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大忽悠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857章 孫文臺魂留大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57章 孫文臺魂留大漢

第857章孫文臺魂留大漢

……………………………………

荊州,江夏。

如今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已經過時了。

朝廷不僅把江夏、武昌兩郡再次合併,甚至還將漢水入江口,原本雲夢澤中的一大片地方也劃撥進來,設定了“大武漢郡”。

沒錯,武漢郡前,冠以大字,因為劉漢少親口說,這是彰顯我大漢武風之地,也是英雄輩出之地。

而且“大武漢郡”已經從荊州劃分了出來,接受朝廷的直接管轄,這也是朝廷最新設立的一級行政單位,被稱作“直管郡”,級別等同於州。

另外與“大武漢郡”一同被設定為直管郡的還有益州巴郡的江州,以及從揚州吳郡的海鹽、由拳、婁縣三縣,在靠海的位置,各劃出一部分區域,新設定的“華亭郡”,此乃“一江三郡”。

除此之外,在大漢的東北地區,原本的扶余王城以北,因為“速末水”已經改名為“松花江”,所以臨江設定“松花郡”。另外還有大漢西部的“昌吉郡”,西北地區的“貂蟬公主城”,南方的“星島港”、“漢皇子城”以及漢邊郡南部臨海的那個“順安城”也被改成了“華安郡”。

也就是說,在大漢所有的州之外,一共設定了九個“直管郡”,而它們不僅可以拉動周邊經濟,成為改制試點,對於穩固地方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比如說“松花郡”,處於東北四州的中心位置,又緊鄰著松花江,可以透過水道快速到達周圍各州。朝廷直管此郡,不僅可以從經濟上大力扶持松江,帶動整個東北。萬一東北某處出現反叛,或者是躥進來幾頭熊瞎子、小野獸啥的,也可以以此為基,就地調集兵馬糧草,迅速撲滅叛亂。

再比如西部的“昌吉郡”,原本屬於伊州,南邊是新州,北邊是回州,西南還有楚州、茲州,西北還有真州、契州,最遠的西邊則是一個蒙州。而它因為連通著青天大道,距離中原又比較近,如果打造成大漢西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對於西北部普及大漢文化必然發揮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而與之對應的“貂蟬公主城”,作為大漢的西北前哨,本身又是苦寒之地,如果沒有朝廷的大力扶持,想要達到強邊的目的,必然極為不易。

所以,將此二郡設為直管,那就相當於朝廷在大漢西部、西北地區有了一刀一盾!

再說“大武漢”,那就是朝廷積攢了這麼多年的能量的一次大爆發,不僅可以帶動整個江南,甚至可以影響到漢南半島。而想要大武漢發揮出如此巨大的作用,咱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座橋。

“大江大橋”必須要修,並且要儘快修好!

否則不單單會影響到大漢公路的建設發展,甚至連鐵路都怕要耽誤了。

在此之前,交通部、橋樑建設廳聯合皇家科學院,研究了很多建橋方案,比如說公路橋與鐵路橋分開建造,或者是加大橋樑寬度,中間跑火車,兩邊走馬車。

但是這些方案各有缺陷,比如兩座橋的造價肯定比一座橋要高許多,或者馬車與火車擱在一起跑會有巨大的安全隱患。

後來孫堅三子孫翊所在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雙層橋”,下層準備鋪設鐵路,上層則留給車馬行人。

孫策、孫權兩兄弟都快跑到天邊了,只有孫翊聽話孝順,學習橋樑設計

,算是繼承了孫堅的事業,於是孫堅親自拍板,決定在大江之上就建一座“雙層橋”!

這可不是說孫堅偏心兒子,敢拿這麼大的工程去讓兒子練手。關鍵在於這既是大漢建橋行業的一次挑戰,也是一次創新的機會。一旦獲得成功,將來以後,大漢所有有鐵路橋的地方,大概都能投一次資,獲得兩座橋的收益。

為了這座“大江大橋”,孫堅還親自帶隊前往大武漢,選擇建橋地點,測量江水深度以及江底的情況,而後眼看著大江之上豎起了橋墩,架起了鋼架。

…………

今天的風不小,眼瞅著還有大雨要來。

孫堅不放心大橋上的工地,決定上去再巡視一遍,儘管鐵軌、鋼樑都是冷冰冰的大疙瘩,任憑多大的風應該也吹不走,可是這些東西在孫堅眼裡都金貴著呢,真是不能出一點差錯。

天氣不好,原本工人們也是接到命令,準備提早收工的,但是還有幾根已經立起來的斜梁沒有固定好。別看只是幾根斜梁,可是哪一根想要立起來都不容易,需要多少人費勁巴拉、齊心協力。所以工人們打算搶時間,把這幾根斜梁與支撐梁固定好之後再下橋。

孫堅就在旁邊看著,一邊提醒工人們注意安全,一邊又催促著大家快一點。

雨點噼裡啪啦地落了下來,打在鋼樑上,起先還能聽出個點兒,後來便成了一片嘈雜。

“回去吧,大家都趕快回去吧。”

許多工人聽到孫堅的吆喝,紛紛收起工具往橋下走,其實也是因為活已經幹好了。然而有一組工人卻說:“不行啊,廳長。我們這兒還有幾組螺栓沒有固定好。”

因為是雙層橋的緣故,眼前這些斜梁與支撐梁組合在一起,上邊可是還要再鋪一層橋板的,所以必須固定牢固。再者,風大雨大的,如果活沒幹好就丟在這兒不管了,萬一出現事故,可是大問題。

然而眼前的雨越下越大,即便工人們願意冒雨施工,孫堅也擔心他們能不能保證施工質量,於是便對工人們說“你們都下來”,而後打算親自上陣。

自從祖茂因為貪腐問題被處置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孫堅的情緒都特別低落,既為老兄弟的遭遇而感到痛心,又為他感到丟人。好在孫翊懂事,又能夠經常陪在孫堅身邊,給予了他很大的安慰。

此時眼瞅著孫堅要親自上陣,與之同來的孫翊擔心其父的安危,便說道:“父親,我上!”

孫堅說:“啥你呀我的,咱們父子一起上!”

因為沒有焊接技術,所以現在固定斜梁,就是把螺栓擰上之後,有人在裡邊把著螺栓,有人在外邊擰緊螺帽,而後再把螺栓長出來的部分砸彎,防止螺帽鬆動。

孫翊擔心孫堅,同樣的,孫堅也擔心孫翊,哪能讓兒子幹比較危險的活兒呢?所以現在就是孫翊在裡邊把著螺栓,孫堅在外側擰著螺帽。

一個擰緊了,再來一個,底部做好了,再來中部。眼瞅著這根斜梁就要固定完畢,最後還需要再拿大錘把螺栓砸彎。這也就是孫堅了,單手掄錘也比別人雙手給力。

然而此時的雨已經下的讓人有些睜不開眼睛,孫堅換砸下一個螺栓之時,把著斜梁的手突然滑了一下,而後便跌落進滾滾的大江之中。

孫翊救父心切,竟然跟著也跳入江中,隨著滾滾的江水一翻,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

“孫堅死了。”

聽到這個訊息之時劉漢少愣怔了半天,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如今的大漢內部既不打仗,又沒鬧災,而且孫堅的身體又壯的像頭牛,怎麼可能說死就死呢?

而後聽罷孫堅父子遇難的經過,劉漢少立刻喝問:“找了嗎?找了嗎?”

前來回報訊息的楊修說:“找了,但是還沒找到。”

“沒找到,你們怎麼就說他死了?孫文臺出身江東,肯定會游泳!”

可是會游泳,難道便不會被淹死了麼?

繼而劉漢少又悲憤地吼道:“那就再找啊!仔細找!認真找!往下游去找!大江裡找不到,就去大海里找!”

楊修見劉漢少狀若癲狂,連忙勸慰道:“陛下,陛下,請您節哀。如今孫廳長的家眷還不知道他們父子遇難的訊息,孫師長還在蒙州,此事究竟該如何處理,還需要您來定奪啊!”

人都不在了,還需要哥定奪什麼?

難道哥這個大漢皇帝能夠定下孫堅的壽數,讓他別走的這麼早麼?

其實與原本的歷史相比,孫堅已經多活了十多年,可是對於正在建設關頭的大漢來說,還是嫌他走的太早太早!

可是粗話的,哥可是大漢皇帝呀,只會像劉備那樣哭鼻子可不行,無論遇到多麼殘酷、艱難的事,都必須得儘快做出一個“定奪”!

於是劉漢少讓楊修先派人去通知孫靜,他再回家喊上雲三妞,而後一起前去孫堅府上,把這個訊息告訴給吳夫人。至於孫堅父子的身後事究竟該怎麼辦,還要多聽聽吳夫人的意見才行。

然而吳夫人聽聞噩耗之後,表現的竟然比劉漢少還冷靜、堅強,只是感傷地說:“不管他們父子去了哪裡,魂兒始終都是留在大漢的。”

按照吳夫人的意思,雖然孫堅父子的屍首沒能找到,但是孫氏仍要起一座“宗塔”,將他們父子的牌位供奉其中,此事交給孫靜去辦。另外要派人前去告訴孫策、孫權,但是只許他們就地戴孝,不許他們回京奔喪,因為國事為重。

唯獨第三點,此前孫匡因為排行老四,徵兵進入建設兵團,去了“華亭郡”。而華亭之地原本便是吳郡所轄,所以吳夫人也想帶著孫堅的小老婆和幼子幼女們返回吳郡,與孫匡一起度日。

但是劉漢少沒同意。

孫匡還太年輕,又只是個小兵兵,怎麼能照顧一大家婦孺?孫堅為國殉職,別說哥還是大漢皇帝,就算只是他孫文臺的兄弟,也不能在他身後,眼看著他的家眷無依無靠,所以便與三妞一起勸說吳夫人留在洛陽,並且還要把孫匡調回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而又過月餘,有當地漁民在彭蠡澤之中打撈出了兩具屍體,根據衣著判斷,應該就是孫堅父子。聞聽此訊之後,吳夫人精神終於崩潰了,因為哀傷過度,一病不起,隨後竟然也跟著去了。

孫匡終於帶著父兄的骨灰回到了洛陽,然後緊接著卻又要操辦母親的喪事,又要照顧小媽與弟弟妹妹,看著這麼為難的一家子,劉漢少總覺得自己不是個玩意兒。

孫堅身後,無論他們一家有多麼艱難,哥總算還能幫襯一把。可是大漢還有多少人家會遇到難處,是哥想幫也幫襯不上的?

哥把千千萬萬的大漢男兒像撒豆子一樣,都撒了出去,如果他們的家裡遇到難處,又該怎麼辦呢?

難道,哥真的做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