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戰之血肉叢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困獸之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困獸之鬥

至於那些堅固的防禦工事,在這些坦克和改裝的推土機面前,當他們的反坦克炮被一一敲掉之後,就成了一些笑話。

八莫城區外圍這些日軍的防禦陣地,面對著鋼甲推土機還有噴火坦克,根本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陣地上的鬼子們,只能用原始的辦法,絕望的抱著炸藥包,一個個的從他們的掩體裡竄出去,撲向這些鋼鐵怪獸。

結果在步兵協同和掩護之下,他們的這種自殺式衝鋒,往往無法取得有效的結果,絕大多數日軍敢死隊員,都沒來得及靠近坦克或者是推土機,便被亂槍擊斃了。

就算是有些敢死隊員拼了老命撲到了坦克近前,引爆了他們身上的炸藥,但是只要沒把炸藥包塞到坦克的要害之處,近距離爆炸也無法摧毀這些坦克或者是推土機,只是白白浪費一些炸藥,讓這些敢死隊員死的更痛快一些,一個個被炸的是屍骨無存。

最終他們也僅僅只是炸傷了兩輛坦克,一輛是謝饅頭,另一輛是推土機,但是都未能徹底將其摧毀,只是炸壞了它們的履帶和負重輪,戰鬥結束之後,經過搶修,很快又能投入到了戰鬥之中。

這麼一來原好三苦心經營的八莫外圍防線,也就變成了泥捏的,在中國軍隊進攻的洪流之下,被迅速的沖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日軍的夜戰優勢,更是成為了笑話,日軍始終堅持認為,他們的夜戰能力很強,但是在這些駐印軍優勢武器面前,他們的所謂夜戰優勢,在大量照明彈面前,也就成了笑話。

本來原好三還把第二師團的那個戰車中隊也佈置在了八莫城外的陣地上,試圖用這些坦克作為固定堡壘使用,阻擋中國軍隊的攻勢。

可是當他們遭到反覆不停的空襲,並且被摧毀了兩輛之後,鬼子意識到他們這麼玩兒坦克似乎不行。

特別是當他們藏在地面下的一輛坦克,遇上了一輛朝它所在位置進攻的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在日軍坦克首先開火的前提下,它也僅僅只是擊傷了這輛斯圖亞特,但是卻並未能將其摧毀。

但是它暴露位置之後,便很快被那輛斯圖亞特的反擊,還有招來的猛烈炮火迅速擊毀,那輛鬼子的九七式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裡面的鬼子坦克手全都被炸的是死無全屍。

這時候日軍意識到他們這樣的安排,並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發揮出他們這些坦克的作用,於是慌忙在夜色掩護之下,在城外陣地徹底失守之前,將殘存的幾輛坦克撤入到了城內,藏匿到了城中的一些房屋之中,以躲避美國空軍的偵查轟炸,想要繼續依靠這幾輛坦克在城內做最後的頑抗。

此時日軍上下都已經知道,他們已經是身陷重圍,突圍是已經不可能了,一旦他們現在突圍,不但不能逃走,反倒會在他們離開這些堅固陣地之後,被迅速的全殲在城外。

而且他們都已經獲知了上面對他們下達的堅守至最後一人的命令,對於這樣的命令,雖然他們之中有人不解,覺得這明擺著是一場沒有任何勝利希望的仗,卻要讓他們死在這裡,這不公平。

可是日軍長期的習慣,還有他們的各種軍事思想的灌輸,讓這些日軍官兵們早已習慣了服從命令,而不能質疑,再加上他們日本長期以來鄙視任何投降行為,認為投降是他們人生的奇恥大辱,一旦投降就算是苟活下來,也會永遠抬不起頭。

所以這也是日軍長期以來,不遵守日內瓦公約,經常大規模的虐待屠殺他國戰俘的原因,只因為他們沒有投降文化,鄙視這些投降的敵國官兵,不把他們當人看待,才會做出了大量人神共憤的惡行。

這也導致了在戰場上,極少出現有日軍會成建制的向敵國軍隊投降的情況,基本上二戰期間,日軍不管是老牌部隊,還是新增的部隊,都極少出現在戰場上投降的事情。

八莫的日軍很顯然也一樣,他們上下現在都已經抱定了死志,軍官們不斷的給手下那些顯得有些驚惶的日軍士兵們宣揚各種死戰的思想,要求每個士兵都要努力的戰鬥下去,絕不能當俘虜,就算是死,也一定要光榮的戰死,儘可能的多殺掉一些敵人。

所以這就使得進攻的戰鬥打的十分慘烈,幾乎攻克每一座日軍陣地的時候,都必須要進行一番激烈的戰鬥,而戰鬥結束的時候,陣地上的日軍基本上已經沒有活的了,就算是抓住幾個活的鬼子兵,也都是因為他們受傷,或者是被炮彈震暈過去喪失了抵抗能力。

在二戰期間,各參戰國之中的軍隊,能比得上日軍這樣頑強的軍隊,著實不多見,也只有日軍在二戰期間,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成建制向敵軍放下武器投降的戰例。

方漢民行走於這些被攻克的陣地上,低頭觀看著那些死狀悽慘的日軍屍體,有點不知道是該敬佩他們的頑強,還是應該鄙視他們的這種無謂的犧牲。

相比之下,這個時代國軍之中,雖然也有不少部隊在戰場上演繹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悲壯戰例,可是相對來說,國軍之中還有很多部隊,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大部分國軍在戰場上,由於各種原因,做不到像日軍這樣的頑強,往往會發生潰敗。

這一點從當初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作戰失敗就可以看出來,當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突襲臘戍的時候,駐守臘戍、龍陵、騰衝、八莫、密支那等地的中國軍隊,基本上都沒有能堅守多長時間,便迅速的丟掉了他們駐守的戰略要地,而進攻的日軍,卻基本上損失很小,而且投入兵力也很少。

但是現在當中國遠征軍兩部開始發動反攻的時候,再重新克復這些地方,每每都必須要經過十分慘烈的戰鬥,持續很長時間,才能把這些地方重新攻克,每每都要集結重兵,同時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這個時代,日軍的強悍和頑固,和部分國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