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這孩子不願意離開村子,不願意離開他姐姐,不然帶出去送培訓機構讀個一年兩年,差不多也能達到小學畢業生的平均水平。

最後還是楚醫生承擔了教導丁平的任務。他說他既然已經決定用丁平和他姐姐丁玉的病例作為自己論文的材料,那麼作為交換條件,給丁平補課也不是為難的事。

解決了丁平的教育問題,接下來就是陳怡歆這次來村子裡的主要任務了。

在村裡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丁家事情上的這段時間,她做了不少的事,和周昇公司的合作就是其中之一。

千禧年的開頭,網路已經開始深入千家萬戶,陳怡歆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提交了那份建議之後,連她的導師都覺得她步子跨得太大了。再三跟她交流溝通,被說服的反而是她的導師。

周昇公司的團隊是在第二周的週五抵達村子的。帶來的人不少,涉及到的各個方面的人才都有。

對於陳怡歆提出的這個合作項目,別說王教授那邊了,就是周昇公司裡的人也一直有分歧。來這裡的,是周昇的絕對心腹,也是佔據了公司科技部門主導地位的工程師。

他們從來的路上就開始進行記錄和分析,到達之後都沒怎麼休息,直接投入了工作狀態。

可能是因為之前陳怡歆他們打下的良好基礎,來的這批人受到了村民們的熱切歡迎,安排他們住進的村民家裡也都給他們提供了最好最貼心的的服務。

“這裡環境不錯,如果要架設線路也不算麻煩,只要他們縣上和鎮上願意提供協助,最多兩個月就能完成基礎的線路鋪設。另外,你最好安排他們把農產品都送去做個檢測,拿到質檢證書後,我們會統一在網站進行備份。”

沒錯,陳怡歆要做的是第一代電商。而且她第一步就直接深入到農村,專門跟**進行合作,搭建一個服務於農的專業電商平臺。

當然了,這個平臺還不能跟後來的某寶相提並論,但性質上是相同的,而且他們著重點有所不同,不存在大的商業競爭。

“我們這個電商平臺跟零售電商平臺有所不同,我們是要做批發兼零售,也可以說是一個電子貨倉的形式,外地甚至海外的客戶可以透過平臺下單,由平臺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採購發貨,物流冷鏈這一塊也得同時搭建起來。”

冷鏈運輸在這個時候還沒人提出過,除了藥品和高檔海鮮外,冷鏈的運用並不多。很多人寧願在當地的市場去買半鮮活的商品,都不會輕易相信網路能買到昨天才出海撈回來的鮮魚。

貨運物流現在還好做,冷鏈的話暫時可能有點困難,這一塊她已經委託舅舅在幫忙找人了。

當年劉斌跟著孫超做運輸認識了不少人,很多人開著大貨車天南地北的跑,哪裡有貨就往哪裡走,認識的司機朋友也多,這時候正好就能派上用場。

之前他們走訪的那些村子收集的資料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依託網絡平臺,陳怡歆在電話裡跟之前拜訪過的村長們溝通後,都答應配合她的計劃,選出需要出售的貨物進行質檢。

這一部分是針對乾貨或者再加工的貨物進行的,而鮮活的農產品不同。

家禽家畜有畜牧站負責出具檢驗報告,但農作物這一塊的質量標準就真的不好控制,只能依靠人工檢驗。

“我們初期的計劃是每一樣作物選擇一個點進行監控,優先推薦的也是這個點的產品。所以公司必須派出專門的質檢員隨車驗貨,而且每一步都必須進行打碼記錄。”

陳怡歆提出了幾個質檢的先進概念,尤其是溯源這一條就難倒了很多人。畢竟現在網路雖然發展起來了,但是智能化的程度還達不到這一步。

這個課題已經交給周昇公司的專家們去解決了,而她要做的只是利用現有的技術和硬體來完成自己的計劃。

因為陳怡歆的這個專案還帶著點科研的作用,所以也是申請了研究資金的,前期的投入由研究資金跟募集來的企業資本同時進行,後期則需要專案自身造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安排質檢人員只需要從村子裡抽派人手就可以,還不用給薪水,他們負責報銷來回車費和檢驗費,另外每個人給二十元一天的餐費,住宿費憑票報銷。

這個條件擱以後簡直會被廣大人民群眾罵死,但現在卻是一個需要攀關係才能搶到手的美差。

花了半個月時間,他們初期計劃的三十七個品類,數百件小品種已經全部檢驗完成。資料的輸入也在同步進行中,網站的設計在最初就有基本框架,等到確定了合作之後,工程師們只需要按照要求填入核心就行。

配合他們進行除錯和執行的,是之前王家旗下的商場,然後稍遠一點的,是孔夫人手下的十幾家酒店。

這些量都不大,但是用來除錯和測試是足夠了。

而且現在他們的物流網路都還沒有成功搭建起來,就算有大批次的出貨,現在也做不到能及時發出。

平臺設計的事情陳怡歆無法插手,她只負責查驗結果就行。現在讓她付諸了全部精力的是物流這一塊。

原始的物流很簡單,就是委託方和運輸方的關係,但是她要想把這一塊的市場拿下來,就必須給後續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害得夯實基礎。

在入秋的那天,舅舅劉斌開著他的大越野來到了陳怡歆身邊。

“什麼?你買下了一百畝地?”

陳怡歆被舅舅的手筆給嚇了一跳。

就她所知,一百畝地擱後來也是建現代型物流園的頂配了,更別說現在。

“這一百畝地也不是一次性就要用起來。我打算將之分成兩部分,三分之二的面積作為物流中心,由兩個大型的倉儲中心和大型停車場組成。另外有四分之一修建凍庫,冷鏈運輸的中轉也在這裡。剩下的地方則修建職工宿舍跟職工食堂,也就是生活區跟辦公區。”

在聽到外甥女的計劃之後,劉斌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跟著外甥女幹這一趟了。

“你放心,買地的錢我已經湊夠了,而且當地**還給了我優惠。工程進行到五分之一後,還有其他政策優惠也會落實下來。我算了算,第一期工程所需的資金不需要擔心,只要執行良好,我有信心湊夠後續的資金。”

陳怡歆籲了一口氣,看了小舅舅一眼,估計對方是把老婆本都投進來了。也就意味著,這個專案只能成功不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