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漢宮梨花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五章

  隨著時間的推移,匈奴之事一推再推。

朝中再次有大臣提出出使西域一事。因為已然過了盛夏,北匈奴儼然開始蠢蠢欲動,屢屢騷擾邊境,燒殺掠搶,無惡不作。嚇得邊民夜晚不敢在大街上行走,生怕遇到匈奴人,又是一陣打砸搶。北匈奴已經明目張膽開始挑釁,還放出話要滅了大漢朝稱霸中原;同時,蒲奴帶著幾隊北匈奴人馬屢屢進犯南匈奴,並殺了南匈奴王室的右谷蠡王!南匈奴向大漢朝發來求救之信,言辭懇切又十萬火急,言下之意如果大漢不發兵,怕是南匈奴中有親北匈奴一方的要叛變。

北匈奴的種種作為讓劉秀勃然大怒:“居然我大漢朝的子民不敢在我大漢的土地上行走!豈有此理!”眾臣見到劉秀怒氣沖天,都不敢再上前勸說。

朝中安靜許久,寇損站出來,“陛下,臣以為,儘早安排我朝有才能之士遠赴匈奴一探虛實已然成為當務之急。陛下不得不慎重考慮。”

有了寇損的提議,很多臣子便站出來表示贊成。

而剩下主和不主戰的臣子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劉秀見狀,看群臣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不說話。因為誰都知道此次被派出的使者很可能再也回不來,便一齊保持了沉默。

劉秀沒有當朝宣佈結果,只在下朝後留下了耿異與班固入了後殿,還有竇固將軍。

劉秀正襟危坐,遲遲不予言語。末了,只是重重的嘆了口氣。竇固、耿異與班固自然知道劉秀是因為北匈奴之事煩擾而無法平心靜氣。

早晨在進宮上早朝之時,便聽侍奉陛下的內侍官說皇上已經幾日未眠,因為邊關之事日日憂悶。其實劉秀不是不想一鼓作氣拿下北匈奴,只是考慮到一旦起了戰事,無辜遭殃的就是百姓,況且為了休養生息,劉秀也不願再次回到那個自己經歷過的戰火紛飛的年代,他想給百姓的就是民有所居,老有所依的生活。可如今看著北匈奴如此囂張,如果他再不作聲,不是給了北匈奴很好的藉口了麼?!堂堂大漢朝怎可屈尊於草原蠻夷之族之下!想來想去,實在是沒有好的辦法,於是日夜輾轉,不眠不休。

竇固看到劉秀遲遲不說話,於是上前道:“陛下可是為了北匈奴進犯邊境之事煩憂?”

劉秀神色凝重,重重的呼吸聲此時在安靜的宣室殿內無比清晰。

耿異深知劉秀的難處,既想要天下百姓有安穩的日子,又想徹底清除了北匈奴這個毒瘤,左右為難啊!

於是,耿異看看低頭沉思的竇固,走上前一步,擲地有聲,道:“陛下!臣明白陛下所煩憂之事,臣自行請願,願打入匈奴內部,為陛下探聽訊息。”

耿異神色堅定,絲毫未有半點懼怕之意。

劉秀聞言,先是一喜,隨後臉色卻黯淡下來。

因為誰都知道,此次遠赴匈奴是為一趟“生死差事”。無論朝中派出誰,都相當於派去了臥底,需要潛入匈奴打探訊息,如被匈奴人抓住定是一死,就是不被抓,傳回來訊息也需要小心萬分,因為匈奴地處西域,對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遠不及匈奴人,只要匈奴人有心,隨便在哪裡設下埋伏,耿將軍帶去的那隊所謂的精良人馬很可能就會成了匈奴人的刀下鬼,最後,北匈奴人的兇狠是出了名的,一旦讓他們得知有漢人潛入了匈奴做細作,那麼後果不用想都知道,無命歸來已算是好的,最差的就是要受盡折磨,死無全屍。古往今來,但凡是細作,哪裡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這是朝堂上大家不說話的最根本的原因,誰都知道此次任務兇險,很可能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所以誰都不願意在此時成為一枝獨秀,被皇上看上,一旦發配去匈奴做這個差事,這後果……畢竟都是人,都貪戀生,無人願意主動選擇死亡。

劉秀望著耿異,並未及時回答。

“陛下,臣願隨耿將軍一同前往!”班固的聲音響起。

“陛下只需命竇將軍在玉門關把守,一旦耿將軍與臣有確切訊息從前方傳回,竇將軍好隨時準備應戰!”班固的聲音之後便又是良久的沉默。

劉秀深深呼了幾口氣,仍然無法下定決心派他們二人前去。

竇固回頭,看了看站在自己身邊的兩個年輕人,看來陛下真的是沒有錯看他們二人,都是大漢朝的好男兒!只是此次任務兇險萬分,說不好他們二人就……都是年輕有為、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要是真的為此送了命或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日後該如何是好!

竇固回過神,眼神望向劉秀,“陛下……”竇固頓了頓,“只是陛下派兩個年輕人去是不是有失妥當,要不然由老臣帶人……”

“竇將軍領兵打仗多年,對兵法的熟知我大漢朝無人能比。沒有人比將軍更合適於留守玉門關。”

竇固話還沒說完,班固便上前奏請道:“陛下,玉門關不能沒有竇將軍鎮守,陛下就應允臣與耿將軍一道入匈奴吧!”

“陛下,他們二人畢竟還年輕,臣已經老了,這樣的差事還是由臣前去最為妥當!”竇固實在不忍將這兩個正值風華的年輕人送上這樣一條前途未知的道路,於是再次搶在陛下做決定前道。

“陛下!臣認為,玉門關若是沒有竇將軍的鎮守很可能很快便會淪陷。”耿異在深思熟慮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這句話果真擊中了劉秀的要害。劉秀聞言,抬起頭看著耿異,眼神中竟帶著幾分期許。

“陛下,竇將軍鎮守玉門關多年,對邊關地勢、雙方實力等都再清楚不過。況且,竇將軍的大漠實戰經驗如果敢說是第二,那麼滿朝文武就無人敢稱第一。如果陛下派竇將軍深入匈奴打探內部消息,那麼敢問,如果雙方發動了戰爭,玉門關由誰來把守?又如何能保證我大漢朝的領土絕不受到侵犯?而真正能完成此項任務的,只有竇將軍一人。”

耿異話中,字字精闢,句句有理有據,不容置疑。劉秀點點頭,起身踱著方步,是啊!只有竇固對邊關形勢再瞭解不過,決不能派他離開玉門關!如此說來,只有眼前這二人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了。

“耿將軍的武藝滿朝文武皆知,至於臣,臣家中兄弟班超將軍乃出使西域的良將,家中兄弟出使西域,每到一處便將當地的地形地貌皆做了詳細的記錄,然後書寫成冊交由臣,使臣能夠編纂進史。因此,臣對西域大漠地形還算略微熟悉。由臣輔佐耿將軍,更能增加勝算。陛下放心,臣保證,臣與耿將軍定能安全歸來!揚我大漢朝的君威!”

班固信誓旦旦,句句坑將有力。

這樣的說辭使得劉秀再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在他心中,他又何嘗不心疼這兩個年輕人!只是如今內憂外患,好在大漢朝的好男兒能夠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刻挺身而出,劉秀想到這,覺得甚是欣慰。

“朕就依你們二人所言,由你們二人遠赴匈奴,打探敵人內部消息,竇將軍帶精兵留守玉門關,一旦有訊息,立即發兵討伐北匈奴。即日啟程。”劉秀思考良久後,終於下了最後的決定。

“臣等遵旨。”竇固、耿異與班固俯身領旨謝恩。

“只是,朕要你們全部安全歸來!這是聖旨!不得違逆!”劉秀起身,言語中帶著激昂與不捨之情。在交代了一番後,最終,劉秀帶著些許送別的傷感,送他們三人出了宣室殿。

出了宣室殿,竇固將軍回過頭,望著身後耿異與班固二人,重重的嘆口氣,想說什麼,但終究張了張口停在半空中,發出的還是一聲嘆氣聲,然後,回過身向頭也不回的向宮外走去了。

“今天的陽光真好。”班固看了看天空,輕聲說了句再回過頭看看耿異。

耿異微微一笑道:“耿某此生最值得慶幸的便是有了你這個朋友與兄弟!能夠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班固望著遠處蒼茫的宮廷,依舊微笑著,笑若浮雲。

待劉秀返回宣室殿,太子劉莊從宣室殿的後殿走出。“父皇英明!依兒臣看來,此次由耿將軍與班大人打頭陣,我大漢朝必贏無疑。”

劉秀若有所思,但仍舊點點頭,望著宣室殿外,眼神微微有些發愣,神色遊離,帶著憐惜道:“皇兒的推薦父皇當然要上心。更何況還有內廷侍衛總管燕大人、大司馬寇大人,都曾經極力的向朕推薦過此人。再加上上次為了護你周全,他們二人可是功勞不小。由此,朕推測,他們二人定會順利完成任務。”劉秀拍了拍劉莊的肩,“我大漢朝有如此好男兒,朕真的是甚感欣慰啊!”說罷,嘆口氣,往宣室殿外走去了。

劉莊看著劉秀遠去的身影,不禁陷入沉思:原來這幾日除了自己,燕述也向父皇提出了由他們二人作為細作潛伏進入北匈奴?不管怎樣,劉莊總算是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將班固暫時調離洛陽城,況且這次遠赴匈奴兇險萬分,班固是否能回來都還是問題。如此想來,劉莊的心裡倒多了幾分舒坦,或許,班固真的就回不來了……

想到這,劉莊居然有些盼望,盼望著他們在匈奴被俘,或者是潛伏進入匈奴的路上遭遇到不測……劉莊深邃的眸子裡閃過一絲慾望,或者是一絲期望。

“小姐!小姐!”問縷急急忙忙跑進了溫飭殿,一邊氣喘吁吁的跑著,一邊大聲叫著。

馮漓正在殿中把持著古琴,自從上次在甘泉宮再次聽到了班固的陶塤之聲,馮漓也就再次饒有興趣的撫弄起了自己的古琴。每撫一曲,馮漓都想象著班固正站在自己身邊,輕輕吹奏的陶塤聲伴著自己的古琴聲,一起飄向整個大漢宮廷的每個角落。

聽到問縷大呼小叫的聲音,馮漓微微蹙眉:“問縷,你都進宮多久了,怎麼還不懂規矩呢?”馮漓有些不滿,微微埋怨道。

問縷四下看看,確定無人後,關好了溫飭殿的大門,匆匆走到馮漓身邊。

“小姐!”

馮漓抬頭,問縷的臉色略微擔憂,於是放下了手上的古琴,起身道:“怎麼了?慢慢說。”

問縷有些焦急,但又不知如何張口,只是神色中充滿了憂慮。

馮漓看著有些著急,“你倒是快說呀!”

“小姐……奴婢聽說……聽說公子要遠赴匈奴!”問縷低著頭,兩個手絞在一起,不安道。

馮漓聞言,有些吃驚,好好的怎麼突然要去匈奴了?那裡不是戰亂嗎?還有最近偶爾聽說的北匈奴進犯邊境一事,已經死傷了不少無辜百姓了,怎麼這時候班固要突然去匈奴!

馮漓神色慌張,繼續問道:“這件事已經確定了嗎?怎麼突然要去匈奴?”

問縷咬咬下唇,點點頭:“確定了,就是聽太子殿下的謹慎是為燕大人說的!奴婢還聽說……”

“還聽說什麼?”馮漓有些急不可待的握住了問縷的胳膊,一個勁兒的搖著問道。

“奴婢還聽說這次陛下分配的差事及其危險!很可能……很可能……”問縷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如蚊吶之聲一般。

“很可能什麼?”看到問縷的表情與語氣,馮漓預感,此事不妙。

“很可能……再也回不到中原……”問縷深吸一口氣,終於將最重要的話全盤托出。

馮漓聞言,剎那間臉色蒼白,倒退了兩步,輕輕抓住問縷的手也無力的垂了下去。

“小姐!”問縷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馮漓。

馮漓輕輕搖著頭,口中細細碎碎的重複念著:“不可能,怎麼可能……前幾日還沒有這樣的訊息,今天怎麼……”說著說著,眼淚便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

“小姐,小姐……”問縷輕聲的喚著,扶著身體已經綿軟的馮漓。

“小姐!奴婢會再去確定一下,小姐先不要著急!或許,或許過兩日陛下便會派了其他人去也不一定。小姐……”問縷極力安慰著馮漓,怕馮漓一時情緒失控。

“對,對,找父親!父親一定會幫上忙的!”馮漓低聲唸叨著,便欲甩開問縷的手往溫飭殿的大門而去。

“小姐!小姐!”問縷緊緊抓著馮漓的手,“小姐!小姐若此時召見大人,有何理由?就因為公子?如果要是被他人知道了小姐以後該在這宮中如何自處?又該如何面對太子殿下?”問縷著急的拉著馮漓,一股腦兒的將顧慮全都說了出來。

馮漓聞言愣住,停住了腳步,問縷說的不無道理,現在要見父親,怎麼見?以何理由?因為這件事再讓其他人知道了,父親該怎麼辦?還有馮府上上下下那一大家子又該怎麼辦?馮漓想到這,臉色煞白,絕望的退了回來……

“小姐!不要著急,奴婢再想想辦法,看再將訊息確定一下。”問縷看到馮漓蒼白如雪的臉色,心內一陣生疼。

馮漓再也沒有出聲,靠著坐榻坐了下去,手裡緊緊的握住那串手串。

她好恨現在的自己,恨自己現在什麼都不能做,恨自己即使知道了訊息卻不能光明正大問個清楚!馮漓渾身無力,只是抓緊了手上那串手串,手串上顆顆紅色的瑪瑙石正被馮漓握的好像要鑲嵌進了她的手中一樣。馮漓本就身體虛弱,如此一來,臉色更為蒼白,毫無血色。

問縷已經出了溫飭殿去打聽訊息,此事事發突然,不知道究竟是何原因;也不知道到底是陛下的旨意還是班固有意為之。

一連串的疑問壓的馮漓喘不過氣,她根本無法理解,那個幾日前還從問縷口中傳出的“公子已經全好了,正在蘭臺專心修史”現如今卻突然傳出要遠赴匈奴這場“生死差事”!更何況,他畢竟只是一屆文官啊!如果真的遠赴匈奴必定是凶多吉少,而且陛下只讓他們帶一隊精兵而去,不是送死是什麼!馮漓想到這,覺得心如錐刺,針針鑽心。

馮府。清心苑。

班固、耿異與馮彰三個人,沉默良久,氣氛沉重。

“你說你們……讓老夫說什麼好!你們二人不去,陛下也定會派其他人去,你們怎麼就要自作主張,主動請纓?誰不知道這趟打入匈奴內部的差事是趟去了就未必能回得來的差事?怎麼你們就……咳咳……”馮彰說的激動,竟咳嗽了起來。

“大人!”耿異起身,馮彰卻擺了擺手,“老夫沒事……咳咳……”馮彰端起几案上的茶盞,啜飲了一小口便放下茶盞,“你們二人,一個是竇將軍身邊的得意門將,一個是蘭臺上的史學才子!你說說你們二人今天這般行事,要是去了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你們這以後……哎……老夫知道你們兩個是胸懷天下的好孩子,可多少也要為你們的將來考慮,如若上戰場殺敵,老夫不會說一個不字!即便有一日你們戰死沙場,那是死得其所,死的偉大!可如今進入北匈奴打探訊息,實為細作,如果死了那連名都不會留下!老夫倒不是重視名利,只是你們二人今日的行為如此魯莽!”

馮彰甚是激動,其實他更是心疼。

耿異聞言,低頭不語。其實以他多年生活在邊境的經驗又怎會不知潛入匈奴做細作的危險。馮大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如今就是被罵上幾句也是應該,因為,他也知道,馮大人實在是愛惜他們二人,畢竟一直侍奉在馮大人左右,更是因為馮大人的悉心栽培,他才得以在竇將軍門下學兵法並得到了竇將軍的青睞。

“大人,其實今日的事情,您早應該知道,陛下是早已算好了的,否則就不會命竇將軍、耿異與我留下。”

班固終是嘆了口氣,起身幽幽說道。

馮彰先是一愣,隨後重重的嘆口氣,不語。

到底是班固聰慧,其實早在今日陛下早朝後留下他們他就已經知道這次遠赴匈奴的事情,應該是屬他們二人無疑。只不過真的親耳聽到,自己的心還是為之一震。

兩個自己一手再配起來的年輕人如今突然要離開自己,走到不知前方生死的路上,馮彰怎麼能放心的下!如今說的好聽些,是陛下恩寵,說的難聽些,就是將這燙手的山芋扔到了他們二人手上!事情辦得好便好,辦不好沒有了命也是他們二人自願請命的結果!寇損果然夠狠!好一招坐收漁翁之利的買賣!

“既然陛下召見,可見他早已有了主意,只不過是召我們前去所謂的‘商議’而已。既然如此,為何不爽快些,我們二人先請願罷。”

班固一襲白衣玉立在殿中,一副溫潤如玉的書生模樣,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屆書生居然要開始沙場戎馬的日子!馮彰望向班固,眼神中分明帶著疼惜。

耿異聞言,細細一想才覺知事情原委。

不過不管是不是自願,自從蕭映雪死在自己懷中的那一剎那,耿異就知道自己怕是與匈奴再也脫不開干係。因此,自願也罷,被迫也罷,哪怕戰死沙場,耿異都只有一個心願:找出兇手,為心愛的人報仇!

“咳咳……咳咳……”馮彰咳嗽著,起身走到班固身旁。轉身再看看耿異,只覺他們二人神色堅定,面色平靜如水,波瀾不驚。想必他們都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只是,畢竟是兩個年輕人啊!大好的前途還沒有施展便要走上這條道路……可如今又有什麼辦法?陛下既然已下了旨就只有聽從。

沉默。除了安靜還是安靜。

“既然如此,老夫也只能盡全力幫助你們。老夫會安排得力人手送你們入匈奴。至於進了匈奴後,你們二人就只能見機行事了。”

沉默過後,還是馮彰含著不忍開口。隨後,馮彰望著班固清明的雙眸,無奈的嘆口氣,緩緩開口道:“但你們一定要記住,洛陽城裡還有老夫在等著你們歸來。孟堅……洛陽城中還有一個人,老夫相信,她也會等你回來。”話說到這,馮彰已經抑制不住眼中的點點淚花,別轉過頭去,不忍直視班固與耿異二人。

班固轉過身,望著馮彰已經有些渾濁的雙眸,鄭重點點頭。是的,在洛陽城,還有他最在乎的一個人在等著他歸來。班固與耿異向馮彰告別,走出清心苑,留下一個在夜間燭火的閃爍下尤其孤單的背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