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校草的人生逆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四章 社會的進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四章 社會的進步

自從楊剛在楊氏集團及下屬企業中推行一系列的安全隱患排查活動以來,楊剛這位楊氏集團總裁的身價現在比原來又高上了許多。

雖然像楊氏集團這種大型集團,老總的身價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的。

可之前也沒有如現在這次這般上漲得快。

雖說在外界來看,楊剛身價的上漲可能是所謂的“蓄謀已久”,可只有楊剛這個當事人知道,這純屬巧合。

即便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外界在議論楊剛這次的身價暴漲的熱度依然還沒有減弱。

甚至可以說,有些人已經將楊剛和他的楊氏集團,列為他們時刻關注的物件。

因為那些投機取巧的人,實在是不想放過這麼一個能讓他們獲得不小利益的人。

......

其實,現在外界對於自己的熱度,楊剛何曾不知道?

只不過,在楊剛心裡,他壓根就沒把它當回事兒;畢竟只要你生活在有人的地方,那這些東西便是不可避免的。

與其花心思處處提防著別人的抄襲,還不如將時間或者精力放在創新上面。

之前的事情,楊剛自認為自己也是走了投機取巧的路子。

可楊剛也知道,要想在今後的時代大潮中行穩致遠,只有走出一條別人模仿不來的道路。

也只有那樣,才不用擔心那些後起之秀將自己超越,或者擔心自己被時代給淘汰。

當然了,楊剛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

因為楊剛從一開始,便將公司的創新能力看成是企業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你失去了創新能力,一直靠著模仿,或者是靠抄襲維持企業運轉的話。

那早晚有一天,你都會被市場給斃掉。

所幸楊剛在建立楊氏集團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經認識到了創新這個作為企業持續發張的驅動力的重要性。

所以,在目前來說,在京師這塊土地上,楊剛自認為自己的楊氏集團的創新能力是可以排的上號的。

即便是名列前茅,可對於一向謙虛的楊剛來說;他還是不會過於張揚。

而每次不把話說死,不把事情做絕,也一直是楊剛的為人信條。

可這也只是在對方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來說。

如果對方內心本來就想要將你置之死地,那楊剛也絕不是心慈手軟之人。

因為農夫與蛇的故事,楊剛還是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瞭解了。

而且,從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來看,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比比皆是。

不知道是現在這些人的信仰喪失,還是那些人心裡根本就沒有感恩這個詞。

他們在得到別人的幫助後,基本上都沒有想過要報恩一說。

甚至他們還認為別人給他們的幫助,是應該的,而且是以後還要繼續無私的幫助他們。

如果你在某一天,不給他們幫助了,那他們便將你視為仇人。

......

楊剛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則真實的事情......

一位四十歲單身婦女,在得知某山村的一位孩子需要幫助後,她義無反顧的資助那位小男孩讀書。

而且是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在這段時間裡,她除了為小男孩支付學費,贊助生活費,而且,每個學期都還會另外給他打去一筆不小的零用錢。

就這樣,十幾年過去了,女人從沒有間斷過。

也就是這十幾年,那位曾經的小男孩從以前的懵懂無知,逐漸長成了一個帥小夥兒。

在得知對方已經大學畢業了,女人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因為自己將一個小山村的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們的村子是從來沒有過大學生的。

而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不僅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命運;甚至還在那個村子裡創造了一個記錄。

女人認為,在男孩兒大學畢業後,自己也可以停止資助了。

可擔心對方會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些坎坷。

女人甚至還額外給曾經的小男孩兒寄去了兩個月的生活費。

......

可在第三個月的時候,一個電話打到了女人的手機上。

也就是這個電話,讓女人完全看清這個社會中有些人內心的醜惡。

而那個電話,也正是那位自己曾經資助的小男孩兒打來的。

在電話裡,小男孩兒,不,現在應該說對方是一個已經具備完全行為能力人了。

對方在電話中質問女人“為什麼不給自己打生活費了?”

而且對方的口氣,還是那麼理所當然。

當女人告訴對方,自己並不是他的父母,或親人,只是一個好心人,而且還是一個從小學資助他到大學畢業的好心人。

誰知對方聽到女人的話後,說出來的話更是不可理喻。

他直接告訴女人“這是應該做的,你憑什麼不寄?不僅現在要寄,以後也還要寄。”

另外,對方還在電話裡告訴女人,如果不把生活費打到卡上的話,他就會親自上門來找她。

......

聽到自己曾經幫助過的人,現在竟然用這種理直氣壯的口氣跟自己說話,女人在結束通話電話後更是直接癱倒在地。

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曾經付出了那麼多;雖然不求對方能有所作為。

可他竟然連最起碼的感恩之心都沒有了,這不免讓女人心如死灰。

......

這個故事是楊剛在一天無聊的時候,在電視上一檔訪談節目裡看到的。

聽完女人在電視裡的陳述,看到女人說話時,眼神之中濃濃的悔意。

楊剛知道,在這個社會,自己還是不能對人太好。

尤其是不能對那些陌生人。

因為自己完全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如這個女人所說的那樣。

......

當然了,總的來說,這個社會的好人還是很多的。

不可能因為某一個人不具有社會公德,而全然否定其他人。

畢竟這對其他人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對於其他人來說,便是殘忍的。

......

楊剛不知道的是,在這一檔訪談節目結束後,那些正在幫助其他人的其中一部分人,他們可能是受到了女人的影響。

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撤銷了他們原定的幫助。

不得不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只要其中的某一人受到了什麼不公平的待遇。

那便會如蝴蝶效應一般

,會在極短的時間裡,波及很大一部分人。

而這部分人之中,肯定有無辜之人。

可在這種已經被某些人汙染了的環境中,要想出淤泥而不染,又是何其的艱難!

當然,那種情況也只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才會出現的產物;如果想要在很短的時間裡改變那些人的看法。

如果只是單純的改變某些人的看法,顯然是不夠的。

而這種最根本,也是最一勞永逸的方法,便是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讓那些想要不勞而獲的人無所遁形。

雖說不能在經濟上,或是在權利上給與每個人一樣的待遇。

可完全可以在幸福感上,讓每一個人享受到同等的幸福。

正所謂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幸福。

只要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為他人著想,那何愁其他人不會為你著想呢?

......

當然,要想達到這種理想的狀態,也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這很可能是一個及其漫長的過程。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可如果不去做的話,那便根本就沒有實現的機會。

只有全身心的去做了,那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畢竟道路是曲折的,可結果一定是美好的。

......

對於楊剛來說,他當然是不會聯想到這麼多。

而且這還是考慮到了更高的層面。

對於一個只知道專心將楊氏集團做大做強的楊剛來說。

他目前關心的無非就是兩件事。

一是什麼時候自己一家三口能團聚;二是在他帶領下,楊氏集團能越來越好。

當然了,像這種關係到整個民生的問題,或者說是人類發展程序中,出現的選擇性問題,楊剛是肯定不會想到的。

其實也不是想不到,而是他現在根本就沒這個心思去考慮。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也正是當權這希望看到的。

因為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來說,還不是普通百姓操心的問題。

雖說這個女人的經歷,一經報道,在各大網站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甚至有些人還在評論區留下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楊剛對於其中有深度的評論也是深感贊同。

可楊剛也只是看看而已,甚至可以說一掃而過。

......

不出所料,這個女人的事情,在網路和社會上持續發酵過後;相關部門很快便印製出了所謂的“公約民俗”。

而這在很久之前,或者說在人類發展程序中便已經存在的約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被人們給有意的“忘記”了。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而現在確被重新提起,這不得不說是時代的一大進步。

只不過,這到底是能堅持下去,還是一時興起而做出的玩笑,這就有待時間的檢驗了。

不過,在這個不斷發展的社會,也只有那些與之同步的道德水準做支撐,那麼在社會的持續向好發展中,人們的價值觀才不至於變形、扭曲。

而這也定是時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