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靈天幻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寸(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寸(一)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魏方寸就明白,他是家族當中的異類。

這個很小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時候?他回想過去的時候算了一下,大概是從兩歲半開始。

在機甲出現之前,第一魏家,曾經只是一個沒落的軍事世家。家族中已經沒有職位太高的將領,也受不到軍委的任何關注,甚至連第三序列都要呆不下去的時候,九道關公司找到了魏家。

那個時候的九道關公司,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整個掛靠在帝國的研究機構上面,全稱為:“三千帝國武裝器械高階研發第七組”,簡稱“國武七組”。

當時的國武七組,還是一個而被帝國雪藏起來的研發機構,由九道關的創始人許家始祖許奉行和三千帝國雙方各佔一半的資產。剛開始主要負責帝國軍方所使用的尖端武器和車輛護甲研究。

在三千帝國的尖端人才和資源的支援下,國武七組很快度過了試生產階段,儼然變成了三千帝國研發高層次武器裝備的生產基地。同時帝國也利用國武七組的崛起,將門閥和世家掌控的武器生產商進行遏制。

可以說,國武七組的成立和秘密發展,主要目的便是三千帝國在軍事方面採取主動權的第一步,打擊不法軍火販賣,取締非法生產廠商。當然,這些生產商和販賣商到底犯不犯法,不都是帝國一句話的事情。

等到所有對帝國造成不良影響的軍火生產和販賣都得到打擊之後,國武七組也就成為了三千帝國科技含量最高、生產範圍最廣的武器生產場所。

而作為國武七組創始人和負責人的許奉行,卻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深深地知道,如果一味地依靠著帝國的支援,那麼國武七組永遠都只能是一個替代品,當下一個替代品出現的時候,國武七組便會被帝國毫不猶豫地拋棄。

國武七組的底氣來自帝國,資源來自帝國,甚至相當一部分的成員都來自於帝國指派。那麼說不定帝國那天不開心,八組和九組建立之後,國武七組便會稱為歷史長河中的沉沙。

許奉行明白,只有掌控了自己的技術、資本和人才,才能夠將國武七組變成那個他心目中的,全國最尖端的武器研發生產中心,讓帝國就算對國武七組有所忌憚和不滿,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將國武七組變成這樣的機構,首先,便應該從掌握技術上入手。

掌握技術需要三個要素:自主研發、專利保護和大量人手。

於是,許奉行找到了當時幾乎就要快從第三序列世家的河岸上滑進洶湧波濤的軍事世家魏家,也找到了許多以微末的排行落於人後的世家,由這些人,共同組成了九道關公司的最初班底。

而這些世家作為第三序列墊底的存在,為了家族的生存和子孫的未來,他們當然毫不猶豫地抓住了這樣的一根救命稻草,並且靠著這一顆稻草,逃脫了被歷史長河沖刷殆盡的命運。

許奉行依靠這最初的這些人,在國武七組當中開啟了新的局面,他開始針對各個方向的軍事武器裝置進行了新的研發。

毋庸置疑的,許奉行是一個人才。靠著二十多歲的年紀,他就這樣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隊伍,並且將國武七組當中的很多高新研究成果變成了自己的東西。然後,利用這些研究成果,他設計出了帝國第一臺機甲的理論模型。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所有九道關的人,包括許家的後代,包括九道關的研究員,包括三千帝國所欲和九道關有關的人,都認為在許奉行這一個理論模型完成的那一天,才是九道關公司成立的日子。

而不是這個公司真正掛牌上市的那一天。

靠著理論模型的結果,許奉行向帝國申請了更多的資金,並將這些資金利用在民用防護裝置的研發和生產上。不斷靠著這樣的生產方式擴大著在民眾當中的影響力。

最終,許奉行徹底掌控了國武七組內部的大部分資本和重要科研成果,九道關公司就此脫離國武七組,正式成立。

帝國對此無可奈何,國武八組應運而生。

從此,國武七組徹底成為了帝國的歷史,而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新興事物,便是許奉行的九道關公司。

將民用防護裝置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的重要一環,是許奉行的第二步棋。經過了多年的努力,許奉行終於將民用防護裝置技術發展完善,這些技術對於普通民眾的日常防護如此好用,以至於帝國主動將其作為基礎建設的內容之一。

最終,在國家和人民共同的支援下,在這些年的技術創新和理論積累之下,九道關公司終於根據許奉行的理論模型,生產出了帝國第一臺成真正成型的駕駛型機甲。

當機甲走出倉庫的畫面,透過全國新聞傳到帝國的每個角落的時候;當帝國正式宣佈將機甲作為帝國戰略發展目標之一的時候;當許奉行告訴所有人,異族與修行者再也不能在普通民眾的城市當中肆意妄為的時候。

三千帝國整個沸騰了。

毫無疑問,機甲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以往人類依靠絕對的團結和繁衍優勢抵抗任何一個種族的現狀,讓普通人依靠科學技術對抗天賦能力的可能成為了現實。

這一事件所產生的震動,絲毫不亞於三千大帝宣佈帝國成立的時候給人們所帶來的激動。

從這一刻開始,九道關公司,徹底成為了人類的代言,成為了三千帝國最高武力的代名詞。三千帝國也半推半就地將大量研發資金和尖端科技轉移到了九道關公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九道關也並沒有讓所有人失望,在第一臺機甲試運行和研究分析之後,他們提出了“機甲九道關”理論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對於機甲的發展提出了階段性的規劃。

一年之後,九道關生產處了第一批可實用型機甲,主要用於大型建築現場的協同,並透過民用方面的使用結果,對機甲進行進一步的演技和規劃。

四年之後,九道關完成了機甲研發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生產出了真正可以應用於戰場的軍用機甲。

這一批機甲,總共生產臺數大概為一百臺,其中五十臺作為軍隊的供給,剩餘的五十臺作為九道關留存研究和各方研究的樣機。

第一批軍用機甲,被秘密運送到了帝國邊境的某一個異族戰場後方,透過緊急訓練的機甲駕駛兵,駕駛五十臺機甲,在一夜之間,摧毀了整整一個異族的大族群部落,徹底肅清了一方邊境的安全。

捷報傳來,舉國震動。

從邊境回來的機甲駕駛兵,駕駛者滿身傷痕的機甲,出現在所有民眾的面前。而在這個歷史性事件當中,走在機甲編隊最前方的兩個人,其中一位,便是當時第三魏家的成員。

也是現在第一魏家的創始人。

依靠著機甲駕駛的天賦和技術,魏家迅速從第三序列的軍事世家,爬升到了第一序列的程度,成為了帝國第一批機甲世家之一。

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九道關徹底稱為了許奉行當初預想當中那個三千帝國支柱產業之一,機甲也成為了帝國威懾太古萬族,真正能夠保障人族安全的國之利器。

第一魏家,也透過這些年的積澱和發展,站穩了腳跟,穩穩地坐在三千帝國第一序列世家的位置上。

而他們的依仗,便是家族血脈當中流動著的,駕駛機甲的基因。

第一魏家的人,天生擁有機甲駕駛員所需經脈的人,幾乎佔八成,這幾乎是全國家族當中,擁有機甲血脈最高的機率了。而那些沒有天賦的家族子弟,則負責家族的日常事務。

當然,機率畢竟只是機率。每個家族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異類。

比如魏方圓,又比如魏方寸。

第一魏家當時那一代中,先是出生了一個被鑑定擁有極高修行天賦的新生兒。當時的魏家,雖然作為第一序列世家,但是供奉的修行者當中,大多都是天資不夠,到了年紀邊寸步不前,此生無望宗師境界的人。

現在,第一魏家終於可以有自己的大修行人了,而且資質還如此之高,家主很是高興,親自為新生兒賜名,根據在開天闢地之時人類對天地關係“天圓地方”的古舊理解,為他取名為,魏方圓。

而魏方圓也不負眾望,五歲修行,十歲入門,十九歲少師,出門遊歷歸來,得到了上古大能的傳承,二十五歲便成為大師境界的大修行人。

就在所有人都在關注著魏方圓的時候,一個豆丁一般的魏家子弟,在分家的一間側方當中出生了。

沒有眾人恭賀,沒有禮物和高階的營養液,更沒有專門的身體測試。他就這樣靜靜地躺在母親的懷裡,睜開眼睛,第一次看到了這個今後他即將要生存下去的世界,如此光怪陸離,如此吸引人心。

母親的身體衰弱和營養不良導致的早產,讓剛剛出生的孩子看起來瘦弱乾癟,完全不像是一個正常的嬰兒,反而像是剛剛爬出來的芻狗。他的父親看到他的樣子,和他的母親一陣陣的心疼。

因為長得很小,帶著全家人的期待,父親為他取名為,魏方寸。

魏方寸的出生,並沒有在第一魏家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一個分家的新生兒出生,經過了初步的簡單培養,再和同期的嬰兒一通送到魏家的醫務室進行身體檢查和疫苗種植。

得到的結果讓他的父親在理所當然中大失所望,魏方寸果然和自己一樣,根本沒有駕駛機甲的天賦。

深知世家勢利的父親,並沒有將這一件事情太放在心上,他所希望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能夠茁壯成長,開開心心地過完自己的一生。順便為魏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最後安度晚年,這樣就足夠了。

但是,從什麼時候我,魏方寸就感覺到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了呢?

他在回想過去的時候算了一下。

大概是從兩歲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