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列表 > 全喜娘的現場直播(六月二十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全喜娘的現場直播(六月二十六)

因為各懷心事,所以在最初的寒暄過後,主院堂屋裡的氣氛,便漸漸冷了下來。

陸氏下意識看了眼跟自己並排坐的於氏,眼見她垂眼看著自己的茶杯出神,一副完全不想搭理人的樣子,不覺心嘆一口氣。

小嬸子要了一輩子的強,陸氏心說:不想老了老了卻被她先前拿下的繼子、繼女接二連三的打臉——她這口氣啊,能順過來才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主位上的於氏知道陸氏在看她,也知道今天這樣的場合,她作為長輩無論如何也該說兩句應景湊趣的話,但奈何她實在是沒法頂著李桃花眼角眉梢的嘲諷裝出高興來。

即便沒有上回月子房上香和搶抱孩子兩件事,於氏鬱悶的想:只衝近來繼子李滿囤家兒子洗三和女兒定親兩件大事,繼子都只請了遠嫁在六十裡外的李桃花來吃酒,而沒請家就在城門口的李杏花——如此區別對待,李滿囤就差明白告訴人他不跟李杏花過禮來往了!

李杏花是她生的,且從來沒有得罪過李滿囤。現李滿囤無故不同李杏花走動,也就是表態不想跟她來往——如此,她如何能再當著李桃花的面去給矮了自己兩輩的紅棗貼福字?沒得讓李桃花笑話她熱臉去貼冷屁股。

所以,她沒法高興,起碼李桃花在時她裝不出高興來!

眼見於氏不接茬,陸氏又把目光轉向一貫能說會道的郭氏。

作為全福人,陸氏暗想:親侄女的好日子,她不幫襯著做熱鬧,可是要誰幫襯呢?

郭氏為大房這回沒請她做喜娘的事心裡膈應,原本不想出頭,但看到自己女兒李玉鳳直著眼睛瞅紅棗,偏卻不知如何搭訕,只得出聲道:“紅棗,族裡這一班輩女孩子裡原就數你聰明,能寫會算,故而你也嫁得最好!”

“你姐姐玉鳳,為人不及你聰明,你得閒倒是指點指點她,讓她也跟你學學好!”

“這俗話不是說‘跟好人學好人’,我也不指望玉鳳能趕上你,但凡她能學到你的一星半點,我也就知足了!‘”

紅棗……

李玉鳳……

“玉鳳,”郭氏又使眼色給女兒道:“你現不是在念《千字文》嗎?紅棗認字那麼好,你倒是問問她都有哪些訣竅呢?”

紅棗著實不喜歡郭氏說話的語氣和李玉鳳盯在她身上的目光,但聽到郭氏說李玉鳳在念《千字文》,便就把拒絕的話咽了回去。

這世女孩唸書實在太難,紅棗想:現難得李玉鳳在學認字,倒是不好阻了她的脫盲——如此,李玉鳳若真有問題來問,她便就當是捐助希望工程,或者支教吧!

玉鳳也不是太傻,聞言立刻笑道:“紅棗妹妹,我才剛剛唸書,只盼你別嫌棄我問題笨才好!”

紅棗……

錢氏可不願讓二房的李玉鳳專美於人前,她推了一把身邊的李金鳳,然後笑道:“這正是巧了,金鳳現也在念《千字文》!”

“難得今兒你們姊妹仨兒都在,倒是好好在一處聚聚。不然等紅棗出了門,這樣的機會可就少了!”

郭氏巴不得李玉鳳和紅棗親近,當下嘆息道:“可不就是這樣!”

“如此,大嫂子、大姐,”郭氏衝陸氏、李桃花說道:“咱們倒是讓她們私下裡說些體己話才好!”

“是啊,大嫂子、大姐,”錢氏也幫腔道:“難得這樣的機會。咱們倒是全了她們的姐妹情才好!”

陸氏聽了也願意——紅棗不在,她就不用再費盡心思地說喜慶話了。

剛她幾乎把這輩子所知道的好話都翻來覆去地嚼成渣了。

不過陸氏不出聲,她目光轉向了斜對面的李桃花。

李桃花不知紅棗和李玉鳳、李金鳳私底下如何——反正她自己挺厭煩她妹李杏花的,故而便不肯替紅棗做主,自顧端起茶杯做出喝茶的樣子。

紅棗自己想了想,覺得與其在堂屋聽族裡一群女人尬吹,還不如跟兩個無知少女共處——李玉鳳,李金鳳雖然毛病也不少,但好歹不會恭維得她五臟六腑的難受。

“奶奶,孃孃,大伯母,……,”紅棗把屋裡人都招呼了一遍後方才說道:“那我請玉鳳姐姐和金鳳妹妹去我屋裡坐坐,這裡你們自便啊!”

紅棗把李玉鳳、李金鳳請進屋裡炕上坐了,四丫送上茶來。

“紅棗,”李玉鳳不過喝了一口茶就迫不及待地問道:“你知道什麼叫‘律呂調陽’嗎?”

紅棗……

“律呂調陽”,紅棗皺了眉,心說這可不好解釋。

“律呂”是古代的調音器,是那種知道的一說就懂,不知道的很難想象明白的生僻知識——故而先前她爹給她講這句話時只簡單地說了閏年的事兒,她便也沒有較真,含糊放過了。

李玉鳳見紅棗遲遲不說話,心中得意——這句話她爹都講不清楚,她也是聽了她在城裡唸書的大哥李貴雨講方才知道這律呂是樂師們用的律管和呂管。

紅棗可沒有兄長給她講《千字文》,李玉鳳心想:她一準地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心念轉過,李玉鳳臉上卻裝出失望的樣子的道:“紅棗妹妹,你也不知道嗎?”

紅棗不疑有他,點頭道:“我只知道這句話是跟上面的那句‘閏餘成歲’連在一起,大略是個定閏年閏月的法子。其他卻是不知道了!”

哼,李玉鳳心中冷笑:就知道她不知道。現紅棗能說到謝家這門好親,不過就是仗著早認字的緣故,但細論起學問,也不過就是如此!

一旁的李金鳳卻忽地插話道:“玉鳳姐姐,紅棗姐姐,這句話我知道。我哥哥給我講了‘律呂’是彈琴時”調音用的管子樣的物什。他在城裡私塾上六藝課時老師給他瞧過!”

金鳳知道!李玉鳳心裡的得意消了,然後方才想起金鳳的哥哥李貴富現也在城裡唸書。

一時沒察,李玉鳳心裡那個氣啊,竟然讓金鳳給教育了!

紅棗一聽倒來了興趣——她正想知道城裡的事呢!

“金鳳,”紅棗好奇問道:“你哥哥經常跟你說私塾裡的事嗎?”

“是啊!”提到哥哥,李金鳳的小臉瞬間放出光來:“我哥哥對我可好了!他每天都給我說城裡的事,他還教我官話呢!”

剛準備炫耀大哥李貴雨對自己更好的李玉鳳遭遇會心一擊——她哥李貴雨自己都還不會官話!

“是嗎?”紅棗眨眨眼,立刻不吝嗇地誇獎道:“金鳳,你哥真好!”

聞言李金鳳便高興地開啟了話匣子……

再插不進話的李玉鳳……

全喜娘原跟在紅棗身後,現她見紅棗回房,原本打算跟去,不想卻被李桃花叫住。

“全喜娘,”李桃花邀請道:“紅棗和她姊妹說體己話,你倒是過來坐了喝杯茶吧!”

全喜娘見狀便依言來坐了。

一杯茶喝完,李氏婦人,包括於氏在內都和全喜娘熟悉起來,然後便就跟她打聽城裡婚嫁習俗,全喜娘挑揀著說了——如此倒是談笑風生地打發了等待的時光。

李桃花不喜李氏族人,不願跟她們敷衍,但她也不願壞了紅棗的好日子,故而剛才叫住了全喜娘。

現她見全喜娘不負所望地緩和了氣氛,自是功成身退,自顧自地喝茶吃點心。

雖然豔羨城裡的生活,但經歷艱辛的李桃花深刻知道在她自己或者兒子有能力進城前,城裡再多的熱鬧,那也都是別人的熱鬧——過不好自己的日子,再多知道旁人的好日子,也沒個屁用!

比如她哥李滿囤,一年前被繼母趕出家門的時候一個雪中送炭的都沒有,但現在,卻是個個都恨不能來錦上添花——真正是俗話說的“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看到張乙打院外挑回髒茶碗放到井臺上給四丫、五丫洗,他自己則又往籮筐裡裝了更多的乾淨茶碗後,李桃花便知道謝家人來了!

只不知這謝家的聘禮,李桃花摩挲著手裡的茶杯暗想:是不是真的如先前洪媒婆所說的一樣有一萬兩千兩?

一萬兩千兩!

……

“原來這城裡姑娘出門有這許多的講就,若是不是你說,我們莊戶人可是再想不到!”

話語間,錢氏忽地轉了話頭:“這什麼聲音,你們聽,可是吹打?”

“不會吧?小定也有吹打?”

眾人話裡雖是不信,但實際裡都停了話頭,凝神靜聽,然後果聽到有樂聲遠遠傳來——起初並不真切,但不一會兒工夫那聲響便跟長了腳一樣的越靠越近。

紅棗前世的人評論嗩吶一向都是“樂器裡的流氓”——嗩吶音色突出,穿透力強。只要它一響,基本就沒樂隊裡其他樂器啥事兒了。

一隻嗩吶就能與整隻樂隊抗衡!

謝家今兒請的吹打是按城裡辦喜事時“三班子吹來兩班子打”的規矩配置的,然後又因比常人更講究成雙成對,故而足足有六個嗩吶和四個鑼鼓——這演奏起來的聲勢啊,浩大得讓即便是身在主院裡的婦人們都生了身臨其境之感。

於是所有人都聽得真真的。

於氏更是不禁點頭道:“可不就是吹打嗎?不過這個曲子,倒是和咱們村迎娶時演的曲子不一樣!”

“這是《喜洋洋》,”全喜娘笑道:“下禮時才用!”

“城裡吹打班子有好十幾套曲子,似迎娶那天就要吹十好幾個曲子,比如男方出門迎親來的路上要吹《喜迎親》,新娘子上轎要吹《哭上轎》、起轎後要吹《抬花轎》、到家後拜堂要吹《喜拜堂》,送入洞房時要吹《入洞房》,宴席要吹《花好月圓》這些!”

“講究!真是太講究了!”

聞言屋裡的女人均露出了欽佩和嚮往的目光——果然是城裡,女人們的心說:有這許多的曲子。哪裡像她們鄉下的吹打,吹來吹去就吹一套曲子——娶親時快吹,下葬時慢吹,真是一點也不講究。

紅棗在隔壁臥房聽到女人們議論不覺莞爾一笑,想當年她中學民樂團的指揮老師曾激動地說民樂吹打的牛逼就牛逼在可以只吹一隻曲子就能把一個人從生吹到死——由此可見,所有的藝術欣賞都是基於欣賞者的認知,壓根就沒有定論!

礙於有全喜娘這個城裡來的外人在,婦人們都不好意思偷跑去客堂看熱鬧,便就一個兩個的端著茶碗透過堂屋的門窗看院裡在井臺邊洗茶碗的四丫、五丫和拿籮筐裝茶碗的張乙說話——真的只是看,因為離得遠,然後再加上吹打的吵,真的是什麼都聽不見!

四丫五丫聽到外面傳來的吹打,心裡也是癢癢,但因廚房有一攤的事兒等她兩個做,便只能硬著頭皮跟張乙打聽。

張乙倒是知無不言,概要地把自己看到的人事簡要說了,便挑著擔子匆匆走了。

五丫看張乙走遠,方跟四丫道:“四姐,其實張乙這個人還不錯。你看剛咱們問啥就說啥,一點也不拿喬!”

四丫哼了一聲沒有說話。相處幾天,四丫也覺得張乙這個人並不似她先前想的那麼討厭,但一想到她都討厭這麼久了,四丫也不服氣說他好話。

堂屋裡的婦人看張乙走了,正欲說兩句場面話遮掩一下剛剛地目不轉睛,便看到餘曾氏自月子房裡出來,於是眾人又立刻止了話頭,看了過去。

餘曾氏走到井臺邊問了四丫、五丫兩句,知道謝家人確是來後就雙手正了正頭髮和衣襟,然後便大大方方地走出門去了——於是正房內所有人,包括紅棗在內,都豔羨了:好想跟她一樣去客堂看熱鬧啊!

明明是自己的婚事,紅棗禁不住擱心底吐槽:但卻礙於狗屁的禮法,只能跟個傻子似的在這裡幹等——所以還是前世“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現代社會好啊!

再一次的,紅棗又懷念起了前世。

全喜娘作為一個幫人辦事辦老了喜娘,可以從吹打裡聽出前面客堂下禮的進城。

“這是要開始了……”

“這是下聘書呢……”

“開始過禮了……”

“大禮,大禮,開門紅大禮”全喜娘忽然笑道:“到底是謝家,剛過的那份禮可不小,起碼值百十兩銀子呢!”

哇——,堂屋內的婦人們都驚呆了,這也能聽出來?

“全喜娘,”郭氏剛想問問全喜娘這都是咋知道的,便立刻被於氏阻止道:“郭家的,你先別說話,咱們都先聽全喜娘一個人說!”

聞言紅棗心裡一動,當即也凝神的傾聽起來。

“過禮,平常的過禮。”

聽著樂曲聲,全喜娘跟紅棗前世的電臺直播一樣實時播報客堂的聘禮程序。

“還在過禮……”

“過禮……”

……

“大禮,特大禮,”忽然全喜娘激動叫道:“從沒有過的大禮,太大了,這禮太大了……”

只聽出六把嗩吶全吹破了音,四個鑼鼓全沒敲在點子上的紅棗……

作者有話要說:  李滿囤的六百六十文花得物有所值