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靈天幻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魚隙(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魚隙(一)

“這件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安小語對司明宇說道:“宇族事件的起因幾乎超乎我的預料,本來以為只是一件普通的內訌,但是現在看來,似乎背地裡還有跟大的陰謀,洪族絕不會放過這兩個宇族。”

自從安小語知道了黑袍人的事情之後,心裡便開始有了計較,計較之後,多少都有些沉重。她知道黑袍人所做的事情,但是大撲承和三同牧不知道,異族知道的甚至都沒有安小語更多,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直線上升。

司明宇也有點不是很明白:“宇族和洪族不是同為八大皇族嗎?而且洪族剛剛制止了這些種族對它們兩個的追殺,為什麼還要追捕它們?難道是因為害怕這兩個宇族為帝國所用?”

安小語搖頭:“簡單來說,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個秘法而起。這種秘法可以從皇族的身體裡抽取核心,移植到其他的種族身體當中,讓另一個種族擁有和皇族相等的法則領悟和權柄,而會這這個秘法的,剛好就是一個人類!”

司明宇還有點沒反應過來,想了一會兒才緩過來,說道:“也就是說,這幾件事情背後的主導本來就是個人類?他手裡攥著秘法,洪族之前並不知情。而現在,事情敗露,我們和洪族都知道了這件事情,洪族一定會……回收它們?”

這個“回收”用的倒是不錯,安小語點點頭說道:“不管怎麼說,掌握秘法的都是人類。要是我,我也會懷疑這件事情的結果早就已經被預定好,就算是沒有懷疑,這兩個宇族在帝國的手裡,終究還是隱患。更何況,我們剛剛戰勝了異族,獲得了整個戰場的先機,洪族不會就這樣坐以待斃。”

聽著安小語的話,司明宇嘆了一口氣說道:“我最擔心的還是異族手中秘密潛入的手段。之前的那些異族潛入東荒的時候,我們居然一點對沒有察覺。這種手段,是個巨大的隱患。”

安小語也是點頭:“是啊,之前的那些異族本來就孤注一擲,後來有失算被分散開,才讓我們逐個擊破。如果接下來還有大量對異族入侵東荒,依靠那種手段,完全可以跟我們拉扯,而且也很難找到什麼證據。”

她總不能去異族領地再鬧一次吧?上次的事情,是異族內部產生了分歧,本身那些種族就是私自行動,而且還進攻了東荒的部落導致平民傷亡。如果是洪族領導的偷襲,必定不會落人口實,安小語也很難揪住不放。

而且現在太古萬族已經進入了恥辱階段,如果繼續刺激它們,很難說不會適得其反,讓萬族破罐子破摔,和安小語徹底翻臉。更何況背後的那個黑袍人到底想幹什麼,沒人知道,貿然行動,只會被牽著鼻子走。

司明宇說道;“我知道了,我會讓監控組繼續工作,一旦發現異族的動向,立刻就會展開行動,並且第一時間通知你。至於那兩個宇族,你打算怎麼安排,留在東荒的話,始終是個隱患。”

“我打算把它們送到帝都去。”安小語說道:“它們身負世間最高品質的空間法則,接近空間的本質,帝國的研究所剛好就需要這樣的輔助幫忙研究,順便也給它們找點事情做,用正規的手段把它們留在帝都保護起來。”

“它們會這麼聽話地留在帝都嗎?而且還是配合帝國研究它們自己。”

安小語笑了:“它們會答應的,帝都現在可謂是最安全的地方,那裡匯聚了帝國大部分的頂尖高手,時刻不鬆懈。更何況,它們的族民自我流放到空間亂流當中,帝國的手段,或許可以給它們提供不一樣的思路去解救這些族民。”

就像安小語說得,大撲承和三同牧聽到這個提議的時候,剛開始或許還有點遲疑。但是略加思索之後,便弄明白了,現在對它們來說,帝都是唯一的去處。不管是從帝國來說,還是從萬族來說,都已經不由得它們選擇了。

當天下午,大撲承和三同牧就坐上了飛往帝都的運輸機,隱藏在運送物資的隊伍裡離開九溪部落,前往帝都。臨行的時候,安小語在它們兩個的身上留下了因果法則,同行的是三九軍的人。

送走了大撲承之後,安小語這才松了一口氣,她並沒有感覺到這一次的形成會發生什麼意外,才是她心安的根本。但是同時,安小語也很清楚,送走了大撲承和三同牧,接下來所有的結果都要東荒來承擔。

東荒,即將迎來一場營帳!安小語看向了遠方的夕陽,轉身去了東南沿海。

東南沿海,長山和南方沿海的交界處,顯得十分荒涼。長山本身的地址基礎是堅硬的掩飾。大陸板塊互相碰撞,早就了長山的輝煌巍峨,同時也註定了長山附近沒有太多可以利用的土壤。

長山的岩石當中,是天地初開時期,地質穩定過程中形成的大量岩漿岩。在那個時期,長山的位置很可能是一條長長的裂縫,岩漿和海水互相侵蝕激盪,地下熾熱的岩漿不斷噴發出來,侵入到地面,被海水冷卻,形成了最初的大陸板塊邊緣結構,並且在地質變動當中,岩石層不斷地變厚、變寬。

因為岩漿的侵入,改變了原始的地形和地質,大量的岩漿滲透進入地表並且在海水的壓力下凝固,地下的氣體和蒸發氣都被徹底壓出去,只有能夠凝固的岩漿留下,逐漸變成了地下的岩石層。

所以,長山範圍的岩石層石質十分的堅硬,堅硬到開發都很難開發的程度。本來在最開始的時候,帝國還曾經想要從長山開發石料。但是長山軍建立的時候,建立基地的同時也發現,長山的石頭實在是太硬了。

從開發難度上來看,這邊的石料開發,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需要最尖端的科技支援,首先就要投入大筆的成本。然後,就算是能夠成功開發石料,從長山上運下來,穿過東荒運回帝國中原地帶也是個大問題。

運輸機運送石料,實在是不划算,不僅要建立大型的飛機場,而且運送數量也不會很多。燃料費用和維護費用導致了方案根本行不通。透過列車運送的話,當時的列車技術在東荒建立列車線也需要大量的投入。

因此,相比來說,從長山開發石料,就算是這裡的石塊堅硬非常,具有獨特的價值,也是得不償失。當然,這一切都是受限於技術水平。以如今的技術,鐳射切割、大型運輸機、快速列車線,這些都能夠極限縮短成本。

但是對於當時來說,從長山開發石料,遠不如從中原的其他地方開採。畢竟帝國地大物博,人口還算是稀疏,在帝國的境內,同樣也有許多好的石料開採基地,開採方便、運輸快捷,何必捨近求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長山的石料就成為了帝國的雞肋,長山也就徹底成為了長山軍的基地和帝國最東方的屏障。至於後來科技發達了之後,為什麼沒有繼續開發長山,這就是由於科技太發達了。

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畢竟的道路就是透過人工材料取代天然材料,首先是讓人工材料達到天然材料的質量,再然後就是從某方面超越了。當帝國的科技可以低廉開發長山的時候,人工合成的石料已經相當優秀了。

合成石材的產生,要早於鐳射技術和行動式能量爐的普及。因此,當鐳射切割技術成功完善的時候,合成石材已經進入千家萬戶了。裝飾的亂石、地板用的大理石、路面用的花崗岩,甚至可以在土地裡種出來。

並且,這些合成的石材,世界上的強度和韌性,都要比大部分開發出來的天然石材更高,成本也更加低廉。甚至不需要運輸,在當地生產就可以大量提供,因此天然石材的開發,就此成為過去式,長山的石頭終究沒有入駐中原。

雖然對於帝國來說,長山區域這些堅硬的勢頭已經可以隨便切割,但是對於長山附近的自然環境來說,這些石頭依然是難啃的硬骨頭。多少年來,風化都沒有將長山附近的石材摧毀,只留下了滿地的碎石和石渣。

因此,長山和南海沿岸交接的地方,顯得十分荒涼。地面上全都是灰色調的,大大小小的碎石鋪滿了地面,和遠處的荒涼的沙漠相連線,然後一直延伸到了東海和南海的交界當中。

“說實話,當初在這兒建立基地的時候,就費了老大勁了。”費戎的手裡捏著一串烤魚,全都是手指長短的小魚,刷上油烤得外皮脆黃,入口的時候滿都是酥脆的聲響,“嘎巴嘎巴”很是悅耳。

從解決了那名真境之後,費戎的營隊就成為了整個東荒軍最精英的隊伍之一,地位僅次於機甲軍。現在全國的人都知道費戎帶著一萬兩千人,沒有傷亡斬殺了一名真境強者,這支隊伍,也就成為了東荒的王牌。

在這樣的時候,所謂的王牌當然不只是說說好聽而已了。所有的一切都得動起來才行,尤其是這樣的隊伍,口稱王牌,就必然是戰鬥主力,用在最關鍵的地方。而現在,對於東荒來說,最關鍵地方就在這裡了。

安小語站在基地的旁邊,看著延伸出去的海岸線,滿地的碎石和海面下被浪花沖刷著、散落在海底的大塊岩石,感覺這個地方就像是一個石塊垃圾場。以前的時候,她倒是還沒有心情仔細看上兩眼,這一次感覺格外的寂寥。

這塊地方,是註定沒有任何希望的。往東的方向是巍峨的長山,往南還有大片的海邊丘陵,都是長山山脈餘脈形成的山地。就算是附近的丘陵上已經沒有了滿地的石渣,土質依然過於粗糙,摻雜著大量的石頭礦物。

東南的方向,是無限的大海,海面下面還有無法清理的大片碎石。而身後背靠著的,就是東荒大漠。東荒大漠的範圍,可不是在這個地方就徹底結束了,東南方向的東荒,其實還要往南延伸一段距離才到頭。

換句話說,長山和南海的交界處,就是一處不毛之地。要麼就是沒有土壤,要麼就是土壤粗糙,很少有植物能夠在這裡生存,除了苔蘚。但就算是苔蘚,也很難生長,因為這裡的水全都是鹹水。

這個地方沒有河流,兩邊的地基都是堅硬的岩石,岩石再往下就是地底的岩漿,而背後的東荒,顯然也不可能存在地下水的泉眼形成河流入海,就算有泉眼,能形成一個小湖泊就已經是奇蹟了。

所以,這個地方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跟靠近幾倍的荒原都不遑多讓。極北的荒原,以現在的技術好歹還能夠耕種一些寒地作物,但是這裡……帝國的海水種植技術依然並不成熟。

不是因為帝國的科技發展水平不夠,而是因為對於帝國來說,海水種植除了科研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用。帝國的糧食是完全足夠的,別看已經超過了百億,但是帝國維持這個人口數量已經很久了。

在這個人口基礎上,帝國境內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然共生、可持續發展,更不要說大量的土地都是純天然的環境狀態,再加上科學耕種輪作,就算是一塊地分成四份輪流種植,都完全能夠供養帝國的全部居民。

所以,海水種植什麼的,沒什麼甜頭,更沒有多少科研工作者上心,一般都是遺傳學家在研究。所以帝國的沿海,基本上很少出現大量的耕地,就算有,也是在有自然淡水水源的情況下。

而海岸邊上,最發達的當然就是養殖業和漁業。就像榮教授他們研究所,其實很大程度上的資金支援,都是來自於海水養殖業的投資。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大多是為了海洋開發作為輔助的,其中就包括利用仿生魚尋找洋流和魚群。

在東南這片未開發的地帶,魚類當然也不少,而且還有常駐魚類。這個地方雖然不長植物,卻有許多以礦物質為食的藻類和微生物生存,長期繁衍在海下大量的岩石區,以這些藻類和微生物為食,養育著幾種十分獨特的小型魚類。

費戎手裡的烤魚,就是其中數量最多、繁衍最快的一種,算是這個基地士兵們的福利了。這種魚長不大,頂多也就是成年人食指長短,大概十公分以下,內臟很少,鱗片很軟,幾乎全身都可以吃。

“這就是所謂的一線生機了,什麼都沒有的破地方,居然有這樣的美食。”費戎舔了舔手指說道:“唯一的問題就是不太好抓,海水下面滿地都是石頭,這些小魚就整天都在石頭縫裡面游來游去,滑不留手的。”

“那你們是怎麼抓這麼多的?”安小語好奇,她倒真沒瞭解過漁業。

費戎嘿嘿一笑,說道:“這不是馬上就是漲潮落潮了?漲潮的時候,這些小家夥就會竄上來,大片地竄上來,因為上面這塊地方白天被太陽曬著,更暖和,還有大量的氧氣鑽進水裡,它們就瘋狂地朝著這邊聚集。”

“然後,趁著漲潮的時候,我們就在淺水的地方下上網,海水退潮之後,這些魚再想回去就難了。被網攔住,就得留在石頭縫裡面。有水的時候它們滑不留手,沒有了水,還不是留在石頭縫裡面瞎撲騰?一抓一個準兒。”

正說著,安小語就看到已經有輪班的士兵拿著大片的漁網出來了,十分熟練地在插在石頭縫裡面的鐵棍子上固定漁網。她也並沒有制止,這也算是東南基地士兵們的消遣了,可以用來改善伙食,調節生活節奏也不錯。

出來打魚的士兵,都是晚上沒有任務的,幾乎都是自願放棄了休息時間過來打魚。不過對於這些東荒出身的士兵來說,在海邊玩水顯然比在宿舍裡面看電視劇來的更開心,也更有利於他們培養感情團隊協作。

費戎吃光了手裡的一把烤魚,跟著安小語往後退了一段距離,漲潮馬上就要來了,這個地方就要進入海水的蔓延區域。

“在東荒當兵實在是不容易,我本身是長山軍出身,在海上的時候本來就覺得夠枯燥的了。但是真到了極北和東荒,才知道,滿地的冰雪和黃沙,才是最枯燥的。東海裡面好歹還有魚和船,這兩個地方,可是什麼都沒有。”

聽著費戎的感慨,安小語也是說道:“所以,我才願意將東荒軍打造成東荒人的部隊。不是覺得外來的人不靠譜,只是能夠承受得住東荒寂寞的人,到底有多少?而且這對他們也不公平。從出生就生活在中原的人,到東荒服役,本身就不是一件美妙的事,強迫他們去適應,雖然符合軍人的本質,但也過於無情了。”

費戎笑了:“反正我是適應了,我覺得挺好的,而且不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