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戰之血肉叢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糾結的田中新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糾結的田中新一

這段時間第五十五聯隊新任聯隊長山崎四郎心情很緊張同時也很鬱悶,即便是他早有思想準備,中國軍隊將會對他們發動進攻,可是他也沒想到中國軍隊來的會這麼快,攻勢會如此猛烈。

這才沒多長時間,先是新平洋莫名其妙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被中國軍隊給攻陷了,進而中國軍隊便步步為營,開始朝著於邦攻進,於邦這邊還沒有穩住局面,大洛河谷那邊就又出事了。

在相田少將親自坐鎮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居然會派出一支部隊,迂迴到了親敦江東岸,第二次奇襲了大洛,並且攻佔了大洛。

導致了相田少將不得不率領駐守在拉加蘇的日軍倉皇突圍,大洛河谷就此失陷。

大洛河谷一丟,事情就變得不妙了起來,原本山崎四郎還打算按照田中新一的計劃,堅守於邦、拉加蘇一線固守待援,在這一線大量的消耗支那軍有生力量,就算是無力反攻,起碼也拖住他們,將他們大量屠殺在這一條防線上。

等消耗掉支那軍的銳氣之後,等第五十六聯隊援兵趕來之後,他們便可以集中兵力發動反攻,奪回新平洋的同時,將這些支那軍趕回到山林之中。

可是他怎麼都沒有料到,事情完全不像他打算的那樣,這支駐印的支那軍戰鬥力遠超出了他的預料,其戰鬥力之強,從逃回去的日軍士兵口中可以得知,當初他們雖然已經高估了這支支那軍的戰鬥力,可是事到臨頭才發現,他們還是低估了對手的戰鬥力。

於邦雖然還沒有被支那軍攻佔,可是大洛河谷卻先丟掉了,山崎四郎很清楚大洛河谷對於他們的重要性。

拉加蘇和大洛一丟,孟關的側翼便暴露在了敵人的兵鋒前面,他們繼續固守於邦就失去了意義。

一旦支那軍派遣主力繞到大洛那邊,從大洛翻越山道,便直接可以威脅到孟拱,這麼一來之前他們制定的由第五十五聯隊拖住中國軍隊,將其在第一線大量消耗,等候第五十六聯隊趕赴前線,協助一同發動反擊的作戰計劃就徹底泡湯了。

現在就算是第五十六聯隊趕赴了孟拱,田中新一也不敢再把第五十六聯隊派到於邦一線了,一旦再把第五十六聯隊朝前壓的話,孟關就要唱空城計,根本無法擋住從大洛河谷衝出來的支那軍了。

於是在聞之大洛被克的訊息之後,第五十五聯隊指揮層便出現了恐慌的情緒,大部分軍官都認為,繼續防守於邦一線,已經失去了意義,現在他們應該放棄於邦,立即收縮兵力撤回孟關,加強孟關一帶的防務,在孟關擋住支那軍的進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山崎卻不敢擅自做出這樣的決定,只能向田中新一請示。

而田中新一這幾天也如坐針氈一般,大洛的丟失是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他本以為把相田派到了拉加蘇之後,即便是相田無力擊敗進攻的支那軍,但是在拉加蘇拖住支那軍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只要他能及時為相田部隊保障補給,那麼相田所部在拉加蘇堅持一個月肯定沒問題,這一個月可以讓他做很多事情了,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後方的部隊大批調到前線,積累到一定的實力之後,他便可以發動反擊,在於邦和拉加蘇一線,將這些支那軍給擊退。

就算是他無法達到牟田口廉也預期的目的,趁勢反攻到印度境內,或者是奪取中美聯軍修築的那條從列多到新平洋的公路,起碼應該可以守住於邦一線,確保胡康河谷的安全問題不大吧。

可是大洛卻就這麼輕易就丟掉了,一下子就切斷了相田部隊的後勤補給通道,迫使相田只能放棄拉加蘇突圍逃竄,結果導致了相田所部,遭受了重大損失,八百多日軍,逃回來的不到三百人,半個大隊的兵力就這麼沒了。

接下來的仗該怎麼打呢?田中新一變得猶豫了起來,之前他們制定的作戰計劃,現在已經被打亂了,利用於邦一線反擊肯定是不行了。

表面上看,他確確實實現在應該放棄於邦、班腰上、太白家等地,把第五十五聯隊收縮回孟關,加強孟關的防禦力量。

可是問題是一旦放棄於邦,那麼就等於徹底把於邦這個胡康河谷的北大門丟給了中國軍隊。

中國駐印軍和美國軍隊方面,很顯然是想要打通一條連線中印之間的公路,這條公路根據偵察,很顯然美國人和中國人,都打算直接從胡康河谷透過。

現如今緬甸方面軍司令部和三十三軍牟田口都要求第十八師團,務必要死死的拖住中國駐印軍攻進胡康河谷,死死的拖住駐印軍,為接下來第三十三軍發動烏號作戰打基礎。

現在很顯然緬甸方面軍司令部和第三十三軍牟田口都計劃,用烏號作戰計劃,來打破目前的僵局,只要烏號作戰能獲勝,攻克英帕爾,那麼就算是十八師團打光,中國駐印軍也會被切斷後路,他們繼續進攻也失去了必要性,只能倉皇撤退,另尋出路。

田中新一卻認為,牟田口制定的這個烏號作戰計劃,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他把駐緬的日軍主力,都擺在了朝向印度方向,使得緬北的防禦力量,目前只剩下了他們第十八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兩個師團。

而他們兩個師團目前情況很不妙,第五十六師團要面對著駐守在中國雲南境內的中國遠征軍兵力高達十幾二十萬之眾,雙方兵力比達到了七比一甚至更高。

而他第十八師團,則面對的是中國駐印軍的近六萬大軍,雙方兵力比也達到了三比一左右。

他們起初對於這種兵力比還是比較樂觀的,認為他們平時對付中國軍隊,都可以達到一比五的戰鬥力,可是經過這些天和這支進攻他們的中國駐印軍交手,他才發現這支中國駐印軍的新三十八師戰鬥力相當可怖,其指揮作戰的將領也相當厲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