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4章 第二故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4章 第二故鄉

“想不到,小張你和渝州還有這麼一份緣份在。好,好啊。”大哥撫掌大笑,心裡一陣暢快。

“嗯,”張彥明點了點頭,腦海裡幾世關於渝州的記憶飛速閃過,可能也是緣份吧,前後他在不同的夢境裡在渝州生活了很久,加起來足有二十幾年。

“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把渝州看做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希望她越來越好,願意看到她越來越好,能為她的發展盡點心力,我也很開心。”

張彥明認真的看了大哥二哥一眼:“但我不想攪進那些亂七八糟的麻煩裡面,不停的去打官司。

資金對於我來說不是問題,把事情做好更不是問題,所以需要兩位領導的保證,這些要寫在合同裡,包括剛才說的,簽約要看到全部齊全的手續。

簽了合同我的全部資金可以馬上到位,這個我可以保證,不需要渝州方面在資金上做任何事情。

專案可以審計,價錢可以談,但交到我手裡必須能保證是乾乾淨淨的。”

這份大禮可不小,幾個專案加起來往少了算,二十個億封不住。

雖然加起來還沒有一個機場多,但意義不一樣,這可是解決了好幾塊爛尾樓,還都是大個頭的,一反一正出來可不止是幾個億的問題了。

還有十八梯。

十八梯是渝州城最著名的地方,沒有之一。

這裡就是渝州的母城,不是縮影。先有十八梯,後有渝州城。

十八梯始建於明代,層層級級的步梯聯接了上半城和下半城,距離高大上的解放碑現代商圈五百多米,卻如同兩個世界。

因為歷史性的原因,這裡漸漸落伍,再也跟不上城市的變化,變成了老城的一塊巨大的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又加上不斷湧入的外來人口,這裡徹底淪落成了一個雜亂不堪的棚戶區,貧民窟。

掏耳朵的、修腳的、做木工的、做裁縫的、賣燒餅的、賣針線、打麻將的,還有絕對少不了的棒棒軍,濃濃的市井氣息。

密密麻麻的違建搭建,甚至一塊板子一塊鐵皮就是一間房子,彎彎曲曲的巷道狹仄陰暗,環境髒亂,別說消防車,腳踏車都進不來。

水電全是幾十年前的明線施工,已經全部老化掉了。

市裡不是不想改變它,可是有心無力,一拖再拖。近八千戶人家啊,不是小數目。還有很多幾十年的老店鋪,老字號。

如果張彥明真能把十八梯改造出來,可以說,他就是渝州的功臣,要被不斷的寫進書本裡的功臣。

洪崖門花不掉多少錢,市裡也有了相應計劃,只不過還沒啟動,計算資金不過三千多萬,但十八梯,沒有幾個億是肯定下不來的。

十八梯可不是十八步階梯,從上到下四百多米,坡高六十多米,整個地塊接近三百多畝。

這還是2000年,後來17年十八梯改造專案立項的時候,投入資金高達百億。當然,那會兒的錢,呵呵,有點虛,貶值太嚴重了。

這是搞的地產專案,就按地產來算,2000年渝州房價在兩千塊左右一方,四十五平九萬,17年一個衛生間就得五六萬。

“小張,你確定有信心把十八梯改造好?不是拍腦門?”大哥問了一句,下意識的握了握拳頭。

“不是,雖然是昨天才琢磨這事兒,但請相信,我是很認真的,也有把握。”

“詳細說說。”二哥往前俯了俯身子,顯得略有急迫。

“我的打算是原汁原味,恢復整個地塊的本來面貌,一些老店鋪老字號完全保留回遷,對於不適合回遷的人家可以根據市裡的相關規定進行補償。

裡面一些歷史性建築會完全保留進行翻修,包括那口早已填上的古井。

初步想法,回遷戶應該能佔到一半,或者多一點。在上半城這裡,可以考慮幾棟商務中心,和上面呼應,下面江邊會建酒店。

具體還要和專家商議探討,不過我可以承諾的是,保持老城味道,恢復建築原貌,全方位進行現代化改造,打造一塊景點城區。”

“感覺會有什麼困難?”

“困難,肯定有,拆遷就挺困難,可以想像,必竟不可能所有人家都回遷,做不到,必竟還有一部分要拿出來進行一些商業化。

不過,我想,解決的辦法到也不是沒有,還得看市裡的支援力度。”

“什麼辦法?”

“拆遷的主要問題還不是在安置補償上?有些人會支援,有些人會反對,有些人會計算得失,這都是正常的。

這裡的地段不用我說,各位領導也都清楚,遷走的人也清楚,關鍵還是一個心理平衡的問題。如果兩邊的價值差過大,那就少不得鬧騰。

我這個人做事,不太喜歡麻煩,也不喜歡壓榨。請允許我用壓榨這個詞。

很多我們不在乎的東西,在普通百姓眼裡都是了不得的大事,這也是很多矛盾的出發點,不管你們願不願意聽,得承認,我們的生活是脫離了底層的。

包括我。

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和角度還有眼光去看待分析所有問題,於是就感覺怎麼這麼不聽安排,怎麼這麼不支援工作,怎麼這麼貪得無厭。

事實上是嗎?有,但大多數其實並不是,只是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站在的角度完全不同。

說句實話,可能你們會感覺我狂妄。

我搞地產開發,從來沒想過來從這裡面賺錢,我不需要這點利益,只不過在商言商,多多少少總是會賺一點。

從拆遷安置到補償回遷,我都不允許任何的,壓榨。別人的我管不到,我的肯定不行。

所以這裡,我的想法就是,等值交換。拿了人家一毛,就還回去一毛,或者一毛二,必竟是給人家造成了損失。損失是一定會有的。”

“具體呢?”二哥問了一句。

“市裡給我劃一塊地,臨江,我給這些人家建一個小區,一比一返還。這個小區我只計算成本,不加一分錢,”

張彥明笑了一下:“所以地價市裡得考慮一下。”

“需要多大?”大哥問。

“兩百五十畝以上。”這是昨天張彥明計算的資料,上下誤差不會太多。

“不可能,”劉秘書長下意識的反駁了一句:“半島上拿不出這麼大地塊,除非繼續拆遷。”

“我只說臨江,人家現在坐在屋裡看著江水,咱們把人遷走了,起碼這一點得保證吧?”

張彥明笑著回了一句:“當然了,也別離開半島太遠,交通也得方便點。”

“也不是不可以。”二哥看了看大哥。

如果真的能做到不加利潤以一比一置換的話,這事到是值得辦。能減少很多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