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輔導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輔導班

導班

陳爸回到新房那邊都半夜三點多了,也不知道醉醺醺的他是怎麼摸進家門的。

陳怡歆被驚醒,起來一看,老爸就蜷在沙發上,嘴裡還在嘟囔“喝酒”。

打來熱水給爸爸擦臉擦手,又給換了鞋。沒辦法把死沉死沉的老爸拖進他房間,只好開啟了客廳的風扇,再把被單搭他身上。

家裡是沒有座機電話的。安裝電話要將近四千塊,還得去電信局排隊。他們家沒這個閒錢。

為了工作方便,老爸有個呼機,中文字幕的,花了五百多六百。陳怡歆從他腰上解下來看了一眼,十來條全是媽媽在廠子那邊發過來的關心資訊,差不多發到十一點就沒下文了。

被老爸半夜回來打斷了睡眠,陳怡歆一時半會兒睡不著,乾脆摸出暑假作業開始做。

語文和英語很簡單,她花了三天半就把兩本暑假練習冊給刷完,還有四篇作文跟四張英語試卷打算過幾天再做。

目前她的興趣放在了數學上,沉迷刷題能讓她忘卻時間,忽略天氣的悶熱。

早上,關門聲驚醒了陳怡歆,她都不知道自己刷到幾點鐘,就這麼趴桌上睡著了。

活動了下僵硬的脖子和肩膀,她走出房間,看到小餐桌上湧布罩罩著的豆漿油條,還有一張出自她爸手下的留言條。

陳爸爸在留言條的上面還放了五十塊錢,作為女兒這個月的交通費和零花錢。

在學生們人均零花錢五到十塊的年代,一個月五十已經是一筆鉅款。

陳爸爸知道女兒有錢,可正因為如此,他才執著於給女兒零花錢,好像是以此來確定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地位似的。

對於陳爸爸這彆扭的心態,陳怡歆乖巧的接受並時刻不忘感謝爸爸的愛。

上午十點,陳怡歆拎著在自家熬的蘿蔔乾貝粥,又去路上買了一籠素餡兒包子,才騎車趕去了市一院。

“我問過醫生了,你今天可以吃些包子,但不能吃太油。包子是青菜餡兒的,裡面加了點蝦皮,你嚐嚐。”

把小餐桌支起來,再把保溫飯盒和包子放上去。陳怡歆拿紙巾擦了擦汗。

“我去洗個臉,你先吃。”

回來的時候,聽到周昇在跟人打電話,她也沒仔細聽,又小跑著去給換了水瓶裡的水。

其實周昇的腸炎已經好很多了,脫水的情況也有好轉,現在就是體內電解質紊亂需要調整一下,順利的話,明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

陳怡歆已經接到學校轉達的通知,讓週一上午九點之前到市團委集合,估計要給他們開個會培訓一下。

然後中午十一點,交流團的外國小夥伴會到達。一起午飯後,他們就要開始為期半個月的一對一交流活動了。

“粥是你熬的?手藝不錯。”周昇接完電話,明顯心情很好,都能給開玩笑了。

“好吃就多吃點,估計你以後沒啥機會嚐到我的手藝了。”陳怡歆挑眉笑。

保溫桶裡面的粥足夠兩個人吃,一籠小包八個,她吃兩個就夠了,剩下的都是周昇的口糧。

“晚點我媽媽會來。”周昇提前給陳怡歆說了一句,“她過來出差,聽到我住院,就一定要繞過來看我。”

“那待會兒我先回去?”陳怡歆一怔,下意識的想要離開。

她把人家兒子弄來住院,現在喊她面對“受害者”媽媽,總有種心虛的感覺。

在周昇的挽留下,陳怡歆沒能走人。兩個人都不是善談的型別,避免相對無言的尷尬,於是都拿出書和作業開始做。

另一張床還是空著的,陳怡歆就把小桌板撐起來,盤膝坐在床尾開始做題。

張教授帶著姐姐進來,就看到兩個孩子一人一張床,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畫面很靜謐,跟隔壁鬧騰的房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歆歆,來吃桃子。”

介紹了下自己的姐姐,張教授拉著陳怡歆去洗桃子,把病房留給母子倆。

“你回去跟你小舅舅說一聲,那邊我已經給他把名報上了,但是他自己還得去招生辦辦手續,在八月二十號之前都行。開課時間還沒定,估計最早也要九月去了。”

張教授仔細的把桃子挨個清洗乾淨,最後看了陳怡歆一眼。

“我聽老童說,那個衛忠要轉去一中讀書。你有什麼打算?”

“我?沒什麼打算在,就在本校讀就行。我跟衛忠不同,他要走競賽的路子,子弟校那邊不可能提供他便利。但是我就無所謂了,參加高考主要看自己的努力更多些吧。”

“話是這麼說,但是有好的老師肯定會少走很多彎路。”張教授對陳怡歆非常有好感,也不介意給她提供一點便利。

“這樣,你回去跟你爸媽商量下,如果願意轉學,到八中沒問題,如果不願意轉學,我給你介紹個補習班,裡面的兩位老師都是很有水平的老教師了,我們學校很多孩子也在他們那裡補過。”

轉學什麼的陳怡歆不考慮,子弟校雖然教學質量不算好,但是她班上的幾位老師都是很好的人,才走了一個衛忠,老趙估計壓力已經很大了,她再一走,老趙髮際線不保。

但是陳怡歆也不會單純為了老趙的前途就無視自己的未來。轉學這事兒她之前自己就考慮過,最後決定不轉,但是張教授給介紹的補習班必須得上。

補習班就在一中附近的一個居民區的二樓。是兩套房子打通後改建成的。

負責數學的是原一中的退休老教師,特級職稱,講課風趣幽默,擅於發掘學生的優點。

另一位負責物理的是省大附中的老師,點撥做題很有一套,但目的性比較強,就是為了升學而刷題的那種。

還有幾位老師負責化學生物英語等學科,雖然名氣沒有這兩位大,但也是很有水平的。

這年代對教師的要求還沒後來那麼嚴格,在課後辦班給學生輔導的比比皆是,甚至你教學質量好才有資格辦班。

人家也會打聽,你是哪個學校的老師,歷年教學成績如何,並不是後來那些專業的輔導機構裡面毫無教學經歷的老師可以比的。

陳怡歆記下了地址,開課時間在八月十五號左右,算了一下,有足夠的時間讓她做完其他事情了。

而且開學就高二,她也沒打算在學期中間分心。上學就要有上學的樣子才對。

上學期那是特殊情況,她要是不緊趕著點,說不定爸媽都離婚了。這會兒生活上了正軌,家裡的事情自然有父母頂著,她的任務就是學習,考個好大學,給老媽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