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探秘者筆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殿迷宮(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殿迷宮(下)

沈一凡大膽的猜測讓彩雲聽得有些不可思議,彩雲覺得沈一凡說的一切簡直比玄幻故事還有離奇曲折。可是看著浮雕上的內容,又不能不信這一切。

彩雲又指了下另一副浮雕說道:“你說這一幅浮雕的內容是水火之爭,那又是什麼史前故事?”

沈一凡微微一笑從口袋了掏出一包煙點上一根說道:“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的故事你總該聽過吧?”

彩雲一聽指著浮雕說道:“你說這上面的兩個鬼不像鬼,人不像人的是祝融和共工?”

浮雕的內容是有兩個巨人直接撞擊山體。說是巨人其實不是很正確,如果硬要描述浮雕這兩個任務的話,應該說是兩隻怪物,一個獅面毛髮飛揚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另一個鳥面長著一對翅膀,從頭到翅膀滴撒著水滴類似的東西,可能是毛髮,現在也只能這樣形容。

祝融和共工相鬥的傳說大家也是耳熟能詳了,俗話說水火不容,也就是兩者交鬥為起源的。

傳說在上古時期,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後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然後有了"女媧補天"。

遠古時代,世上一片荒涼,只有許多森林,人們連毛帶血地吞吃著打獵得來的禽獸。這時,崑崙山上有一座光明宮,光明宮裡住著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看到人們生吃禽獸,就傳下火種,教給人們用火的方法。人們從光明宮裡取來火種,把打來的野獸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這樣不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

這樣一來,火神勢力大增,對其它神多有壓制行為,便觸怒了水神共工等神。共工住在東海裡,性情很暴躁,實力強大,但不善謀略。他說:"世人真可惡,水與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東西,為什麼光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由被壓制氣憤轉為徹底憤怒,最後終於和火神打鬥起來。

那共工離領著水族,向祝融居住的光明宮進攻,把光明宮周圍常年不熄的神火弄滅了,搞得大地上一片漆黑。這一下把火神祝融惹怒了,他駕著一條火龍出來迎戰,那火龍全身發光、烈焰騰空,把大地照得通明,光明宮裡的神火又復燃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共工又調來了五湖四海的大水,漫到山上,直往祝融和他騎的火龍潑去。可是,水往低處流,大水一退,神火又燃燒起來。祝融騎著那條火龍,便烈焰騰騰直向共工撲去,長長的火舌,把共工燒得焦頭爛額。共工抵擋不住,退到大海里,祝融騎著火龍直衝大海;共工慌忙又逃到天邊,回頭看看,祝融已追上來了,便一頭撞在不周山上,只聽轟隆隆一聲巨響,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倒了。那不周山原是根頂天的柱子,山一倒,天塌了個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這才有了後來的女媧補天。

沈一凡說道:“如果所謂的共工和祝融的打鬥是兩個擁有無邊神力的外星人在地球史前時期一場決鬥,而共工不敵祝融怒撞不周山,而是其中一方將地球的大氣層撞穿,給當時的地球帶來滅頂之災的話,就能解釋我們眼前的浮雕內容。”

其實這種解釋也不是沒有,我們熟知的超人就是外星人,他在自己的家鄉星球是沒有任何超能力的,而到了地球因為失去了克石的壓制而有了超越人類的能力。

彩雲有些好奇問道:“按照你們知道天國文明是有五個不同的高等文明部族組成,暫且稱之為獅面部族,虎面部族,鳥面部族,龍面部族和狼面部族。那這浮雕上的兩個人是不是就是獅面部族和鳥面部族的勇士在決鬥。如果按你的猜測,我能不能理解成我們現在身處的地方應該是這五個部族歷史的展覽館?”

這一點倒是提醒了沈一凡,他回憶起看到的第一幅浮雕按照他們的猜測應該是大禹治水,而真正治水的是一種叫“瑀”的動物,而地球上是不可能存在這種大如山峰的動物,唯一的解釋就是這種動物是從外星球帶過來的。

沈一凡說道:“還有種可能就是地球上當時或者後人崇拜這五個部族將真正的事蹟用浮雕的形勢記錄在這裡,或者就是講訴神的傳說。”

古代很早就有部落能訓養飛禽猛獸,但是如果那些傳說中會訓養猛獸的部落其實就是外星人呢?如果天國文明中五個部族其中有一個部族的能力就是訓養一些外星猛獸為他們使用,就能解釋浮雕中用“瑀”來治水的說法。

沈一凡在一邊說道:“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史前文明的研究中發現過一個斷代,無法將所有的歷史全部關聯起來。我們可以解釋一種技術的發明到熟練掌握,是要用到一個很漫長的時期和很明顯的進化,而古人有些技

術無法解釋,就比如說馴養野獸。那唯一的解釋有些已經失傳的技術,並不是我們地球古人所掌握的,而是外星人掌握的技術。”

我在做記者的時候報道過一個關於考古和歷史的展會,在展會中有一個外國學者曾經提出一個質疑華夏的問題,就是在很多考古挖掘中出現的東西都很先進,製作技術堪稱完美,但是這種技術為何失傳了?特別很多神秘的技術為何過了三代人就失傳了。這些我們華夏確實無法解釋。

彩雲說道:“也就是說就算這裡不是玄武謎葬的範圍,也已經很接近了。”

沈一凡可以確定在苦山看到的模型裡的迷宮和他看到地圖上的迷宮完全沒有提到過這些浮雕,而他也沒有辦法解釋他們身處何地?而他們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繼續走下去,走一步是一步。

這回兩人可是真鐵了心裡,管他有沒有機關暗器,如果真的嗝屁了也是命。

沈一凡走在前面超車涿鹿之戰浮雕的一邊走去,好在一路上也沒有危險,大概又是半個小時又出現一個直角拐彎,這次拐彎朝著左手邊,角落上又是一幅浮雕內容是后羿射日,當然這個也是沈一凡聯想到的。

浮雕的內容是一個狼面人朝著空中的十個圓圈發生一種如同導彈的武器,最後九個圓圈掉落,天空只有一個圓圈。

他們兩人就是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道拐了多少灣,看到了多少浮雕。那些浮雕都是非常稀奇古怪的內容,但是沈一凡和彩雲又能看出關於那些神話典故,史前傳說。

彩雲走到最後一下子坐在地上說道:“實在是走不動了。這迷宮究竟有沒有破解方法。”

沈一凡說道:“我們走了這麼長時間看到的浮雕每一幅內容都不一樣,說明我們還沒有走重複的路線。這種情況要麼就是迷宮規模非常大。還有一種可能這壓根就不是迷宮。只是我們找不到出口而已。”

沈一凡還是有些疑惑他們一開始就遇到機關,但是現在兩人走了大概有四五個小時了,卻一處機關也沒有遇到,這個情況確實沒有辦法解釋,他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他們可能進入了一個地方是古人的禁地或者要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進來的地方,而不是迷宮。

通道、浮雕、能吸收光源的塗料。這些東西意味著什麼?他心裡暗暗想道:“難道這和旋魂梯的道理是一樣的?”想著也是感覺太累了,一下子也坐在地上頭靠著牆,思考著身處的地方究竟是什麼地方?

彩雲坐在他的對面,用手裡的狼眼手電照著沈一凡說道:“你不是通天眼嗎?這分金定穴的本事這麼厲害,那用你的秘法找一下出口在那裡?”

沈一凡聽到這裡暗暗叫苦,暗道:“不妙!難道通天眼還有其他的能力,可以找到出迷宮路?”

這時候彩雲用一種非常驚恐的眼神直勾勾的看著沈一凡的臉,沈一凡在燈光中看著彩雲的臉色青一陣紫一陣的頓時心裡就生出了一片寒意。

沈一凡咽了下口水說道:“發生了什麼事?”

彩雲顫顫巍巍的用手指著他的背後說:“這個……你……你身後……的牆……在動。”這“動”字說完她就像彈簧一般跳了起來,手裡已經拔出了她腰間的苗族刀。

於此同時沈一凡也是跳了起來連退了三步,定睛一看發現他背靠的巨大青石正在慢慢的超上移動,雖然速度很慢但是肉眼還是可見得。

他和彩雲離著這牆非常的近,可以肯定的是確實是牆在動,很快沈一凡意識到不對。

他連忙說道:“朝前走。”

話剛說出口,就發現他們前面的大青石出現了一個一米來高的階梯,高度還在慢慢的拉大。而眼前則出現一人多高的通道,但是這條通道應該很快就會消失。

因為通道正在慢慢的變得狹小,沈一凡能清楚的看到有一排大石頭正在緩慢的朝上移動。

“走!”沈一凡果斷的說了一個字,整個人已經跳進通道,朝前飛奔而去。彩雲是緊跟其後,速度也是飛快。兩人就像兩隻脫兔一般,一轉眼的功夫已經來到比較寬敞的空間,但是身後也聽得轟隆一聲,回頭一看就只有一堵牆壁了。

這一番場景看呆了他們兩人,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沈一凡穩定了一下心神,朝四周看了一下發現他們四周橫七豎八的躺著好幾具骸骨。有幾具只有半個身體,也是我在角落裡。

彩雲說道:“這些人是不是就是你說的太平天國的人?”

沈一凡搖搖頭說道:“不是!應該是這裡的守墓人。”

彩雲一臉的問號,看了下屍體之後也是明白了。她何等的聰明,看到眼前屍骨旁邊散落的弓箭就知道,這些人應該是更加古老的人。那些弓箭都是骨頭做的,而旁邊還有一些和他們之前看到的一樣的羽箭。

沈一凡說道:“這件事讓我明白另一件事情。”

彩雲問道:“什麼事情?”

沈一凡肯定的說道:“這個迷宮沒有機關或者說只有一個機關。”

沈一凡有一個很大膽的想法,他們可能在一個會轉動的機關盒迷宮內,其實這種迷宮是有一種叫法的,喚為“妖殿迷宮”,而在這裡的“妖”字不是我們想象妖怪的“妖”,所謂異於常人乃為妖,這裡的“妖”是指異於常人所理解。

古人更是將無法理解和解釋的現象視為妖。清朝康熙年間,河南有一個扎紙馬紙人的裱糊匠,手藝極好且據說會為紙人紙馬開光點睛,經他手點睛描眼的紙人紙馬各個如同附有生命一般,被當地人稱為紙人妖。這妖字其實就是說裱糊匠手藝異於常人。三國孔明被司馬懿稱為近妖也是此理。匠人之祖魯班造過一個木盒被後人稱為妖盒,據說此盒內有一百單八盒每盒中又可生成一百單八盒週而復始,無情無盡,讓人不可思議,而這個妖盒在五胡之亂的時候失於戰火。

沈一凡和彩雲所處的迷宮叫作“妖殿迷宮”是一種統稱,凡是類似於這種的迷宮都叫妖殿迷宮,而他們身處的迷宮真真的名字,那誰也不知道了。

而妖殿迷宮來源也和我們匠人之祖魯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傳聞魯班所著魯班秘書被稱之為妖書,此書分上下兩部,上部為“制”,下部為“築”。

制也就是製造的意思,傳聞繞樑三日的木雀的制作方法就記載在上部的制中。“築”顧名思義就是建築,而在下部中有一種迷宮就是被稱之為“妖殿迷宮”,不過魯班秘書只是一個傳說,究竟有沒有這本書也要兩說。

沈一凡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他保留的記憶中的一件事情,他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他曾經去過茨國,在茨國的皇家博物館看到過一個類似於我們現在玩的魔方的展品。是一個木質的四方形玩具,據說是庚子年八國聯軍進燕京從紫禁城裡搶出來的,統稱魯班盒具體的名字叫不上來。

沈一凡對這東西記憶很深,正方形六個面,每個面九個格子,以九宮佈局,上下左右每層都可以轉動,只要技法得當,六面花紋拼湊完成就能開啟這個魯班盒。

茨國人稱之為“古代東方的魔方”,茨國用了很長時間也無法開啟這個盒子,便用透視鏡觀察,這個魔方是用很多正方形空心木拼接而成,裡面佈滿了微小的齒輪履帶,最大的不過和一便士硬幣大小,最小的肉眼都無法看見。

這個魔方不但可以前後左右旋轉,甚至每個小方木塊也能動,而每次旋轉後,魔方裡面的法條就會擰緊一次,到了極限魔方360°有規則的自動變動,變動之後六面的花紋有會改變。

沈一凡認為他們就是處在這種巨大的“古代東方的魔方”,其實我聽到這裡對這個“妖殿迷宮”也是非常的模糊,後來聽委託人解釋之後,我稍微明白了一點。

沈一凡和彩雲所處的地方其實是有無數方塊拼接出來的一個巨大建築,一層為八十一個方塊共計九層,一共有七百二十九個方塊組合而成的迷宮,每個方塊裡有一個迷宮。在某種條件下這個七百二十九塊方塊迷宮會自動重新組合成一個大的迷宮,也就是說它每次轉動都會出現一個新的迷宮。

為了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個所謂的“古代東方的魔方”我特地找到一個文物收藏大家請教,後來知道。

這種魔方每一個方塊都是獨立安裝拼接的,在六面的夾層裡有齒輪和履帶,據說全世界只有茨國皇家博物館裡一個。而這個其實並不是玩具而是一個模型,皇家博物館裡的那個製作時間大致在清朝慈禧掌權時候製作的,目的是為慈禧設計一個無人可以盜發的墓葬使用,但是模型出來之後沒有多久,這個製作模型的人就離奇失蹤了,而因為構造太過於複雜,好多工匠都無法研究透這個模型,所以這種形式的迷宮墓葬就沒有建造成功。

不過當時為何有這種墓葬想法?那文物收藏大家認為可能前人有過成功的案例,我猜測所謂的成功案例會不會就是沈一凡等人遇到的“妖殿迷宮”。

言歸正傳,沈一凡將自己的想法和彩雲娓娓道來之後,彩雲也是認同,但是兩人此時其實已經陷入了一個非常窘迫的困境,如果沒有正確的方式方法,他們一輩子都會被困在這個迷宮之中。

兩人又繼續漫無目的走了一個多小時,在每次轉彎或者釘子路口處都會有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的內容大致都是另一種敘事方法講述了華夏國那些上古傳說。

兩人在沒有指南針和參考物的情況下,已經完全迷失在了這個“妖殿迷宮”之中,就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沈一凡似乎發現了什麼?

他臉上泛出一絲驚訝的表情,慢慢朝著彩雲背後的一個通道而去,彩雲也是被沈一凡的舉動感到疑惑,回頭一看發現在她身後有一個黑漆漆的通道,但是通道遠處似乎有一絲亮光。

那他究竟發現了什麼?沈一凡和彩雲能找到走迷宮的方法嗎?方子等人處境有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