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回到戰國當掌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章:武學理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4章:武學理念

歸根到底,心體技合一,才是全面發展的可持續道路。

指點完皇甫少明自創的刀劍招數,這小子現在因為師父所說的三句話。一句一句分析,當真是精煉非常,字字珠璣。也不再去理會場上其他弟子的表現,站在林洛身旁低頭不停的思考,如何才能將師傅所說的轉化在自己的刀法劍法之中。

剛才師傅念他學藝不易,特意叫政少爺教他一字電劍。以前在和政少爺比拼的時候他就見識過這劍法的妙處,凌厲無雙,真如疾風閃電,他還猶記年前師傅與龍虎山的東風子道長一戰,所產生的雷音劍氣徑直留下了幾丈長的破壞。

一字電劍速度至上,即便他使出沉穩的刀劍共御的招數,也只不過是抵擋住政少爺的進攻,想要反擊,卻是萬萬不能的。

想著自己明日就可以學到這一門內門弟子才可以研習的劍術,皇甫少明不知道有多激動,心底裡更加堅定要報答師傅的教導知遇之恩。

皇甫少明下臺後,下一個走上臺的是林洛的二弟子趙政。

此次趙政未能夠跟隨林洛前往邯鄲會見天下群雄,一路上少了林洛的親身指導,林洛也比較好奇自己這個二弟子到底自行練習的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政上臺後,對林洛以及臺下的諸位師兄師弟抱拳,然後開始展現他這段時間練習的成果。

林洛這位二弟子,先展示的是一字電劍,這是林洛最早教他們的劍法,半年的不懈的練習,一字電劍早已純熟。

趙政目光如炬,好似前方就有一人與他交戰,出劍急速辛辣,處處攻人要害,劍尖是不是有異響傳出,這是內力灌注產生的特有一字電劍的電閃雷鳴。能練到發聲境界,已經是卓有小成的境界。

林洛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這一趟沒能帶上二弟子出去一見世面,不過總歸這小子沒有疏於練習,劍法卓著也算是略有小成。

而且林洛還發現,趙政使得一字電劍,與別人的略有一絲不同。不過這些小小的改動都是方便他自己出招。比如趙政現在個子不高,使出雷音希希這一招的時候,很難刺中敵人的要害,所以原本直刺的一劍,在政兒的改動下,劍尖上挑,反倒將自己的劣勢變成了優勢,由下及上,反倒讓人防無可防,角度也更加刁鑽犀利。

趙政打完收招,坐等師傅的評價。

“政兒你的劍法使的不錯,已經懂得改變劍招來彌補自身不足,實乃難能可貴,要繼續保持下去!”林洛的一番點評自然引起了其他弟子的好奇。他們眼界未到,還沒能看出趙政劍法中小小的變化,不過二師兄(弟)的劍法凌厲迅捷,倒是真的沒話說,換做是他們,也沒法抵擋。

聽到師傅的誇讚,而且一下就發現了他劍法中的不同,趙政心底對師傅是越加的敬佩,甚至比後世明星的腦殘粉還要鐵。

林洛繼續給諸位弟子講解道:“大家仔細回想先前政兒的一招雷音希希,我教給你們這招要一往無前,直刺犀利。但是政兒因為身高的關係,將這一劍改為上挑,配合身形,反倒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師傅解釋完,諸人才從回憶中恍然,直刺變上挑,威力不變,卻更貼合師弟自身的情況,更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可以說這次改動是極為成功的。

當時在與少明大哥練劍的時候,他就發現雷音希希這一招總是不能成功的擊中敵人要害,他本意是直取中門,可以因為身高以及其他原因,劍尖總是對著少明的腹部,威力大減。每次施展總有一種彆扭的感覺。

當時師傅以及下山,師叔也每日待在小練功房裡練習天羅地網勢,他也不想去打擾。思來想去讓趙政下決心改變的還是師傅的一句話。

所有的武功,都是以武配人,只有最適合的人練,才能發揮出最厲害的效果。

林洛的理論,是吸取了後世武俠迷對各類小說品鑑,對武學秘籍分門別類後的一點旁門觀點。林洛倒是覺得這個觀點十分的貼切,有種將武學追溯本源的意思。

為何武功會越練越差,隨著時代的更迭交替,武學的環境氛圍也在一點點發生著變化,這一點在金庸先生的書中得到了最貼切的展現。

在戰國時,越女阿青憑藉猿公劍法,一根竹棒在手,挑盡三千越甲的奇談美名。隨後到北宋年間天龍八部的故事中,武學層次還是相當高,動輒百年功力,將一陽指練到三品的天龍寺高僧,也不過是一流高手;而在隨後南宋年間的射鵰英雄傳中,三品一陽指的一燈大師,卻入圍天下五絕。

此後就更不用提,除了逆天的震古爍今的張真人這般天資縱橫的高手出現,怕是隨後武學隕落的更是快。

從這方面分析,武學總體上是一直在走向沒落的,而林洛的這種理論,就是另闢蹊徑的解釋。

之所以武學在不斷走向沒落,是因為創新意識不足,鮮有新鮮的血液補充。

要知道創造出一門功法,不論是內功還是招數,肯定都是完美的與創造者契合的,也就是說自創武學,全部的招數心法,都是以自己為模板而開發創造的,自然也是最切合自創者的。打個比方自創者與功法的契合度是100%,這門武功流傳下去以後,後輩人一招一式的學習,但人與人的差異性還是存在,也就是說傳人肯定無法將同一門武學練習到與自創者同等高度的層次。

那麼第二任傳人的契合度有90%,隨後此人將功夫傳給他的弟子,那麼可能就只剩下70%80%,隨後而去,伴隨著武功不斷傳承,契合度也只會降低,最終到達一個閾值。

這就是林洛所提倡的武學只適用於創造者的理論。

趙政記得當時聽到師傅這個驚世駭俗的理論,好幾天才緩過勁來。而師傅對他們的提議,就是創新!自創,或者將功法改變成與自己最貼合的地步。

這就是激勵趙政走出改變招數的原因。

畢竟招數是師傅所授,貿然改變視為不尊師長,此乃大罪。

結果趙政改變後,使這門一字電劍更加凌厲,實乃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