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小夥伴再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小夥伴再聚

晚上臨散場前,張教授拉著劉斌和陳怡歆說了把她送的那個禮物拿去參賽的事。

“把你爸爸的履歷寫一份給我,有沒有榮獲什麼榮譽之類的,有的話全部寫上去。”

這事兒跟之前陳怡歆謀劃的恰好扣上,她都覺得自己是不是錦鯉轉世了,好幾件事都恰恰好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發生。

去找陳爸爸拿簡歷的事情交給閆明禮負責。

可能是因為劉斌的緣故,陳爸爸對孫超和劉斌跟對閆明禮的態度差別很明顯。

他更信任閆明禮一些,也或者說,因為閆明禮不是他身邊知根知底的人,又能拿出那麼多錢來買廠,還是從B市那種大地方來的,他會本能的更敬畏對方一點。

這件事由閆明禮出頭讓他參加,陳爸爸絕對一個不字都不提。要是劉斌去說,以現在陳家混亂的情況來看,他很可能敷衍了事。

周昇是5號下午到的,跟著老師直接去了科大。

科大這邊有個計算機行業的交流會,參加的人不多,但擱後來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周昇被老師帶著來刷臉,三天交流會中途不能離開。

8號上午,會議結束,他老師要飛深市參加一個專案調研,讓他自己回去。

正好又是週末,周昇跟家裡提前打過招呼,要去舅舅家玩一天,9號晚上才會飛回去。

送走老師,周昇直接去了舅舅家裡,睡到中午起床給陳怡歆打電話約地方見面。

兩三個月沒見,周昇好像又高了一截,穿著格子襯衫和休閒褲,頭髮略微有點長,遮住了眉頭。

“來,給你帶的東西。”

一袋各種零食,一袋沉重的資料和習題。

“知道不,為了給你找資料,肖一言都成圈子裡的名人了。”

一口氣喝掉半杯水,周昇看著那摞資料忍不住笑起來。

“他們學校的好說,主要是其他幾個學校的資料一般是不對外的。他家在教育系統關係廣,這傢伙每次考試後就腆著臉上門要題,一次兩次還不覺得,次次都要,人家就打趣他是不是找了個小女朋友。”

“他怎麼說。”

“他說女朋友沒有,妹妹有一個。這不為了早點讓妹妹到B市這個大家庭來,他可不得下功夫使力氣。”

肖一言對陳怡歆是真的當成自己妹妹在對待了,對她的功課比親哥管得還多。

兩週一次的固定通話第一件事絕對問的是題做完沒有,弄得現在陳怡歆都有點不敢接他電話,感覺心理壓力好大。

她都說了好幾次自己的目標就是省大,但肖一言總有長篇大論來勸她,甚至還給她寄了信過來,裡面是各種前景分析,弄得她頭大如鬥。

看著眼前把下巴擱桌上,一點形象不要的女孩,周昇沒忍住,伸出手指頭去戳了她腦門兒一下。

“幹嘛?”

陳怡歆懶洋洋的抬眼:“你別跟肖一言一樣使勁遊說我。也不想想,B市的學校是我想考就能考得上的?”

“你不去試試怎麼知道考不上?”

“肖一言說阮佳要考B市的藝術學院,你不想跟小夥伴聚一聚?”

“到時候再說,我現在還沒想改變主意。”

兩人不想談這個話題,就打算找個地方去玩一天。

“喜歡古鎮嗎?我發現了個好地方,人少,建築還保持百年前的風格,有一條街據說是明末時期就存在的,你要是不急著走,要不我們去找衛忠他們,一起去玩兩天?”

衛忠他們放了一週的假,從下周一開始又要集訓,參加月底的決賽。

這幾天陳怡歆都沒有去打攪他,不過周昇來了,找他們一起出去放鬆一下應該可以吧。

電話是侯文接的,三人每天下午到晚上都在侯文家裡刷題。甚至有一半多的時間都直接住在侯家。

侯文的媽媽是個事業女強人,但是對孩子非常溫和,對衛忠跟龐貝也跟對自家侄子一樣。可以說三個人能有現在的成績,侯媽媽的支援也少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複賽之後,只有龐貝跟衛忠可以參加決賽,但是侯文也沒有自暴自棄,還是跟以前一樣,三個人繼續組團。以侯文的話來說,他至少可以提供一點微不足道的經驗給兩個小夥伴,免得他們走彎路。

“你們倆個忒不夠義氣,居然見了面才找我們出來玩。等著,馬上就到。”

十分鐘後,侯文拉著衛忠龐貝找到了這家新開的小西餐廳。

“先吃東西,做了一上午的題,我腦袋裡跳動的都是力場電場。”

要了炒飯意麵跟一大碗沙拉,三個大男生跟餓死鬼似的,風捲殘雲洗白了桌上的食物。

“去三江匯啊?行吧,我找我媽幫忙叫個司機送我們過去。”

侯文一點沒客氣的跑去櫃檯打了個電話,另兩個是之前就跟家裡說過,今天會在侯家住,也就沒再給家裡說了。

司機過來很快,然後一行人上了車,往三江匯古鎮過去。

古鎮只有臨河一條街,總共長兩公裡多,分上中下三個場。

上場已經破敗不堪,大部分的老宅子都坍塌了,基本沒人住。

中場是繁華的,常住人口在兩三千人左右。過了一座小石拱橋就是下場。下場有個水運碼頭,早年這裡發展全靠這個碼頭。後來水運沒落,碼頭也漸漸破敗了,臨街的房子更是蛛網密佈。

河對岸是兩個莊園,其中一個還有些名氣,是清末本地的一位儒商的家。

他隔壁的園子也是同時期的,據說是本地的一位教育家,名氣不太響亮,但是在當地卻是人人都尊敬的先生。

兩個莊園之間有一條路,順勢而上,半山腰是一座寺廟,香火旺盛。

現在大的那個莊園被保護起來做了古鎮歷史博物館,小莊園則劃分出一塊靠河的地方改建成小旅館。

陳怡歆他們今晚就住在這裡。

樓是木製的兩層閣樓,一個單人間在樓道盡頭,隔壁是一間套房,正好四個男生住。

安頓下來之後,五人開始遊覽古鎮。

說是遊覽,實際這個古鎮才在開始打造,生態還十分的原始。連線河兩岸的橋都是老式的木製吊橋。

因為週末,過來遊玩的人也不少,但是住下來的不多,大部分遊客都是衝著這裡能吃資格的河鮮來的。

他們最後的目的地也是一家號稱百年歷史的河鮮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