅僅這一點就足以令本宗的能露面的極為渡劫期的太上長老讚許了,更不要說還有那位開創了本宗的老祖的賞識——時隔十萬年歲月,周山成為了老祖的新的入室弟子,同時也是關門弟子,就其輩分,要不是仙門不講師徒,只以修為境界論成敗,恐怕太陽教的這一屆掌教真人都得恭稱周山為祖師了呢。

既然不是人微言輕,那麼沒有什麼好主意的太上長老就馬上安排十個軍團立刻執行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稜堡雖然是歐洲冷兵器時代防禦工事的巔峰成就,但是稜堡畢竟駐軍人數有限,而魔族與妖族作戰,都是同樣的魔海/妖海戰術,不管什麼險關要隘,只管用數量平推,所以為了保證安全守住每一座稜堡,太陽教軍團在人族側翼修築的防線是一個密集的稜堡群落體系。

稜堡與稜堡之間,都留著大約一百裡左右的距離,將將把稜堡遠端裝備覆蓋到了稜堡中間——這段被覆蓋的距離並不長,這也是給進攻的魔族軍隊留下的陷阱,只要魔族打算避開稜堡的遠端攻擊,就必須在這裡受到來自兩邊的稜堡以及後方甚至繞過的稜堡的同時攻擊,這是一種持續的相對隱蔽的放血模式,不太容易被魔族識破。

而每一座稜堡同樣是由一大六小七個稜堡組成,稜堡與稜堡之間,有空中的棧橋連線,保證六個小的稜堡守軍能夠得到主堡的兵力支援,在萬不得已的時候,還能撤回主堡。當然了,要想攻破一座主堡,魔族不費上十倍於稜堡守軍的陣亡數量,以及長達一兩個月時間,是別想攻破的——除非魔族出動全部化神期以上的高手進行碾壓!否則,破了一座稜堡,還有下一座,以周山設計的稜堡的數量,沒有三兩年時間,魔族別想打透人族的側翼——而那時人族早已調遣了更多的援軍,或者乾脆在被突破的戰線後方修建了新的防禦工事。

以一道人族、妖族防線的縱深計算,二百裡的八倍,就是一千六百裡,以一座稜堡控制五十裡距離來算,一道防線就需要佈置三十二座稜堡,當然這種稜堡並不是那種大型的稜堡要塞——歐洲歷史上的能夠真正進行作戰的稜堡,能夠容納的戰士的數量並不多,往往只要一兩百個戰士,就能堅持很長時間。

仙門世界雖然與現代社會的中世紀不同,但是一座稜堡能夠容納的戰士也不過就是一個大隊一千名左右,這還是考慮到每座稜堡都有六個凸出的小稜堡而做出的安排,所以別看一千六百裡的距離,實際上一共只需要三十個稜堡就能構成第一道防禦體系,十個軍團就能夠佈置成十道防線——要是真的這麼做了,作為統帥的太上長老也就是個白痴了,畢竟純粹的守城,是守不住的,在守禦稜堡防禦工事的同時,仙門要做的還必須包括不斷地反擊!而反擊就交給了周山的妖獸軍團和十個軍團中隨時輪換的那一個軍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