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靈天幻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章 預備賽(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章 預備賽(二)

就在安小語越發堅定自己不去參加比賽是正常操作的時候,三千學院的其他學生則開始了比賽資格的爭奪。

安小語無聊地躺在運動場白色的穹頂上,一心三用,一邊關注著下面的動靜,一邊開啟感念感受著四周環境的氣息和一場,一邊看著腕式終端上面的賽程安排。

整個百省會戰為期七天,前三天為文鬥專案,後面四天則是武鬥專案。

文鬥專案根據目前三千帝國最高新技術的分類,總共分為理論競答、理念辯論、成果展示三個比賽項目,每個專案為期一天,評定勝負的規則都是評委投票制。

理論競答的參賽成員,限制在大二大三的學生,主要考察學校基礎教育內容的紮實性,包括相關科技知識和歷史的搶答,一些理論成果瞭解內容上的考核之類的東西。

理念辯論,則更為高深一些,不限年級,主要對某一項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和基本理念進行辯論,辯題由三千學院和各學校的院方提出,具體安排則由學校代表抽籤決定。

成果展示則是一個終極的比拼,各個學院需要將他們正在研發中的最新成果拿出來,類似於產品發佈會一樣的比賽。而評委則根據成果的科技含量、生產前景、具體效果等方面進行打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比賽的評委包括各個學院方面的專家,和國家派出的專家,還有在場的個小學生普遍投票得到的平均結果,還有中央超級大計算機的計算結果,這些方面結合起來,判定某一個學院的勝利。

當然,每一項的比賽都分為不同專業的多個賽場。有些學院會主動放棄自己所不擅長的方面,爭取將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比賽項目上。

按照排名,百省學院會得到相應的積分。放棄比賽則失去積分,每場比賽的名次越靠前,得到的幾分越高。

因此,短板越少的學院,在文鬥過程中得到的積分將會領先於其他的學院。而存在短板的學院,則需要反覆斟酌自身的條件和對手的實力,進行比賽的取捨,爭取得到能力允許範圍內最高的積分。

可以說,文鬥當中比拼的不只是各個學院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還有學生的素質,領導層的取捨計策。當然,硬實力是主要的,揚長避短作為輔助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比賽過程當中,各學院的比賽比分將會實時釋出在三千學院和三千帝國的公眾平臺上面,一切資訊公開,包括所有比賽的錄影和投票計分結果,全部像全世界的生靈公開。

而在文鬥當中獲得前三的學院,將會獲得在武鬥當中相應的特別許可權。

因為文鬥的積分與武鬥專案相比還是太少了一點,而參加文鬥的成員不能再次參加武鬥。所以三千學院設立了這樣的特殊待遇,來刺激各個學院在文鬥當中努力一點,不要產生放棄文鬥而在武鬥當中不擇手段這樣的情況。

左丘之左和其他學院的負責人商議之後決定,在文鬥當中獲得第一名的隊伍,將會獲得三次在武鬥比賽當中放棄一場比賽的參賽資格,卻獲得該比賽平均積分的權利。文鬥第二名的學校獲得兩次機會,第三名獲得一次機會。

這樣的規則出現之後,先是引起了許多學校參賽隊伍的深思,他們開始考慮這種獎勵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具體比賽的運用方法。當然也有一些學校自視甚高,覺得依靠這樣的手段,就算獲勝了,也不是正大光明。

武鬥的具體內容,總共分為十二項,在四天之內進行,每天的比賽項目所代表的意義都並不相同,因此還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為科技向的比賽,在武鬥的第一天進行。相對來說,科技向的比賽更加的友好和諧,也是一個相互試探的預熱過程。

科技向的第一項比賽,便是安小語現在看到的“夢境水星”比賽,依靠全息模擬技術,在虛擬環境當中,進行雙方的鬥智鬥勇

第二項比賽,名字叫做“虛空迷宮”。主要方向是空間傳送技術的研發,由三千學院提供一個空間混亂的迷宮領域,比鬥雙方在從不同的方位進入,運用空間傳送裝備,在迷宮中尋找道路,取得迷宮中心的紅色球體。

第三項比賽,名字叫做“心靈對話”。主要方向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由雙方各自研發的人工智慧產品,在設定都不同環境下,對不同模擬情況進行判斷處理,處理正當最多的一方則獲得勝利,類似於偵探推理遊戲。

科技向的比賽,涵蓋了當前三千帝國最熱門的三個研究方向全息模擬技術、空間傳送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考驗每一個學院在這些方面上的研究成果和實用效果。

第二天的比賽為操作向,在這一天的比賽當中,所有參賽選手所使用的器械,都是由三千學院提供的制式器械,軟體功能可以交由各學院自主開發,但是主要考察的還是各個學院學生身體力行的能力。

操作向的第一項比賽,叫做“平衡競速”。競速場地為一片寬敞的水域,而競速的工具則是一種球形的水上工具。外部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球形護罩與內部的駕駛位互相運動,而駕駛位也沒有任何的固定手段。

參賽方首先需要選擇駕駛器設定的程式,根據選手的使用習慣和能力需求方面選擇不同的程式,或者由己方程式設計師自主定製選手的程式載入,在比賽之前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供除錯。

參賽選手則需要在球形的懸浮器之內,儘量在強大的推進力下,保持身體在球體內部的平衡,並且在水域當中,與對**奪水域中重新整理時間固定、重新整理地點隨機的游標。

先得到十個游標的選手,便是獲勝者。

操作向的第二項比賽,名字叫做“光繪影舞”。比賽場地設定在一片空地上,在空地的兩邊各自有一個高臺,參賽選手分別站在高臺上面。比賽所利用的器械,是每人三個光影球。

光影球這種東西,可以說是一種基本的科技產品,經常被用作隧道山洞的探測,野外生存和外出旅遊的必備產品,核心是一個帶有彈性的橡皮球,橡皮球向外延伸著長長的絨毛,蓬蓬鬆鬆的很是討人喜歡。

而橡皮球和絨毛,在聲控開關下開啟之後,就可以發出各色的光芒,亮度可以調節。在黑夜裡,光影球就像是大號的螢火蟲,而且還毛茸茸的,拳頭大小,懸浮在旁邊氣氛可以說相當溫馨。

在比賽中使用的光影球,當然不只是日常用的那一種。三千學院提供的可控光影球,可以在控制器下做出一定的複雜飛行動作,加速減速,上升下降,左拐右拐,這些都可以實現。

而比賽的選手就需要在程式的控制下,利用手中的控制器,控制三個光影球在一個空曠的天空中飛行。躲避空間中隨時重新整理的黑色影子球的過程中,獵殺對手的光影球。

比賽規則為,觸碰到黑色影子球的光影球失效,複數光影球碰撞過的單一光影球失效,單一對碰的光影球無影響。先被打掉兩個光影球的人,就是敗者。

操作向的第三項比賽,叫做“矮星對決”。比賽場地設定在一個重力場異常的地形,雙方使用制式彩彈槍械進行對攻。由於場地中不同區域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子彈飛行的軌跡也因此變換莫測。

槍械的瞄準系統可以自主程式設計是當然的,比賽選手需要在重力不規則的場地上面,適應不同於地面上的重力,甚至承受著兩三倍的重力,和對手進行槍械決鬥。

顯然,先利用槍械擊中對方的人,就是本次比賽的獲勝者。

操作向的比賽,更加考驗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從平衡能力到反射速度,再到身體強度和計算敏感度,同時還考驗了站在他們背後的軟體團隊,對每個選手進行瞭解,對程式進行相應的修改,也是比賽獲勝的重中之重。

第三天的比賽,則為實力賽,以個人為主體參加。參賽場離開了三千學院和帝都的城區,來到帝都邊緣的郊區進行。

個人實力賽的第一項比賽,就是驚險刺激的城區戰。在個人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可以攜帶各種的武器。當然,武器必須是訓練用武器,事先也需要經過大賽委員會檢查,一旦發現危險物品,立即失去比賽資格。

實力賽的規則很簡單,先被擊倒的一方失敗,這是**裸的個人戰鬥能力的考核,考驗著每個人的修為、武技、對戰能力、戰術思維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利用城區戰的成果向每一個敢於向三千帝國暴露惡意的組織進行威懾。

第二項比賽,場地轉換到了叢林當中,顯然是要向邊境的異族示威。規則與城區戰相同,但是叢林戰則顯得更加的隱秘和殘酷。叢林當中的環境變換不一,甚至還有野獸和比賽方設定的陷阱。

第三項比賽,則是專屬於機甲系的機甲戰。當然,這一項比賽對於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就很遙遠了。

每個學院的機甲系,在大一大二兩年的過程中,所接觸到的都只是機甲的相關基礎知識和身體的基本訓練。很少有人能夠獲得駕駛機甲的機會,得到駕駛機甲的訓練。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安小語一樣開了外掛,還走了後門。所機甲戰從來都是由大三大四學習過機甲駕駛的學生來參加。同樣是單人參賽,機甲型號為各個學院最新研發的尖端機甲型號。

這是一個考研機甲研發和個人操作水平的比賽。

雙方參賽選手在固定的場地範圍內進行機甲的對戰,熱武器、冷兵器同時使用,不擇一切手段對敵人進行毫不留情的打擊。當系統判定機甲的護甲系統百分之八十失去作用的時候,便會自動判定失敗。

第四天的比賽,就是萬眾矚目的團隊戰了。

每個學院提供一個十人的小隊名單,其中五名為參賽者,其餘五名為替補隊員。參賽者與替補在名單上交之後均不可變換,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不可以在這十名隊員的名額之上,新增其他可參賽人員。

也就是說,在任意一場比賽當中,可以選擇十人小隊當中的任意五名隊員參加。但十個人裡面如果有六個人生病了,也只能由剩下的四個人參賽。

在武鬥的前三天當中,三天均有參加比賽的人,不允許加入到十人小隊名單當中。在文鬥與武鬥中有任何違規行為的人,不允許加入到十人小隊名單當中。在比賽前提交的所有備賽選手總名單之外的人,不允許加入到十人小隊名單當中。

團體賽同樣分為三個不同的比賽項目,比起個人賽的硬碰硬,團體賽則顯得更加有趣味,競賽形式更加的多樣化。

第一項比賽名為“有限劃歸”,比賽場地與個人賽第一項一樣,同樣設定在一個無人城區當中。但是不同的是,雙方隊伍的勝負結果不止可以靠雙方戰鬥的結果判定,還有另一個判定方式。

在固定的城區範圍內,劃分出了二十個不同的小區域,在小區域當中,設立控制點。將己方程式上傳到控制點當中,可以獲得該控制點的和小區域的所有權。最開始每一個區域都是無主之地,控制超過十五個控制點的小隊,可以自動獲勝。

也就是說,對戰實力較弱的隊伍,可以靠牽制、迂迴和遊走控制更多的控制點獲勝。而對戰實力較強的隊伍,也需要在對戰的時候防備對方偷偷佔據控制點,得到勝利。

為了發防止個人能力在團隊長當中的優勢性,控制點設定為二十個,勝利條件設定為十五個。也就是說,每一個五人小隊,就算他們當中都是以一當百的高手,也不可能同時防守六個控制點守株待兔。

團隊賽的第二項比賽,名為“山水相逢”。比賽場地為山水交織的山地區域,每一個比賽隊伍都需要分散開來,從山地的十個方向同時進入區域當中,依靠身上簡單的裝置,與隊友獲得聯絡,達到區域中央的位置。

同樣的,在這項比賽當中,勝負的判定不止可以透過團隊的戰鬥結果來決定。而且還可以透過奪旗戰來判定。

在山水區域中央的某個未標明位置,會存在一面帝國旗幟。能夠保證三人匯合首先找到旗幟位置的小隊,便可以自動獲勝。

這項比賽,考慮到各隊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資訊互動能力。在比賽過程中,他們可以互相設定陷阱,首先尋找到隊友的一方顯然佔據更大的優勢。尋找旗幟的過程也考驗了偵查能力。

第三項比賽名為“風雨救援”,場地設定在野外的一個虛構的軍事基地周圍。在基地的周圍設定了機械部隊。天氣由人工控制為雷雨大風天氣,兩支隊伍在惡劣的天氣中穿過敵人的防線,搶救軍事基地當中的戰略物資。

兩隊從不同的方向同時向基地前進,如果其中一隊全軍覆沒,則判定另一隊在到達軍事基地的同時獲勝。兩方都未到達基地的,判定平局。兩方都到達基地的,不得進行爭鬥,由三十分鍾內轉移到安全地點的物資數量判定勝負。

安小語看到了終端彈出的光屏上顯示的那個物資樣品,顯然是一個巨大的箱子,裡面放著負重,安小語一個人能拿十多個,但是那些身體素質只有明體層次的學生……

武鬥專案的所有比賽都是積分制,每個隊伍都要和其他隊伍各自進行一場比鬥。因為時間的緣故,場地並不唯一,多長比賽會同時進行,由三千學院的轉播臺進行實時的直播。

最後所有比賽的積分彙總算為學院的總積分,積分排名第一的,就是此次百省會戰武鬥專案的第一名。

文鬥和武鬥的積分相加,總分排名第一的,就是這次百省會戰所有比賽項目的冠軍。

安小語很快看完了所有比賽項目的內容,感覺團隊賽的內容還挺有意思的,其他的就不是太感興趣了。畢竟其他的比賽項目對於安小語來說,好像都沒有什麼挑戰性,而且也不夠真實。

看了看三千學院的參賽名單,個人戰當中魏卿玄赫然在列,團隊戰當中魏卿玄也會作為副隊長出站。大一的這些人,在其他專案當中也有參加,還有加入到團隊戰替補當中的。

看來左丘之左對這兩屆的學生很有信心?

仔細想想,既然所有人的修為上限大概都是少師之下,那麼只要達到了明體巔峰的人,幾乎都可以具有參賽的資格。顯然,個人的整體素質才是這次比賽的重點。

而他們這兩屆的學生,顯然在魏卿玄和安小語兩個明星的映照下,得到了更加快速的提升,甚至有些人的能力,連大三大四的人都比不上。

冷殤報名了矮星對決的預備賽,似乎對自己的身體強度和設計能力很有信心。刺頭三人組也報名了預備賽當中的山水相逢,他們三個好像確實有種特別的默契,而且在叢林裡也相當的棘手。

安小語翻看著學校的論壇和訊息通知,還有三千帝國關於百省會戰的炒作,整個帝都都開始沸騰了起來,安小語的心裡卻是平靜如水,絲毫沒有任何的波瀾。

她想到了左丘之左的計劃,心裡還是有些惴惴。

這樣,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