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19、爹望女成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爹望女成鳳

爹望女成鳳

李滿囤的這塊宅地,不算地西的那條路,長寬都是八十尺。

村裡房屋,一般面寬十尺,這八十尺寬的宅地,從東至西,一溜排全部建房,能建八間房。不過莊戶人家,日常擔水挑糞、牧羊放牛做活計,都走後門cc正門,除了農忙,一般只走訪客和狗。

貓愛葷腥。莊戶人家,自己都常年茹素,哪有餘力養貓總之,紅棗長到六歲,就楞沒見過貓。事實上,村裡的狗也不多。紅棗家常能見的也只族長家的大黃。

李滿囤按村裡規矩於前牆東三間處居中開了六尺正門,後牆西三間開五尺後門cc牛車寬四尺,板車寬三尺。門開小了,農忙時,糧車進出不易。

門規劃好了,李滿囤便按原先的計劃於宅地的四角挖房屋地基。

挖地不但辛苦,而且枯燥。李貴銀年輕,嘴閒不住,邊挖邊沒話找話:“滿囤叔,你這幾間房都是咋安排的”

李滿囤便說:“西北這間做柴房,東北這間存糧食。”

“東南這間擱農具。”

“西南這間做廚房。”

李滿囤自認為設想周到,不想李貴林卻皺了眉頭。

“滿囤叔,”李貴林盤算許久,終對李滿囤說:“論理,這話不該我說。”

“紅棗妹子今年六歲。”李貴林提醒道:“村裡這麼大的閨女都會紡紗了。”

女子四德:德言容工。紅棗德言容都好,李貴林可不忍紅棗這個族妹跟她娘一樣,耽誤在一個工字上。

莊戶人家的工,也就三樣,一個是整治飯菜,二個是四季衣裳,最後就是紡紗織布。

經李貴林十來天的觀察,工裡的頭兩樣,王氏都做得不錯,她都能教紅棗,只這最後紡紗織布一樣,王氏卻是不行,她教不了。

李貴林沒法開口直接和王氏說紡紗織布,你不行,你得給紅棗找個師傅cc不帶這麼打人,還是打長輩臉的。所以李貴林只能乘機會和李滿囤提。

李滿囤一聽便想起這些年王氏因不會織布而在於氏和郭氏、錢氏手裡吃的暗虧,當機立斷就決定給紅棗修一間織房,擺織機。

紡織是農閒時的活計。莊戶人家,一年中就數冬季最閒cc偏天也最冷。

為了取暖方便,一般將織房修在廚房旁邊,然後接廚房灶火的熱氣做火牆。

一開始,李滿囤想在西南角的廚房旁加建織房,後想起那房朝北 ,冬天沒日頭,便即決定在後牆東加建兩間做廚房和織房。

兩間房的地基規劃在地上劃好,李滿囤瞧後牆蓋房,也是坐北朝南,冬暖夏涼,朝向比其他兩面牆,東牆和南牆都好,便即決定一勞永逸,乾脆的修了六間房,東四西二。

東邊的四間,李滿囤準備裝門安窗照一般住人的廂房水準來修;西邊的兩間只頂西邊的那間西牆上裝一個窗戶,其他都只修支撐屋頂房梁的牆、柱cc柴房而已,只要保屋頂不漏,雨雪打不溼柴禾,自是怎麼省錢怎麼來。

綜上可知,最後,李滿囤的附房地基,最後打了八間。

附房八間,比他原來計劃的四間足多了一倍。

紅棗不明白為何一日之間,她爹的造房計劃為啥又擴了規模。紅棗跑去問王氏,結果王氏也是不明就裡。不過王氏一向對李滿囤盲從,便即道:“許是你爹手裡有錢。”

“咱們莊戶人家,有了閒錢,不就是買房置地嗎?”

紅棗聽得有理,也就沒放在心上。

傍晚的時候,陸續有山上下來的族人過來幫忙。

紅棗與往常一樣晾好了茶水,一碗碗倒好了擺在方凳上供族人自取。

人群裡瞅見李滿園跟著李滿倉,紅棗不覺輕笑:中午的草頭燒鱖魚,沒有白送。爺爺一準是給三叔上思想品德課了。

眼見族人越聚越多,聚了足有十來個。李滿囤丟下鐵鍬說:“人夠了,咱們來夯地!”

李貴銀立跳了起來,揮臂呼道:“夯地了,夯地了!”

“夯地的,過來!”

人群立刻聞聲而動,往李貴銀匯了過去。

李貴銀和幾個人搬出村裡曬場借來的碌碡做成的簡易夯。把夯上系的十來根麻繩分給族湧上來的族人。

拿到繩子的,自發的分站到地基的兩邊。李貴銀繩子發完,正好一邊六人。

見人站定,李貴銀高聲喊到:“我說叔伯兄弟們那,”。

族人齊聲應道:“哎!”

李貴銀領唱:“把夯抬起來呀,嘿嘿嘿呦啊!”

號子聲中,族人抬起了兩百多斤的碌碡。

“抓緊別鬆手呀,嘿嘿嘿呦啊!”

“勁往一塊使哇,嘿嘿嘿呦啊!”

“高樓平地起呀,嘿嘿嘿呦啊!”

“全靠地基實啊,嘿嘿嘿呦啊!”

……

族人們打著砸夯號子,把夯抬起,邁然後又鬆開手cc夯由著慣性結結實實的砸在地上,砸出一個大坑。

待夯落定,又復抬起,如此循環反覆,直待夯砸地面上都是白印,這樣塊地基才算夯好。

夯地與挖地一樣是一項辛苦工作,但打夯的人卻樂此不疲,熱情昂揚。

周圍幹活的人聽到動靜都來瞧熱鬧,然後便即也為現場氣氛所感染,激情澎湃地跟著一起喊號子了。

夕陽餘暉中,紅棗瞧見李滿囤、李滿倉、李滿園兄弟三一樣的步伐,一樣的動作,以及砸在一起的汗水,忽覺自己有點理解李滿囤將林地種姜貢獻給族裡的舉動cc落後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還是得發揚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抱團求生存,求發展。

只幫一個時辰的忙,不用留晚飯,只要招待一頓點心和茶水就好。

夯地的時候,王氏照著規矩,捏了幾十個窩窩頭蒸了,然後拿籮裝出來,給幹玩活洗好手的人自己拿。

基本上,都是一人拿兩個,也有拿三個、四個的,紅棗就在旁邊瞧著,把這貪小便宜的人名默默記下,然後似前世拉黑朋友圈裡只搶紅包不發紅包的鐵公雞一樣,擱這些人名字前打上“不可深交”的標籤。

紅棗可不是李滿囤和王氏,每每都為人插刀了,還猶不可置信地問一聲:“為什麼?”

“防患於未然”才是紅棗,這個職場跌打滾爬了十來年的it民工生存之道。

留晚飯的只有李貴林和李貴銀。

對於兩個見天在家幫忙的侄子,王氏自不會只給吃玉米麵窩窩頭。她拿油煎了藿香煎餅,又拿了山頭摘的桃子充素菜,還燒了一鍋粥。

六月的天,青菜難長,想吃綠菜,便即只能豬草裡找。橫豎王氏現已做慣了豬草,知道這豬能吃的草,人吃了無礙,所以今兒紅棗摘了一籃子藿香,她便即就拿來烙了餅。

藿香天生就帶一股濃郁的香氣,現烙進餅裡,又額外地添了油香和麥香。

三股香混在一處,香得吃餅的人打嘴不丟。

直等吃完所有的餅,李貴銀方才閒出嘴來問:“嬸子,今兒這餅裡擱了啥?”

“竟然這麼香?”

一起吃了十來天飯,王氏和李貴銀也相熟了,當即笑道:“還能有啥?豬草唄!”

李貴銀也笑了:“我知道是豬草。但豬草幾十種,到底是那種呢?”

紅棗聞言,跑去自家河邊的菜地掐了一個枝頭給李貴銀:“就是這個。”

李貴銀驚得下巴都砸地上了,結巴道:“紅棗,你家的豬草,咋長菜園子裡了”

紅棗對這個能堅持每天來自家打卡挖地的堂兄還是極有好感的,當下笑道:“長菜園裡,就不是豬草,而是菜了!”

李貴銀聽了,覺得極有道理,便即笑道:“你說的是,明兒我也去挖幾棵,長菜園裡。”

“想吃的時候 ,一摘就有!”

李貴林可不是李貴銀,只知道吃,當下湊近瞧過李貴銀手裡的枝葉,不覺笑道:“這不是霍香嗎?”

“我們這幾天喝的茶就是拿它泡的吧?”

“從前我只知道夏天喝藿香茶解暑,卻不知道似蔥一樣和在餅裡煎了吃,比蔥還香!”

李貴林也是佩服王氏敢想。這藿香是藥,平素也只城裡講究的人家得郎中指點暑天拿來泡茶解暑。他實在沒想到王氏能從幾十種豬草中取了藿香出來泡茶不說,還大膽的給加到面裡煎著吃。這份在吃上的心思,也是沒誰了!

到底是未來的族長,紅棗心說:就是識貨,知道這是藿香。

紅棗不大喜歡現任的族長李豐收,覺得他一個大老爺們整天攪和在婆婆和媳婦堆裡,也染了一身婆媽氣cc遇事就知道和稀泥,以和為貴,沒一點堅持和節操。淨幫著於氏她們欺負自己的爹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別以為他使兒子李貴林來幫忙建房,她就能原諒他分家時的助紂為虐。

不過,一口鍋裡吃了十幾天的飯,紅棗也不得不承認李貴林是個不錯的人。勤勞耐苦,也就罷了,橫豎這族裡99%的人都有這個品行。難得的是李貴林有見識。他在城裡私塾念過書,眼界和心氣比族裡其他人都開闊。

和他說話,很收益。

餅吃完了,幾個人方有閒心開始吃桃。李貴銀是個心大的,吃桃,覺得桃甜,贊兩句也就罷了。李貴林則心思多。他覺得紅棗家的桃子好吃,便即就特意地留下桃核,準備自家明春栽。

李滿囤瞧見,想著山頭桃樹旁還有幾棵兩三年的苗,便即就說道:“貴林,你等這桃核長成樹,得等到啥時候”

“我那山頭這棵桃樹旁,還有幾棵苗,估計,就是這樹上的果子落地上長的。”

“你等秋天,天沒這麼熱了,去我山頭上挖去。”

李貴銀聽說,也跟著討。李滿囤自是也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