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章 帶頭作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章 帶頭作用

他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本就是慕強的年紀,而且甄榮也是個求上進的,以前讀書時不懂事,沒用功,現在他覺得努力也不算晚,不努力那才是一輩子都廢了。

聽到說蘇雲是去年新分來的大學生,今年已經在攻堅組上了半年班後,甄嬸也來了興趣。讓女兒陪著人聊天,她親自動手,給弄了好幾個下酒菜。還做了一大盆滷麵,配菜也是肉多菜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們三個年輕人好好吃慢慢聊,我跟他爸就先去睡了。甄珍,你晚上別收拾,明兒起來再說。”

目送甄嬸關上臥室門,三人放低了聲音,又說了好一會兒話,把飯菜都差不多解決完了,蘇雲才告辭回去自己家。

留在廠裡過年的人不少,之前孩子們不熟悉,還不覺得有多少小夥伴,這兩天在打球放煙火的誘.惑下,男孩子們快速的熟絡起來。

陳怡彬大方又有點小錢,跟著他一起玩的孩子就不少。

相比較其他孩子的父母嚴格控制孩子消費的情況,對這方面要寬鬆許多的陳家孩子就成了他們羨慕的物件。

“我姐我哥都有獎學金,他們一人一個月給我五塊零花錢,媽媽也給我十塊。然後我半期和期末考試按名次得獎。第一名能拿到二十塊,第二名十塊,第三名五塊,三名以後就沒錢了。”

這樣算下來,他一個月的零花錢固定二十塊,一學期的成績進賬在五十元左右,再加上平時幫家裡做事得的獎金,積攢到年末可以說是個“小富豪”了。

當然這是跟他周圍的同學比較的,要是跟富二代之類的比,這點錢還不夠人家隨便吃個零食的錢。

即便是這樣,在東光廠同齡孩子裡面,他也是數一數二的“有錢人”。

大孩子們肯定不能他比,都羨慕汪成去了。

汪成人家每學年都有一等獎學金,高一是三千塊,高二就變成五千塊了。參加競賽還有別的獎金可以拿。

“那汪成哥哥,你讀大學了還能有獎學金嗎?”

“當然有,每個大學都有獎學金制度的,只是多少的問題。”

別人不知道,他只瞭解肖一言的情況。

“肖哥每年都是拿的國家最高等獎學金,一年八千。然後我們省在幾個大學裡面設定了省**獎學金,一年六千,另外就是國家勵志獎學金是一年五千,除此之外就是學校設定的獎學金,大概是三千,兩千,一千的樣子。”

東光廠的孩子能考上大學本科的都不多,更別說是拿國家獎學金了,聽到汪成的介紹,個個都睜大了眼睛。

“對了,我聽宋文哥說他今年就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這樣算下來,他一年讀書的錢差不多就憑獎學金就可以支付了,要是再參加點什麼競賽拿了獎,學校還會給單獨的獎勵,還有企業設定的專項獎學金之類的,反正啊,只要你肯用功,拼命讀,讀書也是能賺錢的。”

有個高一的孩子籲了口氣,露出苦笑。

“說得容易呢,我現在就在本科線上下浮動,壓力大死了,別說獎學金了,我都擔心我能能不能支撐到高三畢業。”

“害,你這說的什麼話。”汪成跟他同年,還小一個月,“你得相信自己能夠辦到的。幾個拔尖的大學選擇的是智力水平,但是大多數本科院校的學生智商跟我們差不多,靠的就是你的恆心毅力了。別喪氣,你得相信自己能行的。”

汪成給他使勁灌了一碗雞湯,還把自己的事兒添油加醋的給他說了一通。

“看,像我這樣的都能憑藉努力提前保送,你加把勁兒也不是辦不到對吧。再跟你說,我姐能幹吧,當初才上高一的時候,她在我舅他們子弟校裡面成績算中下呢。我舅廠裡那子弟校,跟東光廠子弟校可沒法比,一年能有一個兩個考上本科就要放鞭炮了。我姐高一下痛定思痛,拼了命的學習,看看她現在,考上B大可是靠的真本事。”

他們都知道,不是B市人想考上B大得有多難,那可是全國篩選的尖子生。

“汪成,我聽說宋妮在你姐姐那裡補課,你幫我們問問你姐,能幫我們補補不?”

“補課?我姐沒給妮妮補課啊。”汪成覺得叫妞兒太羞恥,就叫了她的名字的疊音。“我姐就只教了妮妮怎麼歸納總結知識點,然後妮妮在我家做作業,不懂的可以直接問。”

這跟他們從宋妮嘴裡聽到的差不多,但是他們還是有些不甘心,可也不能強求陳怡歆給他們補課。

“我姐申請了雙學位,也就這一學期輕鬆點,從下學期開始,她每週的課都給排滿了。昨天她還在給我舅說她下學期兩個月過來一次呢。這不,我姐沒時間過來照顧舅舅,我舅媽只好自己過來了。”

“對了,宋文哥的成績也不差啊,你們怎麼不去請教他?”

關於這點,汪成是真的不太明白。而且他也敏銳的發現宋文好像跟廠裡的孩子們格格不入,除開打球的時候,大部分他都寧願一個人呆著。

幾個大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

“得了,沒事兒,你們要想知道怎麼學習更有效率,等過了初三四,我們找地方一起討論討論,不過就是時間不太夠,我只能說點自己的經驗。”

“那可好,我去找我媽借一下閱覽室的鑰匙,要不我們去廠閱覽室那邊做作業順便交流交流?”

“行啊,我沒問題,你們安排就是。”

汪成一點不介意,他反正已經決定保送到省大讀歷史系了,以後爭取直接在張教授那裡碩博連讀,給幾個小夥伴交流一下學習經驗這種小問題,他駕輕就熟。反正在學校的時候,班主任就經常讓他給大家分享。

汪成的真誠和坦率讓小夥伴們對他的印象好得不行,在家裡也三兩句不離他,幾家的父母聽到這事兒,都覺得滿意。他們誰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出人頭地?考個好大學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為了這事兒,過年期間他們都沒忘記讓孩子去陳家拜個年,大人們相互之間也走動更頻繁了。

感情都是聯絡出來的,陳家人也不是難相處的那種,一來二去,陳媽媽還沒正式搬過來,就已經結識了好幾個志同道合的老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