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帝陵之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登珠穆朗瑪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登珠穆朗瑪峰

我與二炮走到登山協會門前居然發現門前已經集合了兩組隊伍,而不出所料,這就是我們一行人的陣容,而其中還有幾位國外的探險家也在其中,趕巧這次人比較多所以大家一致決定一起攀登,而對登山前還會有一個儀式,以表示對這次之旅的重視,其中整個隊伍之中的領隊發表講述,給我們講登山的規則。

前去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者也不在少數。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山峰,要登上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會選擇結伴而行,至少在挑戰的過程中能夠相互鼓勵和陪伴。但是攀登珠峰有不成文規定,那就是同伴摔倒不能攙扶。

這規定看上去喪失人性,不講道義實,則有自己的講究。首先,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的峰,也是一座雪峰,在攀登的過程當中的氣候可想而知。越往山頂上面走,氣候越是嚴寒,這個時候根本無暇顧及別人。其次,在攀登的過程當中,隨時可能遇到一些意外的情況,比如雪崩和落石,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當有同伴摔倒的時候,如果前去攙扶,不但很難把同伴救上來,自己也可能有生命危險,甚至把全隊人的生命都搭進去。即使你想救人,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在那種處境下,救援成功的可能性十分小。雖然這次兩組隊伍,每組隊伍六個人同行十二位,但人生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來攀登珠峰都是有目的性的,都希望自己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很少有人願意為了同伴而浪費自己攀登的機會,畢竟攀登珠峰的勇氣可能只有一次,而且每個人為了這一次攀登都付出了很多。

整個安排過程之中時間沒持續多久,儀式過後陸陸續續開始上山,前兩千米還是沒有任何難度的,當走上珠峰那一刻我忘記了這次來的目的,因為現在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我想站到山頂,但我深刻的明白這次之旅非常艱難,因為99%的人都不會去攀登珠穆朗瑪峰,登上去你究竟會看到什麼?

登上珠峰

你會看到一切,因為你面臨的是死亡,99%的人都不會去攀登珠峰,人性對極高山有一種天生的恐懼。

我想很多人都懂得攀爬,但是所謂的登頂珠峰那些技巧大部分都用不上。當海拔不斷上升

你看到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一個你在城市、村鎮中完全無法體會的世界

一個只有0.00007%的人類經歷過的世界

我們整個過程進度並不快,因為要保持體力,面臨著高海拔和高原反應我們需要保持身體功能的正常,二炮與我必定是非常業餘,但平時生活中經常的訓練對這次就有很大幫助,而同行整個隊伍有六位都是夏爾巴人,而其中還有一位女性,叫做薩日圖,而我和二炮在面對她居然有一種挫敗感,這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人家是是個王者帶倆白銀。我們都是小老弟.....

整個過程海拔一點點提升,人類常年居住的絕大部分城市,都在這個高度之下,拉薩海拔只有3600多米,北京40迷,上海只有“可憐”的4米。海拔再高一點就是,久烏拉埡口(也稱加烏拉),它比絨布寺離珠峰稍遠,卻是世界上唯一同時觀賞

4座8000米級雪峰的地方。

絕對是世界最牛的觀景平臺

清晨在這裡遠眺珠峰,終於有了仙境神山的感覺,現在我們一行人在原地做簡單的休息,來恢復體力,感受身邊氧氣的稀薄。吸收的沒一口氣都倍感珍惜。休息二十分鍾之後繼續出發。

到達久烏拉埡口,海拔5210米,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縣級以上城市比它更高了,最高的西藏雙湖縣也才5000米,現在,你比絕大部分人類都高了一大截,海拔再往上就是珠峰大本營,以登山者最常去南坡線路為例,大本營位於海拔5334米,這個高度的地球上已經沒有永久居民。

空氣中大約只有北京50%的氧氣含量,但是有個好處就是,一點霧霾也沒有,在它之上還有4個營地為登山者提供補給,在到達大本營之前,歡迎你的不是美景,也不是你的夏爾巴嚮導而是一片墓地,這裡是一兩百位遇難登山者的衣冠冢,群山之中它更像是一片“亂葬崗”。

而在這裡我一眼望去無不是墓上陰氣環繞,我靜下心來去感悟,感到過百個聲音彷彿在表述無畏,不甘,還有對家人的慚愧,而靈氣久久不散,關於這些身邊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我們需要在大本營過夜,因為夜晚的珠峰之上變化多異,所以不可以在攀爬,需要在大本營做過休息待到明日繼續。

我們吃過晚飯喝過熱湯,我獨自一人前往碑墓之前,我盤膝而坐在群墓中心,透過心中的心力意念不斷引導周圍底氣磁場的變化,如果有人在遠方看我的頭頂,必然會從我的頭頂看到一抹紫氣,這是地師的承脈境界,三花聚頂,源脈紫氣的特殊氣場。此番作為完全是為了安撫這些不敢的靈魂,此乃因果,但我感受到這些人的悲涼,所以我能做的只有這麼多。

三十分鍾之後,鞠躬禮拜我悄悄地回到房間之內,而群墓之中泛著點點紫光亦無陰氣環繞反而顯出一種祥和,而此等異樣久久不散。。。。

第二天早上。。

珠峰大本營之上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危險也許會有點發怵,但我們一行人步伐鑑定緊隨其上。挑戰巔峰的慾望依然更加強烈,而且大本營的風景的確不錯,可以暫時忘掉危險,畢竟有這麼多人都在登山,人性就這樣,以為人多就安全。

在這個高度上廁所是一件痛苦的事,無論你花了3萬美金還是8萬美金前來登山,你都享受不到一個正常的廁所而且接下來的時間條件只會更差,還有更大的危險,地震、雪崩。

海拔再往上是被人稱為“恐怖冰川”的昆布冰川,海拔5700米,它是去往1號營地的必經之路,巨大的冰塔在頭上搖搖晃晃,時刻可能墜落,經過這裡的人經常會聽到巨大的撞擊聲,不管是掉進去或者被砸中,你都沒有生還的可能。

昆布冰川再往上是一號營地,海拔5943米,二號營地,海拔6400米,三號營地海拔7162米。

就在我們剛剛抵達三號營地的時候營地前方剛發了一次雪崩,還好沒有人傷亡,如果在登山過程中發生雪崩登山者幾乎沒有可以躲避的空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往上是四號營地,海拔8000米,這裡是衝頂前的休息之所,衝頂往往是從半夜

就出發了,營地的燈光和衝頂者的燈光在山脊上連成一條線。

從大本營到四號營地也許我們一行人會碰上壞天氣,它阻止你繼續向上,甚至一直等很多天焦躁、魯莽的情緒,會考驗你的耐性,或者出現視線模糊、凍傷以及其它症狀,珠峰就像一個大的測試場,你身體部件的每個細節都在這裡經受極端檢驗,有點小毛病就會在這裡被放大,它會讓你看到你身體的極限在哪裡,過了四號營地便進入了8000米以上的區域。

路上不斷出現的遇難者會向你宣示這裡是,死亡區,氧氣含量只有海平面的30%,

海拔8200米,我們一行人再一次放慢速度,而如今從我們上山直到這裡已然過去了一週,而在這一週之中無時無刻都在煎熬,即使我心中像空靈也做不到,只能維持身體不倒下,而二炮的臉蛋之上已經見到一大塊凍瘡,我現在狀態也好不到哪裡哪裡去,狀態很不好。

這時候國外的登山探險家走過來,我們圍在一起互相鼓勵,其中他給我們講了一段故事。

“登山家弗朗西絲·阿森蒂夫,她是第一個不帶輔助氧氣登上珠峰的美國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卻因缺氧虛脫倒在了珠峰下244米處的地方,登山者伊安·沃達爾發現了她,弗朗西絲哀求:“請不要扔下我”,然而伊安卻沒有能力將她活著救下山,多年來他一直揹著“見死不救”的惡名,飽受譴責。

如果是你,你會扔下隊友或者被人扔下嗎?任何一個答案都不會輕鬆,海拔8000米以上就像一面鏡子,把每個人照得清清楚楚,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性格自私、慾望、浮躁、無助會被放大。

現在有團隊開始在珠峰上嘗試將遇難者搬到山下安葬,希望能一切順利,遇難者死了,但也許他們只是以另一種方式活著,一種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方式,再往上你就到達了,海拔8790米,離登頂只差一步,然而珠峰居然未能免俗地“堵車了”。

這裡被稱為,希拉里臺階,以登山者的名字命名,這是一處幾乎垂直的裸露山體岩石斷面,通道狹窄、上行下行擠成一鍋粥,現在需要考驗你的溝通協調能力,究竟誰先上?後上的人曾經在等待時就被凍傷了,從山頂往下俯視,下方就是希拉里臺階,“踩過”希拉里的擁堵路段,然後我們便到達了珠峰之巔,海拔8848米,珠峰巖體高度為8844米,加上上方的雪蓋高度為8848米。

我站在這個高度上,嘴唇發紫、手腳麻木、目光渙散,不想再多走一步,摘下氧氣面罩看著飄在雲海上無數雪峰

高處不勝寒一覽眾山小,幸運的是我們一行人都在,二炮這會已經無心觀看美景,現在整個人狀態就是癱倒在山頂吸著氧氣,逐漸恢復狀態,而同行的夏爾巴人還有國外探險家也是獨自在恢復狀態,不同於我i們就是他們深情之中除了激動還有一種解脫,好像是在感謝一眾人都可以安全來到這裡。

我興奮中瞭望著一望無際的雪景一種征服自己的感覺不斷在心中徘徊。但此刻我狀態也很差,現在也把氧氣扣在嘴上,坐在石頭之上不斷地回覆狀態。就在我就想跟同伴溝通的時候。

忽然,一個黑影出現在我面前。居然是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