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在新世界的躺贏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 章 迴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 章 迴歸

地球,華國前進兵團指揮室。

距離探索小隊離開已經超過12個小時。

曾國凡和錢光祖兩位仍然在等待。按照時間計算,探索小隊應該很快就要迴歸,但兩位臉上的表情卻越來越嚴肅。

其實按照之前參謀部的推算,如果探索隊進入後很快就迴歸,那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遭遇危險。如果探索隊進入後十二小時之後迴歸,那百分之六十說明探索成功了。

而現在曾錢兩位更擔心的是探索隊有沒有傷亡,有沒有被感染,有沒有帶回來有價值的東西或訊息。當然,曾國凡其實也非常擔心自己兒子的情況,雖然交代了莫亞男保護曾憲宇,而且還配備了幾乎最高級的裝備,但對於父子之情來說,什麼都是不夠的。

“副總指揮,磁場資料出現變化了!”隨時觀測的人員趕緊報告。

頓時,所有人都開始緊張起來,眼神一動不動的直盯著實驗室中間。

很快,實驗室中間突然出現一道人影。是張小萌!揹著個揹包,左右張望。“我回來了嗎?”

“是的,感謝你。你已經平安返回祖國!”曾國凡激動的聲音從實驗室的傳聲器傳了出來。

“你是第一個,一路順利嗎?”這個聲音是錢老的聲音。和出發時一樣,迴歸的順序也是非常講究的。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傷亡人員走第一順位,而這次是張小萌,朱小明,丁寶全,劉大力以及李教授等攜帶這次探索收集的所有材料的人員出現,也就是說明這次探索非常成功,沒有傷亡,所以錢老才開口詢問第一位是否順利。

戰鬥人員是下一波順序;莫亞男和曾憲宇仍然是最後一組出現的人員。

“立刻將收集物品放入無菌處理箱。所有人,依次進入消毒室進行消毒。稍後會有人員來對各位進行健康評估,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隔離。請各位理解,這是必要的流程。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再次感謝各位對祖國做出的傑出貢獻!”

—————————我是分割線———————————

曾憲宇很快就透過了健康評估。雖然消毒水味道很難忘,隔離三天更難忘,但總歸曾憲宇順利透過了全部的健康評估。

嗯,並沒有出現和父母相見抱頭痛哭的狗血劇情,也沒有被外星病毒寄生變異的套路出現。

總之,很快,曾憲宇和所有探索小隊人員,即將面對研究部所有教授的詢問。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在這次探索中的優異表現。”曾國凡和錢老坐在會議室主位上,開始了這次例行的詢問流程。

“各位在新世界的所有表現,ZZ部已經透過各位的戰場記錄儀進行了審閱。在這裡,我們有一些問題可能要詢問各位,請如各位如實地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崗位進行回答。”

“首先是戰鬥小隊的趙大山同志。”第一個受到詢問的,居然是大山。不過畢竟也都是精銳出身,這樣的過程也是經歷過的。大山很快從自己座位走出來到了正中間為詢問提供的座位坐下。

“你在對1號生物,就是你們命名為狗兔子的生物,對其進行攻擊的時候,是否能判斷出其致命弱點?是否可以大致判斷出其的攻擊性?”

“狗兔子,不,1號生物。”大山有點不太適應,不過很快就調整過來,“我無法判斷它的致命弱點。當時,我向它開了四槍,由於隊長的第一命令是麻醉捕捉。所以我瞄準的部位都是其運動必須的大腿和屁股部分。”

“事後我進行過搜尋,能確定四槍全部命中目標。”大山仔細回憶了一下,接著說,“但是1號生物似乎並未受到影響,我是指移動速度未受影響。我曾經作過麻醉品訓練,當時使用的計量,足夠麻翻十隻大象。當時我們大家挺緊張的,沒太注意,事後我回想了一下,1號生物在受到驚嚇後的曾渾身聳立膨脹了一圈。所以我的感覺是1號生物可能存在一套自我防禦的能力,可以無視或者抵禦受到的攻擊。”

“至於攻擊性好像並不強,這個我沒辦法準確判斷。根據我們當時的情況,胡大寶和胡二寶同志被發現的第一時間,該生物的反應為迅速脫離,而不是就地防禦,我認為其攻擊性並不強,或者應該是被動攻擊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的。非常感謝你的回答。請回到你的座位。”

“莫亞男隊長。請出列。”

“請莫亞男隊長說明,當趙大山向你說明1號生物麻醉捕捉失敗後,為何你不繼續執行圍捕工作?以你們小隊的武裝力量,即使不能捕捉成功,擊斃該生物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是的。”莫亞男仍然是一臉冷冽,毫無一絲對詢問者的問題反感的意思,“我們在捕捉失敗後進行過實地勘察,1號生物出現和最終消失,是透過洞穴實現的。我們的觀察哨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發現該生物,原因就是其並不在地面活動。”

莫亞男頓了頓,繼續說道:“趙大山同志在後期進行過追跡勘察。確認1號生物消失於一處洞穴之中,同時在洞穴口周圍三百米範圍內,我們又發現了相同的幾個洞穴。因此我判斷1號生物可能是穴居生物,我們小隊並沒有針對穴居生物的進攻手段,且並未攜帶任何定位系統,茫然進入洞穴,一旦失去方向,後果非常嚴重。另外,趙大山同志描述過該生物比較像我們地球的兔子生物,可能存在記仇的習性,其龐大的體型,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一個較為頭疼的事情。還有,趙大山同志確定四槍命中目標,卻仍然讓其迅速逃脫。說明我們當時的武力手段可能並不太可能起到太多作用。”

“基於以上安全原因,我們停止了對1號生物的捕捉計劃。但是,1號生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請求在完成對前哨站的防禦工程後,再次進行活體捕捉計劃。”

莫亞男和其戰鬥小隊主要解釋對1號生物的情況反饋。畢竟他們是一線接觸者,對於他們的反饋會提供給研究部非常多的資訊。

而對於李榮光教授而言,對他的詢問卻並不像是軍隊一樣刻板,當然,這個過程是由錢老親自進行的。

“老李,別緊張。”錢老揮了揮手,示意這不是一次軍事行動後的ZZ詢問。“咱們需要什麼?之前也討論過。你就挑你覺得重要的說。”

“嗯,好好。”李榮光點了點頭,“該從哪裡說起呢?”

“首先,是進入時的感覺。我進入傳送門到出現在新世界,大約有1-2秒左右,沒有思維重建和身體重組的感覺,這個很像就是跨過一道門,前後腳邁過的狀態。並不是我們之前猜測的透過黑洞以超越光速的方式進行時空旅行。”

這一點,是研究部之前討論過的話題,尤其是錢老和李先敏教授這倆物理學家,對這個傳送門的傳送原理非常的感興趣。兩人還根據曾憲宇提出的好幾個腦洞對這個傳送門原理進行了猜測。比如什麼思維重建啊,身體重組什麼的。果然被李榮光教授證明是腦洞。

“進去以後,新世界給我的感覺其實是和地球很類似的。我們先期進行了空氣成分檢測,主要成分和地球接近,都是氧氣和氮氣,只是氧氣含量比地球更高,嗯,沒有達到高氧含量。我們曾關閉過呼吸系統,對人類傷害幾乎沒有。不會引起氧氣中毒情況。……”

很多人只聽過二氧化碳中毒,卻沒有聽說過吸入氧氣也會中毒。當氧氣含量超過40%濃度時被人類吸入,就有可能引起氧氣中毒。

“……我有個猜測,1號生物體型巨大,就進化論和生物論上來說,可能於該世界氧氣含量高具有直接關係。具體的推論,咱們可能需要問一下老陳這個專家。”說完這,李榮光教授自己都笑了笑。

“這點是肯定的。”陳慶民教授肯定了這一觀點,“現在科學已經證實了,各種生物利用氧氣的方式雖然不同,但大多數生物都是透過肺部的肺泡壁來進行氣體擴散作用,讓環境中的氧氣與血液裡的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然後氧氣和血紅蛋白進行結合,透過循環系統進入各組織細胞裡。假設氧氣濃度高的話,首先就不需要進化出太多的肺泡細胞,呼吸頻率也可以減少,以此節約出更多的能量供其他系統使用。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也可以進一步下降,老李剛才說的很對,氧氣濃度太高就會引起氧氣中毒,但氧氣濃度的變高,同樣會引起細胞大小的相應增大,因為交換能量提高了,單位體積獲得的氧氣可能更多一些,新陳代謝的效率就會更高。”

“可是植物並未發現體型的巨大化?”李榮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繼續丟擲了自己疑惑的地方。

“史前時代,或者說恐龍時代,咱們地球的氧氣濃度是要比現在高的,推算能高達35%左右。當時生物的體型就非常巨大,大型的恐龍,甚至是巨大化的史前蜻蜓長度大概有一米多長,我們都曾有過出土。大部分的節肢動物是透過肢體之間的微型孔洞進行氧氣吸收的,以此進化出巨大的體型。這次比較遺憾,並沒有發現巨大化的昆蟲。”既然解釋道這裡,陳慶民作為專家就乾脆多說了點昆蟲和植物的情況。“至於植物,我們看到的植物大多數都是比較正常的,尤其是這些樹木,準確的說是闊葉樹木。按照進化論,在如此高氧情況下,這些樹木的體型應該非常巨大。可是你們到達的營地附近的所有植被幾乎都和地球相差無幾,這點是非常奇怪的。”

“既然有疑點,就先記錄下來,作為第二次探索的任務之一。”老錢實時的打斷了又要不知道歪到哪兒去的研究討論。“你繼續,老李。”

“好。除了空氣成分外,我們發射了衛星。雖然是縮微版,但也能獲得一個大概的所在圖。”老李說完,從自己手邊的文件袋了,拿出一份摺疊的圖紙,展示給大家看。“這個是我們做的大致地形分析圖。”

“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個較為大型的島嶼。受限於衛星能力,暫時只能觀測到以所在位置為中心大約五百公裡範圍。我們的島嶼面積我們計算出來是341.65平方公里。……”

有很多人說,為啥這麼複雜要放顆衛星才行啊,直接放無人機啊。那這就是差別,首先無人機和你看到的航模,那不是一個東西。無人機是需要使用基站訊號無線操控的飛行器。在地球上有基站網絡覆蓋,你倒是可以飛起來。在新世界沒有基站沒有網路,你怎麼飛?好的,你說用電池遙控無線電。確實可以飛起來。但那能飛多高?至多120米。就這功率得很大,電池電量需要多大?這能觀測一個300多平方公裡的大型島嶼?搞笑嘛。

而且,你說的那個能飛120米,到處能拍照和攝像的那玩意兒叫航模,也就是航空模型。軍用無人機,就好像米國著名的“全球鷹”,長13米多,高4米多,空油重量2100磅,950多公斤。而且一般執行任務還需要攜帶幾噸重的航空燃油。你覺得這玩意兒能是一個人攜帶的量嗎?

至於衛星,華國最初發展衛星技術時所發射的第一枚衛星重量僅為173公斤,米國第一顆衛星僅只有8.2公斤。老李他們攜帶的這枚縮微版衛星,功能並不齊全,重量有40多公斤已經算是比較沉重的了。(跪求不要較真。之所以攜帶衛星而不是無人機,只是為了吐槽民間探索和有組織的探索行為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