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探秘者筆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琵琶洲之困龍舟(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六章 琵琶洲之困龍舟(下)

黃花梨的木箱中找到明朝永樂三年錦衣衛青龍餘小谷的東西,從朱棣給他文簡中看到他奉命在此建造一座關押重要犯人的監獄。

從這點看出來,他們眼前的琵琶船是用來關押犯人的,問題是究竟何等犯人要勞師動眾建造如此規模的監獄,這個人為何要關押在琵琶湖下連線玄武謎葬通道的地方?

答案很快就被他們找到了,皇室文簡的下面有一副用羊皮繪製的工程圖和絹帛手寫的一本札記。

工程圖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抵萬金,圖上將這艘船隻的所有結構,功能全都表示非常清楚,圖的右上角有三個大字“困龍舟”。

沈一凡看到這圖上名字有些疑惑,天子為龍而朱棣命人在此建造困龍舟,似乎是違背古代對龍的一種理解,難不成朱棣命人建造一座將自己關起來的牢房?

馬達看著圖指了下圖上船隻的尾部說道:“你看這裡一片似乎沒有標明,是圖的盲區。如果是這樣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張竣工圖,而非設計圖。如果是這樣,我們能不能理解長這片區域也是建造者的盲區?”

沈一凡看了下圖說道:“我記得我們在苦山找到過一張關於玄武謎葬的圖,兩張圖對比似乎是可以關聯的,不過我們要將兩圖拼接對比後才能確定。”

沈一凡說完又將絹帛札記翻看一遍,不看不要緊一看沈一凡也是嚇了一跳,看完札記後沈一凡方才明白,這船為何叫“困龍舟”。

絹帛札記記載了關於琵琶湖底這艘困龍的來龍去脈。

事情還要從朱棣繼位開始說起。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得王位,改國號“永樂”,朱棣登上大寶之後,一日夜裡夢到長兄化身為狼,朝他撲來,將他驚醒,後找人解夢也無他說。

一個月後金陵郊外傳聞有狼群傷人的事情,朱棣命錦衣衛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高手,前往調查。四大高手各帶一百名錦衣衛好手,前往金陵四個方向的郊外打探訊息,四大高手皆在途中遭遇伏擊,全軍覆滅。

接下來的事情更加匪夷所思,永樂二年餘小谷擔任錦衣衛青龍使,他上任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駐守覆舟山。餘小谷在覆舟山時候,前後大小戰役打了幾十起,對手皆為人高馬大頭戴狼形頭盔身披金甲的神秘軍隊。

永樂二年底,金陵被神秘軍隊幾乎包圍,後有張封兩位高人指點,夜闖敵陣斬敵首領,餘小谷率兵追擊,將其一舉殲滅。

永樂三年初,張姓高人奉命出城,餘小谷授命看押一具形狀特別的棺槨。這棺槨的槨蓋如同一具直立的狼,但是不知裡面是什麼,陸續幾個月都有這樣的棺槨送到錦衣衛駐地,而送棺槨的人名為封姓。

當年中餘小谷就接到了御筆密函,也就是沈一凡等人看到的帶有皇室火漆的文簡。

接下來封姓人便協助他開始了漫長而又艱難的牢房建造過程。

牢房的地址是御派的一名封姓人選址的,而牢房分兩層,第一層就是沈一凡等人看到的如同蒙古包額圓拱石砌建築,第二層就是他們腳下的那支巨大的古船。

牢房的建設其實並不是沈一凡等人想的如此簡單,只是沈一凡等人猜測出來建造的方式大致相同,他們首先將琵琶洲徵用,將整個琵琶洲圍在了城牆之內,又將琵琶湖周圍建造了城牆,在琵琶湖周圍建造大小不同的蓄水庫若干個,然後將琵琶湖的水全部抽乾,加固琵琶湖床。

先用千年陰木開始建造船體,而在抽乾琵琶湖水後,他們發現了一個洞窟,進入後發現內有玄機。

札記中並沒有寫這個洞窟內部的情況,而是寫道:“封策告誡爾此為不詳之穴,萬不可入。”餘小谷將此事稟明朱棣,事後三日來了一名高僧,字洞窟上建造了一座神廟,以崑崙木為樹,秦皇石成佛,北斗藍玉鋪殿,火山灰巖為壤,豢養山海玄龜徵收,成於湖水之中,留通道於困龍舟尾。

沈一凡看到這裡心裡一個念頭,那就是那洞窟就是玄武謎葬的入口?如果是這樣倒也好辦了,找到札記中記載的地方便是可以。

而他們腳下的古船原來是以千年陰木為材料,腳下的巨大古船,那是要用上多少陰木方能造成?

千年陰木是世上四大神木之一,崑崙木;陰木;北濱海沉樹和東海定海針,並稱四大神木。至今世上能看到的就是陰木,而千年陰木沈一凡等人也是頭回看到過。

傳聞陰木生長在大山叢林背陰面,因為陽光吸收的少,所以生長速度特別慢,陰木要十年出一圈年輪,一棵可成才的陰木起碼要上千年,這種木頭堅硬無比,防腐防爛,不佔灰

塵,不留水滴,既有浮力又有相當高密封效能,是棺槨壽材的上上佳品。

不過陰木在四大神木中是排在最後的,最為傳神的乃是崑崙神木,和東海定海針,我們在此就不展開所寫,後續慢慢道來。

沈一凡此時才明白他們腳下的古船為什麼如同新建的一般,其實就是陰木的特性之一,而陰木最大的功能是鎮邪銼魂,古人認為陰木為天地最陰之物,故此能鎮邪銼魂。

札記裡還記載一件事情,就是餘小谷在建造此地牢房的時候,無意間挖通了一個溶洞,札記上沒有多記載溶洞內有什麼,而是寫道:“洞有異物,龐然而懶動。如龍似蛇。耗三千精壯方才擒獲,獻於陛下。”

札記中記錄湖底牢房建造了將近十年,當陰木困龍舟建造好之後,就將此地用石磚磊砌包裹在內,而磊砌包裹所用的石磚也非普通的石磚。

札記上記載,磊砌這裡的石頭都是從秦嶺遠送而來,叫做秦皇石,為秦嶺深山中的一種礦石,色澤如同黃玉冰涼刺骨,表面易雕琢,內心堅硬如鐵。

沈一凡抬頭看了下拱頂的石磚也是唏噓了一口,沒想到這種看似非常普通的石塊居然是傳說中秦皇石。傳說秦皇石在秦朝就已經滅絕,因為秦始王的陵墓全都使用秦皇石修建,最後一小塊秦皇石做出了開啟秦皇陵的鑰匙,現也不知道流落到何處。

當此地全部修建完畢之後,將所有狼形棺槨放入古船最後一層,將湖水倒灌,因為古船過於龐大,磊砌秦皇石半圓封閉建築過高,將原來的一個琵琶湖分割成了三個湖,也就成為琵琶洲現在的樣子。

餘小谷經歷了十年修建此地,自然對關押在此地的人非常感興趣,琵琶湖底古船監獄修建完成之後,餘小谷就告老還鄉。其實餘小谷發現關押在琵琶湖內狼形棺槨中的人,居然是一名可怕之人,而此人身份特殊名喚“朱渾”。

沈一凡一開始並不知道朱渾是誰,札記中也沒有明確此人的身份,只是描述此人非常可怕,那為什麼這個人朱棣要特地建造一座龐大規模監獄來關押?

當大家將這一層檢視完畢之後,眾人才發現第二層的空間是挑高的,可能是考慮到堆放的材料比較多緣故,抬頭看去發現書架都很高,一排排的書架上都有樓梯上去。

按照他們的原定計劃只是將甲板檢查一邊帶上線索之後,回到岸上第二天讓大隊人馬進入。也就是說他們此次的偵查任務已經全部完成,按照原路返回。

困龍舟和拱頂連線的入口,設計非常巧妙,有些像潛艇中的減壓艙,分成兩層,第一層進入後會帶著湖底水一同進入,而湖水會沿著第一層的導管回到湖中,第二層便是乾燥的沒有任何湖水,然後就能直接到古船甲板。

回去的原理正好相反,現將兩層隔間開啟然後利用第一層的導管將兩間隔間都灌滿水,利用水的浮力返回湖中。

隔間的空間一次只能容納兩個同時浮上水面,沈一凡最後爬進隔間以便斷後,當他準備爬進隔間的時候,似乎看見在巨大秦皇石砌成的石壁上,有什麼東西在爬動,速度極快。

沈一凡回頭用電筒照了一下,石壁上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整個偌大的空間除了絲絲流水之聲,還有的就是溶洞中細細撒撒的聲音,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

自從進入北斗山之後,沈一凡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整個到現在如同是一張繃緊的弓一般,他認為自己可能有些神經質所以才會有這種奇怪的感覺,想到這裡也沒有多去考慮,爬進了隔間隨著其他人一同進入了琵琶灘的湖內。

琵琶灘湖底的這次探險偵查歷時五個多小時,老朝奉的柳瑤等人全都伸長了脖子看著湖面,等待著湖面的動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在大家聚精會神的看著湖面的時候,只見湖面上冒出一連串的水泡,接著沈一凡等人一個個浮了起來,幾艘快艇立即朝他們開去,依依將他們拉上岸。

隨著他們一同帶出來的還有就是從黃花梨木箱中拿到札記,文簡,木匣子和皮地圖之類的東西,還有幾卷散落在二層船長室文件館內的竹簡碎片。

沈一凡等人上岸後便去洗澡更衣,而老朝奉的人立即對這些湖底下拿上來的東西展開了研究和修復,特別是沈一凡隨手帶上散落在地上的那些竹簡散片。

待到沈一凡等人梳洗吃過東西之後,已經是晚上的八點多了,此時老朝奉那邊的人將他們帶出來的東西一部分已經初步研究了一遍。

沈一凡先是將湖底下的情況介紹了一遍,然後問到了關於他們從湖底下帶上來的東西研究的進展

柳瑤說道:“你們帶上的幾件東西,我們初步做了研究,可以確定這些東西都是你口中說的青龍使餘小谷的東西,為明朝永樂年間的物件。”

沈一凡等人帶上來的東西有一個長方形木匣子,可以斷定這個木匣子是餘小谷的兵器。還有官碟官印和玄武謎葬沒有關係。最值得說的就是朱棣親筆的文簡和皮質地圖,以及絹帛札記,這三樣東西。

文簡是朱棣讓餘小谷建造監獄的內容,看似很簡單,但是文簡中的內容也是值得深思,耗費巨資建造的湖底監獄究竟是關誰,永樂三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

札記中記載的朱渾又是誰?這點老朝奉給出了答案。

朱渾從真真意義上來說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兒子,而這個人為何在歷史上沒有提到,因為此人並非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而是朱元璋還未進紅巾軍時候撿到的。

朱渾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原因有三,一朱渾此人是朱元璋在做和尚時候沿路乞討的時候撿到的一個嬰兒,二朱渾長相奇特,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後,告知大家有這樣一個樣子。三朱元璋初建明朝之後,朱渾就失蹤了。所以歷史上並沒有提及此人。

傳說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名不聊生,朱元璋為討生計出家做了和尚,可是僧多粥少,他無奈四處乞討為生。一日他路過黃河邊的小村子,看到很多村民拉著一網東西,不知何故的朱元璋去看熱鬧,想最後能討的兩條魚一飽腹一餐。

可是沒有想到一網拉上來之後,一條魚都沒有則是拉出了一口銅箱子,這箱子上有一個鬼頭形狀蓋子。村民都認為是不詳之物,但是有不捨得扔,朱元璋膽子大便自己上去將銅箱開了。

沒想銅箱中除了一段殘碑之外並無他物,殘碑上寫了一句話,立響日月,渾得神力。舉功為子,重八當立。村民們看的都不以為然,朱元璋也沒有當回事,只是覺得這句話立的重八當立很深刻,因為他在出家前原名叫朱重八。

一個月後,朱元璋又回到這個村,此時已經物是人非,此村遭到元軍的殘酷屠殺,全村老幼無一倖免,在一片廢墟中,朱元璋撿到了一個長相奇特的嬰兒。

這嬰兒的長相特別之處在於全身銅皮鐵骨,只有一隻眼睛,赤發尖耳,一嘴獠牙。看著就不像是個人如同一隻青面獠牙的惡鬼魔胎一般。但是奇怪的是這個嬰兒帶著一個肚兜,肚兜上有八個字明神功,為子重八。

朱元璋看到這八個字立即聯想到了之前在村裡銅箱內看到的殘碑內容,認為此乃天意就帶著這個嬰兒一路乞討。因為殘碑上有渾得神功四個字,就取名為朱渾。

這朱渾果然非同凡人,皮如硬鐵,骨隨精鋼,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已經是生的力大無窮,可單手託缸。到了九歲的時候便能單臂擒虎。只是生的醜陋無法示人,一直以黑巾蒙面。

朱元璋當時已經入了日月神教,舉著反元義旗與幾路義軍一同反元,頗有一些勢力,而朱渾則自然而然成為他得力的大將,每次出征都無往而不利。

朱渾因為面目醜陋而不敢示人,到了十八歲那年獨自在林中散步,被狼群圍攻,憑他一己之力力殺狼群而成為狼王將軍的名號,自此他一狼首為面具率手下三千狼兵為朱元璋東征西討,平定天下。

當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統江山之後,朱渾和三千狼兵就銷聲匿跡不見蹤影,而朱元璋也不在提及此事。

朱元璋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立長孫為皇太孫,朱允文繼位之後,朱棣發難率兵攻打,奪得天下而朱允文從此消失成為謎團。

永樂一年,朱棣夜間做噩夢,朱標質問他為何奪其子之王位,突然背後就出現了一個狼首武將提刀就砍,夢醒之後找到當時國師封仇痴解夢。

封仇痴就將朱渾之事告之,朱棣認為這朱渾定會為此發難於他,便命錦衣衛尋找朱渾下落,同時散發訊息稱之金陵郊外有野狼傷人之謠傳,開始尋找消失已久的狼王將軍和三千狼兵。

故事講到這裡沈一凡終於明白,琵琶湖下的古船內關押的是所謂的狼王朱渾和他手下的三千狼兵,而這個封仇痴就是為朱棣選址此地的觀山太保之人。

朱渾雖然是朱元璋的養子,但是他開疆闢土功不可沒,被朱元璋視為龍選之人,故此朱棣便使用了封仇痴的辦法,使用困龍之術將其囚禁在陰木為船的,困龍舟內,同時還包括朱渾手下,三千狼兵。

那札記中記載的另一個洞窟入口為何有和困龍舟相連呢?沈一凡一干人等是否能找到札記中所記載的洞窟?他們又會面臨如何危險可怕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