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108、清明忙種樹(二月初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8、清明忙種樹(二月初七)

二月初七一早, 李滿倉送孩子進城買完菜後就在自己宅子裡等樹。等樹到後他和李滿園一起種上, 然後又幫李滿園也種了樹。

如此,就到了中午。在李滿園家吃過小寡婦鄭氏燒的午飯, 李滿倉便去北城尋了朱中人,打聽三十兩以下的小宅子。

李滿倉留了心,沒有明確宅子的位置, 故足看了五處宅子,方才在南城尋到一處近南大街的巷口宅子。

李滿倉見這處宅子有三進:第一進就是三間的門堂,第二進是三間的向陽屋,第三進又是三間的向陽屋。九間房屋中後兩進的六間屋是七架梁大屋,進門三間是五架樑小屋。

宅子的格局還算工整, 缺點就是每進房屋之間的天井狹仄,前後距離不過九尺, 人立在院子裡真的是跟井裡無差了。

這處宅子現借給了人家, 裡面還住著人。屋主賣房的原因,是因為北城一樣房屋的租金比南城足高了五成, 故屋主準備加點錢置換一套北城近碼頭的房屋。

因這所宅子臨街, 且對面就是著井臺,故屋主開價二十四吊錢。

李滿倉也知道北城的房屋貴,租金高,但奈何能力有限,便和就朱中人說定了明早來給訊息,就回了家。

潘平送好了樹,來見李滿囤。

“老爺, ”潘平道:“四棵桂花樹小人已經給二老爺和三老爺送去了。”

“不過,小人有件事要告訴老爺。在小人趕車拉樹進城的時候,有不少路人來問小人的桂花樹是哪裡有賣?多少錢?”

“老爺,您說這桂花樹咱們莊子是不是也能賣?”

李滿囤一想對啊,城裡唸書人多,稀罕桂花樹是一定的,而桂花樹,得種五六年才開花。至於想要樹型好的成樹,就要十年往上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滿囤點頭:“這桂花樹估計能賣。但這價錢,你去和餘莊頭商量,然後擬個章程出來,看看咱們這莊子的桂花樹定個什麼價錢合適?”

晚飯時分,李高地聽李滿倉說要買個能改鋪子的宅子,也是頗為贊成。滿倉家有三個孫子呢,將來孫子們大了,也是要分家。現兒子有遠見,知道為孫子們早打算,置宅地,他心甚慰。

“滿倉,”李高地問:“你的錢都買了宅子,還夠改建嗎?”

李高地知道李滿倉的家底,統共也就四十來吊錢。正月裡買磚瓦,花了有五吊,二月頭,大孫子貴雨訂婚,花了有十吊,現買個二十五吊的宅子,下剩就不到五吊了。而且現今家裡還有兩個唸書的孫子,每個月,要給私塾送一吊錢的學費不算,還要書費。

李高地笑道:“爹,我想著先不忙著改建。”

“真買了這宅子,這宅子還是似現今這樣繼續租著。”

“這宅子租金雖然不高,一個月只兩百錢,但一年下來,也有兩吊四串錢。”

“現我賣野菜,只穀梁巷的宅子就夠用了。”

“這宅子就繼續租著,收租錢。”

“如此,過個幾年,怕是連全部翻新的錢都有了。”

李高地一算賬,可不是嗎!這買房出租雖說收益趕不上種地,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人不辛苦。他家現人手也不及先前,若真有這麼個穩固的來錢路數,也是極省心的。

隔天一早,餘莊頭便同了潘平一起來見李滿囤然後說道:“老爺,這桂花樹隨年限不同而價格不同。”

“所以,我和潘平按年限大小擬了個價。”

“1年苗,20文一棵。

“5年開花苗,120文一棵。”

“兩寸樹,180文。”

“三寸樹,500錢。”

“四寸樹,1吊。”

“五寸樹,2吊。”

“六寸樹,4吊。”

李滿囤聞言一驚:“這樹差一寸差這許多錢?”

餘莊頭笑道:“老爺有所不知,這樹越大,根就越多,越難挖。”

“且樹挖出來後,還要運進城去,這都要有人跟著照應。”

李滿囤聽了覺得有道理,然後就非常後悔——一句話就白送了幾十吊錢,城裡整一座宅子出去!

可惜世間沒有後悔藥賣,送出去的桂花樹沒有再要回來的道理。李滿囤越想越心疼,心說:往後可不能再隨便給人東西,給人東西也一定要先打聽清楚了價錢。

總之,似暖房那天腦袋一熱就胡亂答應別人的事兒可不能再幹!

李滿囤心中鬱悶,臉上卻不肯帶出來。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點頭道:“先就這麼賣吧。”

想想又道:“我在城裡的宅子,百歲巷和柳葉巷那邊也都各移兩棵,嗯,五年開花苗大小的桂花樹過去吧。”

“那兩處院子空著,啥也不種,也是可惜。”

宅子沒人住,就不能種菜,但長些果樹卻是無礙。李滿囤想到就做,除了桂花樹外,又讓餘莊頭去林地移了枇杷、蘋果、桔子、桃樹和棗樹等果樹苗栽到幾個宅子裡。

橫豎他有三個鋪子,李滿囤想:等果子結出來了,就擱鋪子裡賣。多少能換些錢使。

於是,二月初八一早,李滿倉便在送了孩子後找朱中人買了宅子。

買好宅子後,又接收宅子,所以等事情全部辦好,已經過了午飯。

話說李滿園一早在家等不到李滿倉,只能自己走來了高莊村。進了村,李滿園先去老宅瞧瞧他哥今兒遇到了啥事竟然沒來載他,然後便聽他爹講了李滿倉進城買宅子改鋪子的事兒。

李滿園也想買個宅子然後改鋪子,但奈何手裡使得只剩了二十吊錢,且還要找短工建房使用,故而當下只能跺腳嘆息,自去宅地挖地基罷了。

城裡的宅子都栽了果樹,現住的莊子主院也不能空著。李滿囤一樣的都給移了桂花樹和蘋果、桔子、枇杷、紅棗這類寓意吉祥的果樹。

連日來,潘平給李滿囤的宅子拉桂花樹和果樹,現路遇人問價,潘安就照事先擬好的價錢說。不想,還真就成就了不少生意,賣出去了桂花樹一年苗三十二棵、五年苗十顆、兩寸樹十棵、三寸樹兩棵,得錢4吊6串還多。此外,除了桂花樹,還賣出去大小二十四棵棗樹和三十棵桔子樹,又得錢五吊4串,如此,李滿囤共得錢六吊,挖運販賣花苗的潘平兄弟和種花的餘莊頭弟弟餘有錢,則各得了兩吊錢了。

莊子裡挖了這許多的桂花樹和果樹,自然要補種。

李滿囤偶然見到餘有錢所謂的補種桂花樹,就是拿其他桂花樹修剪下來的枝條擱河岸邊的黑泥裡隨便扦插,也是服氣––果然是老話說的行行出狀元,餘有錢有這麼手藝,不會做生意,也沒啥可惜。

其實,李滿囤想,賣果樹不止不用人打理,還不用上稅,比種糧合算多了。

見多了餘有錢的扦插,李滿囤忽然福至心靈,便問餘莊頭:“你說這枸杞,能不能也似桂花樹一樣扦插?”

餘莊頭聞言也是一喜:“這倒是可以試試!”

“如果能扦插,”李滿囤說:“咱莊子就也能種枸杞了!”

得了李滿囤的允許,餘莊頭便即領著他弟餘財多去李滿囤的山頭挖了五棵枸杞樹,然後又剪了些枸杞枝條回莊子栽了起來。

看著莊子裡成片的新插好的枝條,李滿囤覺得這樹苗生意不錯,就讓潘平去東街尋了那代寫書信的秀才拿大紅紙給寫了兩張“本店出售花木苗”和“本店出售果樹苗”的價目,張貼到李家糧店的後牆上。至此,李家糧店在野菜生意之後又添了樹苗生意。

常來店裡買菜的街坊,瞧到店鋪竟又添了樹苗,不覺紛紛打趣問道:“餘掌櫃,你這糧店賣野菜也就罷了,怎麼還賣上樹苗了?”

餘財多聞言也是笑:“這不春天嘛,我們老爺往自家宅子里拉樹苗種樹,總被人攔著問樹苗賣不賣。”

“故此我們老爺就乾脆把莊子裡的花樹、果樹苗擱店裡賣了,以方便街坊鄰居。”

“葡萄,噯,餘掌櫃,你這鋪子有葡萄苗賣啊?”

“你這葡萄苗結出來的葡萄甜嗎?”

“甜,不過,我們鋪子的葡萄現都是一年苗,現在買回去種,要明年才能掛果。”

“那什麼樹,今年能結果子?”

“四年的桃樹、五年的桔子樹分別只要100文錢和120文錢。”

“樹在哪兒呢?”

“還在地裡,只要交了定金,後兒一早就能有。”

……

幸而,現今的李家糧店人手夠多,有一個掌櫃和三個學徒,不然,只餘財多一人還應付不了這許多人。

觀望過後,好多人就掏幾十文錢買一棵或兩棵一年生的棗子樹或者桔子樹苗提回家隨便地栽在堂前屋後。

對於所有人都買棗子樹,桔子樹而不買桃樹,餘財多頗為奇怪。於是他就跟日常來買米的朱中人請教。

朱中人聞言笑道:“這是城隍廟的老道士的話。”

“老道士說了,桃樹的花、枝條和果子都是血紅色的,妖魔鬼怪都願意在桃樹上住,所以不能種在院裡。”

“啥?”餘財多驚呆了:“還有這個說法?”

“對,”朱中人點頭:“桃樹有法力,所以桃木才能用來避邪。老道士說了誰家種桃樹,主邪災多,家主就要逃荒討飯。”

“你看,今兒來和你買樹的,都是砍了家裡桃樹的。”

“不瞞你說,我家的兩棵桃樹去年也砍了。你這裡的棗子樹,桔子樹,一樣給我來一棵。”

“對了,老道士還說了梨樹、杏樹也都不能種。”

得了這些話,餘財多當場就拿墨把桃、梨、杏樹苗的價錢給抹了。

次日潘安來時,餘財多就把城裡宅子不種桃、梨、杏的風俗告訴了潘安。潘安一聽就急了,老爺院子裡都剛種了桃樹,還是他哥給種的呢!

急急忙忙趕回莊,潘安把事情告訴了餘莊頭。餘莊頭聞言立領了潘安來找李滿囤。

李滿囤正在側院裡拿釘耙耙地,準備種菜。聽說後,也是將信將疑。

“不能吧,”李滿囤道:“我爹家雞窩裡的桃樹都長十來年了,家裡人不都還是好好的?”

不過,在看到店鋪拿回來的供貨樹苗後,李滿囤還是決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讓餘莊頭找人把主院裡的桃樹移種到山地去。

紅棗立在一邊瞧著,心裡只覺得好笑。她前世《詩經》裡都說了“桃之夭夭,宜室宜家”,可見這桃樹極適合栽在家裡,偏這城裡的道士裝神弄鬼,說桃樹不能種。

這道士,紅棗深刻懷疑,不讓人種桃樹,其實是想自己壟斷桃木辟邪生意吧!

但她爹李滿囤這樣迷信可不行,不然,賺再多錢,也不夠填補迷信這個無底洞的。

所以,她爹李滿囤還是得讀點書,長長腦子才行!

作者有話要說:  準備讓爹讀書長腦子的紅棗不知道,她歷年來的語文老師,包括補習班的古詩文老師都已在廁所抱團痛哭––紅棗,你真確認《詩經·桃夭》是講桃花可以栽在院子裡嗎?

你哪個老師講的,我們一起打死他/她,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