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六章 申請專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六章 申請專案

花了十來天時間,把能打聽到的資料都記錄上了,剩下的一些具體的數字還需要走官方途徑才能確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期間陳怡歆都有跟老師電話聯絡,關於資料和統計分析方面的問題,兩人也隔空交流了幾次。

“歆歆,明天就要走了,你有沒有要買要帶的東西?”

張齊祥就買了不少,還跟村長大兒子說好了,讓明天專門跑一趟幫他送下山去。

陳怡歆沒有其他喜歡的,就買了兩套竹製的茶具。

一套不含茶壺的茶具一共不到一百塊。這價效比簡直讓人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除開這現成的兩套外,她還下了一張二十套的訂單。這二十套除開兩套用了他們這個民族的圖騰圖案外,其他的都會在半個月後,按照收到的陳怡歆傳真過來的圖紙進行製作。

“剛才你在跟村長說什麼LOGO。那是什麼東西?”

“一個獨有的廣告標緻圖案。比如他們這個村的LOGO就採用了他們民族文字中的某個字,配上圖騰圖案,就組合成了他們村的LOGO。以後不管是繡品還是木雕,從他們村的工坊中統一出貨的,都可以打上這個圖案,形成一個品牌。”

具體的操作還需要有人來手把手的教他們,這部分工作可以由上級主管**來安排。

“難怪你讓我帶了一整套的東西回去,是打算給縣上的主管領導進行演示的?”

佟月的反應要快很多,畢竟也是學商科出來的,很多東西是她沒想到,點通之後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旦想通之後,她的思維發散極快,很多書本上學到的案例,加上從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資訊上獲得的諮詢很快在她腦袋裡重組,形成一條條可以探索的思路。

相較於佟月來說,其實陳怡歆的思維創新能力要差很多,但她的優勢在於構建。她可以從無數的資訊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構建出一個發展的框架,至於框架裡需要填充的內容,她不需要去親自尋找。

這是兩種不同的能力,無所謂誰高誰低,但是框架束縛了內容,內容掣肘了框架。

所以在這個層面來講,框架起的是引導作用,更為抽象一些。

“歆歆,不,陳老師,我想申請組建一個小組可以嗎?”

佟月的要求很讓陳怡歆意外,但是在對方訴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她卻覺得很有必要,而且對她的工作更有幫助。

不過這個事情不是她說了能算的,還得請老師出馬。

“你總是給我帶來驚喜。”王教授笑了一聲,“如果你覺得有必要,那就去做。當地**不能提供也沒事兒,我這邊可以申請專案,然後從學校裡抽調人員配合你。”

經過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交流,王教授跟陳怡歆敲定了大概的章程。

申請專案,組織人手,都需要時間。而這一段等待的時間則足夠讓陳怡歆和佟月張齊祥把這次的行動進行總結,並形成論文提交給當地**。

第二天,陳怡歆把兩套茶具分別寄了出去。

一套給王教授,一套給張教授。其他人的禮物就得等到後續的二十套到手之後再說了。

蒐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這些工作很繁瑣也很枯燥,張齊祥幫忙了兩天之後就徹底發瘋了,打死都不肯再進小辦公室,而是拉著童浩去了周邊拍攝風景照。

原本陳怡歆是被安排住在市委招待所的,但是目測這項工作要進行的時間不短,她乾脆就直接在市委家屬院旁邊買了一套新房。

這邊的新房都不高,最高五樓,六樓是一個大平層,有安全門可以進出。上面修建了統一的曬衣服曬被子的地方。

陳怡歆買的一樓,直接買了兩套。這邊的房價太便宜了,讓她有種買到就賺到的詭異興奮感。

因為地段好,買在這裡的人素質不會太低,所以很少有人往樓下扔東西什麼的。

一樓前面是公共綠地,後面有個二十多平米的小花園。兩套房子連通後,整個花園面積高達五六十平米。而且她買的位置處於內角落那邊,開發商直接把拐彎那一塊的綠地全部劃給她了,算是贈送的花園面積,加一塊兒至少有一百來平米。

她直接在那邊修了一件茶室,面向花園這邊的是玻璃牆面,出門就是一條人造溪流,左邊靠牆有個二十來平米的魚池,右邊是做了造型的花園。

兩套房子,每套的面積相同,都是一百二十四平米。保留了一個廚房,另外一邊的廚房則弄成了小酒吧。

她買房加裝修一共才花了五十多萬,但對這邊的普通人來說,已經是相當闊氣的行為。

甚至佟月都說她買這裡的房子不如去買別墅了。

陳怡歆跟裝修公司確定了設計方案後,帶著他們回到了自己臨時租的房子,就在隔壁市委家屬院裡面。

“你懂什麼。”她端了茶水零食出來招待佟月和她的兩個同學,“別墅那邊荒山野嶺的,不管是安全性,還是生活舒適性跟這邊都沒法比的。而且我這房子挨著市委家屬院,至少安全上很有保障。再說了,大隱隱於市,你怎麼知道你樓上住的小老頭會不會就是本地知名企業家呢。”

“不能吧!”三個小女生嘻嘻笑著,“我看電視上演的,那些有錢人都住大房子,就算不是別墅,也是那種高檔小區了。”

隔壁的小區雖然也不錯,但實在稱不上高檔。

畢竟臨靠市委,低調有內涵才是他們的風格。

佟月帶同學過來,就是想要找機會加入陳怡歆的團隊。她聰明能幹,情商也不低,帶來的兩個同學家裡在**都是有關係的。其中一個是扶貧辦住人的侄女,另一個是開發司某科長的小女兒。

他們這邊很多人都是少數民族,所以計劃生育方面要稍微寬鬆一點,基本上很多人家裡都有兩個孩子。包括佟月,她有兩個哥哥,二哥身體不太好,父母後來又要了她。

像他們這樣的團隊,除了做實事的,也必須有負責聯絡的外勤,而在本地有關係的當然更好。

比如扶貧辦的那位,跟下面各鄉縣的關係肯定不錯,他跟下面打個招呼,接待方都要認真些。

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時候適當的妥協反而更容易完成工作。只要在法理情理之內,他們都不會直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