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10、山頭定大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山頭定大計

山頭定大計

回到家,看到於氏還躺在炕上。李高地也不多話,只把分家文書的留存和地契交給她。

於氏仔細檢視,結果發現多了兩張地契cc於氏雖然不識字,但數數還是會的。早起,她給了老頭子一張水田和一張旱田,共兩張地契,其中,水田的地契是辦分戶,旱田的地契是辦轉戶。現在事情辦好,老頭子應該拿回一張水田地契。

但現在,地契卻有三張。於氏糊塗了,她問李高地:“怎麼還有兩張地契”

“嗯,”李高地點頭:“這兩天你說心口疼,所以沒跟你說。”

“我買了兩塊林地。”

“林地”於氏一時反應不過來。

村裡林地多。村裡的林地除了祖地,都隨便村人砍伐,以致現今村裡無主的林地裡連根粗一點的木頭都沒有,全是荊棘野草,蚊蟲蛇蠍。

“對!林地”李高地說:“老大在林地裡把姜種活了。”

“姜,種出來了?”於氏驚住了。反應過來,於氏躺不住了,她得去林地親眼瞧瞧。

“你不能去。”李高地攔住了於氏:“你平素不下地。突然去林地,招眼。”

“這事,裡正和族長都不伸張。”

“咱們也得小心。”

於氏無法,只得按捺的呆在家裡。但心中煩悶。

做為繼母,於氏從來都是壓著繼子,不給他蓋過自己親子機會的。比如說娶親,生子,以及最近的分家。

但繼子現在種出了姜,他在當家的眼中的分量,於氏深思,可就不一樣了。今兒甚至為了繼子還攔了我。

不過,分量再重,又能如何?這分家文書都過了官府了。只要再過幾年,這件事淡了。到時候再提分家,讓滿倉和滿園按規矩七三分,這樣滿倉不要說地夠多,就滿園,也能得四畝水田,五畝旱田,九畝田。夠他一家吃喝了。而貴雨,作為長孫,將來得繼子的地,也不吃虧。

至於種姜,看老頭子今兒買兩塊地的意思,也是要跟著種的。只要老頭子在,繼子就不能藏私。她親子自也是一樣能種了。

左思右想,想無遺漏,於氏方覺放心。

連躺了兩天,於氏準備家裡四處看看。

於氏走進廚房,廚房裡只錢氏帶著小孫女李金鳳在忙。

“娘,”看到於氏進來,錢氏擦擦手,走了過來,低聲問:“今兒晚飯怎麼做”

照理,分了家,這飯也得分開吃,不過,繼子的房沒蓋好,估計老頭子不會同意分。搖搖頭,於氏低聲道:“照往常做。”

“你爹不發話,你就照做。”想了想,於氏補充道:“起碼,農忙前別提。”

錢氏明白了cc再兩個半月就是秋收。秋收二十天,一個短工就要五十文一天。大伯和大嫂兩個好勞力,便即就能省一吊多。

廚房裡,於氏數了一遍筐裡的雞蛋,覺得數目不對,便即又數了一遍,發現,確是較平日多出了六個。

“這雞蛋,咋多了”於氏問錢氏。

“多了?”錢氏明顯不知情,順口說道:“這兩天都是貴雨撿的蛋。”

猛然想起一種可能,錢氏猛地住了口,不敢相信地轉問道:“娘,不會吧!”

“先大嫂,撿雞蛋,她不會……”

“什麼不會!”於氏憤恨道:“這蛋,一準是讓她給偷吃了。”

“不然,哪裡會這麼湊巧兩天多六個蛋,一天正好多三個蛋!”

“她一房,正好三個人。”

“這蛋,一準叫她們一人一個給吃掉了。”

“先我說她偷果子,你們都只不信。”

“現,看這雞蛋就知道了。”

“她自己偷嘴不算,還帶著男人和孩子一起偷!”

“老天開眼,不教她生兒子!”

霹靂啪啦咒罵一通,於氏方自廚房出來,去了後院。

後院裡二媳婦郭氏正在鍘豬草。於氏見那豬草都還帶這水,便就知道洗過了,方又轉去了豬圈看豬。

眼見圈裡的三頭豬都沒有瘦,於氏方點點頭,轉身進了織房。

織房裡,大孫女李玉鳳正在紡紗,順帶照看悠車裡的弟弟李金吉。

眼見即便分了大房,兩個兒媳婦也自發地把家務安排得井井有條,於氏頗覺欣慰cc不冤她為他們打算一場。

紅棗隔著窗戶,看著她奶奶進進出出,然後告訴她娘:“娘,奶奶病好了。”

“她出來檢查活計了。”

“她在廚房,數雞蛋了。”

“還罵我們偷嘴了!”

“呵呵,”紅棗捂嘴笑道:“說的好像她沒揹著我們煮雞蛋吃一樣。”

“我們吃,都只是白煮。”

“她們偷嘴,可是還偷了油、鹽的!”

王氏聞言笑笑,並不接言。自紅棗三歲,能幫著她撿雞蛋後,紅棗每天都數自己撿的雞蛋、家裡應該剩的雞蛋、公里用掉的雞蛋以及廚房裡實際剩的雞蛋,所以,沒兩天,她就知道了婆婆、妯娌同著侄子侄女們揹著她們大房一起偷嘴的事。

王氏雖不善言辭,但卻知道心疼自己的孩子,便即就乘自己打掃雞窩的時候昧下一個,拿熱水衝了,給孩子喝。

偏孩子是個極孝順的,難得一碗雞蛋水,都是要先給她和她爹喝過了,然後再自己喝,讓王氏更為心疼。

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王氏就從開始的,偶爾昧一個蛋,發展到每天昧一個蛋,然後每天昧兩個蛋,最後每天昧三個蛋。

橫豎,雞都在她手裡,她說撿了幾個蛋,就是幾個蛋。

其實,王氏想,分家了也好,明年自己也養一窩雞,然後想煮就煮,想炒就炒,隨便孩子吃!

第一次臨時決定買地,而且還是林地。李高地次日一早,便即就迫不及待地領著兒子們上山看地來了。

三處地,與李高地印象裡的一樣,連在一處。而連在一處的地方差不多有一畝半,正適合修池塘。

“這裡,”李高地在看中的地方插了鍬:“我們挖塘,存雨水。”

“老大,你明天帶老三去石場,讓他認認門。”

“再就是,你們都記得定界石。”

“這山頭不大,一個山頭有十六個就夠了。”

“對了,老大,你得記得水田裡也得有八個界石。”

既然分了家,而老大又有能耐,李高地以為該分的就得分開,以免將來一把爛賬cc他琢磨著老大的姜若是長成了,他就讓老大把王氏給休了,然後他再給老大說門好親。這樣,如果老大有後了,他先前的話就得改。他不能養大於氏的心事。

雖然,還是沒瞧出於氏的不對,但李高地以為還是親兄弟明算賬的好。橫豎,只要老大夠錢,他的未來就不用愁。

對於李高地的話,李滿囤一直點頭稱是,直待他爹說要把山頭的荊棘全砍掉,他方阻止道:“等等,爹。”

“昨兒,我看見紅棗吃刺棘果,便即就想,這果子,能不能製成紅棗一樣的乾果,運到城裡賣錢”

李滿囤沒說是紅棗的主意cc女兒家最重名聲,他可不想女兒個人留個饞嘴的映像。

制乾果,需要煮曬。一個院子住著,根本瞞不住。

李滿地活到五十五歲,他從未想過將這丁點小果子也能跟大棗一樣製成乾果賣錢。可再一想到這果子的味道cc製成乾果,只會更甜。便即覺得說不定真有人買。

只要能賣錢,哪怕只賣大棗的一半價錢,十文一斤,李高地以為這生意就能做。

“這主意不錯,”李滿地讚賞地拍了拍長子的肩膀cc他從未像現在這一刻感到長子長大了,可以獨當一面了。

這時節刺棘才開始掛果,等全熟,起碼得五天。然後制乾果,這時日頭好,估計也的五天。所以這第一批果子,制出來,就得十天。

既然山地暫時不能動,李高地便即又想著去山頭砸石頭cc他知道建房,地基,圍牆,無論哪裡都離不得石頭。

李滿囤再次阻止了李高地。

“爹,”李滿囤說:“您先等等。”

“我想著,這石頭,先不著急。”

“如果,果子能賣錢。我就拿錢買石頭。”

李滿囤還記掛著生兒子,他可不想因為砸石頭,傷了身子,耽誤他生兒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不能賣錢,我就拿這刺棘打籬笆。”

再一次地,李高地為長子的想法感到震驚:花錢買碎石可待震驚過後,他又覺得長子確是出息了。他越發堅定了要給長子再說一門好親的決心。

“好,好。你想得好。”李高地老懷暢慰:“那你說說,你這房,是怎麼個章程。”

李滿囤想了想道:“我想,先把地裡的草先除了。”

“河沿這邊先種上菜。”

“這樣,一個月後蓋房吃的菜就有了。”

李高地:嗯,河沿的地做菜園,確實合適。沒遮沒擋,陽光好不說,澆園也方便。

“地整出來後,先搭兩個草棚子。”

“一個支上灶,做飯用。”

“一個留著擱東西。”

“這圍牆,不是立馬就能有的。得先有個地方存放東西。”

李高地:對,是要修兩個草棚。

“再就是修個茅房。”

李高地:修房人多,沒茅房可不行。而且,茅房可以積肥。有了肥,莊稼才能長得好。

“茅房要的糞缸,灶房用的水缸,鍋碗瓢盆,我等草棚修好後,去縣城,一齊買回來。”

“我估摸著這些都弄好。就能賣果子了。”

聽到此處,李高地再無懷疑,當即拍板道:“成。就按你說的辦。”

“今天,我們先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