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肆海青雲之新硎初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八章 宜州之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八章 宜州之行

“大人。”

謝浥塵抬頭一看,來人是汪志遠。

“志遠,找我何事?”謝浥塵放下手中的書卷問道。

“大人前些日裡問到我關於賬目的問題,我突然想起來有些事可能對大人有用。”汪志遠說道。

“那你快坐下,慢慢講。”謝浥塵倒了杯茶,遞到汪志遠的手中。

汪志遠坐了下來,端著手中的茶,顯得惴惴不安。

“志遠不必憂慮,有什麼事儘管說與我知。”謝浥塵看出了汪志遠心有疑慮。

汪志遠喝了口茶,頓了頓,終於開口說道:“大人,其實本縣收取雜稅,已是多年的傳統,都是前任知縣親自委任親信辦理,我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丞,所以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你的意思是你並未參與。”謝浥塵說道。

“是的,我只知道這稅務往來,另有一本暗賬,至於這錢銀流向,卻不甚了解。”汪志遠回道。

“那這暗賬如今在何處?”謝浥塵連忙問道。

“之前衙門有一錢糧師爺,姓陳,他與前任知縣是同鄉,自知縣大人被撤職查辦以後,他也便失了蹤,我想那暗賬多半是在他手上。”汪志遠說道。

“那你可知他家鄉何處?”謝浥塵又問道。

汪志遠眨巴著眼,回憶了有一會,說道:“我記得好像是宜州人。”

“宜州。”謝浥塵心中默唸道。

宜州距離義縣四百餘裡,如今看來,必須得去一趟宜州,找到這個陳師爺,才能有進一步的線索了。

“我知道了,志遠你先去忙吧,如果再想起什麼,記得來告訴我。”謝浥塵說道。

汪志遠拜退而去,他知道自己是在賭博,賭的是謝浥塵是一個宅心仁厚,剛直不阿的好官,但是他願意打這個賭,因為他內心的那一份理想,又開始發芽了,謝浥塵的到來,讓他終於不再想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下去。

此去宜州,事關重大,畢竟這暗賬之事,如今不僅僅是謝浥塵在盯著,他必須親自前往方才放心。

翌日,將縣衙之事安排妥當,謝浥塵穿上便裝,帶著王大和王小二就出發了。

“志遠,我此去宜州最多五六日便回,縣衙的事便交給你和宋捕頭了,不過不要對其他人透露我去哪了。”謝浥塵叮囑道。

“大人放心,屬下心中有數,你們一路還要多加小心。”汪志遠說道。

“好的,我們出發。”謝浥塵說道。

三人快馬加鞭,一路風塵僕僕,兩日便趕到了宜州城。

“大人,宜州這麼大,我們該怎麼找陳師爺呢?”王大問道。

“恐怕我們需要藉助一下當地官府的配合,我們先去州府衙門拜會一下知州大人吧。”

謝浥塵早有計劃,出行時便準備好了公文與拜帖,未來得及歇腳,便徑直來到了府衙。

宜州的知州費清原本是朝中翰林,也是前不久才調任宜州,要說這翰林不過七品,知州再怎麼說也是五品官,地方要員,但畢竟這地方官哪有京官愜意,所以他到任以後雖勤於政事,但也是每天不甚開懷。

這聽到謝浥塵來訪,卻是十分高興,蓋因這謝浥塵才子之名,在京中早已傳遍,雖不過是七品知縣,卻是天子欽點,那自然不是一般人,費清也是一文人,對謝浥塵也是心儀已久,連忙熱情款待。

費清連忙將謝浥塵引進內堂,又是讓人端茶倒水,又是美食點心。

“下官見過費大人,費大人太客氣了。”謝浥塵見到費清如此熱情,卻有些不好意思。

“哎,謝大人不必多禮,你的文才在京中早已傳遍,想那時你面見天子,當堂答對,我也在場,你那一番以文治國,以武伐交的理論,讓人耳目一新,這不,皇上受了你的啟發,把我等一班青年文臣外放歷練,我才能升任知州。”費清說道。

“費大人折煞下官了,我年少輕狂,恃才放曠,幸而聖上賢明,不與我計較,反而還許我一任知縣,我已經是汗顏了。”謝浥塵連忙回道。

文人相見便是如此,少不了些迂腐之氣,一頓互相誇讚之詞,王大和王小二在門外聽了都不禁暗暗發笑。

費清說的這當堂答對,便是數月前謝浥塵與餘重等人,在中京扳倒曹顯貴後,上朝覲見天子時,謝浥塵與天子的一番答對,以他不過雙十年華,卻對治國之道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一時之間名動京師。

數月前,朝堂之上。

謝浥塵與歸明一起覲見南漢明帝,初見天顏,歸明緊張的無所適從,反觀謝浥塵卻是一臉鎮定,彷彿沒當回事,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謝浥塵,聽說你年紀輕輕便是進士出身,卻在鄉間隨父親開設書堂,看來我朝當真是人才輩出啊。”明帝說著這話,眼睛卻瞟向朝上群臣,言外之意乃是責怪吏部選材不利。

“回萬歲,這皆是因家父身體不好,故而一直相伴身邊,並無其他原因。”謝浥塵回道,他這樣說一來給了皇上臺階下,二來也免得招惹朝臣記恨。

“如此說來,你倒是十分有孝心,這倒也合情合理,畢竟本朝歷來提倡孝義為先。”明帝捋了捋鬍鬚,一臉笑意,對謝浥塵的回答頗為滿意。

再看朝上吏部官員,早已驚得一頭冷汗,連忙偷偷擦拭。

明帝對一旁的內侍點了點頭示意,內侍展開聖旨,開始宣讀,對扳倒權臣曹顯貴的眾人一應嘉獎,卻偏偏漏了餘重。

歸明心中頗為奇怪,便想直接相問,卻被謝浥塵暗中使了個眼色,阻攔了下來。

二人接了旨意,謝浥塵卻突然說道:“回萬歲,小生不願做這太子侍讀。”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內侍大喝:“大膽,萬歲爺的旨意,那便是對你的恩賜,你豈敢口出狂言,抗旨不尊。”

明帝卻擺擺手,示意內侍退下,說道:“我倒想聽聽你的想法,這太子侍讀,那便是未來的天子近臣,多少人求而不得,你卻想推辭?”

謝浥塵說道:“小生謝萬歲恩典,這太子侍讀,雖然顯赫,卻不是小生所願。”

“哦?那你所願為何?”明帝問道。

“治國興邦,勵精圖治,驅除胡虜,還於舊土。”謝浥塵輕描淡寫的說出了十六個字。

此言一出,更是震驚朝堂,眾大臣紛紛私語,這少年真是年少輕狂,口出狂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明帝聽了這話,卻饒有興趣,竟然笑著繼續說道:“朕倒是想聽聽你的治國興邦之策,驅除胡虜之謀。你若不說出個所以然,恐怕這朝堂上一眾文武,頗有不服啊。”

謝浥塵抖了抖袖擺,正色說道:“我朝自太祖建國,重文抑武,終有漢寧戰禍,到如今歷經五朝,雖國力尚在,卻歲貢於北寧,以臣事之,若太祖泉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此一番話,字字如芒刺在背,也是事實,講出了南漢國數十年來的無奈和屈辱,朝中大臣中有同感者不禁暗自落淚,主和派卻躁動起來,紛紛指責謝浥塵口出不遜,要治其罪。

明帝擺了擺手,平息了眾臣的議論,要說這屈辱感,恐怕誰都不如他感受的深刻。

明帝自漢寧大戰後登基,沒有一日不想著澄清寰宇,奪回失地,可惜他雖為天子,朝政卻一直把持在曹顯貴與陳敬的手中,二人皆是主和派,如今曹顯貴倒臺,對他而言也是一次機會,不如趁此機會,扶持少壯派的實力,以期未來。

所以謝浥塵雖然口無遮攔,明帝心中卻不怒反喜,在他眼中,歸明與謝浥塵都將是未來自己的羽翼。

“愛卿接著說。”明帝示意道。

“如今我朝國力日強,文武之才輩出,當奉行以文治國,以武伐交的國策,大力發展經濟和軍備,逐漸削弱北寧對周邊小國的影響,待時機成熟,選一上將軍,統百萬雄師,還於舊土,指日可待。”謝浥塵之言,豪氣幹雲。

明帝不禁心中暗暗稱妙,其實他也並不是沒有這樣想過,如今卻藉著謝浥塵的嘴,說了出來。

“萬歲爺,我南漢國與北寧國已交好多年,歲幣對我朝並非重壓,因為這些錢糧與其交惡,實乃下策,年輕人驕傲狂縱,實屬正常,還望萬歲三思。”說話的正是當朝權相陳敬。

作為主和派的代表,他此時再不說話,唯恐這滿朝文武,都要被謝浥塵一番慷慨陳詞給說服了去。

“陳相此言差矣,我朝如今國力日盛,歲幣雖非重壓,卻是資敵以糧,我們又如何保證,北寧人不會狼子野心,變本加厲,我們斷不可將國運押在敵人身上。”謝浥塵反駁道。

“哼,黃口小兒,國家大事,豈是你能隨便議論的。”陳敬不屑地說道。

“陳相,小生敢問一句,如民不智,國何以強,你不讓我議論,難道你就堵得住天下悠悠眾口嗎?”謝浥塵義正言辭的一句話,竟然把陳敬頂撞的一時語塞。

眾臣見狀議論紛紛,有同意謝浥塵的,有支援陳敬的,一時之間哄亂起來。

“好了,眾位愛卿都是國之棟樑,不必爭吵,既然謝愛卿不願在朝中為官,你所願為何?”明帝一言阻止了朝上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