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真不是故意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癲狂的技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七章 癲狂的技術

科學家之所以是科學家,正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和遠超於常人的耐心。

司騰之所以是司騰,正是因為他擁有一個比普通科學家更加聰明的大腦和多出至少六十斤的肥肉。

楚辭在電視上見過不少國際上頂尖的科學家,好像都是瘦骨嶙峋的,像司騰何種體重常年在二百上下徘徊的還是頭一個。

這胖子拿著筆和紙寫寫畫畫了一個多小時,然後又在符文上一頓亂懟後,終於有了發現,而且發現不小。

“我知道怎麼回事啦。”司騰興奮的大叫了一聲後,楚辭和炎熵立馬快步走了過去。

“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系統!”

“基因編輯?!”炎熵皺眉道:“繼續說。”

司騰沒有注意到炎熵的臉色,滿面激動的說道:“就好像一個創造模擬器一樣,每個符文都代表一條基因鏈,這是固定的,如同創造一個人類似的,但是有幾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必須有頭,有胳膊右腿,有身體,不過未必就需要變成人類的外表,也不是腦袋就必須長在脖子上或者胳膊長在肩膀上,甚至不限於長一個腦袋,外表完全和習性完全取決於基因搭配和外部環境,而透過基因搭配可以變換成不同的生理結構和外在形體,就好像雙腳變短而雙手變長後,創造出的物種就會善於用手部進行運動,就好像和黑猩猩一樣,生物進化一般都是按照外部生存環境而改變的,但是這種裝置可以根據外部生存環境來進行最適合的基因搭配。”

楚辭困惑的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剛才那條蜈蚣改變外貌,不是因為修改生理構造改變,而是因為修改了基因序列和組合,而基因導致了生理上和外表上的改變?”

“是的,改變基因就等於改變生理構造,改變生理構造就等於改變了外部形態。”

司騰說完後,低頭看了眼手上的記事本,隨即再符文上摁了一通。

再看透明瓶子中的蜈蚣,身體越來越圓,但是長度開始縮短,看起來居然有些萌萌的。

“我儘量說的通俗一點吧,怕你們聽不懂,總之呢,這個系統。。。先將其稱之為系統吧,這個系統就是。。。”

楚辭打斷道:“老子也是有雙學位學歷的人,別動不動就通俗點通俗點的,炎熵聽不懂不代表我也聽不懂,在這瞧不起誰呢。”

“好吧,那我說的專業一些,正常情況下,基因與遺傳有著直接的關聯,一條多肽鏈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就是基因構成。。。”

楚辭再次打斷:“那什麼,我怕炎熵聽不懂,你還是通俗點來說吧。”

炎熵:“我特麼能聽懂。”

“別吹牛B了,你知道什麼是多肽鏈嗎?”

“細胞核中脫氧核糖核酸的某一區段轉錄出來的信使RNA再從核孔穿出來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Ribosome) 結合起來就是多肽鏈。”

楚辭面無表情的看向司騰:“繼續說,通俗點,炎熵在吹牛B扯蛋呢。”

炎熵:“你怎麼知道我扯淡呢?”

“因為我聽不懂你剛剛扯的蛋。”

炎熵:“。。。”

司騰一臉無奈的繼續解釋道:“總之,這些符文就是操作頁面,給出了特定的條件,這些特定條件就是可以改變的基因,透過基因的重組來改變相應生物。。。相應生命體的生命結構。”

“那你能創造出一群剛出門就被打斷狗腿的小不點嗎?”

“那要看特定條件是否允許,就好像植物的基因相對符文似的,這些符文代表的先決條件肯定是植物的特性基因,你要是想讓植物長出一個動物的腦袋肯定是不現實的。”

“哦,這樣啊。”

楚辭這次是真的聽明白了,無非就是和一個模擬器差不多,透過改變基因來改變生命結構和外在形態,就和一個橡皮泥似的,想怎麼捏就怎麼捏,但是再怎麼捏它還是橡皮泥,不可能捏成鋼鐵。

楚辭不解的問道:“那矽基生命體又是怎麼一回事,矽基生命體和碳基生命體完全是兩種生命形式,楚夜提取的感染病毒又是來源於哪個物種?”

“我覺得應該不是某個物種原本的生命形態,而是因為外部原因導致了宣告形態改變,這個外部原因很有可能是病毒或者細菌體,當然,現在只是推測,具體還要分析矽基生命體的基因鏈後才能下結論。”

楚辭哦了一聲,這方面的事情完全不是他的強項。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我還以為真的是基因編輯技術呢。”炎熵面色有些莫名,既帶著幾絲失望,也帶著幾絲輕鬆。

司騰側目看向炎熵:“可這就是基因編輯技術啊。”

“呵,你說是就是吧。”

炎熵懶得說那麼多,不過楚辭卻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泥盆紀的統治階層,也就是泥盆貴族群體,這就是一群被基因編輯過的怪胎。

不過泥盆紀的基因編輯技術和司騰說的完全是兩碼事。

司騰說的基因編輯技術,無非就是改變生理結構和外在體態,就是再編輯也編輯不出性格,因為性格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可泥盆紀的基因編輯技術很誇張,誇張到了連後天才可以形成的性格和情感都能編輯提前編輯。

從外在上來講,泥盆紀的貴族已經是“完美”的生命體了,可以自由變換形態來適應任何環境,從內在上來講,摒棄了生物應該具備的特質和情感,沒有感性只有理性,一種絕對的理性。

這種絕對理性很可怕,因為不會感到快樂,不會感到憤怒,不會感到傷心,也不會感到痛苦,不會感到任何情感。

如果是單獨一個個體失去情感,那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宇宙牆內的最高文明統治著都是木的感情的奇葩,這就極為可怕了。

理性的人是有追求的,泥盆紀的統治階層也有一個追求,這個追求就是超越所有可以超越的,而他們目前已知還沒有超越的就是突破了宇宙牆的三大紀元,奧陶紀、志留紀以及寒武紀。

為了達到“超越”這個目的,泥盆紀貴族可以殺光宇宙牆內任何智慧生命,甚至是單細胞生物。

因為理性告訴他們,在超越的過程中,他們是有機率被“追”上的。

單細胞生物是可以進化成智慧生命的,而智慧生命是可以提高文明等級的,而提高了文明等級,在理論上來講,就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機率超越泥盆紀這個二級文明,比他們更早找到穿透宇宙牆的方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在絕對理性的思考下,泥盆紀的統治階層開始了殺戮,透過殺戮手段將所有可能性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就好像一個男人想要成為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那麼這種沒有情感絕對理性就給了他一個萬無一失的策略-----打斷全世界所有人的雙腿,無論男女老少,只要長腿的,全都打斷。

聽起來似乎是不可理解,可是理論上來講這是最萬無一失的方法,消滅所有潛在對手,那麼就不存在對手了。

而其中最可怕的是,泥盆紀不止要打斷其他所有人的腿,他們還利用這種基因編輯技術去改變其他人的基因,從他們想要打斷別人腿的那一天開始,他們就“改變”了腿的含義,或者說是生命的含義。

在泥盆紀文明中,生命出生那一刻就被賦予或者說是強制套上了基因枷鎖。

當一個嬰兒還在培養皿中的時候,他的一輩子已經註定了,他可能是一個戰士,一輩子只能殺戮的戰士,他每一天吃的事物,去的廁所次數,所說的話,所做的行為,甚至是動一動手指這種細微的動作都被“規定”好了,他會與某個特定的異性在某一天某一個小時某一分鐘某一秒成長快樂繁衍後代,而他們的後代在他老爹老媽兩個人接吻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成為了什麼樣的人,甚至這個後代未來所度過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已經註定了,從他的父母誕生,他的爺爺奶奶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這一切都是基因編輯技術的“功勞”,透過運算,透過規定,透過套上基因鎖,泥盆紀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統治階層手中的牽線木偶。

泥盆紀貴族在這種被基因編輯後的絕對理性下,抹煞了所有變數,規定了所有流程。

正因為如此,炎熵認為基因編輯技術太可怕了,基因編輯技術編輯出完美生物後所帶來的另一種負面效果,那就是“創造”瘋子。

最早的時候,泥盆紀貴族只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自己的身體,希望將身體變成“神”的身軀,可是隨著身體趨於完美,他們發現最重要的並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也就是情感以及思維,最終愈演愈烈,泥盆紀的統治階層變成了沒有情感的瘋子,而這群瘋子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了更多怪物,更多從生到死只為泥盆紀貴族服務並已經一輩子被既定流程的生命形態的怪物。

這才是炎熵談虎色變的主要原因,這只虎,就叫做基因編輯技術,一種可以編輯性格和內心以及靈魂的基因編輯技術。

司騰所說的和炎熵所知道的基因編輯技術,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前者所說的基因編輯,無非就是給出一些特定組合從而改變生理結構罷了。

炎熵所知道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忽視了規則,沒有先提條件,沒有特定條件,橡皮泥可以變成金屬,金屬可以變成土壤,土壤可以變成液體,最終量變引起了質變,質變改變了內在。

身體變成怪物不可怕,可怕的是靈魂看似理智卻無比癲狂瘋魔,泥盆紀的貴族或許就是宇宙牆內最為理性的瘋子了。

地球上的有錢人透過金錢來改變著別人的命運,泥盆紀透過基因編輯技術來改變別人的命運,前者有變數,後者萬無一失。

對這一切司騰並不清楚,他還沉浸在新發現的喜悅之中。

“大致就是這麼一回事。”司騰面色莫名的說道:“我相信這種‘系統’並不是一個無聊的模擬器,而是可以真正創造出不同生理結構的某種裝置,如果我們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話,就可以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創造不同的物種。”

“你想當上帝?”炎熵微微皺起了眉頭,面露冷色:“小胖子,你的這種想法很危險。”

“不不不,你誤會了。”司騰尷尬一笑:“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找到規律的話,我們就可以透過這種裝置來創造出可以和其他物種和平共處的新型生物,任何生物的性格都和習性有著直接的關聯,通俗點來講,就好比雙頭血魔喜歡吃怪魚似的,如果我搞清楚了怪魚的基因序列組,那麼就可以創造符合雙頭血魔生理需求的植物,透過這種植物的基因特性來後天改變雙頭血魔的習性,當然,也和其他特定的生存環境有關,但是這些都可以改變的,如同連鎖效應,改變基因,就可以改變生理需求,從而改變性格和習性,當性格和習性改變後,整顆星球都會變成。。。”

司騰話還沒說完,炎蛇突然動了,單手掐住了司騰的脖子,雙眼溢位了駭人的紅光:“你想按照你的想法改變生物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