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121、青葦村上樑(四月初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1、青葦村上樑(四月初二)

夜來陳葛氏果在一家人商量好明天上樑的事情後私下問李桃花陳玉婚事的打算。

李桃花一聽就明白了, 當即搖頭道:“娘, 這是不可能的。”

“咱家如今雖然有枸杞賺錢,但比起我哥現在的家業還是差得太多。”

“自古都是‘高門嫁女, 低門娶媳’,這事兒,我哥絕對不會同意。”

李桃花知道她婆婆陳葛氏一輩子沒出過山, 壓根不知道山外的行情——她以為她家去年剩了七十吊錢然後今年建了新宅就是了不得的人家了。

她卻不知道即便是她李桃花先前願意嫁過來其實也只是一逞之性。且這些年也不是沒有過後悔。

青葦村的日子比高莊村貧苦不說,還日常的擔驚受怕。冬春的餓狼,秋冬的野豬時常地竄到村裡來傷人。偏她家又在村子的最後一排。這些年沒少受山裡野獸們的禍害。

她們幾家族人準備再打堵圍牆,除了防賊外,更多的還是防備山裡突然竄出來的野獸傷人。

現紅棗家境富裕, 什麼樣的人家嫁不得,又何必嫁進山來受這份罪?

陳葛氏聽李桃花如此說, 臉上有些發燒。但奈何兒媳婦比她有見識, 家常極得男人和兒子看重,便知這事兒是自己毛糙了。

不過面子也不能全丟, 陳葛氏與自己挽尊道:“我今兒不是瞧陳玉和紅棗說話親熱嘛!”

“他兩個原是表兄妹, ”李桃花強調道:“說話親熱些還不是該的?”

至此陳葛氏方才沒了言語。

自去歲陳寶議定了親後,李桃花也曾和陳龍合計過陳玉的事。

李桃花有心讓陳玉進城學樣手藝,以便將來有機會能走出青葦村生活。

李桃花孃家高莊村,她知道近城住的好處——村子的貧富都還是其次,只說這風俗習性,高莊村就不知強了青葦村多少。比如高莊村極少有男人動手打女人,但這裡卻是家常便飯。

對此, 陳龍卻不同意。陳龍以為“金旮旯,銀旮旯,都不如自家的窮旮旯”。何況他家現日子正好,吃穿不愁還有錢餘,又何苦送孩子出去學徒受罪,挨打受罵?

如此,陳玉的事兒兩口子就說僵住了。

上房出來,李桃花心嘆一口氣。

李桃花知道她這輩子是走不出青葦村了,而她兩個兒子:老大陳寶作為長子要繼承家業,肯定是走不了了,老二陳玉能不能走,也是未知。

所以李桃花明白她越是喜歡紅棗,就越不能讓紅棗來青葦村步她後塵——她已死了娘,斷了爹,她處事再不能招她哥埋怨。

入夜,紅棗和李滿囤按照李桃花的安排歇在了西廂房。

由架子床換到土炕,紅棗有些不適應。她在炕上翻了很久都沒睡著。

李滿囤倒是不挑地兒。他倒下沒一刻,就打起了呼嚕。

於是紅棗就更睡不著了。

小孩子夜裡不睡覺可影響健康。且這世醫療水平落後,人得了病基本都靠自愈。而所謂的自愈就是白天夜裡都躺著睡覺。

既然健康不健康都是要睡覺,紅棗覺得還是夜裡老實睡覺以保持健康比較合算。

為了趕緊睡著,紅棗開始自我催眠的數羊:一隻羊,兩隻羊,……

紅棗好容易數得自己有了朦朧睡意,結果卻聽到屋外遠遠傳來“啊——嗚——”、“嗷——嗚——”的聲響。

伸手不見五指地漆黑中忽然聽到淒厲可怖的聲響,紅棗非常害怕。她緊緊地貼著她爹,一顆心打鼓一般咚咚直跳。

這是啥情況?紅棗驚疑地想:要不要緊?咋就沒個人起來看看呢?

許是紅棗貼得太緊或者人抖得太過厲害,總之,熟睡的李滿囤感突然地就醒了。

“紅棗,咋了?”李滿囤迷糊問道:“咋還沒睡?”

“爹,你聽到有啥聲音嗎?”

李滿囤凝神聽了一陣,然後哈欠連天地說道:“沒事兒,估計是山林裡什麼野獸在叫。”

“野獸?”

“是啊。山裡不都是野獸嗎?聽這聲兒,大概是狼吧。別怕,這狼都在山裡,不會到村裡來。”李滿囤含糊說完,轉眼又睡著了。

狼?紅棗心說:這麼說,倒是挺像!但是今天是四月初一,天上壓根沒有月亮啊,這狼也會嚎叫嗎?

唉,這世的山村生活真是太嚇人了,除了可能有的山賊,竟然還有野生的山狼。

前世紅棗幾次旅遊去的山居農家樂,無一例外地都是把山間夜晚的靜寂無聲和破曉時公雞打鳴叫早當做廣告宣傳。

似這種半夜聽狼嚎的體驗活動就只有野生動物園針對小朋友開辦的夏令營才有,且還是一票難求。

紅棗沒想到她來她姑家還會遭遇半夜狼嚎。紅棗覺得這種體驗簡直糟透了——她兩輩子都沒這麼害怕。

狼這種生物是她爹說不來村就不來村的嗎?紅棗想:如果狼不來村子,那麼祥林嫂的阿毛又是誰給叼走的呢?而且山裡有狼,還意味著她們在來回的山路上也可能遭遇狼?來時算她們運氣好,吉星高照,那麼家去呢?要是遇到狼咋辦?偏她爹這次出門,隨身除了禮物筐子外就一個用來挑禮物筐子的扁擔。這要怎麼和狼搏鬥?

紅棗越想越揪心,導致一夜都沒能睡好——即便暫時迷糊了,一會兒也會驚醒。

早起,李桃花瞧到紅棗的黑眼圈不覺關心問道:“紅棗,咋了?夜裡認床?”

李滿囤隨口接道:“紅棗夜裡說有狼叫,就一直翻一直翻!”

李桃花默了一下後笑道:“這裡近山,夜裡是沒高莊村安靜!”

於是,此事揭過。

李桃花家是上午上樑。

早飯碗一收,李桃花一家就忙活開了,然後陸續地就有族人上門。

紅棗看這青葦村的上樑和她家的上樑又有不同——第一個不同就是屋裡的正樑上除了系了紅綢外還額外地掛了她家和葛家給送的兩棵萬年青;第二個不同則是紅棗家的上樑,是先坐席後觀禮,而青葦村的上樑則是來觀禮的所有男人,包括剛能自己走路的小孩子們都擁擠到主屋的正樑下面候著,女人們,包括李桃花和她的婆婆陳葛氏,以及紅棗,都只能站在屋外透過門窗圍看。

典型的重男輕女!

紅棗抬頭看看陳葛氏花白的頭髮,然後又看向屋裡供桌前站定的陳土根、陳龍、陳寶、陳玉四個人,心說:看來,這村子越偏僻,重男輕女就越嚴重啊!似她家上樑她還能跟著磕頭,而她舅奶奶都這把年歲了,家裡上樑卻連個門都不給進。

所以說,她還是得進城啊!城市的文明開化程度多少會高一些!

所謂“二十裡不同音”,青葦村人的口音其實和高莊村有些許差別。這在平時說話還好,但此刻經由上樑的木匠師傅說唱起來,紅棗便就聽得有些費力。

屋外紅棗正豎著耳朵用心傾聽呢,便聽得屋裡突然一陣歡呼,原先仰頭上看的男人們紛紛舉起雙手高聲叫道:“這裡、這裡!”

順著眾人的手掌看過去,紅棗瞧到木匠師傅手裡拎著一大籃子不知道從哪兒變出來的白面饅頭,兩個兩個的往下拋,嘴裡又唱道:“饅頭拋向東,兒孫做國公;饅頭拋向南,兒孫中狀元;饅頭拋向西,兒孫穿*衣;饅頭拋向西,兒孫***……”

梁下的人群隨著木匠師傅的動作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地翻湧著搶饅頭。

木匠師傅丟下的饅頭大都還在空中飛呢就被那見縫插針躍起的人眼疾手快地抓到。

抓到饅頭的人腳後跟剛一落地,未待站穩,就得把抓到的饅頭往自己嘴裡塞,不然動作稍慢一點,饅頭就有可能被周圍其他人給劈手奪去塞進自己嘴巴。對此,丟了饅頭的人只能在周遭的哄笑聲中無奈的乾嚥唾沫,目光重新轉向木匠師傅等待下一個丟出的饅頭。

至於偶爾落到地上的饅頭,也會有小孩子們滾到一處搶奪。孩子們可不在乎饅頭落地沾了多少灰,反正他們誰抓到了都只管往自己嘴裡塞。而且孩子們可不似大人一樣守饅頭沾了誰的嘴就是誰的規矩,他們會伸手從別的孩子嘴裡挖拽出饅頭給自己吃,於是,這孩子們間的爭鬥就更激烈了。

紅棗立在屋外看著屋裡滾到一處的大小孩子並不似周圍的婦人們一般哈哈大笑。

一個白面饅頭而已,紅棗暗自嘆息:搶成這樣,這青葦村的孩子得是多稀罕白麵啊!

看來,她姑村子裡的人去歲雖然都發了財,但這財並未用到孩子們的吃食上。不然,孩子們不能這麼饞!

接下來的酒席,果然進一步地證實了紅棗的猜想。

陳氏氏族不大,只有十五戶人家,人口還不到百人——今兒李桃花家上樑統共就擺了十二桌席,其中三桌還是自家人和親戚。

吃飯坐席,紅棗本想與陳寶、陳玉坐到一處,結果卻看到陳葛氏招手叫她。紅棗趕緊跑了過去,笑問道:“舅奶奶,您叫我?”

“紅棗,”陳葛氏拍拍身邊的位置笑道:“來,跟舅奶奶坐。”

“小子們吃飯野蠻,咱們不跟他們坐!”

吃飯能有多野蠻?紅棗心念一轉就聯絡上了剛剛孩子們搶饅頭的情景,當即極乖巧地在這桌坐了下來。

坐下後,紅棗才發現這桌都是年長婦人,只她一個孩子。

回頭再看陳寶、陳玉那桌,紅棗發現剛這一會兒工夫那桌已經坐滿了先前搶饅頭的孩子。

李桃花和她妯娌陳唐氏端著托盤從廚房出來後根據先男後女的規矩上菜。

陳寶陳玉那桌因都是男孩子,竟然也在紅棗這桌前上菜。

眼見李桃花走近,紅棗看到一桌孩子,包括陳寶陳玉在內,都不約而同地抓起了筷子,擺出了一副準備夾菜的姿態。

至於嗎?紅棗剛想吐糟,轉念又想起剛剛搶饅頭的情景,立刻又收回了自己的話。很至於!

要知道坐席第一道一般都是紅燒肉,那可比白面饅頭好吃多了!

李桃花見慣了孩子們的搶菜,她人還沒靠近,就先出聲喝止:“都坐好了啊,我不放手都不許動啊!”

“誰亂動,打翻了菜,就給我下桌啊!”

有下桌做威脅,孩子們老實了,但老實也就老實到李桃花放穩肉碗為止——在李桃花重新端起托盤的瞬間,八雙竹筷就似獵人擲出去的標槍一樣穩狠準的正中碗裡的肉。而有幾雙筷子戳中同一塊的,少不得又是一番爭搶。

紅棗不過瞧了一眼,就轉回了目光。

這世生存六年,紅棗已不再是前世那個沒事就在網路上隨便diss別人素質的鍵盤俠。

親歷過三月不知肉味(大霧)的紅棗現在就希望這枸杞生意能多紅火幾年,讓原先貧寒的山民能多存點錢,從而使他們在優先家庭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有餘錢買肉給家裡的孩子解饞。

紅棗以為這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於不給孩子吃肉。

相對比的,紅棗這桌的女人在上菜後矜持多了。不知道是不是頭一次見面的緣故,每道菜上桌大家都要為誰先動筷而推讓許久。故而紅棗倒是可以慢悠悠地吃席。

李滿囤作為李桃花的舅家人在酒席上原就地位超然——今兒他和葛懷金一起陪陳土根坐在了主桌。

來吃席的族人都少不了來與陳土根祝酒。其間見到李滿囤少不得也要恭維兩句。因為對李滿囤不夠熟悉,他們便就跟李滿囤誇讚他送的那棵萬年青碩大難得,捧得李滿囤特別高興。

紅棗眼見她爹又開始跟上次家裡上樑時一樣來者不拒地喝酒,少不得走過去提醒道:“爹,你可得悠著點兒。你喝醉了,我夜裡可害怕。”

幸而李滿囤在自家上樑時曾有過一次醉酒經驗。

那次李滿囤酒醒後完全不記得頭天晚上喝斷片後自己拿醋水當酒喝的事兒了。李滿囤當下聽到紅棗如此說倒是收斂了許多,再有人來喝酒,他也就大口改小口了。

第二天回家,倒是較紅棗設想的順利。葛懷金一家和她家出村後一直順路到官道才分道揚鑣——葛懷金一家繼續往西,他家還在更遠的山裡,李滿囤則轉向了東,進城的方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作者有話要說:  一時衝動結了婚,然後李桃花後悔了

附:文中木匠師傅唱的拋饅頭歌來自度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