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才女成長策略最新章節列表 > 077 相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77 相似

“莫非姑娘並不知道令堂與我父的淵源?”

“啥淵源?前男友?”王怡真是聽說,當年自己親孃好多追求者的,那多試用幾個……好像也說得通,是不是分手的時候撕了一本書,約定有朝一日再見,才可將兩書合一?

“咳咳……”楊顯忠沒喝茶,也嗆得不輕快,這信口開河、疑車無據的段子,就是市井中的大媽也不敢隨口說啊,這還是伯府的小姐呢。“絕無此事。”楊顯忠先堅定否認,然後才開始說起了當年兩家的先輩,也就是肖婉兒與楊父的淵源。肖楊兩個人的淵源就是……你是一個好人古代版。

別說前任了,兩個人連朋友都算不上。

故事的開頭其實挺美好也很俗套,窮書生進京趕考,路上財物被盜餓暈路邊,富家才女路過順手救了一下,給衣給食打氣鼓勵。窮書生暗生傾慕之生,富家女則……身後一堆的追求者。

那時候肖婉兒已經名動京中,追求者中長得帥的、富的流油的、身份高貴的、身份高貴富的流油還長得帥的,一堆一堆的,而且因為追求者太多,已經開始有點走交際花路線了,名聲又不太好,所以肖婉兒當時救個男人就跟救只小貓一樣簡單,根本沒往心裡去。

但是楊顯忠的父親楊盡仁對救命恩人上了心,他覺得救命恩人看不上自己一定是自己要嘛沒嘛,於是下定了決心,若能中舉就去表白,後來中舉了,可是肖婉兒那時候都傳出來有可能要做皇妃了,一個新進的舉人怎麼可能入得她眼,楊盡仁的表白被拒了。

當然,其實兩個人心裡都有數,表白被拒並不是一邊是皇妃之位,一邊是舉人之妻這種根本沒法比的砝碼,而是肖婉兒就從來沒有將楊盡仁看在過眼中,所以楊盡仁明知道她心裡沒有自己,還是時不時的表白啊、約飯啊、請看星星啊、遞情詩啊,被拒多少次都不氣餒。

這麼說吧,在肖婉兒要當皇妃的流言傳的四面八方都是的情況下,楊盡仁是唯一一個堅持追求的,因為他大膽斷定肖婉兒不會去做皇妃。

“當時的皇后紀氏出身閩南大族,皇貴妃李氏出身宋國公府,後宮出現兩虎相爭之勢,紀皇后家勢大,可是離得遠,李貴妃勢弱,可是人脈多,當時李貴妃處處壓紀皇后一頭,這個時候肖夫人若進宮,必然會得聖上喜愛,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定被捲入爭鬥,若親近紀皇后,則成為李貴妃眼中釘,若跟李貴妃,則會被紀皇后優先撲滅,聖上愛才女美人,卻不一定希望自己看中的人捲入這種爭鬥,反而不如肖夫人當時那種超脫的身份,以詩會友反而沒這麼多麻煩,所以當時流言只是流言,但最主要的是父親認為肖夫人的性子太張揚,不可能喜歡拘束又沉悶的後宮,所以他覺得,在這種流言四起的時候,努力追求一定會有極大的收穫。”

可以說楊盡仁這個人,挺有預判局勢的眼光,他分析的對的,有了入宮的流言,肖婉兒的追求者人數直接下降,肖婉兒若不想入宮,反而得近快找一個“他人”嫁了,然而最後肖婉兒真的另選他人,但卻是名不見經傳的王仕連,如果說王仕連有什麼是勝過楊盡仁的,那最大的特色一定是……臉。

從楊顯忠的容貌上就能看出其父是多少平凡的一張臉,這麼講吧,楊顯忠要是臉上不帶笑,前腳扔出門去後腳王怡真都不一定能認出他來,實在是平凡的太沒有特色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醜八怪都比他好,至少人家辨識度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盡仁在收到肖婉兒已訂婚的訊息時,吐了一口血,因為對方只是訂婚,所以楊盡仁派人將吐有血有帕子給肖婉兒送了過去,這已經不知道是幾個意思了,深情有、悲怨有、估計吧……威脅也妥妥的有,肖婉兒便給他送回了一部書來。

正是《包公案》第一部《阿彌陀佛講和》。便是兇手逼j不成殺人,情郎差點失掉功名的故事。當時楊盡仁考為舉人再中進士,已經順利選官,入職大理寺,雖然只是個從八品下的評事,但做為寒門學子來說,仕途已經開始了。

“王大姑娘不是問我如何知道是你麼?其實自你說那個傳話故事開始,我便曉得了,因為那並不是《包公案》第一則的故事。”

“啊……不是嗎?”王怡真頭痛,她其實根本不知道包公案第一則是哪則,她只是隱約看過類似的故事,其實四大公案裡這種因誤會**殺人故事好多的,包括《三言二拍》中也有,內容相似,只是誤會的過程各有不同。

但似乎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反而楊顯忠由此確認了王怡真手上有肖婉兒的遺物,只有閱讀過大量書籍的人才會有這種“我好似在哪見過但我就是想不起來”的糾結,不像楊顯忠,因為手頭只有半部《包公案》所以只能翻來覆去的看,快要倒背如流了。

“這則《阿彌陀佛講和》說的是書生與小姐有情,小姐從二樓垂布條至樓下接他,卻不料誤拉了一個和尚上樓,對方**小姐不從身死,外人疑是書生殺人,幾乎要了那書生的性命前程,是有包有路過,解了此案,書生感念小姐深情忠貞,發誓此生不再娶,果然一生只納妾生子。”

“等下。”王怡真大驚:“一個小姐能徒手拉和尚到二樓,這樣的天生神力卻在二人爭執反被殺了……”你特麼是在逗我?

“呃……這個,和尚用的是刀,是刀,小姐雖然力大無窮,但不擅刀劍。”楊顯忠冷汗分析道。一般人不是都會唏噓書生小姐的愛情、痛恨兇手的殘酷,並且從中看到查案的精華以及警世的意義嗎?為什麼這姑娘糾結的是女方的戰鬥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