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才女成長策略最新章節列表 > 219 生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9 生平

若是就這麼聽吳平安說話,那麼他的叔叔很可能就是當初的‘小五’。

年紀、行為、日常都對得上,最重要的是,吳平安的話揭示出一個她們以前並不知道的細節,原來吳平安家中歷代是在藥鋪做事?

這藥鋪雖然也是經營的行當,可是這夥計同飯館酒樓的夥計不一樣,長年在藥鋪做夥計,就算做不到熟知藥性,最不濟也要會寫字看方、分辨藥材,基礎文化必須要有。吳平安的父親還曾經想要小五這個弟弟一起跟著他做工?也就是說,小五同樣也是讀書識字,會藥材的識別,甚至很可能還會些配藥、製藥的手法,那也就怪不得他拿到了肖婉兒的書之後,自己就能試配出其中的香方來。

王怡真突然開口道:“我發現……你們行健武館的層次挺高啊?你也好,小五也好,竟然都識字?你們不會是什麼隱秘組織吧?”要知道這可不是現代普及義務教育時代,一個家庭裡,孩子會書寫識字,那可是中產階級小康家庭的標識啊,而傅衛東和小五都識字,可見出身都還是很不錯的,這樣人家的子弟,竟然跑到了行健武館當混混,而且沒記錯的話,當初武館中那一批的師兄弟,也是一手一本從肖婉兒那裡偷的書,這到底是行健武館對混混素質要求太高?還是武館基礎教育中包括了語文課啊?

傅衛東簡直哭笑不得。王怡真腦洞開太大,有時候往往能直擊真相,但是也常常會偏離主題十萬八千裡,還拉不回來。

“你想太多了。”傅衛東說道:“我本來家裡條件就不錯,去武館當學員也是另有隱情,小五那個人,雖然認識不久,但好歹是武館中唯一接觸過的,他正是讀過書,見得多懂得多,又太過聰明,心比天高,不想跟他父祖一樣,一輩子給人當學徒,才想自己出來混個門道,京中貴人雖然多,普通人也是攀附無門,武館雖然多數是些底層混混所在,可是這些貴人們,也總會有些見得人見不得人的事,用到混混吧。武館對他來說,不過是晉身之途。至於其它人,都是不識字的,他們拿肖婉兒的書,圖的不過肖婉兒大名,以求千金之利,只怕之後轉手也就賣了。但是……按著我們這一行的習慣,剛摸回來的東西是不著急出手的,要等一段時間,看看風聲;更不能大家一起出手,會降了價格;更何況書籍這東西,還是聞名天下的肖婉兒的書,不是金銀玉器,很容易被主家找到,而且雖然是孤本,卻不是古董,這種物件,當鋪又不見得敢收,就算要賣,也要慢慢打聽主顧和銷髒的門路,所以大家拿到書後,雖然沒有明說,但必然不會有人包著賣的。只是回來之後沒多久,武館就失火了,那些書,也不知道有最後去了哪裡?”

王怡真點了點頭,她就說嘛,哪有一個武館招打手混混還要求文化課過關的……所以說,問題還是在於,明明行健武館並沒有死者,為什麼吳家會接到通知說,小五死了。

“你這叔叔叫什麼名字?你們家是何時知道他的死訊的?是什麼人來傳訊?怎麼說的?”王怡真一加串的問道。

吳平安則開口道:“我爹叫吳長福,叔叔叫吳長?。說起他的死訊,我也不記得太清楚了,只記得大約是十多年前,我那時也就才5.6歲,叔叔有一年過年沒有回來,我爹還唸叨著怎麼過年都不回來了呢,想要去找找,可是我們並不清楚他常在的是哪家武館,我娘又煩他回來也是只吃不做,長年不在家,偶爾回來一次不說往家帶節禮,也是連吃帶拿的,說叔叔有大老爺的心,沒有大老爺的命,不讓去找。那是第一次,叔叔過年也沒有回家,等到年後了,我爹又唸叨他,說是開春怎麼也去看一眼,可是開春沒有幾天,我爹供職的藥鋪裡就接了大生意,要研發新香粉,我爹又被東家提撥,做了管事的,我們家幾代給東店做工,我爹還是第一個從夥計提了管事的,還加了薪水,那之後我爹管著鋪子新香粉的事情,忙的就走不開了,再這之後,藥鋪裡的生意時好時壞,我爹也顧不上我叔了,結果那一年,叔叔又沒有回來過年,正這個時候,我爹老東家的店倒了,我爹沒有工作,便心生了回鄉的想法,決定無論如何去找一找叔叔,就算不帶他一起回去,也得將這個訊息告訴他。沒想到找了好一段時間,都找不到人,有他以前的夥伴聽說了,便找上了我爹,那人我們也不認識,簡單說了幾句話,留下東西就走了,我們才知道,原來叔叔早就死在武館的火災裡的,他的遺物由同伴收著,卻不知道我們家的地址,我爹這一找去,他們便將叔叔的遺物給了我爹。我爹傷心極了,店倒閉了、東家上吊了、弟弟也死了,他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大哭一場,又大病了一場,這下想要回鄉也做不到了,好在我爹在老東家生意極好的那兩年存下了不少的錢,大約有個幾十兩,又拿到了叔叔遺下的三百兩,我們家買下了兩間房子,一間自住,一間出租,我爹再炮製些藥材,送到藥鋪裡,日子也過得下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怡真聽完了,先看傅衛東,順手給他比了個“三”,傅衛東搖了搖頭,那眼神裡的羨慕嫉妒恨,讓王怡真已經不用問下去了。她想也是,傅衛東做了十年的山大王,手上都沒湊夠三十兩,要是做小混混能每年收入三百兩,只怕傅衛東這輩子都會賴死在京城。

吳平安這個人,長相雖然普通,不過性子腦筋看著倒比那李管事的兒子靈敏幾分,王怡真的問話,他半分不敢簡略,即不添油也不刪減,將能知道的都說了,雖然時間點有點模糊,但前因後果說的清楚,王怡真同傅衛東跟著他說的話算了算,便把線擼出來,大體上,當年的有些事情,就像拼圖的一角似的,慢慢的還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