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壞丫頭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9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9章

楊氏淡淡一笑:“她那樣的境況下,只有這般看得開,才不會被憋死。”

劉稻香對此只是笑笑。

吃過早飯後,陳氏帶著楊氏及伺候她們的人一起離開了這個平靜而不起眼的莊子。

又過了幾日的光景,劉稻香收到了訊息,劉旺貴最終與楊氏和離,而楊氏帶著自己的嫁妝與陳氏一道離開,楊氏給劉稻香來了信,她要去京城郊外的一座庵裡修行。

佛曰: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她說,她要如佛所願,從此青燈相伴,跪拜佛前日日祈求,即便清苦修行千百世也甘之如貽,希望有一日能感動蒼天,換來她與表哥的來世情緣。

劉稻香見了她的信,卻是凝眉坐在窗前半日,一直到金烏西墜,火燒天邊。

青梅等人在外廊下候差,只隱隱聽得自家主子幽幽地嘆息,不知是為楊氏,亦或是為自己,沒來由的叫人心裡沉甸甸。

端午日雨,鬼旺人災。

一大早起來,陰雨綿綿,劉稻香的心情沒來由地低落起來,正推開木菱花窗,趴在視窗望著天空發呆。

“姑娘,姑娘,快些來瞧瞧,夫人讓人給姑娘打了豆娘釵送來了!”春暖捧著一個盒子進來了。

青州一帶的習俗,每逢端午必要雄黃畫額,戴豆娘。

劉稻香不知豆娘是什麼,好奇地從春暖的手中接過小飾盒,開啟一看,是一對點翠珍珠銀釵,而在銀釵的一端分明是兩隻流光溢彩的昆蟲?

她眨巴眨巴大眼,確定自己沒有看錯,這個,貌似很像蜻蜓啊!

“這個是?”

“豆娘,姑娘,奴婢也是今年才知道,原來,青州一帶有一種能飛的小蟲子叫豆娘,很小,可是翅膀顏色十分好看。”

劉稻香再次低頭看向手中的對釵,原來叫豆娘啊,又細細瞧了瞧,確與蜻蜓有所不同。

“姑娘,奴婢幫你戴頭上吧,夫人說,五月五,豆娘驅,聽說是驅鬼避邪的,嘿嘿,夫人最近很信這個,姑娘還是戴上吧。”春暖邊說,邊給她把這對銀釵插在了分俏髻上。

“今兒個可聽說青州有什麼熱鬧瞧?”劉稻香記得前世都有賽龍船,她翻過一些常見的遊記,皆沒聽說有賽龍船一事,或者,這個時空並沒有一個叫屈原的古人。

春暖歪著頭想了想,答道:“奴婢有打聽過,若端午這一日是大太陽天,青州城內十分熱鬧,還有燈會可逛,若下雨的話,皆只能家家門口倒插艾葉、菖莆草而不出門,都說端午下雨,今年病災多,這一日都不能出門,怕撞了邪。”

也就是說,她要在家裡悶上一日。

“真無趣,自從大姐姐出嫁後越發無聊了,好容易有個談得來的,又是個大家閨秀,誰知,偏是那日日悲鳴,同生不能同死的。”

春暖覺得自家姑娘最近的心情不大好,便提議道:“姑娘,廚房裡做了些菱角粽,奴婢取些來給姑娘嚐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稻香想了一下,懨懨地答道:“我要五彩豆子的。”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心情應了這景兒,接下來的數日,劉稻香的心情依然十分沉悶。

五月十五這一日,劉稻香收到了張裕德的家書,說他不日便要迴歸青州。

她看了看寄信的日子,又算了算,此時回來順風順水,也要一個月,也就是說,她還要二十天才能見到她的小舅舅。

“姑娘,姑娘,夫人讓人來請姑娘去正院裡。”春嬌氣喘吁吁地從外頭小跑進來。

劉稻香今兒心情難得放晴,瞧她髮釵歪亂的樣子,笑罵道:“春嬌,你不想嫁人了麼,瞧瞧你現在這樣兒像啥樣兒。”

春嬌氣得直地跺腳,焦急地說道:“姑,姑娘,快些去夫人院子裡吧,老家傳來訊息,好像是出了大事。”

“大事?能有什麼大事,我家的紅薯做坊都搬到我的那個莊子上去了。”

劉稻香的那個千畝田莊離這個莊子並不遠,平日裡坐馬車,差不多一刻鍾就能到。

春嬌又道:“奴婢問了來的小丫頭,她沒聽大清楚,好像是老家誰死了。”

“死人了?”劉稻香的臉色微微一白,她帶著春嬌出了門,過了端午,日頭一天毒過一天,曬得地面都泛白了。

青絲不知打哪兒鑽出來,夾著一把油紙傘過來。

劉稻香站在廊下等著,她以手搭涼棚,說道:“今兒有些熱呢!”

春嬌答道:“姑娘,這幾日一日熱過一日,奴婢今兒早上還在同青梅說,要把姑娘的新夏衫翻出來了。”

青絲此時正好走到劉稻香跟前,給她撐了油紙傘,傘有點大,勉強能遮住三人頭頂的太陽。

去到張桂花院裡時,一院子的婆子、丫頭都悄無聲息地立在廊下,劉稻香留意到,這些人的衣裳雖沒換,但頭上花俏的頭飾都已取下來,十分素淨。

她微微皺眉,莫非春嬌說的是真的?

只是,她想不出來是誰去逝了。

“爹,娘!”劉稻香進去後,發現劉大富和他的兩個小妾也在。

劉稻香留意到,劉大富彷彿一夜之間老去十歲,神情十分萎靡,眼神呆滯,任由淚水狂奔,嘴裡不知在念念叨叨些什麼。

她心下不由越發疑惑,怎地自家老爹沒去書院?

而且,爹孃的眉宇間凝結著淡淡的悲傷,雙眼也不似平日那般炯炯有神。

張桂花示意她坐到自己的身邊,劉稻香往下便是劉春香,挨著劉春香坐的是劉智浩,最末坐著劉智瑜,在家的大小主子們,都到齊了。

劉三貴清了清嗓音,心情略微沉重地說道:“你們二伯他......”

他的話還不曾說完,坐在一旁的劉大富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悲傷的心情,在那裡捂臉痛哭不已。

劉稻香先是一怔,後又心裡一咯噔,莫非......

她,並沒有自己設想中的那般高興,但也並不覺得悲傷,就是有些宅異於這樣的結果。

“二伯他?”

張桂花眉頭微攏,看了一眼沉浸在悲傷的劉大富,最終搖搖頭,嘆息道:“是的,你二伯他,他不知為何,在端午節那日掉進屋後的豬糞池裡給淹死了。”

掉進豬糞池裡,給淹死了......淹死了.....

劉稻香聞言,不可置信地瞪大了雙眼:“怎麼可能?怎麼會這樣?”

她那位自私自利的二伯,也不過才三十多歲,離“老”一點都挨不上邊。

張桂花把擱在一旁茶几上的書信遞給她,說道:“你自己看吧,你二伯娘請人寫了信來。”

原來,端午節這一日不但青州城這一帶下雨,三十裡村那日午飯前暴雨連綿,那日,劉孫氏一大早便收拾妥當節禮,吩咐翠柳看好門戶,伺候好癱瘓在床的劉仁貴,這才帶了翠玉回了孃家去,又因家中無事,一連幾日大雨,劉孫氏索性留在孃家小住幾日,待到天放晴,路也乾透了,她這才叫了一輛驢車,又大包小包的離了孃家,回到家中時,見大門一把銅鎖,心中不免生疑。

好在她帶了鑰匙出門,又示意翠玉把驢車上的東西取下來。

黃大奶奶帶著小丫頭,拎著個小竹籃從村裡回來,籃子裡擱了一把鮮嫩的紅莧菜,不知是誰送給她的。

“孫氏,你咋回來了?”

劉孫氏伸手推開院門,奇怪地問道:“我為啥不回來?不過是因為大雨,去孃家小住幾日罷了。”

“啊?可那日,我碰到翠柳冒雨尋車,還託了我,讓我家小廝幫你家喂幾日豬,還說什麼仁貴的腿疾痛得利害,讓她帶了仁貴去縣城,還說你在那邊尋了個好大夫......”黃大奶奶頓覺蹊蹺。

伸手一拍大腿,又道:“哎喲,這翠柳莫不是與你家仁貴卷了細軟跑了?”

劉孫氏心中的疑雲越發厚重,她扯出一個難看地笑容,說道:“大嬸子,我先回屋瞧瞧,我到要看看,仁貴這挨千刀的是不是真的......”

她話裡的意思不言而喻。

黃大奶奶催促道:“那你快些進屋雲看看,仁貴腿腳不便利,說不定被翠柳給蒙哄了。”

劉孫氏聞言神情十分慌亂,也顧不上扔在院門口的大包小包,更是不理後頭車伕的叫喊,慌慌張張地跑進屋裡,黃大奶奶從懷裡摸出一把銅錢付了車資,這才叫上隨行的小丫頭準備回家。

哪曾想到,屋裡傳來殺豬般的嚎叫聲。

“劉仁貴,你這個豬變的,你咋這麼蠢啊!”

劉孫氏的怒罵聲不斷傳來,黃大奶奶微微眯起眼,她頓時改了主意,腳尖一轉,朝劉仁貴家邁進去。

當黃大奶奶到時,屋裡一片狼藉,衣裳被扔了一地,梳妝檯被推翻在地。

“孫氏,你家這是遭了賊,我看,你還是趕緊去報官吧,啊,不對,我叫我家小丫頭直接去鎮上請我家老頭子回來。”黃大奶奶先前太過於驚訝,以至於忘了她家老頭子是連山鎮最大的官兒。

不用黃大奶奶再吩咐,隨行的小丫頭已快跑出去尋黃金了。

黃金沒過多久便來了,一進門便對黃大奶奶說:“老婆子,聽說仁貴家中遭了惦記?”

與他同來的,還有幾個裡正。

黃大奶奶指著屋裡亂糟糟的樣子,叫黃金自己看。

孫氏又把自己這幾日不在家的情形說了,黃大奶奶更是把那日遇到的情況說與黃金知道。

黃金伸手拂了拂自己的鬍鬚,微微沉吟道:“如今看來,怕是那翠柳起了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